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9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5/1265

  户部是傅昌宗的地盘,不止是他联系那么简单。
  傅昌宗对这些事情再熟悉不过,他在户部多年,张秉文也是他多年的副手,张口就来道:“目前是登记北方几省,包括北直隶,山西,山东三省,统计的人口是一千四百万,比景正元年的统计多出了近三百万,这还是初步的,接着由北向南,其他几省也会陆续开始,新设计的身份证户部正在加紧替换,各地的关卡,官府,凡是朝廷直辖等的部门,都会加强核验,打击户口藏匿,瞒丁等行为……”
  大明近十多年灾情相当严重,尤其是北方,人口是不可能增长的,这次统计出来的增加,显然是之前藏匿的户丁。
  毕自严眉头皱了下,他也没有料到,出入居然有如此之大。
  孙传庭接着道:“江苏那边上奏,他们摸底的情况,也比预计的多出不少,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用来做违法之事,更多的就是逃税漏税,据臣等推算,我大明藏匿的人口可能高达两千万,每年逃掉的税负在五百万两以上……”
  毕自严听着,表情倒是平静,道:“皇上在崇祯三年就跟我说过这件事,当时我们都不以为然,现在看来,有些事情我们还是做的慢了。”
  傅昌宗对朱栩的政策是最了解的,接着话头道:“与户籍同步的,还有田亩丈量,陕川之地还算顺利,阻力倒不是很大,但南方遇到了不少麻烦,下官打算年中找个机会,亲自走一趟……”
  重登户籍,丈量田亩,这已经是对大明根深蒂固,已经固化的地主阶层造成直接冲击了,他们想要反抗对县级以下影响,控制力薄弱的朝廷,办法太多,尤其是拖延术,简直是炉火纯青。
  毕自严刚要说话,郑友元匆匆进来,道:“大人,皇上那边请您去一趟。”
  毕自严脸上动了下,道:“皇上还叫了谁?”
  郑友元道:“还有孙阁老,但孙阁老一大早就去了城外的军器局,不在城里。”
  毕自严点点头,他知道什么事情了,道:“好,我马上去。”
  “是。”郑友元道。
  毕自严看着郑友元的背影,转向傅昌宗,孙传庭道:“你们再合计一番,做一个统计,晚上内阁,六部开一个扩大会议,对这些事情做一个定案,一次性的解决其中的问题。”
  孙传庭,傅昌宗齐点头,没有多言。
  毕自严起身转回他的班房,然后才上三楼。
  曹化淳在门口迎接,毕自严对宦官向来鄙视,只是淡漠的,微不可察的点头。
  班房内,朱栩正在看着曹变蛟来的奏本。曹变蛟没有多余的话,也没有建议,更没有什么态度,一切都是陈述句,将在倭国发生的一切都写在奏本里。
  倭国的情形,渐渐非常清晰的出现在朱栩的脑海里,让他沉吟不断。
  德川家光不是那么容易低头的人,不管这次议和真假,倭国势必会穷兵赎武,继续与大明对抗,甚至可能再来一次朝鲜之战。
  朱栩默默的看着,毕自严走进来都没有察觉。
  “臣参见皇上。”毕自严走到御桌前,看着低头沉思的朱栩,抬手道。
  朱栩抬头看向他,微笑道:“坐吧,朕没耽误你的事情吧?”
  毕自严抬着手,对于朱栩的客套已经习惯,谢了声便坐下,继而道:“皇上,今年的计划,议会那边已经审议过了,没有太大问题,不久就会送给皇上御览。”
  朱栩合上曹变蛟的奏本,道:“刘时敏去旁听了,给朕说了大概,朕就一句话:稳妥有余,进取不足。还要进一步加快,不要过度求稳求全,咱们现在是与时间赛跑,快一点,哪怕出点小问题也不打紧,可以稍后弥补……”
  毕自严尽管已经加快,但显然还不能满足朱栩的要求,他没有辩解,道:“是。臣计划五月去一趟陕西,亲眼看看李邦华的‘农庄策’。”
  ‘农庄策’基本上已经遍及陕西,引起的乱象是越来越大,内阁都快有些扛不住。温体仁去了,虽然有所缓和,但四川,贵州等正在计划加大施行力度,那引起的动静,只怕不亚于一场大的民乱,朝廷的压力更加磅礴,难持。
  朱栩对此没有意见,道:“嗯,这些你们看着办。对了,倭国的事情,内阁是怎么打算的?”
