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4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5/1265

  第三日,京城的二品以上的官员,都颇为紧张。
  本来只是军事将领的会议,扩大了,内阁,六部尚书、侍郎,督政院,宗人府等都要参与。
  信王府,朱由检看着陈新甲,一直的皱眉,神色极其不悦的道:“你知道吗?只有两天时间,朝野大臣,勋贵宗亲,都纷纷弹劾你,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陈新甲有苦难言,他这两天将京城的纨绔子弟几乎都给抓了,显而易见的,京城变得清爽干净,后果就是,他将半个京城的达官贵人给得罪狠了。
  朱由检不管他这些,直接命令道:“你回去之后,将抓的人都放了,让他不要闹事就好,皇上正准备在武成阁议事,不要惹出麻烦来。”
  陈新甲已经分得清是谁让他做顺天府府尹的,朱由检终究还是有提携之恩的,他犹豫着道:“王爷,整肃京城乃是皇上的意思,下官,也不敢违抗。”
  朱由检眉头拧的生疼,目光冷冷的看着陈新甲。
  陈新甲只是举人出身,纵然他现在是顺天府府尹,位列三品,可相比于那些进士出身,他内心就还是低了一等。
  朱由检的目光他不敢对视,只是低头不语,心里也万分无奈。
  有了年前的一次警告,朱由检越发觉得束手束脚,以前虽然不顺心,可还有不少事情能够顺他心意,现在却连内阁的文书他都不用看了,完全由来宗道,张我续‘代劳’!
  他心底有着熊熊烈火,目光如剑的盯着陈新甲,半晌才道:“滚!”
  陈新甲如蒙大赦,连忙抬手道:“下官告退。”
  陈新甲出了信王府长松了口气,刚要上轿子就脸色微怔,一个黑色人影从他右手的巷子里一闪而过,好像奔着信王的后门去的。
  陈新甲顿了下就上了轿子,催促着轿夫赶紧离开。
  他不知道是谁,却隐约觉得熟悉!
  第二天一大早,景阳宫。
  朱栩伸着双手,李解语忙前忙后的给他穿龙袍。
  这是今年新做的,完全契合朱栩的身材。
  曹化淳,刘时敏都穿戴整齐的站在门外,恭敬的等着。
  到了这个时候,谁都明白今天的议事是多么重要……它将决定大明最坚硬的磐石如何摆弄!
  上面从孙承宗,申用懋等朝廷大员,下面到秦良玉,曹文诏等手握重兵的众将,每一个都为这件事付出了极大心血,一切的一切都要在今天的‘阁议’上作出决断!
  朱栩一直暗暗的深呼吸,他也有点小紧张,这次真的非常重要,说是继往开来也不为过!
  整理了好一会儿,朱栩对着李解语笑了笑,在曹化淳,刘时敏的陪同下,大步向着武成阁走去。
  武成阁装修的格外的宏伟大气,朱栩迈步走入,已经坐好的官员、将领们齐齐起身,躬身抬手的拜道:“臣等参见皇上!”
  朱栩抬眼看去,偌大的武成阁大殿内,摆放着一张长方形的长桌,左边坐的依次是孙承宗申用懋曹文诏等等,右边是秦良玉杨嗣昌卢象升等等。在桌子两边是一排椅子,椅子前朱由检,朱常润,来宗道,张我续以及傅昌宗周应秋等人都在旁听。
  这样的规模,无异于大明廷议了!
  朱栩走到桌子正前方,坐下后才微笑道:“众卿平身。”
  “谢皇上!”一群人站起来,都看着朱栩。
  朱栩道:“都坐吧,今天阁议,由孙阁老主讲,众臣参谋,朕就带了一双耳朵。”
  皇帝虽然这么说,可没有人敢大意,都谨慎的小半截屁股坐在椅子上,看似都看向孙承宗,实则都若有若无的在观察朱栩。
  朱栩也不在意,接过一杯茶,轻啜一口。
  孙承宗站起来,对朱栩微微倾身,然后又对下面的一群人示意,手里拿着一道文书,朗声道:“今日阁议有八,第一个,确立军制。第二,划立战区。第三,十八省总兵人选。第四,粮饷。第五,编制,军衔,军歌,旗帜等。第六,监军。第七,番号。第八,统御。”
  在这会议之前,孙承宗,申用懋等人就与这里的绝大部分人通过气,是以并没有谁感觉意外。
  平王,靖王等人深知军权不能碰一丝一毫,都闭着眼,仿佛睡着了般。
  英国公,徐国公等人也都微眯着眼,像似假寐又像似在听,着实奸猾。
  来宗道,张我续则在认真的听,到时候需要他们写奏本,颁布天下的。
  至于朱由检,神色晦暗不明,眼神冷静,看不出在想什么。
  傅昌宗,周应秋等人都面露思忖,这些事先都没有通知他们,他们并不知情,乍听着也只能跟着思索里面的利弊。
  孙承宗见众人都没有异议,就继续道:“经兵部商议,征得大部分将领同意,将我大明现体质改为军卫制,废除卫所……”
  朱栩在听,其他人也都在听,并没有什么人插话,几乎都是孙承宗在照本宣科。
  朱栩暗自摇头,这不是他想要的场面,不过孙承宗等人显然不想出什么意外,丢了上下的脸面,早就说通了所有人,没有任何人提出半点的疑意。
  “兵部将大明划分为八个战区,第一,朝鲜,琉球,目前主要面对的是倭国。第二,辽东,主要敌人是蒙古以及建奴残余。第三,山西,北直隶。第四,江西,山东。第五,江苏,浙江。第六,西南战区,包含西南六省。第七,湖广,云南,主要敌人是安南,缅甸等。第八,两广,一旦有战事发生,朝廷将派钦差亦或者指定一总兵统领兵马……”
  “诏命,秦良玉为四川总兵,卢象升为陕西总兵,熊廷弼为辽东总兵,曹文诏为山东总兵,赵率教为山西总兵……满桂统领虎狼卫,驻扎土木堡,多尔衮为赤金卫总兵,暂驻扎京东大营……”
  “粮饷,今后所有军队一律不发粮食,以银票抵兑,兵部所支付的银票,均有现银在惠通商行,可凭票取银。”
  “大明所有军队的旗帜,服装,兵器,将进行统一。军衔在总兵之上,加上将军,大将军,元帅……”
  朱栩默默的听着,这些都是他们经过反复斟酌之后敲定的,即便如此,今后也要是小心的盯着,一旦发现有不对,要立刻更改。
  军队无小事!
