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6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4/1265

  欧洲的‘上帝’已经分裂了好几次,也不在乎大明这一次了。
  汤若望听着朱栩的话,只感觉大明皇帝陛下有所松动,却还是没有放开,思索着道:“陛下,建立神学院,当然可以。传教,如果不能全面放开,我希望至少能在一些地方可以……”
  朱栩断然摇头,道:“在没有足够的民意基础上,朕是不会允许的!还有,关于我国的历史,我们汉人的来历,起源,先生不能妄加揣测,随意胡诌,若是朕发现,就不要怪朕言之不预。”
  汤若望等传教士为了迎合他们的教义,将中华民族的始祖改成了犹太人,认为中国人是从西方而来,文化也是,所以‘生长子孙,家传户习,此时此学之在中国,必倍昌明于今之世’。
  这简直是在从源头上谋杀中华文化,要将儒家替代为神学!
  汤若望眉头皱了皱,他们‘教友’内部确实将明人视之为犹太后裔,这样传播出去,有利于拉近距离,易于传教。
  显然,这些也让大明皇帝陛下感到不满。
  ‘或许,还有更多的事情……’
  汤若望心里反省,旋即就道:“陛下,这些我会检讨,但我还是希望陛下能明白,欧洲与大明,有着非常强的互补作用,明朝文化昌盛,欧洲科技有长,传教不止在于信仰。”
  说到这里,朱栩就转头看向他,道:“先生此言有理,朕明年打算派使臣前往欧洲访问,尤其是罗马教廷,先生可否代为转达?”
  汤若望神色微怔,道:“陛下要派人访问教廷?”他一时间反应不过来,不知道大明皇帝在想什么。
  朱栩早就有计划了,再建的那艘大舰他已经要求明年三月能远航,到时候,将会有一支庞大的舰队访问欧洲,那将是怎样的一个盛大场面!
  “不错!”
  朱栩道:“朕希望能加强东西方的交往,大明与欧洲的友谊,对这个世界很重要。”
  尽管汤若望不太明白朱栩的意图,却对他能派使臣访问罗马教廷感到高兴,微微躬身的道:“感谢陛下,我相信教皇对您的善意一定会无比高兴,我愿意代为转达,并为您安排,带路。”
  汤若望到底是知大明没有远洋能力的,不过朱栩手里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可用,他要访问的也不止是罗马教廷,西班牙,荷兰,现在的英格兰都要去,若不是其他几个帝国很快会分崩离析,不靠谱以及奥斯曼帝国太过不安全,朱栩都想让人去走一遭,看个清楚明白。
  朱栩的念头汤若望肯定是猜不到的,漫步走向城里,抬头看了看天色,又道:“先生,听说欧洲正在驱逐犹太人?”
  说起来,犹太人也倒霉,前些年被西班牙驱逐,现在荷兰以及罗马帝国等联盟也开始驱逐,本来可以跑到奥斯曼帝国的,结果奥斯曼帝国认为他们是‘奸细’也拒绝,逼迫的犹太人开始出海,从普特曼斯嘴里朱栩知道,犹太人已经在登陆美洲,只是那里的环境太恶劣,无法大规模移民,当然,现在的航海技术也无法做到,是以犹太人在欧洲是颠沛流离,无处安生。
  汤若望抬头看了眼朱栩,有些诧异,还是道:“是。”言简意赅,显然他对欧洲驱逐犹太人持不同意见,又不能直言。
  朱栩点点头,道:“我大明地大物博,若是有可能,朕希望邀请他们来我大明定居。”现在的犹太人,对明朝来说应该极其有帮助,尤其是在海贸,殖民拓展这一块。最重要的是,朱栩自信,没有汉文明同化不了的文明!
  汤若望不了解大明皇帝陛下话头为什么跳的这么快,心思都还在大明要访问罗马教廷上,跟在朱栩身边,道:“我将为陛下传递回去。陛下,可有话要我转达给教皇陛下?”