  毕自严知道,这是朱栩叫他来的重点,没有绕弯子,直接道:“皇上,臣认为,此事应该有外事局来谈,臣等把控,最后呈报皇上御批。”
  朱栩手在桌面上敲了敲,道:“这件事,确实应该交给外事局来处理,但这一战是帅府主导的,战事还没停,如果完全将帅府隔绝,也不大妥当,孙阁老的态度,朕还是要尊重的。”
  毕自严眉头皱了皱,孙承宗要考虑,他就不考虑了?
  毕自严知道,朱栩这是委婉的表达他的态度,但毕自严对帅府不断扩大的权力以及影响力还是深感担忧,坚持道:“皇上,帅府,外事局的权责分明,帅府不应过度越权,造成朝廷权职的混乱,臣坚持这件事由内阁主导。”
  朱栩头疼,单手扶额,别的事情他还能压一压,现在毕自严占着道理又相当坚持,令他为难。
  毕自严抬头看着朱栩,果断的道:“臣可以允许帅府派人参与谈判,但这件事,由内阁主导,皇上决断。”
  毕自严这也是摸清了朱栩的套路,生怕他再出其他主意,用这个堵朱栩的嘴。
  朱栩嘴角微笑,一拍桌子直起身,道:“好,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了。对了,孙阁老是内阁次辅,不能因为他是帅府元帅就将他排除在外,内阁的事务,还要多咨询他的想法的。”
  毕自严脸上罕见的出现一丝自嘲之色,心里苦笑,饶是他耍了心机,终究比不过眼前人。
  他输的还不在眼下的小手段上,且是大谋略,这件事,终究还是绕不过孙承宗,也就是绕不过大元帅府。
第1158章
倭国需要做更多的准备
  有朱栩的干预,孙承宗很快插手到了外事局与倭国的谈判中。
  自然,面上还是由外事局主事巩永固出面。
  鸿胪寺。
  鸿胪寺名存实亡,但也是一个有分量的地方,很适合外交谈判。
  青山忠俊今年六十六岁,是一个精干,瘦小的老头,佝偻着身体,坐在巩永固对面。
  松平信纲则面无表情,坐的靠后一点,躬着身,低着头,貌似很恭敬。
  巩永固腰杆挺直,目光直直的看着青山忠俊,沉色道:“本官再次重申,天道秩序不容挑战,人类生存之权不可剥夺,这是天地所授,无可更改,不可商榷!贵国的所作所为,已经严重触犯,我天朝必须做出惩戒!”
  青山忠俊脸上毫无波动,微微躬身,道:“天使所言,小人俱以明白。我国对天朝的要求并无抵触,并深为赞同,此来就是为了解释岛原之事。”
  巩永固看着青山忠俊,道:“贵国对基督教徒,对平民的屠杀不能继续,必须尊重他们的人权!贵国必须永久放弃对琉球,朝鲜的侵略!必须要明白,天朝秩序的缔造者是我大明,天地之中,国中之国,不容挑衅!”
  青山忠俊神色依旧没有一丝波澜,轻轻躬身,道:“天使所言甚是,小人悉数尊听。”
  巩永固已不是吴下阿蒙,更不是傻子,倭国这么好说话,绝对不是明朝施压的结果,多半是有什么阴谋。
  巩永固语气强硬如故,颇为咄咄逼人的道:“我想了解贵国计划下的具体的做为。”
  青山忠俊立即道:“是。我国的军队已经撤出岛原半岛,岛原之地将成为基督教徒的圣地,我国不会再做要求。我国天皇已经向大明皇帝陛下上书,表达对皇帝陛下的尊敬之意,并每年进贡二十万石大米,三十万两白银,其他不计。我国放弃对朝鲜,琉球的领土藩夷要求,与两国划定清晰的国界,永世睦邻友好,互不征战……”
  巩永固听着青山忠俊的话,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潜台词,他更进一步的道:“如果倭国真的做到,我朝将撤回海军,并且在对马岛的兵力保证不会超过三千,虾夷的不会超过一千,与倭国签订互不侵犯的条约……”
  青山忠俊脸角第一次动了,抬起眼皮,看向巩永固,目光幽森如深海。
  他说要划定边界,就是要求明朝从对马藩,虾夷岛撤兵,但明朝显然打定主意不会吐出来。
  他看着巩永固,十分诚恳的道:“我国愿意将供奉提升一倍,换取大明从虾夷,对马岛撤兵,这两地是我倭国一直以来的属地,请天使务必谅解!”
