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1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8/1265

  张维贤坐在轿子里,神色倒是平静,道:“宗室俸禄被明里暗里的扣了一半,孙承宗更是将各王府的府兵都收缴一空,福王要是还忍得住那才是奇怪。”
  中年人若有所思的点头,道:“那,他送您一个鹿头是什么意思?不好看也不好吃。”
  张维贤坐在轿子,摇头道:“你不懂,福王,怕是那个心思又起了。”
  中年人一楞,道:“心思?什么心思?”
  张维贤摆了摆手,道:“陈年旧事,今后这种话不要再问,任何人面前也不许提。”
  中年人听着张维贤语气有些沉,脸上疑惑,真的没有再问。
  张维贤坐在轿子里,眉头动了动,心里轻叹。
  主少国疑自古以来莫不如是,别说在乱世了,哪怕是盛世,被篡位夺国的列子也数不胜数。
  大明本就多事之秋,国内天灾连连,民乱四起,周边也战事不断,尤其是辽东,建奴不断壮大,已然威胁到了国祚。
  偏偏这个时候,年仅九岁的小皇帝登基,短短半年,朝局混乱不堪,兵戈征伐不断,俨然一副天下大乱之兆。
  这个时候,别说曾经离皇位近在咫尺的福王,哪怕太、原,洛、阳那几位恐怕也都起了心思。
  又走了一阵子,那中年人似忽然想起一般,激动的道:“公爷,宫里传出的消息,您听说了吗?”
  张维贤脸色不变,道:“什么消息?”
  中年侍卫凑近,喜色道:“公爷,宫里传出消息,皇上有意给您加封,封为英王!”
  张维贤双眸大变,猛的掀开帘子道:“你说什么!”
  中年侍卫被张维贤的反应吓了一跳,结舌的道:“宫里传出消息,要要晋封公爷为王。”
  张维贤目光阴沉,神色陡然沉下来,猛然喝道:“停轿!”
  中年侍卫一惊,慌忙道:“停轿停轿。”
  待轿子停下来,他躬身站在窗边,小心的道:“公爷,这有什么不对吗?”
  “公爷,公爷……”
  中年话音落下,一个士兵满身甲胄的跑过来,来到轿子边就急色道:“公爷,曹文诏奉圣旨,率一千兵马接管了玄武门。”
  这回中年侍卫脸色也变了,英国公府历代世袭罔替,执掌中军,护卫京畿。
  不管如何,没有理由绕过英国公,直接命人接管宫城要害的玄武门!
  中年人看着轿子,有些心惊胆战的道:“公爷……”
  张维贤从轿子里走出来,神色沉默的望着近在咫尺的京师东大门。
  别人不懂,他能不知道吗?
  大明什么时候有过异姓王,所谓的异姓王,全都是死后追封的!
  众人都看着张维贤,他们还从未见过国公爷有这副神态。
  “公爷,不好了。”很快一个管事模样的人奔跑过来,道:“徐公子被顺天府抓了,现在顺天府拿着人正在府上等您回去。”
  中年人侍卫转头就呵斥道:“徐公子的事情,管我们家公爷什么事,给我赶……”
  他说到一半,话硬生生的停了下来,转头看向背对着他们的张维贤。
  张维贤沉默良久,长叹一声,道:“回去吧。”说着,就坐回轿子里。
  中年人怔了怔,看着窗帘道:“公爷,咱们不见魏国公了吗?”
  张维贤倚靠在轿子里,神色落寞,语气淡淡道:“不见了,回府。”
  中年人心里一肚子疑惑,指挥着轿子往回走。
  走了一阵,中年侍卫还是忍不住的道:“公爷,是不是生了什么事情?”
  张维贤默然,表情无喜无悲,好一阵子才道:“张家的英国公,怕是要终结在我手里了。”
  中年侍卫脸色大变,失声道:“公爷,到底生什么事情了?”
  张维贤晃晃悠悠,一脸疲惫,眼神空洞的望着轿顶,慢慢的道:“我做错了几件事,本以为皇上不知道,现在看来,皇上只怕全都看在眼里。”
  中年侍卫拧着眉头,比张维贤还要焦急,道:“公爷,您做错了什么,难道不能挽回了吗?”
  张维贤道:“第一件事,是与山、东都指挥使暗中串连,阻止孙承宗的军改。第二件事,应该是见了叶向高等人。第三件事,就是来见这魏国公了。一件,两件,皇上应该还能容忍,第三件事,皇上要知道详情,肯定是挽回不了了。”
  中年侍卫还是有些不明白,道:“公爷,这魏国公您不还没见到吗?其他的事情,也都是小事。您可是世袭罔替的英国公,历代都忠心耿耿,皇上不该怀疑您的。”
  张维贤苦笑一声,道:“你不懂,咱们这位皇帝,不能以常理度量,他与先帝,甚至是泰昌,神宗皇弟都不同。甚至,历代都不一样。小小年纪,野心奇大,单从他将几百年的军制强行推倒重来就可见一斑。真要是想比,怕也只有太祖成祖才有这样的魄力。”
  中年侍卫还是一头雾水,道:“公爷,那您知道,为什么还要见魏国公?”
