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6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2/1265

  这有经济上的,政治上的,也有名声上的,还有一些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为东林平凡,相互庇护利害之人等等。
  一些牛鬼蛇神,在‘新政’渐稳的当口,继二连三的跳出来了。
  “皇上,好了。”小安将八道文本递给朱栩,这些都是他一路上记录的皇帝公开讲话的稿子,当然,经过他的修饰,润笔。
  朱栩接过来,道:“嗯,没事了,你去休息吧。”
  “是。”小安道。他是一个非常安静的人,闻言就退了出去。
  朱栩拿过这些文书,慢慢的翻着,同时拿起笔。
  他的这些讲话,涉及到‘新政’,吏治,军事,教育,商业,海贸,思想等等,不过因为场面关系,他讲都不够全面,需要进行补充,修饰。
  朱栩看着,不时的进行修改,补充。
  在朱栩忙的时候,李邦华等一群人聚集在一间厢房,流动着压抑,难耐的纠结,痛苦气息。
  李邦华坐在椅子上,脸色苍白,目光不停的闪烁。
  朱栩帝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刺激,将他从未想过的事情,血淋淋的撕开,揭露在所有人面前。
  这是最不堪,最难看,让他们绝望的一面。
  李邦华不开口,其他人都面沉如水。
  他们也一样,秉持的理念与李邦华,或者说现在的大多数读书人都是一样,从未怀疑过自己,只想着改变世界,改变政敌,改变所有人!
  可最终呢,皇帝撕开了他们的假面具,他们不过是自私自利的小人,与已经被判了死刑的东林党一样,他们也是打着光辉旗号,进行着自私自利,一心为己的卑鄙小人!
  这种山峰到地底的落差,最让人难受。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个参议看向李邦华,道:“大人,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一群人纷纷抬头看向李邦华,皇帝这番训斥很快就将传出去,到时候他们都会丢尽面皮无脸见人,甚至于皇帝还将他们可能选择的路都给堵死了,死不了,躲不了,也做不成小人,他们还能怎办?
  李邦华无疑是心里最难受的,短短时间,他心里经历很多过程。
  不信,痛苦挣扎,自我怀疑,艰难挣扎,到现在,他已经能痛苦的接受了。
  确实如皇帝所说,他们在躲避,在明哲保身,没有一往无前的决心,在家国之前,他们选择了自己,抛弃了圣贤教诲,自私又自利。
  “皇上没有堵死我们的路。”李邦华抬起头,看着一群人道。他已经有些了解朱栩了,看似堵死了他们的路,实际上还留了一条大道。
  众人都是一愣,凤翔府的知府道:“大人,我们还有其他路可走吗?”
  李邦华深吸一口气,目光炯炯的道:“还有,向皇上请罪,收回之前的辞官请求,以无惧无畏,勇往直前的言行,取信皇上,取信天下!”
  一群人顿时心里砰砰砰直跳,更加难受了。
  他们刚被撕破面皮,这就不要脸的去请罪,去收回辞呈,岂不是更加显得卑鄙无耻,可恨可怜?
  不等他们开口,李邦华直接道:“知错而改,别无他途,都跟我走吧。”
  刚刚被皇帝撕裂了一次,李邦华居然又要再撕一次!
  李邦华没有给他们多说话的机会,带头向外面走去。
  这群人到底不是李邦华可比,心里还没反应过来,一见李邦华要去,左参政连忙追上,道:“大人,还请再斟酌!”
  这要去请罪,就等于认下了一切,那他们就什么都没了!
  李邦华心里同样如刀割,却更明白现在要做的事情,深吸一口气,沉着脸道:“都跟我走,谁都不准落下!”
  不管如何,李邦华的威信还在,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得硬着头皮跟在李邦华身后。
  李邦华那边刚出来,朱栩这边就知道了,脸上微笑的点头。
  李邦华倒是没有让他失望,经历他这番棒喝,希望他不会如历史上一样迂腐,空有一心,无所事成。
  朱栩继续写着他的讲话稿,改的更为严谨,逻辑通畅,房间的大门敞开着。
  李邦华带着十多个人,进了门,看着朱栩,齐齐抬手,躬身道:“臣等请罪,请皇上降罪!”
  朱栩头也不回,笔头不缀,淡淡道:“你们在陕西做的还不错,朕还没赏,功过相抵吧,回去之后,认真写一道奏本来,朕要看,写不好,不需要你们辞官,朕派人送你们回去!”
