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1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3/1265

  朱由检很忙,忙的一塌糊涂,如果不是不能在宫里留夜,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都扑在政务上。
  按理说,朱由检忙,就表示朱栩很轻松。
  事实上却不是。
  御书房。
  孙传庭站在御桌前,奏道:“皇上,建奴大胜,内喀尔喀被蒙古察哈尔部与建奴瓜分了,黄太吉也已经回师,但兵马并没有解散,随时都有可能南下大小凌河。”
  朱栩虽然早有猜测,听到了还是暗自摇头。
  林丹汗自毁长城,不但没有遏制建奴,任由做大,甚至还帮着,现在失去了屏障,以他表面上的蒙古大汗,根本挡不住黄太吉,恐怕依旧会如历史上一样,要不了两三年就会落败身死,蒙古或降或盟或被吞并,彻底不能成为后金的阻碍。
  朱栩沉吟半晌,看向孙传庭道:“孙大人,朕一直在犹豫,是否将红衣大炮卖给林丹汗,以抵挡建奴。”
  孙传庭脸色微变,沉声道:“皇上,不可!林丹汗只控制了察哈尔,根本不是建奴的对手,给了林丹汗,用不了多久就会到建奴的手上,坏我辽东防御!”
  自从袁崇焕用火炮击退了努尔哈赤,大明上下都意识到火炮的重要性,是以都绝不会允许建奴拥有火炮。
第265章
迫近的危险
  孙传庭看着朱栩,担心朱栩真的这么做,又继续道:“皇上,察哈尔紧靠着蓟门,不能不防。”
  朱栩手指敲着桌面,面有凝色。
  孙传庭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交给林丹汗这样利器,说不定他真就用在了蓟门。
  朱栩心里犯愁,想扶持蒙古,却也要力求稳妥,偏偏林丹汗志大才疏,根本扶不起,想让他多撑几年都未必能成。
  而大明的虚弱,蒙古各部也心知肚明,不可能被明廷拉拢以至控制。
  朱栩看着孙传庭,点头道:“朕知道你的意思,不过蒙古各部各自为政,如同散沙,根本不是建奴的对手,只怕用不了几年就会被建奴征服,到时候,有了蒙古为助力的建奴,我们要面对的就不只是辽东了。”
  九边重镇,从辽东,蓟州一直道宁、夏,甘、肃,战线太长,哪怕不全力进攻,只是骚扰一番,也足够大明疲于奔命。更何况,大明最难的时候还远远没到。
  孙传庭尽管比东林党更务实,眼界也开阔,却也不认为后金那点人能吞并大明,最多也就劫掠一番。
  他不明白朱栩的担心,却担心朱栩做出‘莽撞之举’,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心里思虑一阵,他道:“皇上,现在能做的,就是加紧笼络蒙古各部,齐心协力对抗建奴,我大明尽快修整内务,待有缓解,一战可定辽东!”
  朱栩听着孙传庭的话,心里也一叹。
  孙传庭的话是有道理的,历史上,哪怕崇祯能够稳住朝局,也足以拖过小冰河。甚至大明朝廷也有足够的力量对付流民,李自成等人根本不是朝廷的对手,只要稍加稳妥,大明续上一命是有可能的。
  只是从万历到现在十几年,辽东节节败退,真的只是一句两句能说得清吗?
  历史变幻莫测,哪里能如此简单推论,不走到最后,谁也不清楚结果,所以,历史只有唯一的结果。
  朱栩也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去扶持林丹汗,沉吟良久道:“罢了,此议暂且搁置,对了,孙阁老什么时候能回京?”
  孙承宗现在是大明唯一的辅,阁老,不论是他地位还是资历,都算是位高权重,尤其是深得帝心。
  孙传庭倒是没有在意这些,见朱栩放下,心里松了口气,道:“回皇上,前些日子孙大人传信兵部,他已经从宁、夏折返,马上就会到甘、肃,一旦甘、肃重镇整顿完毕就可回京,再有一个月,在皇上改元前应该可以回来。”
  朱栩点头,他也不清楚黄太吉是否会如期动宁锦之战,即便他做了比历史上更好的安排,没有孙承宗在,他心里也还是不安。
  一旦孙承宗回京,那大明除了北方的几个重镇,以及河、南,山、西,陕、西三省,其他都整顿完毕。接下来,就是深层次的,不动声色的演变。
  军改,不是简单改变军制就了事。
  朱栩一边听着一边点头,这三省虽然是最容易出事的,好在还有时间,待辽东事毕,他就能腾出手来,细细的整顿。
  正说着,刘时敏从外面走进来,道:“皇上,平王来了。”
  朱栩若有所思,点头,又看向孙传庭道:“嗯,兵部的事情,要抓紧,各地常备军,驻军要严加控制,训练,决不能马虎。”
  孙传庭也说的差不多了,便抬手道:“臣明白,臣告退。”
  朱栩看着他走出去,然后就是平王挺着肚子,左摇右摆的走进来,躬身道:“臣参见皇上。”
  朱栩一摆手,走出来笑道:“皇叔来了,不必客套,这么大雪,怎么还跑来了。”
  平王倒是个什么也不在意的逍遥性格,他呵呵一笑道:“要是没事,我岂敢来打扰皇上。”
  朱栩打量了他一眼,道:“难不成是生意上的事情?有人为难你?”
