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12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0/1265

  在京中,一直有人暗中串联各级官员,或行贿或用把柄要挟,大小官员已达六十多位,这还是刑狱司等暗中调查到的结果,那周患之看似低调,实则张扬,早就被各部门的人盯着。但他们猜测周患之只是小卒子,正在利用他钓身后的‘大人物’。
  那周斌桁是天启三年的员外郎,已经致仕二十多年,闭门致仕治学,深居简出,自然不会是幕后元凶,却没有想到,其中还有这样一个曲折,背后的大人物,会是督政院副院正,李荣炳!
  李荣炳不显山不露水,但拥有督政院的实权,满京城内外的官员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若是有心,还不知道能编织多大的权力网!
  傅昌宗也是心惊,没想到将李荣炳牵扯进来。
  不管事态如何,靖王难辞其咎,督政院势必要被清洗。
  傅昌宗脸色铁青,已经预感到不好。
  孙传庭一直想要伸手入督政院,奈何靖王一直堵着,做事又滴水不漏,找不到机会。现在这么大一个把柄送过去,靖王自身难保,如何还能阻止孙传庭插手进去。
  督政院是‘新政’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孙传庭一直觉得督政院软弱,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若是让孙传庭掌握了督政院,他的权势就真的无可比拟,超越古今的宰相了。
  傅昌宗眼神闪烁一阵,忽然冷漠的道:“你是已经察觉朝廷在调查那周患之,知晓无可奈何,所以来认罪了?”
  李荣炳头磕在地上,苦涩道:“我李家时代书香,为官者清廉自持,从未有过辱门风之事发生,一切的过错都是下官的。下官愿意以死谢罪,请阁老开释诛连,饶过无辜人。”
  在傅昌宗看过的各部门的案卷中,李荣炳都没有涉案,现在怕是畏罪,抢个先手来自首了。
  整个大明,现在有能力救李荣炳,开释诛连的,也唯有傅昌宗,这也是李荣炳没去找孙传庭或者靖王的原因。
  傅昌宗心里计较一番,知道事态重大,由不得他做主,沉吟片刻,道:“我派人去叫靖王,你随我一道入宫,可有怨言?”
  李荣炳已经料到这个结果,一磕头道:“谢阁老成全之恩,李家上下,没齿不忘。”
  傅昌宗哪里会在意李家的什么报答,他更忧心的是孙传庭插手督政院后,会变得更加激进。
  傅昌宗更有种隐忧,担心孙传庭权势过大,会引来不可测的大祸!
  傅昌宗的人来到王府,稍微一通报,靖王就脸色无比难看,狠狠咬牙,转身穿了官服,便向傅府奔去。
  靖王到了傅昌宗府上,李荣炳再将周患之从他那里偷到官员作奸犯科,贪污腐败的证据,便以此要挟,或者通过行贿,或者威逼,控制了不少人,又涉及到商业,一正一反,这些年着实拉拢,控制了很大一批人,关系网比想象中的还要大,牵扯朝廷上下,京城内外!
  靖王看着跪地不起的李荣炳,脸色难阴沉如墨,恨不得生吞活剥了他。
  这个人,他一直很信任,将权力放给他足足有七年之久!
  却没有想到,到头来,是这样报答他!
  李荣炳说完,向靖王磕头,道:“王爷,是下官对不住您,辜负了您的信任。到了御前,下官会一力承担,自求死罪……”
  靖王牙齿都要咬碎,半晌冷哼一声,道:“你以为这件事你扛得住?我问你,还有哪些人涉及,我说的是重要的!”
  李荣炳抬起头,思索片刻,道:“下官这两日做了些摸查,所有阁老的府上都有人不同程度的参与囤地,行商,有几位尚书的妻妾在外面有生意。下官还听说,首辅的一个侄子,在山西囤地近万亩,甚至有一条街的铺子都是他一个人的……”
  靖王在内阁根本没有看到这些,眼神冰冷,道:“这些是你瞒着?还是其他人压下来?”
  李荣炳面色有一种绝望中的坦然,颓然道:“这个人很有手段,没有出面,一直是借他人之手行事,没有什么把柄可抓。这样捕风捉影的事,谁敢上报。现在诽谤,污蔑朝廷重臣是死罪,何况是一手遮天的首辅……”
  靖王与傅昌宗对视一眼,两人眼神里都看出了凝重之色。
  这已经不单单是督政院的事了,牵扯到孙传庭,他们需要小心翼翼。
  两人商议一番,还是决定入宫,这件事,他们做不了主!
  朱栩这会儿正在赵婧的小院,睡的正香,被李德勇叫起来,匆匆赶赴乾清宫。
  煤油灯突突跳动,映照的在场几人面色晦暗不明。
  朱栩披着单衣,倚靠在软塌上,神色从容自如。
  他看都没看跪在地上的李荣炳,对着傅昌宗与靖王道:“这样的事发生,朕一点都不奇怪,也不意外。朕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察觉到身边人有问题,但首辅前一阵子与朕说,有灯下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的情况发生,想必他是察觉到了,那,就交给首辅处理吧。”
  朱栩说的简简单单,轻轻松松。李荣炳浑身冰冷,跪在地上一动不动。
  孙传庭要是动手,他们李家流放南海都是轻的。
  傅昌宗,靖王一样面色凝重,孙传庭得到这个机会,能做太多的事情了。
  权力,将会进一步向内阁集中,向孙传庭手里集中!
