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1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1265

  霍维华是兵部侍郎,孙承宗信任之人,他身宽体胖,却一头冷汗的快步进来,手持圣旨,开口便道:“大人,宫里传来旨意,拨出内帑银数百万两,命秦良玉总理西南四省军务,孙传庭领兵部侍郎衔,洪承畴,卢象升等人各地招兵,辽东拨银响两百万,还命兵部严格保密,不得外传,旨意刚刚下到兵部……”
  孙承宗听着就眼神一亮,洪承畴,卢象升等人他不是很了解,但秦良玉在四、川,陕、西,云、南,两广之地战功赫赫,平叛无数,命她总理四省军务,是正确的。
  孙承宗拿过圣旨,仔细看了一遍,脸上露出笑容,看向孙钤道:“不用担心了,皇上心底只怕早就有了打算。袁崇焕之事,不足为虑。”
  孙钤对父亲自然是信得过的,听完也暗暗松了口气,道:“嗯,那我去盯着,看看袁崇焕到底想干什么。”
  孙承宗点头,袁崇焕不来见他,他却不能不知道他来京里都想干什么。
  霍维华却一怔,道:“大人,袁崇焕?又有什么事情?”
  孙承宗也不能瞒,便简单说了。
  霍维华脸上两边顿时又冷汗不止,双眼大睁道:“大人,这事可不小,皇上知道了,只怕要大祸临头!”
  孙承宗看向霍维华,坐在那倒了杯水,笑了笑道:“霍大人坐下,喝口水。咱们这位新皇,虽然还看不出什么雄才大略,但心胸眼光,绝对远神宗皇帝,不用担心了。”
  霍维华却苦笑一声,道:“我的大人,这哪里是心胸眼光的事情,一旦皇上生疑,今后只怕你我都被皇帝惦记,秋后算账的事情您还见得少吗?皇上还没有正式登基,登基之后,您还能这么轻松的想吗?”
  孙承宗眼神微动,一摆手道:“霍大人,你我尽忠为国,不枉不纵,即便日后不得善终,也可心安理得,俯仰无愧。”
  霍维华看着孙承宗,脸上越苦笑,道:“既然大人这么想,那下官也无话可说。既然圣旨已下,下官这就去安排,只是,兵部如今只我一个侍郎,何时会有尚书,左侍郎到任?”
  孙承宗听着霍维华的话,心里一动,将圣旨还给霍维华道:“尚书,侍郎,都在这里面。”
  霍维华很快会意,却摇头道:“大人,秦良玉是女人,不可能就任刑部尚书,其他人,资历还太浅。”
  孙承宗去了心病,一身轻松的笑着站起来道:“那就等。嗯,圣旨之事我都知道了,我还得进宫,你放心去安排吧。”
  霍维华看着孙承宗,神色有些无奈,他暗思,他虽是兵部右侍郎,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大权力,绝大部分都在孙承宗手里,他只是负责打杂传令之人,即便有祸也不会太大。
  皇宫,后花园内。
  朱栩拿着鱼食,随意的向里面扔着。
  初春,鱼儿还很少,追着朱栩手来回的游动,三五成群,倒也很有意思。
  傅昌宗已经到了,站在他边上,一边看着游鱼一边道:“今年春耕,我已经命各地推种番薯与玉米,不过根据各地折子来看,效果不是很大。”
  这个朱栩早有预料,几千年的传统哪有那么容易更改,一边扔着鱼食一边随意的道:“我会传旨皇家的耕地全部种植番薯,玉米,到时候将粮价打压下来,户部再回收购,有这么一两年,种的就会多了。”
  傅昌宗点头,现在也只能这样,站在那,瞥了眼一脸写意的朱栩,道:“清丈地亩的文书早已出,可……犹如泥牛入大海,一点回响都没有。”
  朱栩嘿然一笑,道:“一点都不意外,这件事,你与周应秋,或者是顾秉谦,杨涟,哪怕是信王都做不来,能做到的,只有一个人。”
  傅昌宗一怔,心里将朝野上下都认真想了想,最终也没有想到,疑惑的道:“这个人是谁?”
  丈量天下田亩的事情,历朝历代都是极其艰难的,因为这个时代地产是最重要的资产,自然也是统治阶层的囊中物,任何人想要动,都要面对全天下的反对!
  明朝能做到的不是没有,前推五十年就有一个猛人做到了——张居正!
  但是,张居正一死,他的所作所为就被全盘否定,甚至还被扒棺戮尸,可见反弹之力多么可怕。
  “还不是时候。”朱栩拍了拍手,笑道:“现在准备工作做好,摸摸底,到时候做起来也轻松一点。户部今年,还是做好计划,一旦水到渠成,不要再手忙脚乱。”
  傅昌宗知道朱栩的意思,看着他道:“嗯,吏部那边也在做着新的考核体系,只怕到时候朝堂又是一番折腾。”
  朱栩也颌,道:“治国先治吏,治大国如烹小鲜,该小火的不能急,该猛药的时候不能犹豫。吏部与户部都一样,先将准备工作做起来。先从小吏开始,这样阻力也小一点。”
  两人正说着,不远处一个内侍急匆匆跑过来,远远的就躬身道:“启奏皇上,信王殿下与袁崇焕袁大人求见。”
  朱栩一笑,看向傅昌宗道:“舅舅,又有人要欺负我了。”
  傅昌宗不苟言笑的脸上也一笑,以朱栩的心思,谁小看准要倒大霉,微微躬身道:“那臣告退。”
  “等等。”朱栩拦了一下,沉吟着道:“舅舅,你说,将大理寺分级,省府各设大理寺专门断案,你觉得可行吗?”