  “关于监军……”孙承宗说到这里顿了下,看了眼朱栩,见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便道:“皇上决定不设监军,同时也将严令内宦不得随意出京……”
  这也让一众将领们松了口气,这件事非常的敏感,皇帝也一直没有一个态度,如今听到孙承宗的话,才都悄悄将心放回肚子里。
  朱栩端坐在那,静静的听着。关于监军,他一直都有犹豫,可最后还是弃了,他有足够的信心与能力,遏制任何人的反叛!
  “兵殿负责统训,兵部负责调派……”
  孙承宗虽然已经尽量简洁了,可说起来,还是不短,颇有些滔滔不绝的架势。
  众人都认真的听着,这是皇帝,朝廷对兵权的严格确立,标志着大明的军制真正成型。军队是一个国家稳定的根本,没有人会不在意。
  朱由检等人都在听,其他人倒没什么,朱由检却觉得,给予这些将帅的兵权实在过大,还没有监军,太过危险!
  可这明显不是皇帝亦或者兵部单方面的决定,而是大部分将领认同的方式,他暗自咬牙,没有出声。
  “海军,暂定编制为五万,总兵熊文灿,副总兵四人,军器局大炮将优先供给……”
  “皇帝是三军最高统帅,定立三军,拥有一切不可变之权力……”
  “皇上。”曹化淳突然快步走进来,将两张纸条递给朱栩。
  朱栩看了他一眼,不动声色的打开,旋即就双眼一眯,俄尔嘴角似笑非笑。
  孙承宗的话头停了下来,想了想道:“皇上,大致就是这些了,诸位总兵都没有什么意见,是否可以命内阁拟诏,盖印,明发天下?”
  朱栩看得出,孙承宗有些着急,这件事确实是宜早不宜迟,各省总兵离开驻地时间太长,谁也不敢确定会不会有什么变故。
  朱栩没有说话,将两张纸条向前推了推。
  孙承宗坐回来,低头一看,神色动容,看向朱栩道:“皇上,是否要调虎狼卫增援?”
  申用懋这个时候也看到了,两张纸条的内容一个:科尔沁兵犯察哈尔。二个:黄太吉率军出现在沈阳城三十里外。
  申用懋心头直跳,建奴这个时候来犯,到底是因为各地总兵‘空虚’,还是真的要卷土重来?
  实则上,明朝没有什么好办法对付骑兵,察哈尔还好说,最多撤到长城内,可辽东不同,哪里没有关隘可守,骑兵来去自如!再难听一点,哪怕黄太吉打到朝鲜都能安然返回!
  申用懋看完,向身侧的曹文诏推去。
  曹文诏一眼扫过,顿时双目如圆铃,站起来向朱栩沉声道:“皇上,臣请命北上出长城,与建奴一战!”
  其他人也都陆陆续续看到了,秦良玉坐在前列,立身道:“皇上,臣请在草原铸城!”
  朱栩双眼一亮,看着秦良玉道:“继续说。”
  秦良玉声音清朗,坚定有力,道:“皇上,草原多骑兵,我朝多有不敌,若在草原上立起三座大城,互为犄角,以火炮相守,充足粮草,以骑兵衔接,足以震慑整个草原!”
  朱栩心头跳了跳,这个想法确实好,他也想过,只是知易行难,在草原铸城并非一件简单的事!
  不过,黄太吉在这个时候挑衅,朱栩必须要给他一点厉害!
  朱栩手指在桌面上敲击着,神色冷漠道:“传旨给顺平王,命他召集蒙,古各部落,以我大明的名义,讨伐科尔沁,再传旨给孙传庭,要是黄太吉还没走,打开沈阳大门,看黄太吉敢不敢进!”
  顺平王,就是林丹汗的封号了。
  孙承宗暗松口气,就怕皇帝在盛名之下,真的听信曹文诏的豪言壮语,要是明朝真的大军进草原,那绝对比萨尔浒还可怕。
  “遵旨!”
  曹化淳应声,快步走出去。
  曹文诏与秦良玉对视一眼,都各自坐下。
  朱栩心里断定黄太吉不过是虚张声势,真要开战,绝对不会两面作战,他们没有这个本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5/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