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7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6/1265

  他心里是有模糊的轮廓的,可还是想再等等,多看看,待朝局,政体稳定了再说。
  不过毕自严既然说了,也不能不透个底,斟酌再三,朱栩看着三人,面色微沉的道:“这件事,朕也在考虑,督政院身负监察职责,确实不能再是立法者,不过如何构建立法机构,朕还在考虑。现在‘新政’正是关键时刻,不能分心,这件事你们心里有数,可以再想一想,但不要付诸行动,也不能透露出去,以免人心浮动,让一些人引出不该有的心思来……”
  毕自严有了朱栩的准话,这才悄悄松口气,若是督政院一直这么下去,着实太过可怕,需要尽早对策。
  靖王心里对毕自严越发不满,坐在那,自己都感觉与内阁格格不入,被孤立着。
  孙承宗与孙传庭差不多与毕自严一样的心思,神色不变,暗自目光和缓。
  这件事朱栩不想多说,端着茶杯,一副赶客的模样道:“还有什么事情吗?”
  毕自严与孙承宗等人对视一眼,道:“皇上,户部尚书张秉文上次出京一趟,发现了很多问题,臣等想着,明年四月之后,内阁,六部的朝臣轮番出京明察暗访一番,看看京外到底是何模样。”
  似乎是怕朱栩不同意,孙承宗又接着道:“臣等也有与皇上一样的担忧,各地远离京城,单靠奏本难以窥全貌,二十二巡政御史没有一年半载的实难以汇聚齐全,臣等等不及,想出去看一看。”
  朱栩看着这几人,心里暗笑,这几位怕是不止这个心思,不尝没有施压地方,树立内阁威信的意图。
  加强内阁权威也是朱栩的计划,几人既然用心,他自然不会阻止,故作沉吟了片刻,道:“也可,不过要将政务安排妥善,不能耽误。”
  “遵旨。”毕自严等人心里长吐一口气,也就是这种时候才能体悟到,眼前的人给了他们的压力有多大。
  “还有其他事情吗?”朱栩还是一样的动作,就差直接赶人的模样。
  毕自严等人顾视一眼,起身道:“臣等……”
  还不等说完,朱栩拿起茶杯压了压,道:“别急,朕还有事没说。”
  五人一怔,又看着朱栩,缓缓坐了回去。
  朱栩摸索着茶水,道:“今天卢建斗来找朕了,说他不想在巡防营带着,想去京外统兵,你们有什么看法?”
  建斗,卢象升的字。
  毕自严等人眉头一皱,对视一眼的思索起来。
  卢象升的官职是总兵,在山东,河南统兵数年,资历是有的,外加又执掌巡防营,身份更高了半阶,可说要出京再统领一省兵马不合适,任一大营主帅又不够,这该如何安排?
  孙传庭现在还是纯文官,闻言想了一会儿,道:“皇上,可是想卢象升出京?”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量才委用,是朕的用人理念。”朱栩淡淡的道。
  孙传庭点点头,道:“皇上,那不如,调卢象升入兵部,挂兵部侍郎衔,日后调出京就容易多了。”
  朱栩双眼微亮,这倒是个办法,确实不错。
  孙承宗沉吟一阵,突然道:“臣赞同,确实可以。”
  毕自严陡然也会意过来,倾身道:“臣附议。”
  靖王与汪乔年对视一眼,三位阁老已经赞同,只得道:“臣附议。”
  朱栩看着内阁齐齐赞同,先是一愣,旋即醒悟过来。卢象升要是挂兵部侍郎衔,那就将巡防营再次带入了兵部。
  朱栩手指习惯性的动了几下,笑着道:“那就这么定了,关于山海关,你们是怎么想的?”
  山海关地位的凸显,是因为建奴的坐大,这里是拱卫京师,抵御建奴,最坚固,先险峻也是最后一道防线,从万历年间就着手打造,在天启末已经有相当规模。现在建奴被灭,沈阳光复,军事重心北移,山海关就显得有些‘无足轻重’了。
  这方面自然是要看孙承宗的意见,毕自严等人都齐齐的看向他。
  孙承宗沉吟一声,看了眼毕自严等人,道:“皇上,关于北方战区大营,臣原本计划放在沈阳,那里最适合不过,锦州,山海关一线,臣不打算再放置过多兵马,有一千人驻扎即可。”
  如果按现在朝廷的的想法,绝对不会允许山海关空置的,这样就等打开家门,将京师彻底敞开,太危险了!
  果然,孙承宗话音一落,毕自严等人,哪怕是孙传庭都脸色微变,看着孙承宗又急切的看向朱栩。
  虽然现在的人看来,空悬山海关确实危险,可朱栩却知道,这一点都不危险,至少百年内无事。真要有一天沈阳陷落了,山海关也挡不住敌人,那已经是热武器时代,没有足够意识,分属国内的的要塞,根本好听不好看!
  问题的关键是,朱栩并没有询问北方大营安置地点,而是想问熊廷弼。
  曹文诏既然不肯任北方大营主官,那就得找人替代,熊廷弼是最合适的一个,资历够,威望也可以。
  “这件事再议。”
  朱栩果断撇开这个话题,道:“关于熊廷弼,你们有没有什么想法?”