  傅昌宗闻言神色沉着,眉头却拧了起来,抬头看了眼朱栩,试探着道:“皇上,你是想,刑部,大理寺都设到省府?”
  朱栩脸上一笑,道:“倒是瞒不过舅舅,你说可行不可行?”
第207章
御花园奏对
  傅昌宗稍稍思索,摇头道:“只怕不可行,大理寺,刑部或许愿意,但各地省府必然会反对。”
  一个是扩权一个是削权,自然是赞同与反对。
  朱栩点点头,现在还不能激起地方反对声,只得慢慢来,急不得。
  他转头看向曹化淳道:“传信王与袁崇焕。”
  傅昌宗微微躬身,从另一个方向离开。
  信王一身王服,领着一身朝服的袁崇焕,慢慢出现在朱栩的视野里。
  袁崇焕看着亭子两边的景致,遥遥看着背对他们的小皇帝,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微微摇头,瞥了眼边上的信王,倒是稍有信心。
  两人走过来,对着坐在藤椅上,依旧乐此不疲扔着鱼食的朱栩躬身拜道:“臣朱由检(袁崇焕)拜见皇上!”
  “起来起来。”朱栩头也不回,道:“皇兄所来何事?”
  朱由检看着朱栩的背影,神色不变,道:“回皇上,辽东巡抚袁崇焕袁大人进京,有要事面圣。”
  朱栩看着水里的鱼,花花绿绿倒是挺好看,随意的道:“皇兄尽管做主就是,朕支持你。”
  袁崇焕看着朱栩,听着他的话,无疑这小皇帝就是一个顽童,想着宫外的传言,他看向朱由检的目光越恭敬。
  朱栩可有可无的点头,道:“说说看。”
  袁崇焕上前一步,折子举过头顶道:“臣袁崇焕,奏请皇上,辽东贼酋未成气候,臣有五年平复辽东之策,望皇上钧鉴!”
  曹化淳神色一惊,虽然朝堂上不乏有人嚷着要剿灭建奴,但这么在皇帝面前直接说出平辽时间,立军令状的还从未出现过!
  朱栩一点也不惊讶,时间只不过早了一年,可见这样的心思在袁崇焕心底早就有了。或许,这也是满朝文武乐观自信心态的一种体现。
  朱栩嘴角翘着笑意,撒着鱼食,慢悠悠的道:“袁崇焕,你不奉诏就私离辽东,是皇兄给你的命令吗?”
  朱栩话音一落,朱由检与袁崇焕脸色齐齐一变。
  朱由检看着朱栩的背影,神色微凝道:“皇上……”
  袁崇焕不等朱由检说完,噗通一声跪在地上,举着折子道:“臣知皇上平辽之心急迫,而贼酋刚去,是以臣事先未得旨意便火进京,只为向皇上献平辽之策。”
  袁崇焕说着,一个内侍端着三杯茶过来,曹化淳亲手给朱栩递过去一杯。
  朱栩放下鱼食,接过茶杯,淡淡道:“给皇兄一杯。”
  朱由检心里也慌了,之前被袁崇焕的平辽之策勾起的激动心情彻底冷却下来。这个时候才明白,他是犯了大忌讳!
  他是有前科的人,先帝朱由校就曾猜忌过他,此番袁崇焕这边关大帅私自进京密会他,真要是放大看,现在将他圈禁或者直接一杯毒酒鸠杀都不为过!
  朱由检头上冒冷汗,以至于曹化淳递过来的茶都没有看到。
  曹化淳看着一脸土色,慌乱不已的朱由检,轻声道:“王爷,请喝茶。”
  朱由检一惊,浑身冰冷的醒悟,连忙接过茶杯躬身道:“多谢公公。”
  曹化淳神色不动,悄然退到一边。
  袁崇焕久久不得朱栩的回音,再看朱由检的神色,脸色陡然也大变,慌忙垂头,心里冰冷一片!
  他现在哪里看不出,传言不实,大明真正做主的,还是眼前背对着他的人!
  一个内侍缓步走过来,躬身道:“启奏皇上,孙阁老求见。”
  “宣。”
  朱栩这才转过身来,目光看向跪在那的袁崇焕。
  他将手里的茶杯放下,瞥了眼朱由检,道:“袁崇焕,朕问你,辽东,你觉得交给谁合适?”
  袁崇焕浑身颤抖了一下,朱由检也眼神一惊,刚要开口,却蓦然,硬生生的,紧紧的闭住嘴。
  袁崇焕感觉背后都湿透了,神色却依旧镇定如常,一动不动的道:“回皇上,除非孙阁老重回辽东,不然臣认为,臣是最合适,不二人选!”
  朱栩嘴角勾笑,暗笑:这袁崇焕是破罐子破摔,还是真的这么自信?
  孙承宗很快就过来了,对着朱栩躬身道:“臣孙承宗拜见皇上。”
  朱栩神色平淡,又拿起边上的茶,道:“平身吧,对了,给孙阁老上茶。”
  “谢皇上。”孙承宗虽然穿着官服,却依旧俊朗,有着军人特有的坚毅与从容。
  他一站起来,就看向袁崇焕,冷声道:“袁崇焕,你可知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