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7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5/1265


第876章
孙传庭入京
  一个时辰后周应秋出了乾清宫,心里沉甸甸的。
  他心思向来敏锐,他从朱栩的话中听出了一些让他不安的东西,说不清道不明,令他心神不宁。
  出了乾清门,周应秋默然一阵,又折身前往内阁。
  在内阁待了半个时辰,他就出了宫,向城门外走去——孙传庭快到了。
  朱栩坐在暖阁内,还在回想着周应秋的话,一阵子之后,抬头看向曹化淳,道:“朕最近的动作,真的像要与那些人和事和解吗?”
  曹化淳神色微凝,躬着身道:“奴婢不觉得。”
  朱栩看着他,手指在桌面敲击着。虽然曹化淳觉得没有,可周应秋都有这样的感觉,外面怕是会更多。
  与外界‘和解’,这在很多人看来是顺理成章的,现在朝廷格局大变,他基本上也已经稳固了的权势,并且‘新政’需要与外界‘和解’,种种条件看来,‘大和解’几乎是一种必然之举。
  可朱栩完全不会这么干,他要的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改革,不会给那些余孽一丝机会,哪怕是幻想都不行!
  朱栩自顾的倒了杯茶,又道:“内阁那边近来有什么安排?”
  曹化淳上前两步,道:“内阁的精力现在主要为的是大议以及军演,外加皇上的大婚,其他的按顺序是,‘降爵’,审判钱谦益,流放东林等。”
  朱栩喝了口茶,微微颌首。
  傅昌宗,周应秋已经确定要离京,内阁的‘心腹大患’没了,做起事情来变得相当从容,不急不躁。
  现在内阁到是站到了他一边,已经是推动‘新政’的主力,不管有意无意,按照计划都会打掉外界对‘和解’的幻想。
  “老曹最近在干什么?”朱栩放下茶杯道。曹文诏回京后,还没有来见他。
  曹化淳想了下,道:“曹大人今天去了皇家军院,现在还没出来。”
  朱栩沉吟一声,道:“嗯,先让孙传庭来见朕吧,老曹……再等等。”
  曹化淳看着朱栩,心里有些奇怪,还是点头道:“是。”
  “走吧,去内阁。”朱栩起身,他现在主要办公地点已经转到内阁了。
  “是。”曹化淳应声,命人准备开路。
  朱栩又去偏房看了眼小永宁,见她还在熟睡,这才转去内阁。
  一群人要行礼都被朱栩摆手挥退,径直到了班房。
  刘时敏紧随过来,端着盘子,如过去在御书房一样,道:“皇上,倭国使者再次求见。琉球国相尚廉上书,希望能在皇上大婚之前进京朝贡。平王上奏,北安南现在稳定,第一批移民已经到了。另外还有各地巡抚,总督的奏本,奴婢都已经写好简略,请皇上过目。”
  朱栩点头,伸手接过来,拿过一道奏本,随意的道:“外面有什么事情吗?”
  刘时敏一直在外面的班房,对整个内阁也都是目观四面,耳听八方,道:“周尚书来过,在毕阁老班房待了半个时辰。”
  朱栩点点头,道:“嗯,朕知道了。”
  曹化淳,刘时敏听后都微微躬身,悄悄退了出去。
  朱栩看着手里的奏本,神色有些异样。尚廉在奏本里说,希望送他女儿进京‘入学’,研习大明文化。虽然说的是冠冕堂皇,可字里行间朱栩还是看出了另一种意思——他是要送女儿入宫!
  朱栩左手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神色若有所思。琉球对大明来说很重要,现在的政策是怀柔为主,不能寒了琉球人的心,只是这个联姻他实在不喜欢。
  想了又想,他还是放到一边,又拿起平王的奏本。
  平王的奏本倒是平实很多,虽然大多写的是政务,可里面还是有着一股不满,是冲着多尔衮等人去的。平王指责多尔衮等建奴人现在在南安南一家独大,欺压其他八府,更是已经与寮国有所冲突。
  “狗改不了吃屎……”朱栩自语一声,多尔衮等人的性格他早就料到了,绝不会安安稳稳,占领了占城国没多久就忍不住了。
  半岛上现在也不太平,战事连绵不休,四分五裂,外加小冰河的影响,都非常虚弱,若是多尔衮等人以战养战,或许还真能有所成就。
  朱栩自然不会姑息养奸,任由其坐大,但是他们在半岛上搅一搅,对大明来说是百利无一害,甚至说,朱栩现在还要支援一把。尤其是缅甸,这位在十多年前与明朝大战了半个世纪,历史上再过百年也与满清战事连绵,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国度!
