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10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7/1265

  李幼唐连忙转过身,道:“这个是‘新政’的计划之一,刑部等都在推动,已经基本完成。但……虽然完成了,管理这些监狱的人依旧是原本的那些人,实际上,换汤没换药。”
  孙传庭不意外,这就是大明现在的困境,需要进一步改革的地方。
  “我知道了。”孙传庭拿着笔,又低下头。
  李幼唐等了一会儿,这才转身出去。
  一阵子后,包理游急匆匆的进来,道:“大人,我觉得鲁王这件事不简单,我担心有人在算计大人。”
  孙传庭头也不抬,道:“他们做他们的,我们做我们的,严格执行计划,其他的事情——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包理游思索着孙传庭这句话,忽然恍然大悟,道:“大人高明!”
  户部。
  刑部的差役拖着鲁王,将他从户部硬拉了出来。
  鲁王一身酒气,满脸通红,大声怒吼:“本王是当朝亲王,太祖亲孙,你们这帮奴才也敢抓我,你们是要反天吗!我要见皇上,我要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这些差役仿佛没有听到,硬生生的拖走。
  刑部来的差役足足有二十多人,领头是一身常服的刑部侍郎钟阳生,他面无表情的看着,带着人,径直将鲁王押入了京城的大牢。
  围观的人都吓了一大跳,不是羁押宗人府,也不是关在刑部,而是京城大牢,这里有更熟悉的名字:天牢!
  关入这里的人,几乎就没有活着走出来的!
  一些围观人的,心惊胆战,飞速逃离。
  其中包括一个人,就是鲁王多年的盟友,晋王朱求桂!
  按照他们理解的惯例,鲁王就藩,就是晋王接替宗人府宗正,这几乎是唯一选择,因为大明现在活着的亲王屈指可数,唐王,靖王没有资格担任,就剩下一个晋王!
  可是,鲁王没有就藩,被送入了天牢!
  晋王现在已经没有了之前的自信,自信他能接任宗人府宗正,而后就藩出京,天宽地阔的去做土皇帝。
  他在恐惧,恐惧鲁王供出他,供出他是幕后主使!
  晋王担心的他自己,另外一些围观的人,担心的却是孙传庭。
  孙传庭连鲁王都敢直接下狱,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做的?
  一时间,朝野人心惶惶,无数弹劾的奏本,在第二天一早飞入司礼监,还有一些人在督政院,大理寺,甚至皇宫门口告状,要求朱栩严惩孙传庭!
  但是这一切,都没能阻挡第二天年终大议的召开。
  一大早,内阁的官吏就在忙碌,一个可以容纳八百八十八人的大议厅,摆满了椅子。
  大议的格局再次发生变化,依旧是一个环形,最前面,摆放的一排长桌,有十个人位置,从最高处向两边降低,显示着身份。
  环形的座椅前摆放着东南西北四个大字,代表着大明四个方位,都是议员的位置。
  与以前不同的是,朝廷各级官员也夹入到了进来,没有再留给他们特殊的位置。
  在半二楼,还有一圈留给‘观察人士’的位置,总数有一百五十左右。
  这一切,自然是出自孙传庭的安排。
  与会的人,看着这一切的变化,心头沉重,尽管再如何不情愿,‘新政’的另一个阶段,已经来了。
第1310章
剧烈的人事变局
  紫禁城内,悠扬,厚重的钟声不时响起,传递着各种讯号。
  东华门,西华门打开,两边的官员如潮般的涌入,继而进入内阁,直上二楼,进入年终大议的会议室。
  进入的顺序是以低到高,进入的不管是议员还是官吏,找好属于他们的位置,拿着厚厚的文书,碳笔,陆续的坐下,交头接耳的低声讨论。偌大的会议室,仿佛有无数蜜蜂,在嗡嗡嗡叫个不停。
  孙传庭的的上位虽然在大半年前就确定,但毕自严‘病倒’的突然,孙传庭施政的计划又太过庞大,细致,极具破坏性,将会打破毕自严以来的朝局稳定,这令几乎所有人都惶恐不安,害怕,忧虑即将到来的变局。
  这变局,就在今天!
  低级别官吏,议员进来没多久,钟声再次响起,高级别的,六部侍郎,各寺的寺卿,少卿等相继入场,包括傅涛,龚鼎孳等特殊衙门的官员。
  这些人的进入,将噪声压了一些。
  又过了一阵,六部尚书这样的高官,相继入场,声音渐渐压住。
  吏部尚书赵晗,户部尚书张秉文,兵部尚书郭广新,工部尚书徐大化,刑部尚书廖昌永,礼部尚书沈珣。
  继而是孙承宗,孙传庭,靖王朱履祜,汪乔年,傅昌宗等五人,毕自严‘因病告假’。
  孙承宗等人分列两边,坐在最高的那个座椅两边。
  众人平心静气,凝神的看着侧门,等着最后一个人。
  偌大的议事厅里,已经坐满了近五百人,显得前所未有的庄重,严肃,里面的人不自觉的挺直腰板,面色肃然。
  在会议室的正中墙壁上,有着大明的国旗与军旗,中间是一个皇家政院刚刚做好的一个硕大的长方形的摆钟,每一处都显得别有匠心,外框,指针,罗盘,这是大明科技进步的集中体现。
  咚咚咚,清脆的声音在会议室响着,也在很多人心头一下一下的敲击。
  在众人千呼万唤中,曹化淳,刘时敏二人从小门联袂而出。
  曹化环顾一圈,抱着拂尘,声音尖锐的喊道:“皇上驾到!”
