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6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8/1265

  李邦华道:“陕西对商贩,尤其是对粮食等买卖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其他一些也进行了限制,臣知道皇上有意再开海禁,不过西南特殊,臣请皇上审慎处置。”
  朱栩看着他,道:“嗯,凡是不要一刀切,朕会对西南有所区别,你们也要对商贸有所侧重,不能一下全部限制,更不能禁止……”
  李邦华默然一阵,道:“是。另外,就是关于学院还有科举……”
  李邦华话音未落,张菉就竖起了耳朵,悄悄抬起头,双眸冷意森森的盯向朱栩。
  朱栩‘唔’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他决意普及教育,推广,扩大书院,在这件事,除了‘课纲’之外,整个大明也没有什么意见,关键问题在于科举。
  当年复社呼啸大明,被朱栩强行解散,然后是‘九条规定’,将一干风月才子给挡在科举之外,再加上东林党等事情,整个大明不满朱栩的年轻士子多了去。
  朱栩也知道,在士子之间,尤其是秦淮河上,有个‘终生不仕’的抵制科举联盟,并且随着‘新政’推动,抵制的人越来越多,影响力也在不断加大。
  李邦华是科举出身,对科举有相当的感情,也是旧式官僚,内心肯定是想‘振兴’科举。
  果然,李邦华开口道:“皇上,臣认为书院与科举可以并行,书院的生员可以入吏,科举的士子可以入官……”
  朱栩眉头微动,心里明了了。
  书院的学生,其实士绅阶层的相当少,多数都是寒门子弟,他们没有钱入私塾,书院又免费,于是蜂拥而入。
  但是书院的规模很小,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所以都是泥腿子,穷苦之人。
  在大明已经固化的利益集团中,这些寒门子弟出头的几率是很小的,也难怪李邦华想要将他们划入‘吏’的行列,甚至于对李邦华来说,这已经是很大的恩赐了。
  朱栩自然不是这么想的,静静的听着李邦华的话。
  “科举是优中选优,不当缩减,臣请皇上放松禁令,为国纳才……”李邦华道,在这里,他的话比较多,说了比较长的时间。
  张菉在不远处听着,目光灼灼的盯着朱栩,如果目光是刀,一定能戳遍朱栩全身。
  朱栩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很坚决,不执行朝廷禁令,违反法度纲纪,一律要严惩!
  这是他重塑朝纲必须手段,绝不会妥协分毫!
  等李邦华说完了,朱栩神色冷淡,语含警告的道:“这件事自有朝廷法度,有什么想法可以写奏本给内阁,但绝不允许私自乱来!”
  李邦华感觉到了朱栩的强硬态度,没有再多言,现今的朝廷,已经不是大臣们高声说话就一定会有效果的时候了。
  张菉伸手握住藏在腰间的刀,恨不得现在就扑上去,杀了狗皇帝。
  朱栩与李邦华说了近两个时辰,讨论的范围也极其广泛。
  李邦华除了现在的文官普遍的一些臭毛病,其他能力倒是很强,比朱栩这一路上见到的都强,甚至于某些方面,傅昌宗,周应秋都比不上。
  直到李邦华走了很久,朱栩还坐在椅子上,心里回顾着与李邦华的谈话内容。
  这也是让他最受益匪浅的,需要细细琢磨,好一会儿转向记录的内监,道:“整理好,晚上送去朕的房间。”
  那内监连忙起身,道:“是。”
  “你们也下去吧。”朱栩对着掌柜,张菉摆手。
  “是。”掌柜颤巍巍的起来,匆忙退向后面。
  张菉深深的看了眼朱栩,冷着脸跟着离开,心里对杀狗皇帝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朱栩坐在那,手指敲着桌面,又快又急。
  曹化淳知道,他的内心一定在做着一些很是艰难的决定。
  朱栩手指一顿,眯着眼道:“准备一下,去过西安之后就直接回京,其他没去的地方,让各处写奏本给朕看吧。”
第786章
再出乱
  朱栩刚到西安府,就收到了京城不断的飞鸽传书。
  这也让朱栩不断的了解到了前几日发生的事情,有些哭笑不得。
  张太后的亲笔信,李解语产子的,都摆在朱栩案前,看的朱栩好生感慨。
  曹化淳倒是能体会京城的那种慌张,眼前却满是笑容的道:“皇上,这有了小殿下,小公主,是不是要想个名字?”
