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9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4/1265

  朱栩屈指就在她脑门上弹了一下,道:“没事少在烨儿眼前晃悠,还有,你明天就到朕的班房里候着,要是敢偷懒半分,朕就吊你一个月!”
  小永宁笑嘻嘻的小脸顿时没了,噘着嘴,翻着白眼。
  朱栩没理会他,拉着小慈烨向宫外走去。
  小永宁脸色一变,连忙跟过来,在朱栩右侧叽叽喳喳的道:“皇叔,你知道吗?军院里有很多厉害的人,射箭,骑马,冲刺,斧钺刀叉,镗棍蛇棒样样都行,对了,有一个叫李定国,特别厉害,在沙盘推演上,连吕国公都赢不了他……”
  李定国已经展现了一些能力,朱栩在密切关注,这些自然知道,右手按住小丫头的脑门向后推,道:“回去,今天老实在宫里待着。”
  小丫头连忙拨开朱栩的手,又追上来,一脸热切的道:“听说他还带过兵,在西南剿匪,出塞与蒙古人对战,很是了不起,皇叔,你让他进宫吧,我要跟他学……”
  本来不怎么在意的朱栩脚步一顿,停下来,目光有些异色的看着小永宁。
  小永宁正说的高兴,一不小心就超过了朱栩,有些愣愣的回头看向朱栩,见他表情异样,忽然惊叫道:“皇叔,我想起来了,母后找我有事,我先走了……”
  小丫头说着,转身就飞快溜走了。
  朱栩看着她的背影,眯着眼,好一阵子才自语道:“李定国……”
  小永宁今年到年就十三岁了,再有个两三年就能出嫁,张太后已经在悄悄物色,也与朱栩,张筠说过多次。
  旋即,朱栩笑了声,拉着小慈烨向前走。
  缘分这种事,不可强求,只能慢慢看两人的日后了。
  朱栩转道,出了乾清门,户部尚书张秉文已经在等着了。
  “参见皇上,参见大殿下。”张秉文上前,抬手行礼。
  朱栩摆了摆手,道:“今年的头一场雪,咱们边走边说。”
  “是。”张秉文跟在朱栩身侧,面露思忖,似乎还在组织语言。
  小慈烨仰着头,看看朱栩,又看看张秉文,很安静。
  走了几步,张秉文道:“皇上,地方吏治之坏,远超朝廷想象。地方上的错综复杂,如同乱麻,不能剪,不能理,稍一触碰,后果不堪设想……”
  “具体说。”朱栩道。
  张秉文沉凝,道:“一县之地,管事的实际上并不是知县,府衙,实则上是地方的士绅,如果他们不点头,知县连衙役都调不动,薪俸发不出,说话无人听。甚至于,县衙的命令都出不了大门。不管是赋税,徭役,还是其他,一县之地已经被这些士绅捆绑,朝廷的政令根本下不去,任何的改革在这里,都会消化无声,不是换一个知县一个知府能够改变的……”
  “一个县的士绅大多传承百年以上,不管是名望还是田亩,财产,都是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掌握着全县十之七八以上的财富,并且他们只进不出,越来越膨胀,全县都是他们的家奴……”
  “这还是一县,若是一府,更加复杂,天启六年之前,一中等府,全年税银不过十万两,其中多数还被各种克扣,不说到朝廷的,地方上也留不下多少,大部分官吏的俸禄是靠这些士绅权贵发的,没事还好,若是有事,必然成烽火燎原之势,地方府衙无钱无人,根本无力应对……”
  “皇上登极以来,虽然强力革新,但这种情况,并未根本扭转,地方上如同一个泥潭,一旦陷入就拔不出,朝廷自上而下的改革……臣很怀疑这样的效果有几成,并且,臣也忧虑,若是革新不当,只怕这泥潭会更大,更深,更难革新,如此一来,中兴大明就成了一句空话……”
  “到了省一级,形式依旧复杂难言,巡抚衙门看似掌管了一省之权,可影响有多大,能否将手伸进府县一级,臣也不敢确信,而今灾情如火,民不聊生,‘新政’是时不我待,毫厘必争!臣这一次,深有感触,也更为忧虑,更能理解皇上这些年所作所为,是比臣等站得高,看的远,看的清楚,也是何等忧虑……”
  张秉文跟在朱栩身旁,将一肚子话继二连三的倒出来,没有拍马屁,一脸的深深忧虑。
  朱栩已经松开了小慈烨的手,脚步不自觉的慢下来,神色沉吟。
  这个时候,大明忧国忧民的好官非常的多,张秉文能有此忧虑,不足为奇。
  只是,张秉文说的这些,是他看到的,实际情况,只怕比他看到的更严重十倍,百倍!
