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11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1/1265

  青山忠俊面色如铁,双眼血丝清晰可见,他脸角抽动了一下,道:“传令,军队向东,回关门海峡。”
  青山忠俊这句话,等于判了松平信纲死刑,也绝了他们心底的那一丝侥幸。
  龟田家的家督还是不甘心,道:“伊豆守,我们再等等,或许战事激烈,松平殿来不及发消息回来。”
  他话音一落,有另外两个大名接话,还是抱有希望,内心极度恐惧的盯着青山忠俊,期待着他给他们希望。
  青山忠俊转头看了众人一眼,表情平静,平静的仿佛暴怒前的烈火,淡淡道:“服从。”
  青山忠俊在德川幕府的地位特殊,德川家光都要礼让三分,众大名家主尽管万分纠结,还是应声,没有反驳。
  青山忠俊与板仓重昌的五万大军转身向东,快速的进入关门海峡。
  多尔衮在接到命令后,知道了对马岛的事情,毫不犹豫尽起大军,加上李定国,左良玉,桦山久守,黑天忠之等的军队,总数近十万,分三路大军北上,横扫西海道五国,将之再次纳入明朝的控制,而后大军集结,堆在关门海峡要塞外的十里!
  与此同时,关门海峡要塞,青山忠俊,板仓重昌,内藤正胜等的大军合兵,总数超过八万,大门紧闭,戒备森严,显然打算坚守!
  第一天,双方都没有任何反应,不曾进攻,也没有试探,仿佛都是在休整,观察彼此,准备着。
  在第二天的时候,曹变蛟的百艘战舰,千门大炮出现在关门海峡不远处,游弋在海上,作势要进入关门海峡。
  一时间,关门海峡风声鹤唳,肃杀之气激荡,如冷风过境,所有人为之紧绷。
  多尔衮大营,代善,多铎,满达海都在,李定国,左良玉,桦山久守,黑天忠之等人同样在,正在讨论这场战事。
  在场的,还多了两个人,一个是参谋处主事钱瑾孝,另一个是海军都督曹变蛟,两人都赶了过来。
  钱瑾孝看着众人,道:“明正天皇斥德川幕府不忠不仁,杀戮无度,苛待天皇,不恤百姓的讨伐诏书已经在我这里,随时都可以公开发布出去,另外,还有一份忠于天皇的名单,有大名,有各地家族的家督,参谋处与军情处连夜讨论过,他们非常有用!”
  这些,多尔衮等人已经看过,他话音一落,桦山久守就立即道:“诸位大人,这里有我萨摩藩很多故旧,还有不少外样大名,请让我做说客,他们一定会反正,与天兵一起讨伐德川幕府!”
  黑天忠之不甘人后,连忙道:“我也可以,我能说服更多人,关门海峡内,我也有把握,让很多人反正!”
  松平信纲大败,葬送了倭国隐藏很久的海军,还包括幕府三万精锐,别看青山忠俊手里还有八万人,并且死守关门海峡,但关门海峡一破,本国岛大门敞开的同时,也表示着倭国没有多少余力继续对抗明朝。
  现在有了明正天皇的诏书,名正言顺的讨伐幕府,桦山久守,黑天忠之都能感觉到,德川幕府要倒了,这个时候不表忠心立功,更待何时?
  多尔衮抬头看向曹变蛟,道:“对岸探查的怎么样,有没有可能进入海峡?”
  曹变蛟道:“军情处以及海军多方刺探,发现那里非常不简单,不但有各种针对舰船的武器,水到也随时都可能被堵塞,海军舰船太大,一旦陷进去,可能就是靶子。”
  多尔衮摸着头,眼神有一丝戾气,他对这样的战事十分厌烦,却又不得不忍耐,道:“明日向整个倭国发布明正天皇的诏书,也公布我大明的讨伐令,再等一日,炮击!”
  钱瑾孝道:“大人,那何时攻城?那些名单怎么用?”
