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4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8/1265

  是时候去换衣服了。
  偏宫之内。
  布木布泰,海兰珠都傻眼了,黄太吉的那个儿子更是吓的瘫软在地上,大声哭喊起来。
  海兰珠是最慌乱的,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大明皇帝居然要纳她入宫!
  那是传闻中虎狼一样的人,她怎么能去伺候他!
  海兰珠脸上都的仓皇之色,双手紧紧拉着布木布泰的胳膊。
  布木布泰眉头紧蹙,神色冷静,看着身前的冯祝,言简意赅的道:“为什么是纳我姐姐,不是我?”
  冯祝双眼里讶异一闪,按照道理说,皇帝要出气,当然是抢黄太吉的女人,抢他的大姨子做什么?
  冯祝心里疑惑,面上不动,淡淡道:“这个你们就不用想了,若是皇上突然改变主意,会将你们的人头送回去,走吧。”
  海兰珠娇躯一颤,脸色越发苍白。
  布木布泰自然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她想不明白,明朝皇帝为什么这么处置,到底有什么阴谋!?
  冯祝不容布木布泰多问,一个被押去浣衣局,一个送入内宫,一个被送出宫。
  黄太吉四子的哭喊声在布木布泰耳边,非常刺耳,她紧皱着眉头,心里突然意识到,她这次是被黄太吉当做了弃子扔出来的,并不是担心明朝皇帝会杀男使!
  她暗暗拧着眉头,俏脸生出一股愠怒,转眼间又消失不见。
  在布木布泰被送入浣衣局的时候,宫里沉闷的钟声终于响起,金銮殿厚重的大门被推开。
  “众臣入殿!”
  刘时敏拖着长长的声音,在金銮殿前大声喊道。
  内阁两位次辅领头,依照官阶,一群人迤逦的进入大殿。
  站在大殿内,大臣们的心思依旧难测,不管是谁,都不能平静。不平静也不能说话,这个时候,谁多说一句都可能引来大祸!
  朝臣们抱着笏板站着,没有一点声音,目光却若有若无的扫过侧门——皇帝进来的位置。
  不论是顺天府大火,还是刺杀朝廷各路重臣,最激怒的,无疑是皇帝。
  依照皇帝的脾气,他们都有预感——将有大事发生!
  帘子掀起,曹化淳率先出来。
  众臣都是心神一凛,拿起笏板,微微躬身。
  “皇上驾到!”
  曹化淳看了眼大殿,抱着拂尘,拖着尾音,面无表情的长声喊道。
  他话音未落,朱栩就出来了,一身的正式龙袍,笑容和煦,步伐稳健,毫无盛怒之态。
  “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
  一百多满朝文武齐齐躬身,声音在大殿回响。
  他们低头的刹那心里都忐忑不安,这么大的事情皇帝还从容如常,只能说明皇帝已经怒极了!
  朱栩并没有走向龙椅,而是来到了台阶前,一眼扫过,倒也没有少几个人,一只手背后,笑容平和的道:“还能见到你们,朕很欣慰,都平身吧。”
  “谢皇上!”
  朝臣们拿着笏板,直起身,却又都低着头。
  大殿里静悄悄的,谁也没有先开口。
  哪怕是最前面的毕自严,孙承宗都暗暗观察着朱栩,揣摩着如何切入今天的议题。
  其他人有心说话,可看着与大环境格格不入的皇帝,都压着心思,静等着出头鸟。
  朱栩见没人说话,笑了声,撩着衣袍上前一步,在台阶上坐下,这样他还是比朝臣们高出不少,但多少有些‘平易近人’了。
  他手臂搭在膝盖上,看向分站两边的朝臣,笑容晏晏的道:“怎么样,诸位昨晚睡的可好?”
第582章
还有谁?
  朝臣们都看出来了,皇帝是在强压着怒火,因此谁都不敢冒头。
  谁这个时候说话,注定会将皇帝的怒火勾引而出,这怒火也就会冲着谁去!
  春未到,寒未去,坐在台阶上,朱栩还有点冷。
  看着难得一见的,朝臣们素手不言的情景,朱栩不由得笑道:“怎么,这个时候诸位大人难道不应该弹劾谁,劝谏点朕什么?很稀奇,从昨晚到现在,朕居然没有收到新的奏本,真的很意外啊……”
  朱栩的话音落下,朝臣们心里都不自禁的发抖。
  皇帝和颜悦色之下,必然藏着火山般的怒火,只等着找机会爆发!