  满厅的官员立即齐刷刷的站起来,望着踏出一只脚的朱栩,躬身而拜,朗声道:“臣等参见吾皇,吾皇万岁!”
  朱栩出来,抬眼望去,满坑满谷数百人,场面是前所未有的大,并且基本都是大明的高层,决定着大明大大小小几乎所有的事情!
  朱栩如今二十三岁,身高一米七五,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算是最普通的那一类人。
  他大步向前,走到他的座椅前,如沐春风的一摆手,道:“众卿平身。”
  “谢皇上。”数百人齐齐开口,声音如雷,在整个会议室回荡。
  一群人放下手,没有坐,依旧站着,目光各异的看着朱栩。
  地面上,朱栩站的最高,可以俯看每一个人,他笑容和睦,神情雅致,仿佛一个高门里的贵公子,没有一丝烟火气,从容自如,雍容大气。
  朱栩坐下,看着一群人,笑着道:“坐。”
  “谢皇上。”众人的声音更响了一些,椅子哗啦啦响动,纷纷坐下。
  这个时候,傅昌宗站在朱栩右手前侧的一处半圆高台,侧对着议事厅。
  他是这一次的主持,代替了去年以前的孙传庭。
  傅昌宗快五十岁的人,两鬓有些白丝,脸上更显苍老,他向来沉默,这个时候看着就显得更老了。
  他低头看了眼桌上的稿纸,抬起头,先是对朱栩方向躬身示意,继而面对众多议员,沉声道:“大明,景正五年,年终大议,现在正式开始,第一项,国歌!”
  傅昌宗话音一落,朱栩第一个站起来。
  已经经历过两次,众多官员没有意外,或者对流程已经熟知,齐齐站立起来,仰头看着横亘在朱栩与议员之间银白色的旗杆。
  铿锵的鼓乐响起,仪仗队踏着整齐的步伐,横穿而来。
  鼓乐陡然慷慨,国旗猛的一展,冉冉升起。
  朱栩张嘴,国歌从他嘴里唱出。
  这一次,这些大人们没有了以前的‘害羞’,声音抑扬顿挫,比朱栩唱的还好。
  过了起初的混乱,数百人唱的整齐划一,相当的一致。
  等国旗到了最顶部,鼓乐缓缓而停,仪仗队一个转身,行礼,正步撤离。
  傅昌宗看了眼下面的手稿,再次谈起头,沉声道:“第二项议程,关于相关的人事调整,我在这里强调,此次任命,是根据权职,能力,客观情况的调整,各级官员要认真看待,在这里提出意见,想法,不得地底下诋毁,诽谤,散播谣言,否则严惩不贷!”
  满厅鸦雀无声,傅昌宗这些话,都是‘废话’,他们更在乎的,是后面的人事任命,尽管很多人都已经了解,但由于时间紧迫,没有得到足够的酝酿,一些人,还会有其他心思。
  傅昌宗拿出一张名单,直接宣读:“内阁方面,将调整一系列官员。毕自严由于身体原因,辞去左次辅职务,皇上经过慎重考虑,已经允准,并提名孙传庭接任左次辅,傅昌宗接任第五阁臣,周应秋任第六阁臣,内阁中书李幼唐另调他用,幕僚司副主事包理游接任……六部方面,兵部尚书郭广新另调他用,左侍郎张国维接任,刑部尚书廖昌永另调他用,左侍郎钟阳生接任,工部尚书徐大化另调他用,礼部侍郎方孔炤接任……”
  听到这里,不知道多少人心头大震,这内阁不说,六部尚书就换了一半。
  按照常理来说,这些都要经过廷议,廷推,即便是在议会,也要一一表决,但显然孙传庭不想那么麻烦,打包一次性宣读,要一次性通过!
  傅昌宗说完六部,又继续道:“云南巡抚蒋德璟,福建巡抚钱龙锡……等六巡抚年龄到线,已向内阁提出辞呈,内阁已允准,现提名……”
  偌大的议事厅里,数百人,鸦雀无声。
  大明虽然有二十多个省,但撇去虚职,蒙古,朝鲜,琉球,安南,南海两省,传统的省份只有十三个,这一下子,就等于又换去了一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7/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