  多尔衮看向他,道:“炮击三日,乘机联络,三日后,攻城!”
  “遵命!”一群人肃然而立,沉声应道。
  松平信纲的大败,挫伤了倭国的士气,同时也鼓舞了大明的强大信心。
  第二日,明朝的弓箭手就将抄录好的明正天皇的讨伐诏书射入关塞内,一次性就是上千个,不一会儿就引起了关门海峡内的巨大紊乱,而后迅速被弹压,稳定下来。
  但明朝经营多年的情报网迅速运转,明正天皇的声讨德川幕府的诏书传遍整个倭国,每一个角落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尤其是江户,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德川将军府门槛都被踏破,不知道多少人心怀叵测的开始运转,无数的谣言蹦出,甚嚣尘上。
  这个时候,德川家光并没有在将军府,而是在皇宫。
  他面色阴冷,眼神里都是森冷的杀机,盯着跪坐在他对面的明正天皇,兴子。
  兴子低着头,俏脸发白,身体发抖,咬着牙道:“是我做的。”
  德川家光脸色难看无比,右手握着刀,他身后更是站三十个武士,一个个杀气毕露,目光凶狠。
  德川家光胸中的怒气要将他整个人都炸开,他的杀意前所未有的浓烈。
  面对这个他疼爱的外甥女,当今的天皇,他再没有过去的温情脉脉,一脸冰冷,寒声道:“你做的?你手里有玉玺吗?”
  明正天皇的出现,是后水尾天皇为了防止德川家光的外甥继位,篡夺天皇血脉,在兴子九岁的时候就传位给她,现在更是逼着她禅位给同父异母弟,要彻底断绝德川家光的妄想。
  所以,明正天皇兴子一直都是个摆在台面上的傀儡,根本毫无权力,天皇的玉玺一直在他父亲,后水尾太上皇手里。
  兴子低着头,不敢说话。她很害怕,害怕她眼前的舅舅真的会杀她,杀她父亲。
第1372章
天皇和亲?
  德川家光看着瑟瑟发抖的外甥女,表情阴晴不定。
  不说不是兴子的错,即便是她,德川家光也不能把她如何。虽然皇室一直以来都是傀儡,但幕府换了一代又一代,皇室始终屹立不倒,可见天皇在倭国的重要性。
  德川家光的权势远超其父,也远超其祖德川家康,甚至当年的丰臣秀吉也多有不如,毕竟他们都是凭借武力征服各大名,上洛成功,德川家光确实继承的德川家幕府将军,通过一系列凌厉手段,他的控制力已经深入倭国的各个角落。
  但即便如此,德川家光也不敢冒天下大不为却动天皇,心里窝着熊熊烈火,盯着明正天皇兴子道:“你父亲在哪里?”
  后水尾天皇的皇后是德川家光的姐姐,两人年纪相差不大,按理说关系应该不错,但他们的关系十多年前就势同水火,相互之间明争暗斗,从未停休。
  兴子担心出事,咬着嘴唇道:“舅舅,这件事我一力承担。”
  德川家光脸角狠狠一抽,冷声道:“你承担?你怎么承担?盖着天皇大印讨伐我的诏书传遍了整个倭国,要求我下野的人不知道多少!松平信纲大败,海军毁之一旦,三万幕府精锐葬送海底!明国虎视眈眈,大兵齐聚关门海峡,随时都可能攻破,踏上九国岛!一些人更是趁机添乱,态度匪测,不约而同的征集武士,已经不服从木府调遣……本国岛现在是乱作一团……你觉得我现在是否应该传位,进寺潜修?”
