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5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7/1265

  除了方孔炤,其他人几乎都没有表态,哪怕是钦差大臣钱谦益,这个时候也好似消失了一样。
  “都怕得罪人,就是不怕得罪朕……”
  朱栩嘴角冷笑,轻声一叹。纵然他三番两次的立威,树立了绝对的皇权,可官场生态并没有多少改变,他们的晋升之路在‘清名’,在和光同尘,在‘你来我往’。
  布木布泰坐在朱栩边上,面色清冷,只是负责给朱栩整理奏本,偶尔记录一些东西。
  江南的道路比北方还要好一些,不管是官员还是士绅,对修桥铺路都非常热衷,水泥路不怕水,没有过去的泥泞,所有人都喜欢,加上现在人力,资源的价格都低的可怜,所以南方的富裕城市的主干道都是水泥路,城市之间也都已经贯通。
  工部还在计划着全国的水泥路,要将全国彻底联通,各个河道有可能也都要修桥,可以说是野心勃勃。
  朱栩不在看奏本,拉开车帘,看着外面。
  现在已经是四月份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
  马车走在河边的水泥路上,微风出来,柳枝轻摆,河水浮动,一片清秀风光。
  “春风十里扬州路,赢得青楼薄幸名……”
  朱栩自语一句,当前的官场已经腐朽,骄奢淫逸,贪污腐败,已经烂到根子里,太多的龌蹉已然是理所应当,想要处置起来困难重重。
  方孔炤有魄力是一回事,能不能做成是另一回事。
  他放下帘子,想起了刚才看过的关于山东的奏本。
  黄承元是有能力的,牢牢的控制了整个巡抚衙门,加上刑狱司,督政院的运用,在山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腐行动,阎鸣泰的总督府的动作更大,对山东境内所有匪盗进行了清缴。
  相对于山东的积极动作,江苏如同一潭死水,朝廷的一切政策对这里似乎都没有什么影响,该如何还是如何,一切照旧。
  “一潭死水……”
  朱栩眯着眼,江苏现在是大明最发达的地方,不能轻动,可也是最腐朽的地方,必须要动,到底要用什么样的手段才能两不妨碍?
  这是一个难题!
  布木布泰很安静,一直都默默的看着朱栩,多一个字都没有,连呼吸都控制的极好。
  在朱栩赶往应天府的时候,他的船队还在磨磨蹭蹭的向着洛阳进发。
  在应天府的方孔炤也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江苏各级衙门、官员,有的当面保人,有的仗着老资格直接喷口水,他们方家的一些族老,关系密切的亲族,姻亲都纷纷登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言之以害,惑之以利,种种手段齐出,令他徒难招架。
  巡抚衙门。
  方孔炤坐在班房内,头疼不已。
  不抓不知道,这一抓就是两百多个,同时他心里清楚,那些人肯定还放水了,要不然抓到的更多,这么多人被革除功名,禁止科举的后果他也有些预料,只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大。
  一个主簿站在他面前,思索着道:“大人勿忧,这些人不过是怕大人下面还有动作,只要缓一缓,应当就没事了。”
  方孔炤摇头,叹道:“哪里那么容易,今年是‘景正新政’的第一年,不管为什么,总不能放任自流,任由南直隶整个的昏昏沉沉,只知道纸醉金迷……”
  主薄清楚,方孔炤是感受到了压力,作为江南大族,面对朝廷的滚滚改革大势,方孔炤必须要跟上,否者后果难料。
  “下官最近听到了一个传闻,不知道大人可否有兴趣?”主簿看着方孔炤道。
  “说吧,总比没有消息好。”方孔炤心里沉甸甸的道。黄立极称病,将所有都推给他,承担所有的压力。
  主薄沉吟一声,道:“陈家的陈子龙等人在济南遇到了一个神秘人,他说皇帝的目的是要重整田亩,不是张太岳的清丈,是彻底的重新登记户丁,分配田亩……”
  方孔炤脸色微变,道:“消息可靠?”
  真要这么做,那可就要天塌地陷!
  主簿微皱眉头,道:“大人,这些并不重要,关键是北直隶,不就是这样做的吗?”
  方孔炤沉着脸,坐在椅子上,眼神急急变化。
  北直隶的事情,朝廷给出的理由是‘魏忠贤谋逆’,可魏忠贤谋逆,为何要对那些士绅动手?
  “难道,皇上以及朝廷是真的想要推倒重来吗?”方孔炤神色沉暮的自语,他也早就收到风声,只是一直不太相信。
  主薄听着方孔炤话神色微动,接着神色凝重。
  北直隶地广人稀,年年战乱,加上魏忠贤这么一由头头,自然好做,可南直隶承平两百多年,这两百多年的底蕴,岂可轻动?
第669章
封禁秦淮河
  主簿抬头看着方孔炤,一脸肃然道:“大人,国朝两百余年,陈科旧弊确实不少,但也不一定要推倒重建!”
  方孔炤神色不动的点头,道:“‘景正新政’是为了革除弊政,中兴大明,朝廷力推改革,本意应当没有破坏的意图,只要我等按照朝廷计划,逐步推动改革,皇上应该会满意……”
  虽然这样说着,可作为天启朝过来的官员,亲眼看着当今皇帝登基以来的每一件事,这么说心里着实没底。毕竟‘南京’这个陪都都废除了,还有什么事情是皇帝做不出的?