  朱栩背着手,慢慢的踩着雪,已经出了东华门,好一阵子,才开口道:“你能看到这些,朕很欣慰。毕阁老这次出去,也应该看清了不少。内阁,是不是已经有针对的措施出来?”
  张秉文随着朱栩踩着雪,听着嘎吱噶声,道:“是,内阁准备了一连串的措施,相当的强硬,似要快刀斩乱麻,对田亩,税赋,人丁进行清理,并且要配置统一的‘缇骑’,镇压一切反对的人……臣,不敢苟同。”
  这个草案,朱栩已经看过了,被他留中。
  张秉文担心是正常的,大明这么大,想要一口气重新丈量田亩,再分配,哪里那么容易,非天下大乱不可。
  大明这个时候本就是外冷内热,如同看似平静的油锅,实则已经滚烫滚烫。
  若是内阁动作激烈,只怕引起的震动,将是史无前例!
  朱栩对政务心如明镜,不动声色的道:“你觉得该怎么办?”
  张秉文神色肃然,看着朱栩道:“皇上,臣认为,应该精准处置,分条理,多路并行,不应该一把抓,‘新政’到了这个时候,需要精耕细作,不能囫囵吞枣。如此一来,既能分散反对力量,也能有力快速推进……”
  朱栩明白张秉文的意思了,心里斟酌着,嘴上问道:“内阁是什么意见?”
  张秉文道:“毕阁老坚持‘新政’由内阁一把抓,不能松懈,并且对六部九寺等做了严厉要求,必须听命内阁,不得丝毫妄动,一切政令都需要内阁复核,对内阁的政令要严格服从,不得有丝毫异议……”
  朱栩微微点头,对毕自严的想法能理解,道:“你这样的想法,是你自己的,还是朝廷多数这样想?”
  张秉文沉默片刻,道:“目前是臣一个人的想法,其他尚书,侍郎臣还没得及谈,内阁相当坚定,臣有些担心。”
  朱栩背着手,走了几步,忽然道:“你对议会怎么看?”
  张秉文微怔,有些不明白朱栩的意思,稍稍一想,心里若有所动,道:“皇上是说,议会能制衡内阁?”
