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11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78/1265

  小永宁对于她母后从小到大的威胁从来不放在心上,有朱栩或明或暗的帮忙,总能轻易逃脱。
  不过现在她皇叔不在,只能瘪着嘴,拿着筷子戳着饭,哼哼唧唧。
  张太后对于小永宁去内阁捣乱的事很不满,外廷与皇宫一直是一种微妙的关系,作为前朝皇后,她的身份相当敏感,现在又有人拿她们母女做文章,更得低调。
  看着小丫头不以为是的模样,张太后心里有气也发不出。
  这个时候,已经亭亭玉立的李香君走进来,与永宁对视一眼,来到张太后身旁,低声道:“娘娘,皇后娘娘与其他几位娘娘已经回宫了。”
  张太后脸色微变,道:“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回宫,她们不是景德镇吗?”
  李香君低声道:“李娘娘也回来了,皇上没有。”
  张太后转头看向李香君,面露惊色与不解。
  李香君眨了下眼,道:“香君也不知。”
  张太后眉头皱起,神色不解,还有忧色。
  不解的是,张筠等人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进京回宫,大雪漫天,寒气入骨,布木布泰还怀有身孕。
  李解语在神龙府陪着朱栩,为什么她回来了,朱栩没有回来?
  现在外廷风声鹤唳,倒阁声音如同浪潮,人人自危,一个不好就会烧到后宫,她们回来干什么?
  张太后头疼不已,起身道:“走,去坤宁宫。”
  不等李香君答应,张太后又狠狠瞪了眼小永宁,道:“给我老实待着!”
  小永宁瘪着嘴,低头扒饭,眼神却发亮。
  几位娘娘回来,那几个小家伙也回来了,她有的玩了。
  除了回来的几位,实则上在皇宫里,还有一个娘娘,那就是前任的明正天皇,兴子,住在永和宫,封号淑妃。
  兴子,和子母女俩进入明朝京城,进入紫禁城,住进这座偌大的宫殿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除了之前的册封,拜见过太后娘娘,她们就没有见过其他人。
  外面大雪飘飘,宫内的碳炉烧着,温暖如春。
  和子正在给兴子梳头,看着镜子里花容月貌的女儿,轻声叹道:“兴子,不要想太多,住在这里与住在江户,没有什么区别,还能有个清净。”
  兴子还穿着一身和服,十七岁的她,正是大好年华,俏脸如花的一笑,轻声道:“我知道的。”
  和子给她盘着发髻,望了眼外面,道:“这大明,还不如我们倭国太平……”
  她们在这里住了快两个月,即便鲜少人问津,外面的风雨还是刮进了他们耳朵里。
  “我们不要管。”兴子轻声说道。
  和子默默点头,她们已经不在倭国了,哪里让他们痛苦挣扎了十多年的幕府与皇室的争斗已经彻底结束,与他们无关。
  兴子看着镜子,眨了眨眼。
  她经常在想倭国,不知道哪里怎么样了,毕竟,她也算是亡国之君。
  但近来更多的,她在想大明的皇帝,她的丈夫,大明朝野争斗比倭国还可怕,他能镇得住吗?
  时间一点点过去,雪花渐停,但还是有着一股冷风笼罩在京城,寒意刺骨,每个人都缩在房子里,却又打开窗户,盯着皇宫,盯着内阁,又盯着汪府。
  汪府的马车早就准备好了,一旦这辆马车驶出,就表示着这场风暴真正的开始。
  有人期待,有人迫不及待,有人痛苦难当,有人冷眼旁观,都在静静的等着。
  煎熬,区别就是心情。
  孙传庭等人吃过早餐,没有进班房,站在大殿门口,遥望着大门方向,等待着汪乔年家人前来送辞官书。
  孙承宗也来了,站在孙传庭边上,没有说话。
  靖王,傅昌宗,周应秋等人同样如此,汪乔年的离开,会对‘新政’造成重大打击,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这样的困境,他们没有其他办法,一群人安静的等着,等着一场前所未见,足以掀翻内阁的暴风雨。
  时间慢慢过去,冷风渐多,天色不亮反而更暗,似乎一场风雪又要降临。
  整个内阁的人不知不觉出现在孙传庭等人身后,安静无声,一个个面色很是凝重。
  无声的压抑,笼罩整个内阁大殿,令所有人心头惶恐。
  就在这个时候,包理游急匆匆的跑了过来,在孙传庭耳边低声道:“大人,刘公公刚刚去了制诰房。”
  制诰房,也就是拟定圣旨或者内阁等诏令的地方。
  圣旨的流程一般是,皇帝示意,通知内阁拟定,然后送到司礼监复核,盖印。
  这一次居然直接绕过内阁,这是什么意思?