  主簿侧耳听了听外面不休的吵闹声,皱眉道:“大人,秦淮河是应天府最为昌盛的地方,不说旧院,单说那些教坊,教场就背景复杂,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
  方孔炤面无表情的看着手里的文书,这是内阁下发的,要求地方各级衙门抓紧组建刑狱司,大理寺,督政院,朝廷也会尽快派人接手,推动‘新政’落实。
  一会儿之后,方孔炤冷声道:“这帮人是没有见识皇上的手段,若真是逼得皇上动手,只怕秦淮河染红都不够!”
  主簿神色忧虑,两百多年积累下的弊病,岂是一时半会可以解决的?
  可是……皇帝如同一座大山压在他们肩膀,由不得他们慢慢来。
  主簿想了一会儿,还是得顾眼前,看着方孔炤道:“大人,是否请黄大人出面,安抚一下?”
  方孔炤嘴角露出一抹冷笑,道:“你还不知道咱们这位大人,现在只怕是病入膏肓,不能视事了。”
  主簿眉头皱了皱,心里默然,方孔炤毕竟只是右参政,很多事情做起来束手束脚,偏偏黄立极这个巡抚不敢担责任人,推三阻四不肯露面。
  方孔炤将事情看的通透,收起手里的文书,沉吟不语。
  黄立极称病不出,左参政空缺,现在就他这个右参政挑大梁,想要推动刑狱司等事情,只怕力有未逮。
  “钱大人,那边有说什么吗?”方孔炤抬头看向主薄。
  主薄摇头,道:“钱大人一直都在贡院,准备今年科举的事宜,嗯……”
  方孔炤眉头一皱,道:“还有什么事情?”
  主簿迟疑一下,道:“有人举告,黄大人曾在旧院出没。”
  旧院与江南贡院一河之隔,是青楼的集中之地。
  方孔炤脸色骤变,旋即沉着脸道:“这件事严禁外传!还有,除了教场,教坊,其他的青楼勾栏,一律查封,不得任何人出没!”
  方孔炤目光冷漠,心里暗怒,却不得不为黄立极遮掩,同时要防止其他官员再出没!
  巡抚衙门一面声称厉行‘九条规定’,巡抚一面还去‘狎妓’,这分明是打脸,一旦传出去,巡抚衙门的威信,颜面将彻底扫地!
  主簿也明白其中的严重性,却还是道:“大人,旧院的青楼估计超过一千家,人数超过两万人,如果一下子封禁,不说牵扯到的人,单说这两万人不知道还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秦淮河也不是一朝起来的,太祖皇帝当年就在秦淮河岸设立了几十家官妓教坊,秦淮河之所以成为现在的‘圣地’,也是由此发展而来,可以说,这是完全合法的。‘合法’加上千家两百多年的‘底蕴’,谁敢轻视?
  方孔炤自然清楚的知道里面的风险,一个不好,说不得他就会是身败名裂,落魄归乡的下场。
  只是,朝廷没错,‘景正新政’没错,南直隶已经腐朽到了极点,其中秦淮河就是一个大毒瘤!
  所谓的才子佳人,所谓的传世佳话,所谓的名妓艳名,都掩盖不了里面的污秽与龌蹉。多少士子,名士,官员流连忘返,虚耗光阴,最终意志消磨,蹉跎岁月,一事无成。
  这些都还是好的,哪里乌烟瘴气,也是官宦,官商等等勾结,交易的最佳场所,俨然成了一个中介场所。这是公开的秘密,所有人都习以为常,无动于衷。
  方孔炤身体坐直,目光冷峻,胸中涌出一抹豪情,沉声道:“‘景正新政’是朝廷的大计,大明中兴之根本,任何人都不能阻拦!你我都是朝廷重臣,受皇上,朝廷信任牧守一方,当有舍我其谁的勇气,也要无惧流言蜚语,更要将生死置之度外!”
  这主簿看着方孔炤的神色,面上微动,抬手道:“下官遵命!”
  随着方孔炤命令一下,江苏巡抚衙门调集的五百多官兵,挨个的对秦淮河两岸,除了朝廷所属的教坊之类外的所有青楼勾栏挨家的进行封禁。
  “凭什么封我们天香楼?犯了什么王法?”
  天香楼的老鸨,一脸凶悍的与前来查封的官差对峙。
  “少啰嗦,要封你就是封了,敢闹事,全都抓回去!”领头的官差冷哼一声,强势的很。
  “慢着!我们天香楼有曹侍郎,李侯爷的份子,你们要查封,总要有个理由吧?”老鸨死死的挡在这群官兵身前,颇为有恃无恐。
  “你们天香楼招待士子,违反朝廷‘九条规定’,查封你算是轻的!要是再啰嗦,全都押回去!”领头的官差冷哼一声,一把推开老鸨。
  “你,你们给我等着……”老鸨气急,眼睁睁的看着官差贴封条。
  “啊……妈妈,我们我们怎么办……”
  “是啊,我们落脚之地都没有……今晚在哪里……”
  “啊啊,这是我的,你们不能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7/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