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8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7/1265

  “皇上,尝尝我从陕西带来的酒,有六十年了。”傅昌宗给朱栩倒酒,笑着说道。
  “哦,是吗?那得尝尝。”朱栩拿起酒杯,喝了一小口。
  顿时,他笑着道:“不错,香醇入肺,回味悠长,是好酒。”
  傅昌宗,傅涛也都笑着,陪着朱栩。
  朱栩刚放下酒杯,从门外,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家伙,探头探脑,想进又不敢进。
  傅昌宗瞧见了,道:“进来吧。”
  小家伙这才怯生生的进来,站在傅昌宗与傅涛中间,抬头眼巴巴的看着朱栩。
  傅昌宗道:“皇上,这就是我的长孙,傅云璟。璟儿,来,见过皇上。”
  小家伙虎头虎脑,只是看上去有些愣愣的,听着傅昌宗的话,退后一步,一本正经的行礼道:“傅云璟参见皇上,皇上万岁。”
  这个性子倒是很像傅昌宗,朱栩笑着摆了摆手,道:“给璟儿摆个凳子,咱们一起吃,一家人,无需多礼。”
  傅云璟抬头看向傅昌宗,傅昌宗稍一顿,便点头。
  傅云璟不紧不慢的在傅涛边上坐下,坐在那,小家伙没什么表情,不是拘谨,不是装,感觉就是愣愣的。
  朱栩伸手摸了摸小家伙的头,道:“朕那大儿子还小了些,等大一点,让璟儿没事就进宫去,小孩子在一起才能玩得开。”
  傅昌宗眼神喜色一闪,面上不动。
  傅涛也能明白朱栩的潜藏意思,拿起酒杯道:“是。皇上,臣敬您一杯。”
  朱栩笑着与他碰了一杯,接着又说了些闲话,然后才转回正题。
  “舅舅,你觉得,应该设东西南北中五大总理大臣吗?”朱栩吃了一口菜,道。
  傅昌宗闻言放下筷子,稍做思索,道:“辽东,陕甘六省是有其特殊性,设总理大臣没有问题。但其他三个,在臣看来,是内阁为了揽权,谋求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一个手段。设‘五位总理大臣’确实能更进一步的推动‘新政’发展,但是这个‘总理大臣’权柄太大,在‘新政’推进过程中,势必还会继续扩大,‘新政’不是三年五年就能完成,若是持续时间过久,臣担心到时就不能那么容易的撤销。”
  朱栩神色如常,轻轻点头,道:“这个朕也想过,还有其他的吗?”
  傅昌宗看着朱栩,沉吟一声,道:“臣……还担心内阁,内阁虽然秉承了皇上的一贯想法与理念,但没有皇上的威信与手段,若是一味的不加节制,恐有大乱子。”
  朱栩又夹了口菜,道:“这里没有外人,有什么想说的尽管说。”
  傅昌宗听着朱栩的话,心里反而倍感压力,继而道:“皇上,地方上的情势比我们之前预想的要复杂十倍不止,如果单凭着皇上以及朝廷的强大压力,自上而下,臣担心会适得其反,还是需要软硬并重,水火相济,从容而行……”
  这些也算是老生常谈了,朱栩一边嚼着菜,一边思索。
  到了这个时候,情势不但没有清晰,反而越发复杂了。朱栩用了七年的时间才算稳定朝局,打造了支持‘新政’的朝廷,地方更复杂,还要用多久?
  时间难不成总是要浪费在这些‘人’的身上,事情还要拖到什么时候?
  傅昌宗说的这些,不是他一个人的想法,京外那些巡抚,只怕大半也是这般。
  朱栩放下筷子,喝了口酒,淡淡道:“对于‘新政’,朕坚定不移,泰山崩而不改!”
  傅昌宗听着朱栩平淡犹如惊雷的声音,眼神微凝。
  他其实已经料到,这个时候还是微微倾身,他知道,朱栩这些话不是说给他一个人听的,需要他传到外面去。
  朱栩目光冷锐,声音隐有铿锵之音,道:“朕不管你或者他们到底怎么想的,这些事情在朝廷高层可以争论,讨论,但到了实际运行当中,京内京外必须与内阁保持一致!不得有不一致的动作,言行出现!”
  “朝廷以及各级官吏,必须站在国家,历史的高度看待‘新政’,要形成对‘新政’统一,坚定的认识,但凡出现反朕,反内阁,反‘新政’的人或事出现,朕绝不相容!”
  “去年纷纷扰扰,很多事情朕来不及梳理、明确,今年虽然好了很多,但朕也没能腾出手来,不过等朕收拾了察哈尔,会专注于‘新政’,那些没有顾及的事情,朕会细致的再次梳理,告诉他们,放弃幻想,抛弃侥幸,摒弃妄念,老老实实的推动‘新政’,有二心者,现在还能全身而退,否者等朕腾出手来,他们明哲保身的机会都没有!”
  傅昌宗神色微变,耳边似有狂风暴雨过境。
  傅涛默默无声,眼前仿佛听到了久违的缇骑的马蹄声。
  倒是傅云璟愣愣的看着朱栩,又转向他爷爷,表情懵懂。
  朱栩说完这些,又拿起筷子,道:“舅舅,朕会提前调你入内阁,你心里有数。”
  傅昌宗一怔,旋即有些明悟,道:“是。”
  内阁现在的权威到底还是不够,毕自严等人根基太浅,哪怕有朱栩的支持也显得力有不逮,但傅昌宗,周应秋二人入阁就不一样了。这两位不仅是朱栩的心腹,‘帝党’魁首,更是执掌户部,吏部多年,将能大大的增加内阁权威,到时候,地方巡抚怕是再无‘讨价还价’的能力!
