独断大明(校对)第10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6/1265

  毕自严眉头拧成川字,怒声道:“江苏巡抚衙门干什么吃的,他们就不阻止,不知道杀一儆百!”
  郑友元道:“事发突然,江苏巡抚衙门,巡抚方孔炤等已经亲自去各地查探,暂时还没有查清事情,所以还没有具体对策。”
  靖王,汪乔年,傅昌宗等人面上难看,目光紧盯着郑友元。
  郑友元被这些大佬盯着,头皮发麻,只得加一句道:“下官认为,这件事紧急,但要慢来,不能激起更多民变,以让事态扩大。”
  毕自严双眸中都是怒气,隐隐甚至能听到磨牙的声音。
  他一向是好脾气,务求顾全大局,对一些事情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涉及到朝廷根本,他真的动怒了。
  粮食,是一国根本,谁要在土地上动手脚,他绝不会妥协!
  “我看,江苏巡抚是该换换人了!”毕自严一巴掌拍在桌上,冷声说道。
  其他人有心给方孔炤辩解几句,但这个时候却说不出话来。
  孙承宗眸中有杀意翻涌,最后还是压下,淡漠的道:“走吧,免得皇上派人来宣我们。”
  众人这才心神一凛,乾清宫的消息比他们只快不慢,只怕雷霆之怒就要降下了。
  毕自严被他提醒,强按愤怒,直接站起来,道:“内阁,六部尚书都去。”
  其他几人自然没话说,随着毕自严,孙承宗两人前往乾清宫。
  朱栩这会儿正在考校三个儿子的功课,面带微笑。
  朱慈烨五岁,是皇长子,一个小胖墩,站在朱栩面前,仰着小脸,对于朱栩的考校,对答如流,没错一个字。
  朱栩点头,对这个小家伙倒是满意,目光有些不善的转向二儿子,朱慈煊。
  小家伙四岁,是海兰珠的儿子,或许是蒙古的基因,长大的比他大哥还高些,目光炯炯,很是有些英武,但是对于朱栩的考校,他抓耳挠腮,小脸做无辜状。
  朱栩一摆手,道:“你喜欢耍刀是吧?曹化淳,找一把二十斤,让他举半个时辰,不到明天继续举!”
  小家伙登时双眼大喜,道:“多谢父皇。”说完,非常换跳的转身走了。
  朱栩对这个儿子颇为头疼,看着活蹦乱跳的走了,目光转向三个字朱慈熠,这是布木布泰所生。
  小家伙磕磕绊绊,睁着一双大眼睛,都是委屈,惧怕之色。
  相比于二儿子,这三儿子更让朱栩头疼,胆子太小,没有从容之态,或许是常年由张筠带大,寄人篱下的原因。
  对于这个儿子,朱栩心里多少有些亏欠,没有过多考校,道:“嗯,不错。嗯……过年之后,送你去神龙府,跟你母妃住一阵子。”
  小家伙喜形于色,道:“真的?”
  朱栩摸了摸小家伙的头,道:“去了告诉你母妃,可以入京了,让她跟你一起住。”
  四岁的小家伙大喜,连忙抬手道:“谢父皇。”
  朱栩微笑,抬头就看到毕自严等一干大人已经站在门外了,便示意曹化淳带慈烨,慈熠出去。
  毕自严已经来了一会儿,将三个皇子的表现看在眼里,目光看向错过身的朱慈烨,平静的侧身。
  慈熠无所觉,快步的离开,慈烨一本正经,给各位大人抬手,倾身,而后才走出去。
  一群重臣自然要还礼,看着他离开,神情多少有些异样。
  毕自严走进来,抬着手,径直道:“皇上,臣希望陈娘娘暂时不要回京。”
  朱栩坐在软塌上,看着毕自严一群人,道:“是因为南直隶毒死谷物幼苗的事情?”
  毕自严苍老的脸上一片肃然,道:“皇上,近年南直隶风波不断,淅淅沥沥不说,不时还来一场狂风暴雨,让朝廷措手不及,陈娘娘在那边看着,朝廷多少放心一些。”
  布木布泰对外陈虎是朱陈氏,外人称其为陈夫人,因为没有入宫,外廷避讳着这般称呼。
  朱栩顿了一会儿,道:“前两年朕记得还有火烧稻田的事,你们记得吧?”