  张维贤深吸长吐,狠狠出了口心中的郁气,无奈的道:“英国公府也不是一直然的,当年福王就藩之争,我是站在郑贵妃一边的。”
  中年侍卫只是个鲁莽军人,并不懂其中弯弯绕绕,但大致也能猜到,无非就是英国公被福王拿住了把柄。
  他胡乱的思索一阵,突然道:“那,公爷,咱们向皇上告吧?”
  “用不着。”张维贤无奈的坐起来,道:“皇上既然接二连三的对我出手,必然就是知道大概了。将我在宫门口放下,你回去之后,闭上大门,任何人求见都不准开,记住了,是任何人!”
第233章
京师防卫
  乾清宫内。
  朱栩摆了一大桌子菜,对着曹文诏招呼道:“坐坐,快坐。”
  曹文诏比之前更黑也更壮实了,如同往常一样,依言就坐下,笑道:“皇上,在乾清宫吃饭,属下,不,臣还是第一次。”
  朱栩自从坐了皇帝,曹化淳越来越恭谨,姚清清也回了毕府,傅昌宗等人都保持了距离,也唯有一直在外面的曹文诏才会有之前的亲近。
  这些日子朱栩心里也压力奇大,看着曹文诏的笑容顿时也放松不少,一边倒酒一边笑道:“日后有的是机会,都是咱们喜欢吃的,我喝不了酒,你想喝多少都可以。”
  “那我就不客气了。”
  曹文诏见到朱栩也开心,大马金刀的坐着,狼吞虎咽起来。
  说不上故友重逢,但也是一大喜事,朱栩也很开心,拿起筷子。
  曹文诏一边吃一边含混不清的道:“皇上,三万人我训练的差不多了,拉上去,可以打一仗。不过,我们没有骑兵,还是不能跟建奴野战,想要平定辽东,还是得有骑兵。不然即便收复沈、阳,地广人稀也守不住,还得打垮建奴的骑兵才行。”
  这个道理朱栩比曹文诏明白,后金为什么在辽东节节胜利,大明一路败退,直到只能枯守山海关?为什么黄太吉会用围点打援的方法逐渐吃掉大明的军队,就是因为辽东地广人稀,骑兵来去如风,大明的步兵除了防守,根本没有办法正面交锋,更别说攻城拔寨了。
  朱栩道:“嗯,我知道。我让人想办法弄战马了,满桂也训练了一千,现在差不多也快回京。到时候战马多了,我也给你三千,给我好生训练,让建奴也试试我大明骑兵的厉害!”
  曹文诏大喜,道:“那太好了,我在辽东的时候就想组一队骑兵,可惜没有银响。”
  “现在咱不缺银子。”
  朱栩说的颇为大气,道:“对了,我打算在京城立东西两个大营,一个给你,另一个,你觉得谁比较合适?”
  曹文诏咬着一个鸡腿,想了想道:“我,臣在辽东熟悉的,也只有金国奇擅守,守卫京师的话,这个人应该合适。”
  朱栩微微点头,道:“辽东良将不少,但都凑在一起,也未必是好事。”
  曹文诏也清楚赵率教,袁崇焕联手排挤满桂的事情,装糊涂的吃喝没有吱声。
  朱栩吃了几口,又道:“你觉得,变蛟是留在宫里,还是跟着你出去好?”
  对于曹变蛟,朱栩是舍不得放他走的,一来,他确实喜欢这个银衣小将,或许是因为喜欢三国赵云的缘故,二来,这个紫禁城,他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来护卫。
  但是曹变蛟,如果一直将他藏在宫里,或许,一枚将星就埋没了。
  曹文诏毫不在意的抹了把嘴,道:“我觉得留在皇上身边多教导几年比较好,我,我就跟着皇上就学了很多东西。”
  朱栩一笑,这老曹倒也没怎么变,在外面带了半年多的兵,人也更加的豪放与自信了。
  想了想,他道:“那好,我打算将京城的中军,全都撤换,宫里设置禁军,交给变蛟统领,京城设巡防营,我还在考虑人选。”
  这京城,号称有七十二卫守护,实则上早就名不副实,败絮其中,认真的筛选,估计十分之一可用的都没有。
  曹文诏自是清楚的很,他也了解朱栩,说是考虑,多半心里是有了人选。
  他一大口酒灌入嘴里,道:“皇上,别的人选我没有,但兵部尚书,我知道有一个人。”
  朱栩眉头一抬,笑道:“你知道?说说,是谁?”
  曹文诏道:“申用懋。”
  朱栩一怔,这个人,他还真没有什么印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8/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