  京外的巡抚们,李邦华,方孔炤,黄承元,吕大器,钱龙锡,蒋德璟,赵平澜等聚集在一起,神情都颇为愉悦的在喝茶,闲聊。
  尽管内阁设立‘总理大臣衙门’有辖制他们地方巡抚的意图,但有了这个缓冲,他们就无需正面对上内阁,内阁的压力不会直接压到他们身上,在很多事情上有足够的余地与空间来周旋,可以从容的做事。
  却不知道,一股更磅礴的压力正在酝酿,即将席卷而来。
  朱栩在傅府待了半个多时辰,在傅昌宗父子两人的陪同下,向着门外走去。
  一边走,傅涛一边道:“皇上,皇家钱庄现在存的金银已经有超过一亿两,发出的银元,纸币,铜钱也有三千万,但根据臣等的统计与观察,还远远不足,臣已经上奏内阁,今年准备再次通过兑换,朝廷采购,支出等方式,发行三千万……”
  对于大明的经济容量,朱栩心里也没有数字,尤其是民间藏银,如果朝廷发行过多,会形成膨胀,对货币市场造成冲击,在这个时候,这种事是万不能发生的。
  “大哥,这件事还要慎重,皇家钱庄出去的,要以‘兑换’为主,必须确保新币的币值稳定,要让百姓信任,尤其是不能发生兑付不出的情况,哪怕是再大规模的挤兑,就算是朕从内帑,甚至从国库出,都必须确保兑付正常……”
  朱栩认真的嘱咐,道:“这件事,朕会让内阁出面担保,但皇家钱庄与内阁没有隶属关系,这一点,大哥你务必要牢记清楚!”
  如果皇家钱庄交给内阁,不说里面的钱,单是他的规划就会被破坏的一干二净。
  傅涛知道,朱栩对皇家钱庄有着不一般的重视,向来不容其他人插手,应道:“是,臣明白。”
第1000章
严厉的五条
  傅昌宗传出的话,不啻惊雷。
  这大明上上下下,没有哪个官员敢与朱栩硬碰硬的,或许不怕死的很多,但不顾清名,不要脸面的没有,有邹维琏,李邦华的前车之鉴,刚刚过去没多久的那道关于‘火器’的圣旨,谁还敢抱着大道理与朱栩讲?
  至于不要脸面,不顾清名的,这些都怕死。
  一干巡抚悄悄反思,压着心中不安,静静等着明天的大议。
  当夜,慈宁宫。
  朱栩一个人过来,张太后一边给朱栩夹菜一边唠叨着:“我听人说了,你最近都没怎么去坤宁宫,其他宫里也不去,一熬夜就到天亮……”
  朱栩端着碗,听着张太后久违的唠叨,笑着不出声。
  小永宁在朱栩边上,撅着小嘴,一脸的嫉妒。
  张太后唠叨了一阵,又叹了口气,忧色道:“我刚才从太妃那出来,近来太妃昏睡的时间比较多,我有些担心……”
  朱栩听着脸色微沉,老太妃八十多了,这是要撑不下去了。
  张太后说了一句,见朱栩的神色,连忙道:“行了,这些事情我与皇后会看着,你忙你的,注意休息,你要没空去坤宁宫,就让皇后去乾清宫,有个人照顾才行,熬夜要有所节制,不要仗着年轻就熬身体……”
  朱栩点点头,没有争辩。
  小永宁拿着筷子,夹着一个丸子,半天也没成功,张太后刚要拿着勺子敲她,小丫头忽然抬头向朱栩,道:“皇叔,秦将军是不是要入京了?”
  “秦将军,秦良玉?”朱栩一怔道。
  “嗯嗯。”小丫头坐起来,一本正经的道。
  朱栩看了眼张太后,没有说话。暗自摇头,这丫头自从听了慧净那大和尚的话,一心要做女将军,没少被张太后教训。
  果然,张太后脸色冷下来,道:“回去给我抄一百遍女戒,要是错一个字,一个月别想出慈宁宫!”
  小丫头眨了眨眼,完全没放在心上,心里已经在转悠如何去见秦良玉,怎样做一个威震天下的女将军!
  吃完饭,又喝了会儿茶,张太后才转到正题,道:“皇家血脉不能流落在外。”
  这说的就是布木布泰那个孩子,张太后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说。
  朱栩再三保证,张太后才算安心。
  从慈宁宫出来,朱栩走入坤宁宫,在暖阁的软塌上侧躺着。
  张筠给朱栩揉着肩膀,轻声道:“皇上,你的肩膀很僵硬,要多动一动。”
  朱栩近来的事情太多,听着她的话,点点头,拉着她一只手,道:“你要是不怕朕吵到你,晚上就去乾清宫就寝,这段时间,朕是无暇顾及后宫了。”
  张筠抿了抿嘴,附身低声在朱栩耳边道:“皇上,臣妾想安排姐姐们轮流去。”
  朱栩笑了声,道:“你安排吧,不过朕作息不规律,迟睡早起,你们要有心里准备。”
  张筠开心一笑,没有多言,双手用力的在朱栩肩膀上按着。
  在坤宁宫待了一阵,朱栩回到乾清宫,内阁的一干人已经在等着了。
  “都坐。”朱栩走进来,脱下披风,对着内监摆手道:“给各位大人搬椅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7/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