  德川家光本来有一肚子怒气,最终还是强压着,点到为止,没有说太多。
  兴子能够感觉到德川家光的愤怒,即便她年幼,是个傀儡,也能明白德川家光面临的棘手形势。
  她咬咬牙,道:“舅舅,我愿意嫁给明朝和皇帝,请求明朝罢兵。”
  一切的根源,都是明朝的入侵,作为天皇的兴子,打算牺牲她,换取倭国的和平,同时也是为了德川家光与她父皇解套。
  德川家光一听就大为光火,本能的要拒绝,但旋即眉头紧皱,眼神闪烁起来。
  德川家光身后一个家老同样神情微动,看着德川家光,没有说话。
  德川家光的怒气不知道为何突然消失了大半,依旧满脸怒容,道:“你们现在都给我老实待在宫里,不得与外界有任何接触,还有,告诉他,要是给我老实一点,否则,我就让他永远闭嘴!”
  兴子听着德川家光毫不掩饰的杀机,俏脸发白,咬着嘴唇不出声。
  德川家光出了皇宫,进了马车,语气冰冷的道:“给我围了皇宫,一只苍蝇都不准飞进飞出!”
  “是!”身后一个武士躬身,而后迅速去安排。
  没多久,幕府的军队就将皇宫团团围住,任何人都不得进出。
  若不是顾忌再刺激各地已经心怀叵测的大名,德川家光恨不得雪洗了皇宫。
  很快就回到了将军府,德川家光跪坐着,面无表情的煮着茶。
  他身前跪坐着两个家老,在倭国都是上五位的忠诚,两个人微低着头,神色凝重。
  明正天皇的一道诏书,将德川幕府陷入了极其尴尬的境地,失去了统领倭国,抵抗明朝的大义,而今各地大名,不止那些外样大名,谱代大名,甚至是幕府亲藩都有些声音出来。
  这些声音不是空穴来风,比如德川家光的养母前些年公然闯入皇宫,逼着天皇出来见她这个‘低贱女人’,这件事是对天皇的羞辱,被后水尾天皇引为大恨。
  倭国上下自然是议论沸然,指责德川家光的声音一直没有消停。
  外加德川家光对各地大名无比苛刻,不止重税,留他们妻儿在江户做人质,还规定了半年一次的觐见,让他们一整年几乎都在路上,对藩国几乎失去了控制!
  如今灾情汹涌,大明进攻日烈,德川家光强令各地征兵,可以说,一个个矛盾在这个时候被催化,膨胀了。
  家老藤田开口道:“公方,事情还没有到那一步,伊豆守能守住关门海峡,只要关门海峡再手,最多两个月,明朝就只能休兵。”
  两个月就会入秋渐冻,加上战事持续了这么久,必然要休整,一个冬天的时间,只得明年再战。
  另一个家老松木道:“公方,虽然各地有些议论,但都还可控,只要关门海峡不失,其他都不是问题。”
  两人虽然是给德川家光打气,但也说的事实,德川家三代修生养息,倭国的底子还是不错的,加上德川家光对各地的控制力,还没谁能翻得了天。
  德川家光喝了口茶,脸色也就不好看,抬头看着两人,道:“你们觉得,伊豆守能撑多久?”
  这里的人,都很清楚明朝的火炮已经军队战力,现在十多万大军齐聚,青山忠俊只有八万人,即便是硬碰硬,青山忠俊似乎也没有胜的希望。
  藤田犹豫一阵,道:“伊豆守兵法娴熟,历阵多年,两个月,按理说应该不难。”
  战场上的事情,哪里有‘按理’一说。
  松木道:“公方勿忧,新征集的三万人已经出发,很快就会到关门海峡东岸,接应伊豆守。”
  对于倭国来说,关门海峡是他们的门户,这个门户守住了,倭国就是安全的,如果失去了,倭国就危险了。
  这个地方,很相似于大明的山海关,是不可丢失的要塞!
  德川家光不是蠢货,看着两人,目光幽幽的道:“关门海峡的粮草还能坚持多久?”
  八万加上三万就是十多万,外加之前的,总数超过二十万大军,两个月的粮草,即便是倭国底子不错,也经不住消耗,更何况,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1/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