  包理游声音不大不小,听到的一些人人神色大变!
  司礼监这是什么意思,乾清宫要抛弃孙传庭了吗?
  众人吃惊的看着孙传庭,眼神惊色闪烁。
  孙传庭倒是面色如常,转身向制诰房走去。
  制诰房内,数个文书正在奋笔疾书,小心翼翼,严肃紧张。
  孙传庭走进来,看到刘时敏抱着拂尘,正一瞬不瞬的盯着。
  刘时敏感觉到了,转过来微微倾身,道:“见过阁老。”
  孙传庭看着正在奋笔疾书的圣旨,走近刘时敏,道:“刘公公,这是?”
  刘时敏微笑,道:“曹公公刚刚送皇后娘娘等进宫,待会儿请孙阁老率内阁,六部,宗人府以及各部门大人前往乾清宫,准备领旨吧。对了,汪阁老哪怕昏迷,也请抬入乾清宫。”
第1426章
最后一刻
  孙传庭听着刘时敏轻松,略带调侃的笑容,瞥了眼不远处的人,低声道:“刘公公,是否可以透个风声?”
  刘时敏含有深意的一笑,道:“好事情。”
  孙传庭不明就里,心里压太多的事情,闻言表情丝毫没有放松,盯着刘时敏片刻,默默的的点头。
  随着刘时敏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让整个内阁越发的不安,笼罩在头顶的阴影更大了。
  孙传庭很快召集内阁六部在内的朝廷大小官员,齐聚于乾清宫。
  这些人涵盖了勋贵公卿,起码都是三品以上,是大明真正的统治阶层,实权人物。
  他们都是被叫来,等待朱栩旨意的。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很快传到外面,顿时不知道引起多少人忧虑,多少人不安,又有多少人兴奋不已,激情难耐。
  “哈哈,皇上终于忍不住要罢免孙传庭了吗?”
  “太好了,孙传庭一倒,我们的机会就来了,内阁六部,多少位置可以运作……”
  “等着等着,按耐住,不要激动,还没有到最后时刻!”
  “没错没错,哈哈哈,真想去看看孙传庭现在的脸色,一定很好看,哈哈哈……”
  这样的声音,不知道在京城多少个角落响起。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新政’下的‘受害者’,由于之前的轮番清洗,他们绝大部分都是在野的末流小吏,或者就是无法入仕的读书人,年纪不小,野心很大,一直在蠢蠢欲动,现在,机会来了。
  乾清宫,孙传庭面无表情,带着内阁六部的五十多人,分作两排的站在乾清宫大殿上,看着空荡荡的龙椅,一个个心思各异,不约而同的面色肃然,心头沉重。
  这里面,包括本打算辞官的礼部尚书沈珣,刑部侍郎杨锦初,有德高望重的孙承宗的干预,已经没有人给他们施加压力,尽管还有所顾忌,但都回来了。
  汪乔年还在装病,坐在轮椅上,盖着厚厚被子,脸色苍白,还在‘昏迷’沉睡。
  等了一会儿,令他们诧异的是,从侧门内,皇后娘娘张筠带着后宫一干嫔妃,皇子皇女,相继走出,站在丹陛之上。
  众官员一怔,还是连忙抬手而拜:“参见皇后娘娘……”
  张筠面带微笑,一手拉着儿子,一手轻抬,道:“诸位大人免礼。”
  “谢娘娘。”一群人起身。
  他们犹自看着这后宫一群人,心神不定,猜测不断。却没有人说话,寂静如常。
  孙传庭眉头微皱,有深深的负罪感,束手而立,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信王朱由检立在左排,孙承宗的前面,看着上面的一群嫔妃,眼神有一丝烦躁,他有预感,这位皇帝,不知道又要出什么幺蛾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78/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