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7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4/1265

  “不用你们商议了!”
  朱栩一摆手,坐直身体,淡淡道:“那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传旨应天府间邪司,钱谦益‘蛇鼠两端,恶败风俗’,即刻捉拿,押赴京城!大理寺提为正二品,加东阁大学士,入阁,排名第四,定制!”
  下面的一群人都大惊,汪乔年更是呆了。
  大理寺卿本来是从三品,现在居然一下子升格为正二品,位同六部尚书,加东阁大学士,入阁,又盖过了六部尚书,定制的话,大理寺卿今后都将是正二品,东阁大学士,别说是从三品的六部侍郎了,哪怕是六部尚书也能独立审断!
  汪乔年十多天前还是督政院副院长,四品官,短短十多天,他就跳过了四级,盖过了六部尚书,成为辅臣了!
  毕自严,孙承宗,靖王等人怎么也想不到,皇帝一直说的早已经看好的那个人选,居然是汪乔年,这个名不经传的小人物!
  哪怕是周应秋,傅昌宗等人都十分愕然,完全没有料到,入阁的居然会是这个汪乔年,大理寺卿!
  这几个人都大出意料,其他人就是更是了,六部尚书都没能入阁,偏偏这个汪乔年居然一步登天了!
  所有人都以一种极其怪异的目光看着汪乔年,目光灼灼的似要从他身上看出什么。
  远离朝堂的杨涟,王纪更加如此,他们猜测了很多,唯独没有猜到汪乔年,任谁能想到,一个十多天前还是从四品的,朝廷之外的官员,一步就踏入了内阁!
  满殿一群人各有心思,却没有一个人跳出来反对,似也没有觉得有什么奇怪,就是颇为惊异。
  朱栩见没有反对,这才有所察觉,他的威望已经不知不觉,令这群大人生不出反驳之心了。
  至于汪乔年,朱栩其实并不在意,甚至是,大理寺卿是谁朱栩都怎么关心,关键的是大理寺,他要提升大理寺的品级,给它足够的,相对独立的地位与权力。当然,这还不是朱栩最终的想法,待‘新政’完成,熬过了小冰川,朱栩还希望将大理寺搬离内阁,与内阁齐平,独立于朝廷之外。
  不过眼下还做不到,只能团结在内阁,集中力量应对眼前的一切困难。
  这些都是个小插曲,朱栩目光冷峻的看着下面一群人,道:“好了,钱谦益处置就这样。接下来说说这件事,朕刚刚赦免了东林党,钱谦益反手就给了朕一耳光,这记耳光很响亮,朕不知道你们感觉怎么样,朕觉得疼的厉害!”
  来了!
  很多人心头狂跳,一个钱谦益还用不着皇帝这么兴师动众,明显是还有其他目的。
  毕自严,孙承宗等人都不接话,不止是朱栩,他们也觉得难堪。
  靖王,张问达等人就更无从开口。
  杨涟等人刚刚被赦免,总不能再抓进去,这不仅是自打嘴巴,还是会再次引起士林,朝野的巨大震动。
  大殿里站了二十多人,尽管都对钱谦益这件事不满意,不高兴,却没人挑头,都不愿意开口。
  朱栩现在也算明白了,为什么历代皇帝身边总有那么一两个溜须拍马的,这不止是个人虚荣,也要在朝堂上化解尴尬。
  朱栩现在就很尴尬,没人接他的话,仿佛就是他一个人在演独角戏,所有人都是观众!
  演的好那自然是英明神武,要是不好,那就是昏君都不如,可能是小丑,所有人都在心底狂笑,面上还恭敬,甚至嘴上还会恭维一二。
  朱栩眼皮的跳了跳,心里怒火冲冲,他已经完全厌恶这帮人了,再也不想看到这些绕来绕去,天天的阴谋诡计,算来算去。
  他深吸一口气,站起来,目光炯炯。
  在朱栩站起来的刹那,一队队禁军冲了进来,足足有百人,立在两边,目光冷冷的看向大殿里站着的一干朝廷大臣们。
  所有人都心头狂震,面露骇色,一些人心里不禁想,皇帝不会是要在这里大开杀戒吧?
  有几个人脸色苍白,这种事皇帝完全干的出来!
  毕自严,孙承宗,周应秋等眉头紧皱,目光变幻,这个场面,皇帝显然不打算善罢甘休,要出大手段了。
  “皇上!”
  杨涟预感不好,连忙抬手道:“臣认为……”
  朱栩一摆手,道:“曹化淳,宣旨!”
  曹化淳上前一步,看了眼下面的众人,摊开圣旨,道:“众人接旨。”
  毕自严等人心里非常不平静,可到了这个时候,他们也只得跪地接旨。
  一群人挨个跪地,杨涟,王纪等人面上变幻,心里惊恐,再看着四周杀气凛凛的禁军,还是脸角抽搐着依次跪下。
  “臣等接旨。”几十个人跪在地上,满怀心事的应声。
  曹化淳看了眼众人,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杨涟任吕宋学政,总理吕宋一切教化事宜。王纪任旧港学政,总理旧港教化事宜。陈孝直,王成志,杨高举,成立治……任吕宋八府学政,赵立机,钱移山,董瑾由……任旧港十二府学政,郭德即,冯步阔,朕七瑞……任吕宋二十八县学政,葛邯山,唐镇隆,刘金慎……任旧港四十六县学政……”
  毕自严,孙承宗等人心惊胆战的听着,渐渐心里还松了口气。
  这是调任,并没有大开杀戒之类,还能接受。
  傅昌宗,周应秋等六部尚书也都吐了口气,皇帝这次没搞出大动静,在年底这个关口,总算还有些分寸。
  但是杨涟,王纪脸上的冷汗越来越多,大滴大滴的落在地上。
  曹化淳说的长长一大串,这些名单几乎都是东林人,有一些甚至是极其秘密的,本来不应该被外人知道的!
