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8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3/1265

  “让他们进来吧。”朱栩随口道,放下手里的奏本,拿起另一本。
  “参见皇上。”毕,孙二人走进来,同时行礼道。
  朱栩抬起头,道:“坐,什么事情?”
  毕自严与孙承宗在椅子上坐下,毕自严道:“皇上,‘新政’的框架已经基本没问题,各巡抚已经离京,内阁的一些计划可以展开了,臣来请旨。”
  朱栩随手接过一杯茶,道:“嗯,朕放手给内阁,内阁就放心大胆的去做,将计划呈送司礼监,朕看过会批示。”
  “是。”
  毕自严说完,就转向孙承宗。
  孙承宗抬手,道:“皇上,各地总兵,除去吕宋,旧港两省外,泰宁卫,赤金卫以及辽东的总兵,其他各省都会在五天内到京,‘军改’议程臣已经准备好,地点放在武成阁。”
  朱栩点头,道:“好,具体接待安排,由兵部亲自负责,这次‘军改’幅度很大,一定要与各地总兵谈好,达成一致,不能出现问题。兵者无小事,你与兵部要有充分的准备,该怎么谈,谁先谈,谁后谈,后续怎么运作,都要有详细的方案,不能大意一丝……”
  这些年军务一直是孙承宗在负责,他对军队的影响也无可比拟,听着朱栩的话,道:“是,臣等已经有计划,‘军改’也不是一蹴而就,臣等计划由易到难,并且是在察哈尔之战以后,调遣泰宁卫与赤金卫入关,在各地‘训练’,以震慑可能出现的威胁,确保万无一失,预计两年内能有序、彻底完成。”
  这个朱栩倒是没有异议,道:“可。对于其他的改革,也要征求意见,一些能让步的,大可痛快让步,不能让的,也要坚决不让,具体分寸你们要拿捏好,但有新的变化,要及时报朕知晓,决不能胡来!”
  “是。”孙承宗道,稍微一顿,又道:“皇上,征讨察哈尔定在四月一号,已经就在眼前了,不知是否如期进行?”
  朱栩放下茶杯,果断的道:“‘军改’就在眼前,推迟吧,定在四月十五,等大元帅府组建完毕,由大元帅府亲自指挥。”
  孙承宗与毕自严都没有吃惊,之前朱栩就说过这样的话,只是没有说明推迟的时间。
  “臣明白了,臣回去之后就命兵部传令。”孙承宗道。
  朱栩微笑,道:“恩,多尔衮去山海关了?”
  孙承宗道:“是,建奴的三万人已经到了山海关,正在下车休整,预计有两三天,就可以赶往沈阳。”
  朱栩神色思忖,道:“告诉辽东,无需刻意监视,注意一下就行,两万步卒也交给多尔衮,熊廷弼坐镇沈阳,不得外出,对察哈尔一战,不得干预。”
  孙承宗一怔,神色微凝,道:“皇上,多尔衮,真的不需要防备吗?”
  朱栩扔掉手里的奏本,笑很坦荡,道:“不需要,也不用。”
第1008章
一票否决权
  内阁分工很明确,毕自严负责政务,孙承宗负责军务。
  二位大人走后,内阁迅速的忙碌起来,太多的事情堆积,复杂难明,各位辅臣的‘幕僚’已经增加到了二十三人,依旧忙的不可开交,片刻难休。
  第二日,朱栩从乾清门出来,向着东华门走去,他身后跟着孙传庭。
  孙传庭一边走一边道:“皇上,朝鲜那边已经准备好了去国号诏书,臣此去接过诏书,再宣读旨意,朝鲜自此就可一分为二。臣业以做好安排,朝鲜内部也没有什么反弹,应当问题不大,可以从容处置。”
  朱栩走在前面,道:“朕的心思你是懂的,做的稳妥,干净一点,不要给以后留麻烦。”
  在大明高层,朱栩想要吞并朝鲜的意图已经异常明显,甚至他的一隅战略构架也已经浮出水面。
  孙传庭会意,道:“是,臣明白,臣会做妥善安排,不会在史书上留下把柄。”
  朱栩倒是不在意史书,而是给内部留下冲突矛盾,慢慢走着,不急不缓的道:“与朝鲜要加强交流,朝鲜可以向大明移民,大明也可以向朝鲜移民,要相互融合,很多年前,朕就答应朝鲜,要给他们两百万人,补充他们的人口,现在是时候了,你与朝鲜谈的时候,讲究一下技巧,真实的想法暂时不要露出去,徐徐图之,朕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这些就是具体的吞并手段了,孙传庭思索着,回道:“是,在日后内阁施政中,朝鲜将会是列明的一个重点。”
  朱栩是奔着东华门的,算是送一送孙传庭,边走边思忖着,道:“这件事交给你,朕是放心的,你去的时候,再去看看朝鲜的军务,尤其是秦翼明,要求他严守纪律,不要给朕添乱,若是有什么隐患,朕授你王命令箭,果断处置!”
