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3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1/1265

  多铎疑惑,金国除了代善,还有哪个大贝勒?
  多尔衮却明白了,宁完我说的是褚英,他们那位被除名的亲大哥!
  多尔衮看着宁完我,心里明白他既然来了,必然有着死志,他不肯说也就问不出什么,对着多铎摆了摆手道:“宁先生对我们有大用,多铎,你给他安排一个房间,不得怠慢。”
  多铎明白了,这里面必然有事,收回刀看着宁完我有了一丝客气道:“先生请!”
  宁完我心里一松,对着多尔衮抬了抬手,转身离开密室。
  多尔衮坐在那默然许久,起身出了密室。
  “贝勒,科尔沁急报!”多尔衮刚刚出来,一个亲兵就出现了。
  多尔衮与科尔沁有联姻,也分外重视,接过来一看就脸色微变。
  这份急报内容很简单:明朝骑兵出宁夏,连破七个部落,遥指科尔沁。
  多尔衮拿着这份急报,坐在椅子上,神色变幻莫测。
  他与黄太吉一样,也非常关注明朝,知晓明朝早已经腐朽不堪,别说骑兵,就是步兵也混杂不堪,毫无战力可言,只能依靠火器守城。
  什么时候明朝有骑兵,还敢出关野战了?
  这份急报内容就这么点,推测不出其他,随着明朝对北方边关的严控,他们对明朝的了解是越来越少,现在连明朝骑兵的消息也是等他们讨伐了蒙古部落才知道。
  多尔衮面色凝重,心里阴沉。
  他们金人的敌人,始终都是大明朝,也只有大明朝有能力或者说有潜力灭亡他们,这一点,他与黄太吉也是一样的想法。
  明朝有了骑兵,外加火器,对他们的威胁更大了!
  多尔衮坐在那没有说话,心里开始动摇将阿敏推入明朝陷阱的打算。
  多尔衮心里挣扎着,一面是杀母大仇,唾手可得的汗位,一面是明朝的现实威胁,孰轻孰重?
  忽然间,又一个亲兵走进来,道:“贝勒,二贝勒有请,还是关于讨伐南蛮子。”
  多尔衮抬头看了亲兵一眼,心里忽然一定,起身道:“备车。”
  他决定送阿敏去死,有这样的大汗,不用明朝来攻,他们也会内讧而亡!
  阿敏已经将本属于黄太吉的皇宫占为己有,将黄太吉的福晋们也都扫到角落里,一人霸占了本属于黄太吉的一切。
  阿敏这会儿穿着汗服,在大殿里走来走去,兴奋无比的道:“哈哈,好,合身,舒坦!”
  爱尔礼眼热非常,却懂得很好的去掩饰,待阿敏过了一把瘾后,道:“阿玛,济尔哈朗他们都到了。”
  阿敏狠狠的吐了口气,有些不舍的脱下黄太吉的汗服,穿上他的贝勒服,一边向外走一边恨声道:“等我讨伐完南蛮子,看我怎么收拾济尔哈朗!”
  目前,济尔哈朗,德格类是他最大的阻力,至于多尔衮,在他看来还小,可以掌控和利用。
  大殿内,济尔哈朗,德格类,硕托,佟养真等人都已经在了,多尔衮进来只是淡淡点头,便在他的位置上坐下,一如过去,尽可能的隐藏自己,丝毫不出头。
  阿敏大步走进来,这个时候还没有什么繁琐的礼节,主要是在座的也无法分清该向阿敏行什么礼。
  阿敏对这些也不在意,看了眼多尔衮与硕托,脸上笑容越多,一屁股坐在汗位上,朗声道:“本贝勒已经决意向南蛮子兵,你们有什么想法?”
  这里坚定维护黄太吉,反阿敏的力量只有济尔哈朗与德格类,德格类还差些,也只有济尔哈朗能与阿敏争上一两句。济尔哈朗看了眼多尔衮,神色平静向阿敏道:“二贝勒,蓟州分明是明人的的陷进,我反对!”
  济尔哈朗的话代表了他与德格类,硕托是墙头草,佟养真是‘书记官’的角色,阿敏的想要压倒济尔哈朗,就必须要得到多尔衮的支持。
  济尔哈朗也深知这一点,不等阿敏问向多尔衮,他就逼问道:“多尔衮,你不会告诉我,你也看不出吧?”
  多尔衮年纪小,在这帮哥哥面前根本没有什么威望,如不是他掌握着两旗,谁也不会听他的话,他平静的看了眼阿敏,能从他眼神里看出迫切之色,嘴上淡淡道:“那确实是个陷进,我看得出。”
  济尔哈朗闻言神情微松,只要说服了多尔衮,那阿敏也不能强迫他们伐明。
  阿敏脸色阴沉,多尔衮如果反他,他就要被架空了,不等他怒,多尔衮从袖子里拿出一封密信,递给济尔哈朗道:“你先看看这个再说。”
  济尔哈朗看了眼多尔衮,将信接了过去。
  硕托,德格类,佟养真等人都好奇的盯着济尔哈朗手里的信,哪怕是阿敏也面露疑色。
  济尔哈朗扫了眼就脸色微变,深深的看了眼多尔衮,没有说话。
  德格类拿过去也看了眼,就一行字,一眼扫过去,神色难看。
  明朝骑兵出关,这对他们来说,是件了不得的大事!
  接着是硕托,佟养真等人,都是神色大变,说不出话来。后金之所以可以纵横辽东,来去自如,甚至屡屡讨伐锦州,宁远,那就是吃定明朝没有骑兵,奈何不了他们!