第1503章
蒙古入关
  有了朱栩的态度,傅昌宗与靖王两人出宫,没有带着李荣炳,而是将他扣在了内阁。
  傅昌宗与靖王两人联袂登上了孙传庭的府邸,彻夜长谈,直到天亮孙传庭才送走二人。
  孙传庭披着单衣站在屋檐下,目光炯炯的看着初白的天色。
  靖王这个把柄送到他手里,简直是上天的恩赐。
  有了这个堵住靖王的嘴,他就能插手督政院,通过督政院这把利器,强力的辖制地方上上下下,继而以前所未有的力道推动‘新政’前进!
  管家站在他身后,感觉着自家老爷奔腾欲发的锐气,面露忧色。
  好一阵子,他开口道:“老爷,七少爷……您还是回去一趟吧,跟族老们好好商量一下。”
  孙传庭的家族也是大家族,家里长辈的威严还是很难抗拒的。
  孙传庭目光骤冷,冷哼一声,道:“他差点坏了朝廷大计,容他不得!”
  管家面露难色,最后还是暗暗叹了口气。
  第二天一大早,傅昌宗还是如期的走了。
  朝野也没有什么动静,一如往常,丝毫没有昨晚的紧张。
  在傅昌宗走的第三天,孙传庭主持对朝廷的部分官员进行调整,一些人愕然的发现,督政院的一些要员,尤其是要害位置被替换了,替换之人明显是首辅孙传庭的人!
  靖王对此自然是默不作声,这让外界一片哗然,首辅孙传庭的权势更进一步了!
  外面是看热闹,朝廷的内阁五部压力就奇大了,尤其是五部,即便有傅昌宗,周应秋,赵晗,沈珣等前任老尚书的庇护,依旧心怀敬畏,小心翼翼。
  除督政院外,内阁另一个特殊部门,就是大理寺。
  大理寺与督政院一样,是孙传庭早就想插手的部门,奈何一直没有机会。
  现在督政院已经被孙传庭拿下,大理寺卿,内阁排名第四的阁臣,汪乔年的压力可想而知。
  傅昌宗走后没多久,去张家口接科尔沁大汗巴达礼的二皇子朱慈煊终于回京了。
  乾清宫,朱栩摆了宴席迎接这位妻舅。
  “儿臣参见父皇,巴达礼大汗已经到京,特来复命。”朱慈煊一声银甲,铿锵铿锵的走进来,单膝跪地的行礼。
  朱栩看着他,小家伙九岁,这一趟下来,稚嫩的小脸上多了一丝坚毅,眼神镇定,仿佛一个得胜归来的将军。
  巴达礼上前,一般的单膝跪地,道:“巴达礼参见陛下,陛下万岁!”
  朱栩从椅子上起来,笑着道:“平身吧,都是一家人,无需多礼,入席。”
  海兰珠是科尔沁贝勒桑吉之女,与巴达礼是堂兄妹,因此也算是朱慈煊的舅舅,朱栩的妻兄。
  巴达礼站起来,从怀里掏出一份礼单,道:“臣此来,一来入京觐见陛下,陈述科尔沁以及漠南之事。二来,恭贺芷兰宫贵妃娘娘寿辰,望请陛下鉴纳。”
  朱栩笑着接过来,随便看了眼,顿时双眼一睁,抬头看向巴达礼。
  这份礼单非常的重,除了那五千匹良马,还有一万头羊,三千黄金,六万白银,其他的珍宝不计。
  科尔沁在漠南虽然看似强大,但并不富有,这里面的金银珠宝,大部分应该是从倭国一战中取得的,是朱栩给他们的劳军赏赐。
  这一次,巴达礼居然拿回来,奉送给朱栩。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朱栩不动声色一笑,邀请巴达礼坐下,边吃边闲聊。
  朱栩问及了科尔沁的人口,牛羊,粮食用度,未来发展等等。
  巴达礼恭谨一一回答,语气十分自信与感激,言称都是朱栩的恩赐,才让科尔沁风雨无忧,安稳生活。
  朱慈煊之前还能挺直身体忍住,没多久就盯着眼前的酒杯,巴巴的眨眼。
  朱栩笑了声,道:“喝吧,回去不要告诉你母妃。”
  小家伙大喜,道:“谢父皇。”小家伙仰头一饮而尽,小脸露出一种舒坦的表情,也不知道模仿的谁,而后看着空空如也的杯子,又转向朱栩。
  朱栩将酒壶递过去,道:“自己倒。”
  小家伙连忙接过来,自己倒,自己喝起来。
  巴达礼见二皇子完全忘了路上的约定,只得站起来,单膝跪地道:“陛下,臣有冒死之言,请陛下明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0/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