  “是,臣明白。”孙传庭道。
  两人慢慢的走着,朱栩说了一阵,孙传庭插上话,道:“皇上,朝鲜计已定,当无大碍,那剩下的倭国,不知皇上有什么打算?”
  朱栩知道,内阁这是在试探他的态度,到了这个时候,是时候给内阁吃下一些定心丸了。
  朱栩故意顿了片刻,道:“察哈尔是不得不早做处置,否则日后更加麻烦。至于倭国,他们现在内乱不休,根本没能力再次入侵朝鲜,朕不急,未来三年内没有大变,朕不会再开战端。”
  孙传庭神色明显一松,脸上的笑容多了几分真诚,抬起手道:“是,臣也这么认为,‘新政’已经准备多年,过去太过零碎,内阁正在进行详细的梳理,规划,我朝当前要务,还是休整内务,厄需专注。”
  这一点朱栩也认同,不止这些年的准备,还有就是最残酷的一段时间已经来临,大明的家底已经被他折腾的差不多,需要休养生息,以求稳妥的度过未来的残酷十年。
  “你回去告诉内阁。”
  朱栩道:“朕既然放权了,就充分相信内阁,这样吧……内阁人数还是少了些,你们商量一下,再提名一个,补充进来,也能缓解内阁的压力。”
  孙传庭双眼微睁,有些震惊,脚步下意思的一顿。
  内阁一直有一个微妙的平衡的,这个‘平衡’使得无人能在内阁立山头,同时确保皇帝对内阁的掌控,如果再由内阁,也就是毕自严提名一个人入阁,这个平衡会被瞬间打破!
  孙传庭心里惊疑不定,他知道,眼前这位皇帝陛下对权力有着极其强烈的掌控欲,绝对不会任由内阁坐大,可以掣肘他。
  那是为什么?
  孙传庭一时间想不透,迅速压住心里的纷乱,追上一步,稍稍犹豫,还是问道:“还请皇上明示。”
  朱栩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东华门,直言不讳的道:“内阁的权威还是太低,慢慢培养不知何年何月,朕会在未来一两年内,让傅昌宗,周应秋入阁。”
  孙传庭立即明悟,认真盘算一阵,这二人虽然不是内阁辅臣,却有着比内阁辅臣更为庞大的影响力与底蕴,这二人一旦入阁,虽然会迅速抬高内阁的权威与能力,但同时也将加剧内阁的内部的分裂,甚至是对立!
  靖王是朱栩的铁杆支持者,汪乔年这个火箭提拔的大理寺卿更是,加上傅昌宗,周应秋,一下子就占据了四席!
  剩下的是毕自严,孙承宗,孙传庭,还有一个即将入阁的人,再排除很快会调入大元帅府的孙承宗,内阁的比例迅速变成了三比四,傅昌宗等人将会架空毕自严,主导内阁!