  平王一笑的,道:“那倒不是,是皇上安排的事情,嗯,有几个王爷生病了,恐怕来不了京,所以写信让我给皇上告假。”
  朱栩眉头一挑,这离他改元还有一个多月,病的是不是早了点?
  “都有谁?”朱栩笑容款款的道。
  平王道:“鲁王,福王,秦王,蜀王还有唐王。”
  朱栩眯了眯眼,果然是他们,不过,只怕这还是初步的,一旦这几人得到恩准,会有更多的‘请病假。’
  “臣(奴婢)拜见皇上。”
  傅昌宗与魏忠贤,这个时候同时也走了进来。
  朱栩对两人点了点头,又看向平王道:“嗯,先搁置,不管不问,朕让你查的事情,你查的怎么样了?”
  之前朱栩让平王以宗人府宗正的名义,调查各个宗室皇族的占地,私产情况。
  平王一愣,连忙道:“奥,各个王府都报上来了,这是我整理的奏本,还请皇上过目。”
  朱栩接过来翻了翻,扔给傅昌宗,笑道:“皇叔,你觉得这个有多少是真的?”
  平王看着朱栩,眼睛眨了眨躬身道:“臣,认为八九不离十。”
  朱栩嗤笑一声,转头看向傅昌宗。
  傅昌宗也翻看了一阵,抬头道:“回皇上的话,福王,只怕二十分之一都不到,鲁王不到十分之一,其他的,也是差不多。这个还要抛去‘投献’的地。”
  所谓‘投献’,就是虚挂在王室名下的地,实际上,虚挂久了,多半也就成了藩王的私产。
  平王却是不信,抬手道:“皇上,这些先不管了。那个,宗室的欠银,还差二百万两,马上就要过年了,您看,是不是补一下。倒不是臣缺,有皇上生意照顾我不缺钱,就是各地催的比较急,很多王室都靠变卖家产过日子,我,我是有些压不住了……”
  朱栩心里冷笑,饿死谁都饿不死这些王爷,哪一家没有几千顷的地。
  他不动声色的看向傅昌宗,道:“舅舅,户部还有多少银子?”
  傅昌宗会意,道:“回皇上的话,国库早已经空虚,现在还有八十万两的缺口,还请皇上开内帑。”
  朱栩看向平王,故作为难的道:“皇叔你听到了,朕内帑的情况你也清楚,除非等到明年税收上来,否则朕也没有银子。”
  “那,那怎么办?”平王怔了怔。
第266章
巡视兖州
  朱栩揣着手,想了想,道:“这样,皇叔,朕命曹化淳从商会中取出三十万两,先垫付给宗人府,做应急之用。”
  平王连忙摆手,道:“皇上,使不得使不得,那是您的私产,岂能给宗人府,这不是公私不分吗?不行不行……”
  傅昌宗看了眼朱栩,会意的上前道:“皇上,臣也认为不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皇上应该区分清楚。”说完,他又转向平王,道:“王爷,现在信王摄政,此事还请王爷找信王商议方为妥当。”
  平王倒是没有觉得什么不妥,点点头道:“嗯,我也正有此意,待会儿我去就文昭阁见信王问问看。”
  魏忠贤看着朱栩与傅昌宗一唱一和,这么简单就摆平了平王,躬身立在那,安静的做个透明人。
  朱栩心里也暗自好笑,不动声色的继续道:“皇叔,这样,你再去传信给各地的王爷们,包括他们的世子也进京吧,家眷也可以来,就说,太后也想见见他们,叙叙旧。”
  傅昌宗听着朱栩的话,心里暗惊,犹豫着要不要阻止朱栩。
  平王愣了愣,他虽然喜好风月,不理会朝务这些,但他不傻,隐约也听出朱栩的目的不单纯,犹豫着道:“皇上,这么做,怕是不太好,这大冬天,很多人受不了这长途跋涉。”
  朱栩看着平王,又瞥了眼傅昌宗,见他微不可查的摇头,心里一叹,不在这上面纠缠,看向平王道:“皇叔,那你去找信王皇兄吧,看看能不能想想办法,先将年关度过去再说。”
  平王这才笑着点头道:“皇上,那我去了。”
  朱栩笑了笑,待平王一走,他走回去坐下,看着傅昌宗道:“舅舅,藩王占地的事情,你怎么看?”
  傅昌宗心里清楚,朱栩打他们的主意不是一天两天,看了眼魏忠贤,斟酌着道:“皇上,这确实是个机会,不过不能大动干戈,信王那边已经同意我清查全国的荒地,废地,可以借此机会,清查宗室占地。”
  朱栩摆了摆手,道:“哪那么简单,你认为这些王爷这么好对付吗?只怕户部没有动手,他们就想好对策了。魏忠贤,你怎么看?”
  魏忠贤这才转过身,道:“皇上,既然各王室只有这么多私产,那其他的必然就不是了。奴婢可以明日着手清查,在各王室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全部收缴入国库。”
  朱栩稍作思忖,道:“这倒是个办法,不过不能操之过急,先就从弱的开始,要不动声色,另外,也不要归入国库。舅舅,归入咱们的商行,一切收入,也都不要入国库。”
  已经有了信王的许可,魏忠贤做起来也有理有据,一躬身,道:“奴婢遵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3/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