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12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2/1265


第1489章
大明的对外影响
  晚间,乾清宫内外摆满了座椅,也坐满了人。
  内监,宫女来去匆匆,上着菜肴。
  朱栩与内阁,六部的阁臣,大臣坐在宫内,自然是一阵寒暄,朱栩虽然不喜欢套话,但这么些年情愿不情愿的也是信手拈来了。
  朱栩向来很少这般的宠落群臣,因此在座的都分外激动,在朱栩劝酒几杯后,都有些醉醺醺的。
  朱栩一番客套之后,又与孙传庭出了乾清宫,与在院子里,在灯火中的各级官员,巡抚,议员们寒暄。
  大明的皇帝向来高冷,尤其是万历皇帝躲在宫里几十年,群臣已经太久无法亲近皇帝了。
  朱栩这一番‘亲民’姿态前所未有,让众多官员欣喜若狂,抓住机会想要与朱栩套近乎,想给他留一个好印象。
  不一阵子,皇后张筠带着太子朱慈煓赶过来,陪着朱栩一起与这些人寒暄,客套,将这一晚的餐会推向了高潮。
  在不远处有几桌,是给外国使臣的,显眼的一桌是欧洲人。
  一个大胡子看着朱栩在人群中走动,眨了眨眼,以别扭的汉语,一字一句般的道:“我们国家的皇帝就没有这样的亲和。”
  从他的衣着上看,是来自奥斯曼帝国。
  他右手边上是尼德兰的使者,是一个看上去颇为俊逸,年轻,白净的男子,他看着那些议员,自语似的说道:“他们的议会,很有意思,我需要研究一下,向国内汇报。”
  在尼德兰使者边上,是法兰西使者,这是一个神色傲慢的大胖子,冷哼一声,道:“我国的国王英明神武,注定要主宰欧洲,不需要向明国皇帝这般屈尊降贵!”
  在法兰西使者右边的,是英格兰的驻明大使,这是一个瘦高的中年人,鹰鼻蓝眼,目光始终盯着朱栩等人,嘴角微笑,以低的只能他自己听到的声音道:“我们需要与大明保持良好的关系,我有预感,未来的世界,大明会相当的重要……”
  英格兰使者右边的是西班牙使者,这个使者面色凝重,眼神闪烁。
  西班牙的情形很不好,海上面对尼德兰的日趋活跃的挑战,陆上面对传统的强大敌人奥斯曼外,还要迎接不断崛起的法兰西的威胁。
  明国与西班牙的关系过了最初的蜜月期,一些分歧渐渐出现。
  西班牙要求明朝断绝与西班牙外欧洲国家的联系,而明朝坚持贸易自由,不站边的立场——尽管明国与西班牙签署了海上安全条约。
  奥斯曼现在渐渐装备了一支由明朝建造的海上舰队,这支舰队就在地中海,尤其是明朝的那艘大舰,让人看着就生畏,加上配备明朝比欧洲还要先进的火炮,这让曾经将奥斯曼海军覆灭,现在海军日渐衰弱的西班牙很不是滋味。
  而尼德兰与明朝的关系最是密切,尽管不涉及军事方面,但尼德兰几乎占据了明朝对外贸易的七成,合作范围越来越大。尼德兰的国力这两年几乎成倍增长,从商船增加了一倍以上就看得出来。
  尼德兰正在与西班牙开战闹独立,尼德兰的实力增强,对西班牙来说就是最大的威胁。
  法兰西虽然傲慢的不与大明有所牵扯,也不重视海上,但陆上的国力还是在快速增长,不断的在挑衅西班牙的霸权地位,两国的大战,似乎就是时间的问题。
  英格兰孤悬海外,看似孤立,但当年也覆灭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是西班牙的敌人。
  这么算下来,西班牙在欧洲几乎是孤立的,无援的。
  这种环境,让人感觉不安!
  ‘不行,这种情况必须要改变!’
  西班牙驻大明使者双眼喷出火,心里暗吼吼的道。
  抬眼看着朱栩在人群中穿梭,又想着白天大明齐心协力改革,应对灾情,尤其是那一笔笔数目惊人的预算,真的让这位大使无比的羡慕与仰望。
  ‘若是我国陛下能有明国皇帝这样胸襟,明国这样的齐心协力该有多好……’
  他心里叹息,神色不掩饰的羡慕。明国尽管面对前所未有的灾情,但实力依旧强大的可怕,数百年的积淀非同小可。
  这个使者神色变幻一阵,下定决心道‘必须要与明国再认真的谈一谈了,哪怕是陛下亲自来一趟!’
  明朝对欧洲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容忽视,更不能小视!
  尼德兰,英格兰等使者只是客套的说了一句话,并没有再说什么,毕竟他们的国家关系异常复杂。
  但每个人眼神里都有所思索,很显然,明朝这次的大议给了他们一些冲击。
  尤其是明朝的体制,对他们来说,是极具冲击力的,其中的制衡集权很有启迪意义。
  这些使者心怀各异的坐着,没怎么动手吃饭,一直在观察大明上上下下的官员。
  朱栩陪着这些大大小小的官员在餐会一个时辰,然后又回转坤宁宫,见那些命妇以及官员的妻子,又是一番寒暄。
  这次的餐会,直到深夜才结束。
  坤宁宫。
  朱栩给大着肚子的张筠扶上床,自顾的脱着衣服,笑道:“怎么样,累着了吧?”