  朱栩背着手,看着要落山的太阳,道:“罗马离大明太远了,朕希望在大明也有一所教廷,成为一个中枢,加强罗马帝国与我大明的交往,我相信教皇陛下一定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这一所教廷,将会是明朝的教廷,有新的教义,新的文化,新的开始!
  汤若望却不明白朱栩所思所想,双眼大睁,道:“陛下所言当真?”他认为,这是大明皇帝陛下要允许他们传教的一个积极信号!
  “当然。”
  朱栩笑容越盛,道:“朕也希望能在罗马建立一座儒家圣堂,彼此交汇,互通有无。”
  汤若望无比的激动,向朱栩行罗马礼节道:“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教皇一定会极其欢迎大明的使者,我相信,这将是一个无比美妙的开端,足以闪耀史册,光辉人类未来!”
  朱栩背着手,道:“朕也希望这样。对了,澳门只是一个海岛,并不适合居住,朕已经在南直隶开辟一块地方,会有专门的外事部门,负责审批,只要你们欧洲之人,过去行为良好,都可以获得两年的居留权,每两年审核一次,十年后,可以获得我大明国籍,拥有永久的居留权。”
  朱栩说的就是金银村,这是他打造的,未来的,国际性的,经济,文化,甚至于国际政治的交汇中心,这些欧洲人聚集在这里,最适合不过!
  汤若望有些受宠若惊,再次行礼道:“感谢陛下的仁慈,我相信所有旅途之人,都会从心底感谢陛下的慷慨与恩德。”
  实际上,留在澳门的西班牙,葡萄牙人,大部分都算是无家可归之人,如果强行赶走他们,或许他们只能死在漂泊的途中。
  “先生对罗马帝国可熟悉?”朱栩突然道。
  汤若望有些不太习惯朱栩话题的跳跃,还是接着道:“我出身在帝国,自然很熟悉,不知陛下是否也要访问帝国?”
  现在的神圣罗马帝国虽然说分崩离析,可虎死不倒架,现在还有一个庞大的联邦在撑着,也就是现在德意志以及奥地利,波兰等广大区域,这个帝国现在正与奥斯曼帝国对上,阻止奥斯曼的西进,两个帝国也打了几十年,互有胜负。
  同时神圣罗马帝国内部也纷争不休,有很多地方已经失去控制,表面上是帝国一部分,实际上变成了独立的联邦,包括西班牙,法兰西等等,各有联盟,联姻,也在发生着绵延几十年的战争,丝毫没有停休的意思。
  朱栩道:“如果有可能,朕希望邀请罗马帝国访问大明。”
  朱栩要借助汤若望做的生意,就是与这个神圣罗马帝国!
  欧洲战乱不休,朱栩无心插手,可却要狠狠捞上一笔,错过这个时间段,就没有更好的机会了!
  至于他们谁胜谁负,谁输谁赢,朱栩懒得去管,任他们打出天际去!
  明朝的火炮,火枪,战舰,这些都领先于欧洲,除了火炮不能出售最先进的,战舰,火枪稍作改动都可以出售,除了利润大,也将极大的提升明朝的矿业,冶金造船,火炮,火枪等等一系列重工业!
  还能给欧洲放血,阻止他们强盛的速度!
  只要安稳渡过接下来的十年,哪怕对上整个欧洲,朱栩也无惧!