  众人都微怔,没想到朱栩是想问这个。
  五个人相互对视,又是一翻沉默。
  熊廷弼这个人,也算是麻烦人物,原本是楚党,却与东林党走的近,最后投奔了还在潜邸的惠王殿下也就是朱栩,身份是相当敏感,复杂。这些年一直是山海关,相当低调,离京城很近,偏偏在东林党等朝局一干大事上,从来不出声,很多人都快忘记了这位。
  朱栩这么突然提起来,除了孙承宗,孙传庭,其他三人都有些意外。
  孙承宗与孙传庭余光相对,旋即开口道:“皇上,可是有意让他出任一大营主帅?”
  朱栩见他问的这么直接,看了五人一眼,道:“西战区,秦良玉,南战区杨嗣昌,北战区熊廷弼,东战区卢象升,不设中部,你们怎么看?”
  毕自严倒是没有说话,看向孙承宗与孙传庭,尽管他有些想法,但还是要有所避嫌。
  这次是孙传庭说话,道:“皇上,臣建议东部战区空悬,设立海上战区,由海军拱卫沿海,确保东部战区安全。”
  朱栩神色微动,若有所思起来。
  这个他倒是完全没有想到,确实是一个非常新奇的想法。若是能有海上战区这个概念,必然有助于大明出海,提高对海洋的重视,甚至还能制定海洋战略!
  有了海上战区做缓冲,东战区的地位就会下降,不设倒是也无妨。
  朱栩一边思索着,一边看向其他人道:“都说说。”
  孙承宗对孙传庭突然冒出的想法有些意外,沉吟着道:“皇上,臣不反对,但据眼下的情形,臣认为应一步一步来,海上战区可以在皇上,内阁这里记录在案,合适的机会再启动。”
  朱栩微不可察的点头,这位孙阁老的想法还是有些保守,对海外依旧持一种抵触心态,只是在朱栩面前有所顾忌,没有敞开说。
  毕自严立刻就道:“臣附议,臣认为,现在不是我大明扩张之时,还需韬光养晦,修整内务为要。”
  靖王与汪乔年说不上话,都看向最末的孙传庭。
  孙传庭没有料到孙承宗与毕自严会齐齐反对,认真想了想,还是道:“皇上,臣坚持臣的想法,琉球不可弃,南海更不能丢!”
第928章
内阁的日子要不好过了
  孙传庭的话让朱栩猛的双眼微米,眼神厉色的转向毕自严与孙承宗。
  不是孙传庭提醒,他都还没有注意到,毕自严与孙承宗的话里似有意放弃海上的领土!
  毕自严与孙承宗看着朱栩罕见的凌厉之色,神色都是微变,毕自严拘谨着,道:“皇上,臣没有丢弃南海领土之意,只是我国内厄需整肃,有轻重缓急而已。”
  孙承宗紧跟着躬身,道:“皇上,南海诸岛是我大明海上屏障,自是不可丢弃。但还是投入了太过,超陆上五倍之多,正值精兵简政之时,臣等只是认为缓过这段时间应不迟。”
  对于这些顽固的‘险关要塞’思想,朱栩是深恶痛绝,对于海洋战略他本就有所顾虑没有提,现在倒好,这几位现在心里就已经有了不同的想法!
  朱栩目光凌厉闪动,眼皮抖动,面无表情的拿起边上已经冷透了的茶,轻轻的婆娑着。
  暖阁里突然安静了,落针可闻。
  毕自严与孙承宗紧皱眉头,神色漠沉,心里不安。他们也意识到,内阁的计划与朱栩的某些心思冲突了。
  他们内心惶恐,眼前的这位要是发起怒来,他们内阁根本承受不起!
  靖王与汪乔年下意识的低头躬身,大气不敢喘。
  随着四位辅臣的躬身,孙传庭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倾身,不再言语。
  曹化淳站在不远处,默默的看着这一切,目光有些忧虑。
  他跟着朱栩很多年,非常清楚,眼前这位皇帝陛下,极少会对外人展露情绪,尤其是对身边之人,从来都是和颜悦色,这一次突然面无表情,凌厉尽现,令所有人都不安。
  朱栩摸索着茶水,面上一片冷漠,心里千头万绪。
  现在如果告诉这些人他心里的海洋战略,要称霸海上,发展殖民,大力拓展海贸云云,只怕这些大人们根本不会接受,除了凭添猜测,增加他们的忧虑,阻碍现有的计划外,不会有任何的好处。
  想要打破思想局限,尤其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下,是基本不可能的,哪怕他是手握生杀大权的皇帝!
  片刻之后,朱栩将手里的茶杯又放下,看着五人,语气平淡的道:“朕以前说过,现在再说一次。我大明的国土都是前线将士用命换来的,浸染着血与生命,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能随随便便的说弃就弃说丢就丢,说不要就不要……命工部制作我大明的国土全貌,然后悬挂在大明所有衙门的正堂。另外,今后所有正职主官的任职之前,要手按大明律,对着国旗宣誓。宣誓内容由内阁制定,要包括遵守大明律,保护民众,确保国家、民族尊严,疆土完整等等……”
  朱栩的语气非常平静,平静的让暖阁里的所有人都浑身冰冷,哪怕做记录的内监都手发抖。
  毕自严等人心头沉甸甸的,面上忐忑不安,抬手道:“臣等遵旨。”
  朱栩淡淡的‘嗯’了声,道:“不设东战区,各总兵统兵人数由三万降到两万。设海上战区,由熊文灿负责规划,就这么定了吧。”
  “遵旨。”五位阁老没有丝毫犹豫,齐齐抬手。
  但他们心里还是异常不安,眼前的皇帝显然对他们刚才的态度非常不满,不知道会不会有惩处落在内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6/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