  朱栩眉头一抬,高兴道:“你不说朕都忘记了,是要想名字了……”
  老朱家起名字是很讲究的,辈分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下一代是慈字辈,偏旁部首还要金木水火土为序,他这世的全名是朱由栩,木子旁,下一代就要是火字。
  “朱慈……火……”
  朱栩沉吟,这是他第一个儿子,皇长子,名字定要讲究,取的好,他的学问虽然不行,取个名字还是绰绰有余。
  火字旁的字就那么多,还要避讳前人,又要好……
  好半晌,朱栩才道:“暂定为烨,娴。”
  之所以是‘暂定’是因为还得回去查族谱,确保无误才能确定。
  曹化淳听着,那就是长子叫做朱慈烨,长女叫做朱淑娴,想了想,微微点头,这里面都包含了皇帝的某种期盼。
  朱栩心里也有些不平静,不过还是压着念头,冷静着道:“对了,皇兄来了吗?”
  曹化淳看了眼朱栩侧脸,道:“王爷病了。”
  朱栩眉头一挑,转头看了他一眼,旋即就啪嗒一声打开了折扇。
  朱由检只怕现在已经回味过来了一些事情了,尤其是‘皇位’的问题,虽然说是天启皇帝临终前的遗命,可前前后后的关系,只要有心,总能察觉些什么。
  这个皇位确实是朱栩抢来的,朱由检现在回味过来却是已经晚了。
  朱栩手指在桌面敲着,俄尔笑道:“不见就不见吧,天津卫的战舰进度如何了?”
  曹化淳道:“还未下水,海军那边说,会在十二月之前争取下水,试航,明年三月应当可以远航。”
  朱栩倚着椅子,道:“好,下水试验好之后,朕要去看看,到时候皇兄不能再病了。”
  曹化淳还是有些不明白,道:“皇上,王爷是……”
  到这会儿,朱栩也不用再瞒着了,笑了声,道:“朕打算用最强盛的舰队访问欧洲,总领舰队的人身份要高,要有天朝气度,朕想来想去,也只有皇兄合适,这一次的访问非常重要,将是奠定我大明在世界第一地位的一次外务,方方面面都大意不得……”
  曹化淳恍然明悟,道:“那,皇上要不要先与王爷通个气?”
  朱由检对朱栩是有怨气的,对现在的朝局比很多人的想法更多,要是没有一段时间的缓和,怕是会误事。
  朱栩摆了摆手,道:“过年或者大婚的时候,将他请进京城,朕与他谈谈。”
  现在事情有些不好谈,‘皇位’估计会横亘在两人中间,彼此心知肚明,难免有有些尴尬。
  “是。”曹化淳道。
  朱栩现在有些归心似箭,不过还是耐住性子,道:“那个张菉,查到了吗?”
  曹化淳道:“还没有,从锦衣卫的回报来看,有些奇怪,倒是在秦淮河上有一个张菉,像是有个游侠,来去无踪,很难追查。”
  朱栩捏着下巴,笑了,道:“秦淮河,有意思了……”
  曹化淳立刻就知道,朱栩是在想什么有趣的事情,多半跟张菉以及秦淮河有关。
  朱栩对于这个张菉倒是无所谓,而是想到了另一个人。
  柳如是,然后就是钱谦益。
  钱谦益已经辞官回了金陵,也就是南京,柳如是现在在秦淮河上名声大噪,曾经写了‘治国十八疏’给江苏巡抚巡抚衙门,还得了嘉奖。这自然将她的‘艳名’抬升到了极点,想与她‘结交’的文人雅士如过江之卿。
  钱谦益会不会如历史上一样,与柳如是走到一起?
  虽然钱谦益辞了官,可若是迎娶柳如是,那也是违反禁令的。
  要是违反了,正好是一个立威的好靶子!
  他却不知道,自从他离开山东,柳如是一直在想方设法的悄悄打听‘朱慕宇’,为此也拒绝了不知道多少勋贵公卿,世家公子。
  朱栩在巡抚衙门后院休息,外面渐渐来了不少人。
  都是陕西各地的高官,知府,参政参议,督政院,大理寺等的官员,有三十多人。
  这些人不同于湖广的战战兢兢,他们还算坦荡,多多少少都是李邦华提拔上来的。
  右参政庞渊海看着李邦华,道:“大人,皇上一路巡视,现在来到陕西,可是有什么目的?”
  朱栩这一路,但凡停留的,都是大动静,不能不让他们好奇。
  一群人都看向他,李邦华在陕西短短时间就建立了相当的威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8/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