  李邦华等人心里不是滋味,还是道:“遵旨。”
第791章
回京
  敲打李邦华不是目的,这些话是说给天下人听的。
  准备一番,朱栩带着禁军与神机营,当夜离开西安府,直奔山西。
  三日后,在去往京城的官道上,朱栩披着银麟披风,慢慢的走着。
  官道很空旷,稀稀落落的雪花从天而落,在地上一触即化。
  丝丝缕缕的寒风袭来,令人浑身冰冷,心生寒意。
  朱栩走在前面,后面跟着的是山西巡抚赵晗。
  赵晗也穿着厚厚的衣服,跟在朱栩身后,笑着道:“皇上,今年的雪来的特别早,前一阵还大雨,现在就入冬了。”
  赵晗也是朱栩的老人了,还在潜邸的时候就跟着他,当时他还是顺天府府丞。
  朱栩伸手接雪花,半晌也没接到,又将手缩在袖子里道:“嗯,天气是有些古怪,跟朕说说山西的事情吧。”
  “是。”
  赵晗早就接到通知,在这里等候,已经想了很仔细,便认真的回道:“回皇上,目前督政院已经筹建完毕,四十九人,理事的十五人。刑狱司是巡抚衙门执掌,共两百五十人,由左参政负责。大理寺也初步搭建完全,正在分配职权……”
  这些都是顶层的架构,然后需要慢慢的细化,推进,完善。
  朱栩听了一阵,道:“田亩,商税,这些也要认真,要严格,不要糊弄,朕已经命内阁准备好巡政御史,明年就会出京,不仅巡视你们的态度,进度,也要看你们做的是否精细,完善,朕给你提个醒,可不要像其他人一样欺瞒朕……”
  赵晗连忙道:“皇上放心,臣忠心耿耿,政务上也毫无懈怠,绝对不会辜负皇上!”
  朱栩微笑,‘嗯’了声,道:“你倒是还算让朕放心,山西的吏治倒是比其他地方更好一些。”
  赵晗跟在朱栩身后,亦步亦趋,道:“是,臣谨记皇上的话,‘治国先治吏’,因此大力整顿,初见成效。”
  山西的吏治确实不错,一些人上奏,对山西进行了褒奖,内阁也曾派人去看过,确实更为廉洁,效率更高,龌蹉事少了很多。
  朱栩停下脚步,看着不远处的一个亭子,背起手,目光悠悠的道:“山西之外,你对我大明整个吏治怎么看?尤其是吏部?”
  赵晗一怔,跟着停下来,谨慎着措辞道:“自皇上登基以来,重整吏治,已与崇祯之前大为改观,吏部尚书周尚书,兢兢业业,劳苦功高。”
  朱栩眉头一挑,没有说话,心里不断思忖。
  大明的亡国,吏治败坏是一个重要原因。要实现‘中兴大明’,吏治清明是必须,整肃将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能放松半点。
  赵晗说的‘改观’也就是在高层,内阁,六部以及各地巡抚衙门,至于再下面,就很难说了,朱栩的手还没能继续伸下去。
  心里沉吟半晌,朱栩道:“嗯,你写一道关于吏治的奏本给朕,要写的全面一点,仔细一点,经验教训,都要有。”
  赵晗躬身,道:“是,臣遵旨。”
  朱栩望着天色,斟酌着京城的朝局。
  情势在变,有些人,事已经跟不上他的脚步了。
  好一阵子,朱栩目光骤定,道:“太原朕就不去了,你好生准备,明年吧,朕会找个机会调你入京。”
  赵晗脸色喜色一闪,连忙道:“臣谢皇上隆恩!”
  朱栩摆了摆手,望着东方,京城已经就在眼前了,转了一圈,他又要回去了。
  那是一个大沼泽,里面的每一个人都行动迟缓,思维缓慢,只要陷进去都是在艰难跋涉。
  朱栩与赵晗没什么可交代的,一路上该说的,该做的都差不多了,谈了一阵,便上了马车,赶赴京城。
  马车上,朱栩摇摇晃晃,心里一阵感慨。
  他四月离京,回京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了,他用八个月的时间,将大明转了一圈。回来的时候,不止是一身战功,为大明纳入了四个省,在东亚陆上,海上建立霸权,与欧洲殖民者进行贸易,出口货物,进口粮食等等,京城内,他还有了一双儿女。
  想到儿女,朱栩心里越发的急切了。
  走了好一阵子,王一舟打马上前,在朱栩窗边,道:“皇上,张菉,楚富耀吵闹的厉害,是否做些处置?”
  朱栩在马车内,摇摇晃晃,已经在闭目假寐,听着他的话,直接道:“南京间邪司不是缺人吗?送过去,好好调教,都是不错的人才,不要浪费了。”
  张菉惯常行走在秦淮河上,与那个‘不仕联盟’有关。
  王一舟听了脸色微动,心里暗自佩服皇上的手段,这叫……以毒攻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2/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