  “传旨去台,湾。”朱栩转向不远处的内监,道:“命鳌拜带三千炮兵,一百门大炮前往南安南,接受多尔衮调遣。对了,再传旨给多尔衮,命他明年也进京。”
  “是。”内监听完,匆匆转身向刘时敏的班房。
  朱栩又拿起各地的奏本,有刘时敏写的简略,看上去就更为轻松,也不容易错漏什么,并且这些奏本后面都还有内阁的票拟。
  或许奏本看的多了,有些麻木,这些奏本在朱栩看来是千篇一律,看了开头就能知道结尾,甚至用词,语气都能猜到的一清二楚。
  朱栩以前一般都不会反驳内阁的票拟,手里拿起夹着的纸张,心里暗道‘看来不止是六部权力要上到内阁,我也得放一些下去……’
  在朱栩批阅奏本的时候,周应秋在城门口终于等到了风尘仆仆的孙传庭。
  “孙大人。”
  “周大人。”
  两人见面都很客套,笑着相对抱拳。一个是前任封疆大吏,现在的内阁辅臣;一个是前吏部尚书,现在的封疆大吏,并且还是前后任,难免彼此之间都有所‘顾忌’。
  “孙大人比下官预想的要来的晚了些。”周应秋难得的客气的笑着道。他离京之后,他的那些门生故吏自然不能放任不管,他与毕自严多年来不太和睦,需要有人庇护一二,孙传庭是最合适的人。
  “路上在山海关耽搁了一阵,倒是让周大人久等了。”孙传庭虽然舟车劳顿,可也还是强打着精神。周应秋要接替他的位置,孙传庭也是颇有些担心与顾忌。
  周应秋没有绕弯子,客气的道:“下官刚刚从乾清宫,内阁出来,特意在这等孙大人,不如去在下府邸休息一二再进宫?”
  孙传庭为怔,有些明悟,抬着手道:“那就叨扰周大人了。”
第877章
召见
  孙传庭一个时辰后从周应秋府邸出来,面上带笑,心里却狠狠的出了口气。
  虽然说这几年朝局翻天覆地,可党争离去的时间并不长。朝廷有党,地方上也有,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一直担心久居高位的周应秋到了辽东会再行过去的手段,推倒他的人与政务,从头再来,那对辽东来说将是一场灾难。
  但是这一个时辰让他彻底放下了心,周应秋态度放的很低,对他在辽东的政务也进行了‘不大改’的承诺,并且这个承诺也是在皇帝那挂号的。
  如此一来,孙传庭对辽东暂时就可以放心一大半!
  “大人?”驾马车的一个侍卫看着孙传庭出来,面露询问之色。周应秋这些年低调的很,但没谁敢小视他,每逢关键时刻,这个人的手段都相当凌厉,恰到好处,决不可小觑!
  孙传庭面上疲惫,精神却亢奋不少,一边上马车一边道:“没事,周尚书比我预计的好说话,走吧,进宫。”
  “是。”侍卫应声,上马指挥着马车向前走去。
  孙传庭进京对朝廷来说是一件大事,尤其是内阁,其中关乎着毕自严能否掌控内阁,顺利的推动‘新政’。
  毕自严的班房内,处理了一阵政务,抬头向外面看去,不知道是坐久了还是天色真黑了,他向外面喊道:“来人。”
  郑友元快步的转身进来,道:“大人。”
  毕自严道:“孙白谷是不是到了?”
  郑友元看了眼毕自严,道:“是,一个时辰前就到了,不过被周应秋拦截,去了他的宅子,现在才刚刚出来,正在入宫的路上。”
  毕自严顿时明白,沉吟一声,道:“待孙白谷从皇上那出来,让他来见我。”
  郑友元有些迟疑,道:“大人,这样是否显得有些着急?”
  毕自严抬头看了看他,良久轻轻吐了口气,摇头道:“我确实急了。现在也算是明白皇上之前为什么会那般急切了,时不我待啊……”
  郑友元看着毕自严鬓角发白的发丝,神色微沉,道:“大人,那就请!皇上那边即便有些想法,想必也不会为此就与您为难,毕竟您也是帝师,内阁老臣了。”
  毕自严看着他的表情,沉吟着一会儿,点头道:“好,派人等着。”
  “是。”郑友元道。
  孙传庭的马车很快进了宫,人也快步进了内阁,在内监的引导下,直奔朱栩的班房。
  一路上不知道多少人在看着他,哪怕内阁一些房门是半关,可还是有无数的目光直直的看着外面,注视着孙传庭一闪而过的身影。
  曹化淳从他的班房里出来,看着风尘仆仆的孙传庭,微笑着道:“孙大人,可要休息一二?”
  孙传庭与曹化淳的关系有些特别,九年前孙传庭含恨离京,就是曹化淳去送了‘圣旨’与宝钞。
  孙传庭一见,连忙上前,抬手道:“有劳公公挂念,下官还不累。”
  曹化淳上前两步,目光在两边的房子看了眼,道:“大人,可准备好了?”
  孙传庭也凑近了一点,压低声音道:“公公放心,该准备的下官都已经准备好。”
  曹化淳轻轻点头,似嘱咐的道:“皇上对辽东非常记挂,对内阁也抱了极大的期待,大人言辞要再三斟酌,切莫耽误了自身的前程。”
  孙传庭自然不知道,在朱栩心里他是下任的左次辅人选,只当是曹化淳的特别照顾,异常感激的道:“多谢公公指点,下官知晓。”
  朱栩看重的人,曹化淳自然不会怠慢,笑了笑,正常声音的道:“孙大人请,皇上已经等很久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5/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