  巩永固沉吟一声,道:“这个本官做不了主,我能向你承诺的是,大明对倭国的领土不感兴趣,如果贵国坚持,我可以奏请,分批次归还,用五年时间来监察倭国是否违反承诺,如果没有,将归还两岛。”
  青山忠俊深深的看了眼巩永固,忽然一躬身,道:“多谢天使。我国愿意再翻一倍,请大明放弃对萨摩藩的支持,允许我们内部解决分歧。”
  巩永固毫不犹豫的答应,道:“可以商讨。本官再次重申,任何分歧,争端应当透过我们这样的坦诚谈判来解决,大明反对一切武力行为,这是不人道,对生命的漠视,我天朝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
  青山忠俊对巩永固话里的一些词无法理解,但听出他的意思,眸光幽冷,道:“天使的话,小人谨记在心。我国并不好战,我们期盼永世的和平。”
  巩永固片刻后点头,微带赞许的道:“如果贵国真有如此态度,这场战争就不会发生。我希望贵国吸取教训,不要再做出此类事情。虽然我大明不会真的派兵参战,但有太多办法对你们予以制裁……”
  青山忠俊道:“我国对天朝的意思完全明白,我们将努力学习天朝的一切!小人再次恳求天使,允许我国派遣生员来明朝学习明朝的文化,我国对中国仰慕已千年之久!”
  巩永固对这个有些措手不及,想了一阵,道:“我会为你们奏请。为了防止你们破坏承诺,倭国必须严格控制兵力,并且不得发展火器,三十丈以上的战舰,这些都需要允许我天朝派专使核查……”
  青山忠俊太阳穴鼓动了一下,果断依旧,道:“当然,我国没有丝毫异议。天使,我国地窄民多,田亩稀少,山地贫瘠,恳求天朝放开对我朝贸易的限制,我们希望与天朝互通有无,坦诚相待……”
  巩永固提出的要求可以说相当过分,正常来说即便能接受,至少也要反弹一二,讨价还价,但青山忠俊照单全收,丝毫没有犹豫!
  巩永固眼神如剑,在青山忠俊脸上扫视。青山忠俊老奸巨猾,微低着头,表情始终如一,看不出一丝的波动。
  另一边的松平信纲更是如此,他面色冷清,一直跪坐,内心的想法一点都没有表露在脸上。
  巩永固看不出端倪,心神无比警惕,抬头看向青山忠俊身后不远处的一个外事局官服的人。
  这个人是内监,他稍做沉吟,不动声色的对着巩永固点头。
  巩永固深吸一口气,看着青山忠俊道:“我会尽快拟定一个条约,只要贵国天皇,幕府将军签字,这次的谈判便算生效。本官再提醒一次,我天朝相当重视契约精神,若是贵国违反,天兵必将,到时高山巨石粉碎如土!”
  “是!”青山忠俊,松平信纲顿时一躬身,干脆的应道。
  巩永固又打量了两人一眼,出了鸿胪寺,整理着谈判内容,转道去皇宫。
  鸿胪寺里的青山忠俊,松平信纲相继走出,两人没有坐马车,而是踱着步子,走回驿馆。
  等走了一段,避开行人,松平信纲道:“明人确实还没有吞并我倭国的打算,只是为了要我们屈服。”
  青山忠俊佝偻着身体,走的很慢,目光如鹰一般看着大明繁华的京城,道:“明人拿到了虾夷,对马,鹿儿岛,岛原也算,已经形成了对倭国的包围,即便现在不吞,用不了多久入侵也会开始。”
  松平信纲跟在他身侧,道:“所以公方决定隐忍,全力准备,再与明朝开战?”
  青山忠俊道:“明人的火器,战舰太过强大,他们的海军有五万人,倭国是海岛国度,不管他们是全面进攻,还是逐个吞并,我国都难以招架。我们需要做很多事情伊豆守,丝毫不能耽搁……”
  “我明白。”松平信纲虽然面无表情,但眼神满是担忧,道:“明朝地处中国,地大物博,繁华非我倭国可比,我们确实要认真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5/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