  张筠倒是不觉得累,躺在那,道:“臣妾倒是不累,皇上累了吧?”
  朱栩躺下来,搂着她,笑道:“朕倒是没事,煓儿怎么样了?”
  朱慈煓做为太子,一直陪着朱栩来来回回,小家伙虽然不用喝酒,说话也不多,但几个时辰下来,想必累的不轻。
  张筠听着不由笑道:“煓儿已经睡了,睡之前还问臣妾,能不能给他买一套插画集。”
  朱栩听着也笑,这个小家伙别的不喜欢,对这些插画小故事特别钟爱,有一本能翻来覆去的看一个下午。
  朱栩神色满意,道:“我以前倒是没怎么注意,煓儿今天的表现确实让朕很惊喜。给他买,你找个时间,亲自带他出宫去,多选一些回来,就放东暖阁,朕陪他一起看。”
  张筠抿嘴微笑,道:“嗯,等年后,臣妾找机会带他出去走一走。”
  朱栩两人躺下来,说着一些家长里短,尤其是慈宁宫的张太后,知道她没事了,朱栩与张筠也都松口气。
第1490章
景正七年的尾声
  第二天,议会照常进行,主要是相关的人事任命。
  这一次的任命涉及太多,除了比较忌讳的皇宫内廷,其他的内阁阁臣补认,宗人府宗正的补认,皇家商贸集团,刑部降级,礼部尚书确认以及内阁各司官员,其他相关部门的人事变动,地方上巡抚的调整,轮调,参政参议一级的迁调,还有大元帅府,曹文诏的副元帅任命,相关权责机构的调整,地方总兵的轮调等等。
  这里面涉及的极其复杂,大明的管理体系说到底还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联络两三个人就能搭上大人物。
  师生,亲友,乡党等虽然已不那么明显,但依旧或明或暗的牵动着大明人事变化。
  孙传庭秉持了朱栩的态度,对党争深恶痛绝,不管是明的还是暗的,一律采用不同手段的打压。
  当然,这也是孙传庭掌权的必然需要,除了外界一直公认的所谓的‘帝党’,孙传庭已经将其他小团体打击,分化的差不多了。
  就比如毕自严遗留下来的,所谓的‘毕系’,领军人物张国维已经不敢冒头,许杰认真做事,李幼唐更是被放到了远离京畿的南直隶的神龙府。
  毕系都如此,更何况其他那些所谓的乡党,师生帮了。
  大会上,傅昌宗宣读这些人的履历,功绩以及调任的理由,未来的期望等等。
  而后开始一个或者一群开始表决,投票,点票,这些极其耗费时间,单单内阁六部的事情就耗费了一上午,好在没有什么幺蛾子,很是顺利。
  午休一个时辰,大会继续,主要还是政务或者文官方面,内阁直属或者名义管理部门的人事安排。
  这些安排往往涉及到实权,尤其皇家商贸集团,每年的流水巨大,是实实在在的‘肥缺’。
  这些都是朱栩或者是孙传庭等人早就确定好的,无非是走一个过场,没有背后强力支持,这些议员也不会与朝廷为难,都相当顺利的通过。
  最后就是帅府的人事任命,帅府现在的主导权是完全在朱栩手里,别说这些议员了,就是孙传庭都不敢随意触碰,因此关于曹文诏等相关的安排,几乎都是全票通过,没有半点纷扰。
  这已经大明景正七年的倒数第二天,随着会议的顺利,众人也都相对轻松,开心。
  最后一天的议会,是关于体制改革方面,一个是内阁六部的精简,权责规划,其他统属部门的权责合并分离,地方上的权责进一步梳理,部门裁剪,合并……帅府的机构变动,权利关系,地方大营,总兵等权责等等。
  这里就更为复杂了,不止是权利的争夺,还涉及到‘平衡’二字,谁都要小心翼翼。
  而最后的,是关于议会的定案,孙传庭规划将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上院有每省推荐三人,其他由皇帝钦点全国有名望人士补充,总数一百五十人。涉及到大明律法,政务,国防,人事,预算,官员弹劾,权力限制等等方方面面,权力庞大的近乎无以复加。
  下级则暂缺,等议会发展一阶段,成熟了,再作规划。
  这样的安排,让很多人心惊,却也没有反对,毕竟,眼下还是‘形式’,议会并不能真正的履行全部权利。
  在很多人想来,这是乾清宫制衡内阁,或者说制衡文官,防止权臣,稳固朱家江山的手段之一。
  这一天足足到了深夜,孙传庭也对很多地方进行了修订,才算完全通过。
  入夜,乾清宫。
  煤油灯将东暖阁映照的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朱栩与孙传庭对坐,君臣二人都是大松一口气的表情。
  这三天过去了,不止说明他们对朝局的控制力在加强,也说明对于‘新政’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朱栩坐在软塌上,抱着热乎乎的茶杯,感慨道:“今年总算是过去了,八年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2/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