  朱栩笑了声,道:“不是制衡,是让你们知道怎么与内阁对话。怎么控制内阁的冲动与莽撞,怎么表达你们的意见,怎样使得政策更加完善,务实,不枉不纵……”
  张秉文明悟,道:“是,臣明白了。”
  朱栩这么说,只是希望这个议会能早些成熟起来,明白它自身的用处,至于结果并不重要,这场官司,迟早会打到他的跟前。
第1120章
来自倭国的和平使者
  张秉文跟着朱栩,听明白了他的意思,心里稍宽。
  几人出了东华门,走在已经清理过的小路上,张秉文沉吟一声,道:“皇上,明年的税粮,臣预计在九百万石左右,税银在两千万左右,除开皇宫,官吏俸禄以及各方面的必要支出,工部,军队的差额起码还有一千万白银,再加上移民,赈灾等方面,差额还会更大,国库无力承担……”
  “税务总局想要完全执行,能收上税银,还要有两三年时间,各地的改革触动很大,纷纷扰扰之下,各种赋税还会减少……”
  “户部做了详细的节流计划,内阁那边已经同意了,只是这个闸口越来越大,一时间收不回来,臣与诸位阁老都深为忧虑,若是长此以往,只怕朝廷没有足够的力量应对其他突发情况……”
  朱栩静静的听着,听得出张秉文心里的忧虑,好一阵子道:“你说的,朕都知道,缺额……朕今年,明年从内帑给你拨一千万两银元,明年后,工部的工程就能停下来,会节省一大笔。军队的改革也能在明年底大致完成,后年的支出相对就少了很多,至于移民,后年辽东就能自给自足,不需要朝廷输血,等辽东再接收差不多,北安南那边也能自给自足,朝廷的支出,会省下大半,这两年,还是要辛苦,坚持一下……”
  张秉文是知道朱栩的内帑的,来自神龙府,听他眼都不眨的拿出一千万白银,暗自心惊,他本来还在打皇家钱庄的主意。
  “是,臣明白了。”张秉文心里松了口气,他知道,眼前的皇帝陛下,对大明的事情都心里有数。有这样一个靠山,他还有什么可担忧的?
  朱栩又简单的问了几个问题,最后道:“傅昌宗就要回京,明年他就会入阁,有什么事情,你们多商议……内阁要和气,不要拉帮结派,更不准抱团对抗毕阁老,对于内阁辅臣,对于上官,该有的尊重,不能少,你可明白朕的意思?”
  张秉文神情一凛,沉色道:“是,臣明白!”
  现在‘党争’二字在朝野是禁忌,谁都不敢沾碰,哪怕是户部尚书张秉文也一样。
  朱栩摆了摆手,打发他走,带着小慈烨向着鸿胪寺的驿馆走去。
  小慈烨走了一阵,忽然抬起头,道:“父皇。”
  朱栩正看着两边的雪景,低头看着他,微笑道:“怎么了?”
  小家伙仰着被冻的发白的小脸,道:“饿,冷。”
  朱栩一怔,这才想起来,今天有点冷,连忙将披风解开一点,蹲下来,道:“父皇背你,在披风里暖和一点。”
  小家伙倒是听话,爬上朱栩的背,从领子里探出小脑袋,双手抱住朱栩的脖子。
  “抓好了。”朱栩站起来,又系了下领子,这才继续向前走。
  小慈烨下巴磕在朱栩肩膀,大眼睛看着前面,双手紧搂着朱栩的脖子,乖巧的过分。
  没走多久,一个微胖的中年人向朱栩走过来,单膝跪地道:“军情处二课陈北靖参见皇上。”
  朱栩摆了摆手,道:“带朕去见见那个德川家的若殿。”
  “是。”陈北靖起身,侧开身,引着朱栩向前走。
  朱栩背着小慈烨,慢慢的走着,神态从容平静。
  他今天来,就是要见见这个德川家光的特使,很好奇,在这种情况,德川家光会做出怎么样的选择。
  相比于他的祖父德川家康,第三代的德川幕府将军,可比前两任厉害的太多,折腾的几百个大名要死要活,还没几个能反抗,这样的手段,一般人还真做不到!
  驿站里,来自倭国的德川家的若殿,以及那个阴鹜的中年人武士,此刻站在门前,恭敬的面对着外面。
  他们已经接到通知,大明皇帝将来‘拜访’他们。
  不管是这位若殿,还是中年武士,神情齐齐凝重。即将来到的人,是他们倭国最大的敌人!
  他们早就在猜测这个敌人想要干什么,现在,终于有机会了。
  朱栩进了驿馆,一队禁卫迅速冲进去,护出一条路,直接延生到倭国人的门前。
  朱栩闲庭散步的上前,这位若殿立即迎出几步,一个躬身,道:“德川秀明参见大明皇帝陛下!”
  朱栩仿佛没有听到,将小慈烨放下来,小家伙拉着朱栩的披风,抬头看着面前两个直躬身,一动不动的,服饰奇怪的人,眼神里有些奇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4/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