  毕自严与孙承宗站在最前面,眉头紧皱,心里很不安。
  照皇帝这么下去,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尽管现在开口可能会引来皇帝的雷霆之怒,作为次辅他们也不能退缩。
  几乎同时抬手,刚要开口,朱栩又道:“就在刚才,皇家两院遭袭,你们猜猜,下一处是哪里?”
  毕自严与孙承宗抬着手,瞬间僵硬在那,可朱栩的目光正好就落在两人身上!
  两人进宫早,消息还没有传到他们耳朵里,闻言就是脸色微变,不知道如何作答。
  朱栩目光在两人身上停留一会儿,转头看向其他人,笑着道:“大家都一起猜猜?”
  满朝的重臣,忍不住的对视起来,心里发寒。
  这件事,越发的不简单了!
  还是没人说话,朱栩笑了一声,站起来,俯视着群臣,道:“好心机,好手段,好设计!示弱,内应外合,伏击,攻打!布木布泰一行人向我朝示好示弱,火烧顺天府给朕一个下马威,截杀朝廷忠臣,给朕严厉的打击,杀入皇家两院,要断绝我大明的军政人才……你们都说说,还有什么意见都跟朕提,朕都满足你们!”
  朱栩的话从头到尾都很平静,平静的让大殿有种空气在结冰的感觉。
  众臣低着头,一个字都不敢多言。
  这是他们第一次,清清楚楚感觉到大明面对的危机,离他们是这么的近!
  朱栩一直都静静的看着,最终目光落在张问达身上,笑着道:“辽东巡抚,你有什么话说?”
  张问达没有想到皇帝这么突然的点他的名字,心里一突,神色肃然的出列道:“启奏皇上,臣认为当前应通过‘政改’,其他的都可推后。”
  朱栩双眼眯了眯,朗声笑道:“说的不错,说说你的看法,哪条不合适,哪条该废除,哪条该缓行?”
  张问达眉头拧紧,这个时候他要是真的开口反对,他会不会成第二更阮大铖吗?身败名裂,成为天下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对于他来说,死不可怕,他怕的是清名有损!
  皇帝现在占据大义,不管他的话如何委婉,中肯,皇帝一怒之下将他下狱,有谁会同情他?他的半世清名还能保住吗?
  张问达内心纠结,这场‘政改’与他的想法很多地方都有冲突,他本是坚决反对,只是在滚滚大势中做了很多妥协退让,可对于‘士绅纳税’这一条,他还是持反对态度。
  反对?现在能说出口吗?
  张问达站在那,眉头皱了又皱,心里犹豫挣扎,半晌说不出话来。
  这张问达的想法其实是与东林党大致一样的,朱栩冷眼扫过,转向周维京,淡淡道:“周大人,你说说?”
  周维京虽然也是从东林时代过来的,可不如张问达顽固,他出列道:“回皇上,臣对政改没有异议,完全支持朝廷的决定!”
  倒是滑头,朱栩没有表情,转向李邦华,道:“李巡抚,你呢?”
  李邦华与东林关系密切,如孙承宗,袁可立一样,极力的避开党争,在地方上做事。在想法上也属于‘守旧’的那一类,不过刚刚经历宫外刺杀那一遭,他没有理由或者办法再支持那些士绅,出列后,抬着手,沉声道:“皇上,臣认为朝廷法度太过优容,当收紧纲纪,严厉执行,旦有触犯,严惩不贷,以示朝廷、皇上的威严!”
  朱栩双眼眯了眯,不置可否的转头看向黄立极,淡淡道:“朕听说有些人不想去西南,都扎堆往沿海钻,黄大人,你是怎么看的?”
  黄立极头上冒出一丝冷汗,缓缓出列。
  去西南不止是因为那里贫瘠困苦,更重要的是,那边很乱,随时都可能出事!
  这种话自然不能堂而皇之的说出口,更不能含糊,引起皇帝的不满,黄立极硬着头,沉色道:“回皇上,朝臣当有敢为天下先的气魄,有为同僚做表率的勇气,有无惧任何险难,为朝廷分忧的决心,臣请去陕西!”
  朱栩冷哼一声,甩着袖子转身,坐在龙椅上,双手放在桌上,俯视着群臣,冷着脸大声道:“还有谁?有什么想法,今天通通给朕说出来!对朕不满的,对朝廷不满的,对哪个人不满的,都说一说,咱们今天开诚布公,不用藏着掖着!”
  朱栩的声音在大殿里回荡,让空气越发的冷了三分,越发的安静。
  “臣有罪!”人群后面,突然有人跪地,大声喊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8/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