  毕自严眉头皱起,道:“是,南直隶,或许应该换换人了,方孔炤不适合继续留任。”
  朱栩端起茶杯,没有说话。
  孙承宗看着朱栩,心里一动,道:“皇上,方孔炤在南直隶多年,劳苦功高,即便要调离,也应该升一级,吏部还缺一个侍郎,倒是适合。”
  朱栩摇了摇头,刚要说话,曹化淳急匆匆走进来,道:“皇上,西大营八百里急信,秦良玉将军署名。”
  朱栩一惊,连忙道:“拿过来。”
  曹化淳递上前,朱栩匆匆打开,一眼看去就皱眉。
  这封密信并不是秦良玉所写,而是贵州巡抚王三善所写,言称曹文诏在贵州剿匪,擅自处决了贵州的一个总兵,他报经西方大营大都督秦良玉,共同联名写信进京。
  朱栩看着这道密信,神色有些莫名。
  曹文诏做事向来稳妥,虽然他有朱栩授予的特权,可以处置一名总兵,但是不知会地方,尤其是秦良玉都不知情,实在是太过怪异。
  天下谁人不知道曹文诏是景焕宫大总管出身,那是朱栩的第一心腹,一些末流小官无知无畏也就罢了,秦良玉,王三善为什么会联名写了这封密信?
  难道另有隐情?
  朱栩心里转悠一番,放下这封信,还没得及说话,刘时敏又进来了,拿着一叠奏本,道:“皇上,陕西六名知府,十二知县,七十多位乡绅联合弹劾巡抚温体仁。”
第1224章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朱栩接过奏本,随意翻看两眼,都是些老生常谈,本意还是为了阻挡‘新政’。
  朱栩抬头看向毕自严,道:“温体仁的事情,你们内阁处理吧。曹文诏的事情……既然秦良玉,王三善写的是密信,不是奏本,这件事朕给他们回信,帅府不用插手。”
  毕自严,孙承宗等人心里即便有再多想法,这个时候也只能道:“臣等遵旨。”
  随口处理了这两件事,朱栩思忖起南直隶的事情。
  毒死幼苗,这是南直隶那些士绅对抗朝廷最激烈的手段了,无异于与朝廷撕破脸,也可以说,这是他们最后的招数。
  朱栩抬头看向毕自严,道:“内阁的那个执法局,现在组建的怎么样了?”
  毕自严道:“回皇上,除了朝廷的执法总局,各省也组建了,挂在巡抚衙门下,人数已经有五千人,可以一用。”
  朱栩点点头,沉吟片刻,道:“物价局是时候起作用了,综合各省,各县府物价情况,制定严格的价格标注,尤其是粮食,布匹等百姓生活必需品,任何人用任何手段谋取暴利,都要严厉打击,绝不手软,对于地方上的不作为,内阁要严肃问责,到了这个时候,内阁的作风,要变变了……”
  朱栩的话到这里,所有人都抬起头看向朱栩,目中有惊色。
  内阁要换风格,自然是要换人,首先要换的就是首辅!
  毕自严!
  外面传言毕自严要致仕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可乾清宫一直无声无息,现在朱栩亲口说要‘换风格’,一干已经适应多年的朝局要变,心里不由得都忐忑起来。
  不过,朱栩却没有继续说提及,继续说道:“‘新政’到了这个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不行了,必须要严肃对待,纲纪要重,雷厉风行……朕希望,内阁能够担起这个责任。”
  毕自严心里十分明白,朱栩对他事事保全的性格不满,现在,只怕,是他要离开的时候了。
  虽然要走,他也要将事情做完,抬起手,肃容道:“臣等遵旨。”
  朱栩点到即止,没有多言,交代几句,便送走了一群人。
  毕自严,孙承宗等人出了乾清宫,一群十多人,全部屏气慑息,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朱栩表态,内阁要变变,暗示毕自严可以离开了。毕自严一走,孙承宗也想去不远,如此一来,朝局将要大变!
  怎么变?众人心知肚明,傅昌宗已经入阁,曹文诏已经是大都督,离那最高处都是一步之遥。
  到那时,乾清宫将再无掣肘,想做什么都可以。
  以乾清宫这位的脾性,谁知道他会做什么?
  谁人敢放心?
  一群人心事重重,无声无息的出了乾清宫,转回内阁。
  这些大人们害怕朝局变动,朱栩彻底掌握天下所有权力,朱栩对于内阁的变动,心里同样有些迟疑。
  孙传庭的资历,威望还是差了些,不足以压住朝局,‘新政’如此庞大,还要旷日持久,孙传庭,未必能扛得起来,更别提傅昌宗了。
  大元帅府也一样,外界盛传曹文诏会接替,实则他根本就没有这个想法,但能接替孙承宗的人,眼下还没有。
  这也是他力求朝局稳定,刻意造成的断层,想要弥补,需要时间。
  在椅子上做了一阵子,看了一会儿奏本,他心思有些不属,想了想,转身前往乾清宫。
  张筠近来的心思都在儿子身上,在坤宁宫是足不出户,慈宁宫的张太后不时也会过来,这个嫡皇子,是整个后宫的中心,所有人都在围绕着他转。
  朱栩与张筠坐在摇篮两旁,里面的小家伙睁着大眼睛,不时的晃来晃去的看着两边,眼神似乎带着好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6/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