第770章
平安南
  朱栩与汤若望慢慢的走着,他的计划里是要在地中海搞一次军演的,向欧洲展示明朝的强大,震慑未来的这些欧洲殖民者。
  能邀请来多少人,除了普特曼斯等人的协助,主要还是要靠教廷的力量。
  虽然的罗马教廷已经政教分离多年,可影响力还是极其庞大,有他们穿针引线,欧洲的访问之旅将会顺利很多。
  为此朱栩也不介意给汤若望以及罗马教廷一些甜枣,画几张大饼。
  除了在南直隶的神学院,朱栩还与汤若望商定了在皇家政院下设立‘匠监局’,专门用来研究欧亚最新的科学技术以及应用,推广。
  当然,朱栩更在意的是军事技术,要在这个时代立足,必须保持绝对的军事领先。
  火炮,火枪,战舰,炸药这些都是重点,将会与军器局合作,推动它们的前行。
  尽管没能说服大明皇帝陛下开放,允许他们传教,可得知大明皇帝有意访问罗马教廷,还是让汤若望欣喜若狂,看到了希望。
  大明现在俨然是亚洲的主宰者,最强大的国家,在这里传教有着无可比拟的重大意义,汤若望矢志做到,且越发的坚定!
  在城门前,朱栩看着汤若望的背影,心里还在琢磨不断。
  他与欧洲的联系也就三条线,传教士,荷兰,西班牙,这还是不够的,他还需要更多的线,尤其是与英国的联系,这个国家将是大明最大的敌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呼号!
  天空之中响起一声怪叫声,一阵大风突然间袭来,刮的尘土飞扬,弥漫遮天。
  曹化淳上前,道:“皇上,咱们得赶紧走了,台风很快就来了。”
  朱栩抬头看了眼天色,一边上马车,一边道:“这是今年的第几个了?”
  曹化淳跟在朱栩边上,道:“侵扰我大明的,从钦天监发来的观察记录来看,已经是第四个,两个从广西,广东登岸,一个从浙江,一个从福建,钦天监那边还推测,根据前几年的记录,今年可能还有两到五个。”
  朱栩坐上马车,道:“有内阁的奏报吗?”
  曹化淳道:“已经到了,从陕西到河南,一路上都是狂风暴雨,工部尚书徐大人已经南下,督查长江水道,应对汛情。”
  马车缓缓动起来,朱栩心里思忖着,看了眼曹化淳道:“也好。能做的朕也都做了,就以今年的汛情为标准,看看是否需要继续进行水利工程。”
  虽然是‘以工代赈’,可庞大的支出对日渐虚弱的大明来说,已经不合时宜,接下来要有一段苦日子。
  曹化淳没有出声,皇帝登基以来,用各种手段取得了大量的钱粮,这些钱粮也如流水一般的花了出去,最大的两头就是军队与各种工程。
  甚至于,土木,水利两大工程的支出一度超过了军队,占据相当大的份额。
  随着灾情加重,大环境持续恶化,商业,税务都会急剧萎缩,朝廷的钱粮将会大幅减少,再如此大手笔的支出,已经不能够支撑。
  曹化淳已经大致明白了朱栩的意图,也深深赞同。
  朝廷,地方高层已经基本控制住,边境现在也恢复了稳定,接下来,就应该是大明上下,齐心协力的修整内务,完成‘新政’了。
  曹化淳神色微松,在他看来,后面的事情将容易的很,顺理成章。
  可在朱栩看来,后面才是硬骨头,不是单靠行政手段就能完成的,需要足够的耐心以及毅力。
  朱栩走的还是晚了一点,没多久就大雨滂沱,狂风大作,马车在大雨中狂奔。
  也就是现在有水路,否则朱栩这一群人都得是落汤鸡。
  坐在马车内,朱栩看着外面灰蒙蒙要暗下来的天色,道:“这台风应该也是在浙江一带登岸了。”
  前面一个台风还没走,又来了一个,这是对大明的防汛能力的最大考验。
  朱栩一路急赶,在赶回福建的时候,安南的捷报早就到了。
  “好!”
  朱栩大喜,杨嗣昌的捷报里写的非常清楚明白,阮氏的国都顺化已经被攻破,一个大将投降,整个阮氏都已经被攻下,他们四万大军,外加安南的降军四万人,正在齐聚在占城等小国边境,不日就能收复整个安南!
  朱栩还暂住在海军基地内,看着这道奏本,无比的开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4/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