  孙传庭抬头看了眼朱栩的侧脸,有些胡渣,虽然从容,可也带着疲惫,有着不符年龄的成熟。
  他眉头拧起,道:“皇上,臣反对傅昌宗与周应秋入阁,至少,不能同时入阁。”
  朱栩脚步丝毫不停,道:“朕知道你的想法,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他们二人都不会成为次辅,再有,朕给内阁左次辅一项特权,一票否决权!在内阁会议的各项政策成案中,左次辅可以一言否定。”
  孙传庭脚步猛的一顿,旋即又连忙追上,脸上有些反应不过来的僵硬,道:“皇上,此言当真?”
  如果主理内阁政务的左次辅拥有这个‘一票否决’,就表示左次辅权威大增,在内阁无可抗衡!加上傅昌宗,周应秋不会成为左次辅,那就说毕自严的地位已经无可撼动,同时傅昌宗,周应秋二人没有通过人数优势控制内阁的能力了!
  朱栩笑了声,道:“朕何时开过玩笑?”
  孙传庭神情极力平静,抬着手,沉声道:“臣明白!”
  皇帝给了内阁左次辅这样一个特权,无疑会大大加强内阁内部的凝聚力以及对外权威,再等傅昌宗,周应秋入阁,内阁的威势足以压服整个大明,除了皇帝,再无人能抗衡!
  过往那种内阁辅臣走马观花般的更替,或许就真的要一去不复返了!
  朱栩能听得出孙传庭‘臣明白’这三个字蕴含着什么样的意思与承诺,笑而不语,将他送到东华门。
  孙传庭满心感慨,带着满满的自信出了东华门,赶赴朝鲜,准备接受朝鲜去国号的国书以及颁布大明的圣旨以及内阁的诏令。
  内阁里的人现在还不知道这些事情,毕自严要忙的太多,整个人几乎都睡在内阁。
  孙承宗就更是了,既要盯着察哈尔的一举一动,还要忙着迎接即将入京的各地总兵,同时还在进一步的审视‘军改’计划,确保万无一失,不留一丝破绽。
  但是第一位入京的总兵令人很是惊讶,不是最近的山西,山东等总兵,而是偏远的云南总兵,左良玉!
第1009章
左良玉
  云南对大明来说,也是个特殊的地方。
  辖地广阔,各族复杂群居,各种异族发起的民乱几乎没有停过,尤其是在万历二十年以来。经过明缅几十年的战争,边境越发不堪,明朝的‘羁縻’之策已经土奔瓦解,各地土司是此起彼伏的叛乱,让朝廷不甚其扰。
  朱栩登基后,大力改革军制,在云南驻扎的兵力一度高达二十万,奋力镇压一切叛乱。虽然这取得了极好的成效,但后遗症也出现了,就是云南总兵左良玉手里的兵马越来越多,并且左良玉一直未曾调动,他手里的军队,让朝廷上下一直如鲠在喉,三番五次的奏呈朱栩,请调离左良玉,都被朱栩留中。
  近年来,左良玉也出现了一些不老实的小动作,尤其是平定安南之战,一直是建奴的军队打头,这似乎让左良玉看出了一些‘虚实’,小动作多了起来。
  加上这次的‘军改’会议,先是对地方总兵的兵力大幅缩减,然后还要组建四大营,辖制地方总兵,这有可能刺激左良玉,做出狗急跳墙的举动来。
  但是,他进京了,而且是第一个到的!
  内阁。
  孙承宗与毕自严站在屋檐下,遥望宫外。
  “左良玉到了?”毕自严神色淡漠,语气平静的道。
  孙承宗看着太阳,眯着眼,道:“恩,已经给他安排了驿站,换好衣服,就会进宫面圣。”
  “你打算怎么处置他?”毕自严语气多了丝冷意。左良玉的‘不臣之心’并不是什么秘密,朝野弹劾他多了去,毕自严早就想对他下手,只不过宫里一直态度不明,拖延至今。
  孙承宗倒是从容自若,收回目光,道:“他既然来了,我就不会让他轻易回去,‘军改’第一步就要从云南开始!”
  毕自严点点头,军务他现在最多就问两句,不会真插手,沉思片刻,道:“等左良玉出来,你找来套套话,看看皇上的意思,如果有必要,就杀鸡儆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3/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