  朱栩站在龙椅前,神色平静,随着曹化淳说出的名字,他的怒气在一点点的发泄出去。他忍了很久,终于是等到了今天了。
  曹化淳还在念着,人数不断攀升。
  杨涟,王纪浑身都在颤抖,心神冰冷,接着是恐惧涌上心头。
  这些名字几乎都是他们熟悉的,有的是明面上的,有的是藏起来的,还有些是他们这些年悄悄培养,外人绝对不可能知道的!
  但是,他们都要被发配了,发配去传说中的那些荒寂,遥远,瘴气弥漫的海岛上——他们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回来!
  不过一阵子,这个数字就增加到了四百多,现在不止是杨涟,王纪恐惧不安,六部尚书,靖王,大理寺卿,甚至是内阁的两位阁老都眉头紧皱,心里涌动忧惧。
  因为这些人他们也认识了不少,涵盖了内阁,六部九寺,督政院等等,还有一些是他们看好的,做事能力极强的的人!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自然知道,这些都不是普通人,多半涉入了党争中。
  曹化淳念了半晌,顿了下,抬头看向下面的人,在众人还以为完了的时候,曹化淳又念了起来。
  这次宗人府宗正鲁王头皮发麻,因为他听到了一些熟悉的名字,都是宗室里颇有影响力的亲王,还有些伯侯,在曹化淳嘴里,只是一长串的名字,在他们耳边不啻惊雷。
  大殿里,除了曹化淳的声音,没有半点声响。
第851章
拔除
  “钦此!”
  曹化淳最后一个声音在大殿里回荡,冰冷无情,久久不息。
  跪在地上的人,不知道是跪的太久了,还是因为恐惧。一群人忘了喊领旨,也忘了起身,只跪在地上发抖。
  曹化淳念的人名保守估计也有七百,在场的人知道的没有功名的士子,有功名无官职的,无官职在野的,有官职在朝的就有三百多,甚至还包括了一些名师大儒,林林总总,包罗万象!
  杨涟,王纪都是东林人,七百多名单里,大部分都是东林以及走的近,闹腾不休的人,另外还有阉党以及昆党,浙党,晋党的一些人,这些占了绝大部分。
  其中还有几个亲王,六七个国公,侯爵也都是过往折腾来折腾去,这次在‘降爵’一事上蹦跶的最厉害的一拨人。
  除了这些,还有些朝野的‘顽固’势力,他们对‘新政’极其抵触,却又蛇鼠两端的钉在朝廷中难以拔除。
  更有一些就是‘无辜’之人,包括明朝学术界的各大流派,宗师,徒弟,商人,田亩大户,工匠等等,甚至还有一些青楼,戏班诸如此类,当然,还有那个上官家,涵盖了各行各业,各式各类,几乎没有落下。
  曹化淳读完圣旨就退后一步,站在朱栩身侧。
  朱栩背着手,目光淡淡的看着这群人,从毕自严孙承宗,到周应秋傅昌宗,再到沈珣,汪乔年,最后是杨涟,王纪。
  “你们有什么要说的,或者有什么名字要添上去的?”朱栩冷漠的声音在大殿里回响。
  毕自严等人终于反应过来,都眉头紧皱,神色变幻。
  “咳咳!”
  突然间,王纪直起身,剧烈的咳嗽着,道:“启奏皇上,臣有话说。”
  “说。”朱栩双眼微眯,一个字,冰冷如铁。
  王纪脸色有些苍白,头上的冷汗已经被风干,整个人都是颤巍巍的,远远的看着朱栩,道:“皇上,不知我等数百人所犯何罪,为何要发配去那海外苦寒之地?”
  朱栩脸上一片冷漠,心里更加希望有个奸臣在身边了,目光扫过群臣一眼,道:“你从哪里听来的‘发配’二字?”
  王纪嘴角发白,内心颤抖。
  他不想与皇帝进行这样无意义的口舌之争,他不能被发配去南海,更不能带着百口家眷,几十个门生故吏,这一去就是生死两茫茫,归期遥遥!
  杨涟这些年对过往反反复复的思考,尤其是朱栩登基以来的事情,自认为已经了解的相当透彻。他心里十分明白,眼前的年轻皇帝既然能列出这么长的名单,定然不是一时起意,与他过往的行为一样,早有预谋,动若雷霆,根本不会给任何人反抗的机会!
  这一局,他们输定了!
  杨涟满脸的难看表情,抬起手,道:“皇上,臣有话说。”他决定那之前的热情拿出来,换一个缓冲。
  朱栩看向他,冷漠道:“自古以来,臣谏君明,朕登基以来,所谓的铮臣,谏臣都没出现过,想要撞柱,还是痛骂朕一番扬长而去博取天下名声,朕都不拦着,若有谁死在大殿上,朕就陪着他下一道罪己诏,让他名垂青史,万古流芳,来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4/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