  可明朝要是有了骑兵,相对于实力大弱的后金,那就是很危险,很致命的大事了!
  最后还是爱尔礼看不过去了,从佟养真手里抢过这份来自科尔沁的急报,递给阿敏。
  阿敏先也是心惊,旋即暗喜,看着济尔哈朗等人的脸色,强忍笑意,沉声道:“你们也看到了,南蛮子骑兵已经深入草原了,我大金若再不做点什么,就只能任人宰割!”
  济尔哈朗清楚阿敏的性格,看似勇猛无畏,实则贪生怕死,遇到一点危险就想跑,若是让他领兵伐明,多半后金这点家底都会被他葬送,眉头动了动,还是反对道:“既然明朝已经有了骑兵,那我们更应该保存实力,找机会歼灭这支骑兵,我大金依然能纵横辽东,无敌天下……”
  “等不及了!”
  阿敏一挥手,挥了他的咆哮神功,大声道:“明朝既然敢出关,就是因为我大金这一年无所事事,必须给南蛮子一个教训!只要我大金骑兵突破了长城,就是一马平川,无数的奴仆,金银,粮食,都将是我大金的……”
  阿敏的话并没有什么煽动力,济尔哈朗与德格类对视,却都神色凝重不语。
  他们看明白了多尔衮的态度,他在这个时候拿出这份急报,看似不偏不倚,实则还是支持了阿敏,让他们的反对声音弱了不少。
  硕托这根墙头草,并没有什么大局观,军事才能,现在已然被阿敏说服。
  阿敏咆哮了一阵,见济尔哈朗已经说不出话来,大笑一声,道;“好!既然意见一致,那就准备吧,五月初五,大军伐明!”
  济尔哈朗又看了眼多尔衮,这个人,他是越来越看不懂,心里警惕异常。
  既然阻止不了,他也只能尽量的保存力量,等待黄太吉醒来。
  阿敏自然是兴奋,他暂管了黄太吉的两旗,兵强马壮,以理政贝勒的身份,下令备战,后金的骑兵飞动员,齐聚在沈阳。
  京师。
  近来朱栩很高兴,接连收到了不少好消息。
  先是江南的复社解散,浙江政改飞推进,这标志着江南这一块已经不用担心,复社的解散,也预示着明朝的党争已经彻底结束了,以‘九条’为指导方针的吏治整肃将覆盖南方。
  再有就是满桂与赵率教率骑兵出了宁夏镇,奇袭了数个蒙古部落,或许是蒙古人完全没有料到明朝会有骑兵出击,被杀了措手不及,赵,满两人合力,大破蒙古部落,俘虏了大量的牲口以及人马,在古北口安然回到长城以内。
第414章
明缅之战
  朱栩翻着几道奏本,心情大好。
  南方现在就是需要时间来慢慢消化,毕自严作为帝师,携尚方宝剑已经南下,着手安抚官宦集团。
  至于北方,一直都有锦衣卫密切盯着,不论是辽东的锦州,宁远,还是喜峰口,朱栩都不怎么担心,一时间有了种一身轻的感觉。
  在他对面不远处,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面相狡猾,眼神闪烁,一身的皇家军院的生员服,看上去精神抖擞,颇有些新时代军官模样。
  朱栩放下奏本,喝了口茶,这才看向他,道:“你叫郑飞黄?”
  年轻人连忙躬身,道:“是,小的原名郑芝龙,字飞黄,小名叫一官。”
  朱栩点头,这个人他可是等了很久,放在军院也锤炼了不少日子,手指敲着桌面,微笑道:“嗯,你的教员说你目光长远,非常人可及,尤其涉及海战,颇有些见地。”
  郑芝龙小心的看了眼朱栩,在来的时候,他被很多人连翻叮嘱,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能说,严格的交待过。
  他稍稍一顿,道:“回皇上,小的在海上漂泊数年,也在红毛人,佛郎机人那做过事,看过他们交战,所以知道一些。”
  红毛人,红毛鬼一般是指荷兰人,佛郎机人一般指的是西班牙人。
  朱栩不轻不重的‘嗯’了声,道:“说说你对红毛人,佛朗机人的看法。”
  郑芝龙又看了眼朱栩,狡猾的脸上罕见的有了一抹凝色,道:“皇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论红毛人还是佛郎机人都对我大明虎视眈眈,尤其是三番两次的欲侵占台湾,好在皇上圣明,外加水军强盛,没有令其得逞。”
  对于郑芝龙的马屁朱栩完全不在意,直接道:“你也看过我大明的水师了,你觉得与红毛人,佛郎机人有何不同?”
  这个就问到关键处了,皇家军院那边也再三的叮嘱过,不能贬低夷人,防止皇帝‘乱来’。
  郑芝龙又思忖了好一阵子才道:“皇上,红毛人船坚炮利,火器猛烈,佛朗机人稍差,多有不敌。我大明的水师,大多木造,不够坚固,火炮纵然不差,可海战非同陆上,目前来说……自保还可,尚不能与之争锋。”
  朱栩看着郑芝龙有些担忧的神色,手指敲着桌面,沉吟不语。
  他知道明末时候,荷兰人占据过台湾,也与西班牙人多有交锋,可具体的细节他不清楚。郑芝龙在荷兰人船上做过翻译,他的话结合朱栩的记忆,应该是差不多的。
  朱栩现在也没有想过要与荷兰人争夺海上霸权,不过至少要保证海境平稳,海贸不受干扰,同时水师要渐渐的远航。
  郑芝龙站在下面,小心谨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1/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