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茵教父(校对)第4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8/861

  调整了新战术,托特纳姆热刺在威斯特法伦球场的开局打得很差,被多特蒙德压制并率先敲开了彼得·切赫的球门,但到了下半场,托特纳姆热刺进行了调整,替补上场的范尼再度一锤定音,为托特纳姆热刺打入了扳回比分的一球,1:1。
  这个比分最终也保持到了比赛结束,托特纳姆热刺从客场取得了一场平局。
  打完了多特蒙德,托特纳姆热刺却没有立即返回伦敦,而是在德国继续另外一场热身赛,对手是上个赛季在德甲表现出色的纽伦堡,这一次托特纳姆热刺明显表现得更好,范尼再度取得进球,而里贝里和法布雷加斯各有一球入账,3:0客场完胜纽伦堡。
  回到英格兰,球队继续坐镇白鹿巷球场,迎来了本赛季降入了英冠联赛的伯明翰,可史蒂夫·布鲁斯所执教的这支球队却在白鹿巷球场硬生生的跟托特纳姆热刺逼成了2:2平局。
  事实很明显,托特纳姆热刺的进攻能力确实是不弱,但防守问题也不少,尤其是球队的整体默契和战术都需要继续进行完善,可时间不等人。
  在托特纳姆热刺跟伯明翰进行热身赛的时候,贝尼特斯的利物浦也和切尔西开始了社区盾杯,结果红军2:1击败了穆里尼奥的切尔西,取得了开门红,不仅如此,这一场比赛中利物浦几乎完全压制了切尔西。
  穆里尼奥这一场比赛排出了舍甫琴科和德罗巴的双前锋组合,但两人明显完全不搭嘎,而中场兰帕德和巴拉克的配合问题也不小,埃辛和马克莱莱谁来担纲主力,再加上球队的门将问题,现在的切尔西可以说是问题成堆。
  但不管怎么说,蓝军也依旧是当下英超中最有希望夺得冠军的球队,毕竟这支球队的实力摆在那里,只是,那么多的问题势必会影响到切尔西!
  因为随着社区盾杯的结束,英超大幕也逐渐拉起!
第374章
王朝根基
  “你好,马丁,欢迎来到齐格威尔训练基地!”
  这一天,叶秋在位于恩菲尔德西部的齐格威尔的训练基地里,接待了来自伦敦市区的泰晤士报知名记者马丁·萨缪尔,他是叶秋在切尔西执教时期的老朋友了,所以这一次他把新赛季的首次专访留给了马丁·萨缪尔。
  这是英超一条不成文的默契,新赛季前主教练都会接受媒体采访,对新赛季进行一轮预期,同时也是为球队擂鼓助威,尤其是一些中小球队,更是希望用这种方式来呼吁更多的球迷来到现场看球。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齐格威尔!”马丁·萨缪尔有些难以置信,倒不是说有多么多么糟糕,或者是很离谱,场地、室内场馆、训练楼,该有的都有,可就是给人一种跟英超球队,甚至是英冠球队都很不相符的感觉。
  “你知道,我之前看了你在泰晤士报的专栏里说,我花了近亿去搞了一座训练基地是乱来,我就想邀请你到这里来走走!”叶秋笑着说出自己为什么要把专访的地点安排在这里的原因。
  马丁·萨缪尔听后一笑,环顾周围,他真的发现齐格威尔训练基地很简陋。
  如果跟当年切尔西的哈灵顿训练基地比起来,齐格威尔唯一胜出的就是那一座塑料膜覆盖起来的室内训练场,可其他的任何一项都是完败,这绝对不是一支英超球队应该有的训练基地,因为所有包括球员的休息环境都太过于简陋了。
  “虽然,我现在认同你兴建一座新训练基地了,我还是保留自己的意见,花那么多钱,太浪费了!”马丁·萨缪尔也是笑着继续坚持自己的意见。
  叶秋呵呵一笑,“你知道吗?我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一支足球俱乐部的核心资产到底是什么?对,我不否认,是俱乐部本身这一块招牌,可维护这一块招牌的是球员,是球员在足球场上一场接着一场比赛的厮杀拼下来的。”
  “所有的足球俱乐部包括豪门,他们的悠久历史、辉煌传统,都是靠球员流血流汗拼下来的,所以我在想,为什么所有的足球俱乐部不能对待自己的球员更好一些呢?”
  叶秋笑了笑,“我在美国看过很多大公司的总部,谷歌、苹果、微软,还有,当然,我们叶子科技的总部……”说到这里的时候,叶秋嘿嘿一笑,谁都知道叶子科技现在是美国和全世界赫赫有名的大公司了,目前正准备在硅谷创建一片工业园区。
  “如果把足球俱乐部看作是一家公司的话,它实际上就是一家公司,那么球员就是这家公司创造价值的骨干精英,而所有的公司都不会亏待自己的骨干精英,都会想方设法给这些精英们最好的工作环境,最好的待遇,最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可以安心工作!”
  说到这里的时候,马丁·萨缪尔有点理解叶秋所想要说的了。
  “所以,我要筹建西奥博尔德训练基地,我要在训练基地里提供给我的球员最好的,我们的宿舍将完全按照五星级酒店的标准,我们的餐厅将聘请最优秀的厨师、最专业的营养专家来照顾球员的饮食,我们也将提供给球员最好的服务,不仅仅是在训练基地里,包括在训练基地外,包括球员的生活,只要他们有需要,我们都给予最大的帮助!”
  “我想我有点明白了!”马丁·萨缪尔听了之后不住的点头,这确实是一个很多俱乐部,甚至可以说是几乎所有的俱乐部都不曾给予过重视的地方,“虽然我还是觉得你对训练基地花钱太多,但我收回自己之前的那一番看法!”
  最后这一句话逗得叶秋直笑,其实他欣赏马丁·萨缪尔是因为后者作为一个独立撰稿人,他有着自己专业而又独立的立场,别看他一直对叶秋态度不错,可实际上他没少骂叶秋。
  当然,马丁·萨缪尔的骂不是谩骂,不是随便毫无根据的骂,而是直接指出我为什么骂你。
  “我看了这个夏季托特纳姆热刺的所有六场热身赛,我发现,这支球队越打越好,尤其是这支球队所展现出来的攻势足球,跟你在切尔西的时候很不一样,反倒有点像是回到了阿贾克斯时期。”马丁·萨缪尔说出自己的看法。
  叶秋点头,“我曾经跟我的助手,毛罗·塔索蒂这样说过,我觉得我在切尔西执教的两年里没有什么进步,我说的是作为主教练在战术层面上的那种进步,毛罗对我说,他说一部分是因为成绩上有压力,另外一部分是因为球员整体实力太强。”
  马丁·萨缪尔明白叶秋的意思,成绩上的压力会让人放弃一些比较冒险的做法,而球员实力太强则是会让主教练不得不在战术层面上做出妥协,因为球队整体战斗力才是最重要的。
  “我自己觉得我不是没有进步,我进步不少,只是很多东西都没有表现出来的机会,而在我休息的这一年时间里,我一直都在整理和思索我未来的足球道路要怎么走,我从前到后慢慢的理清楚,然后我就决定,我要打造出一支属于我心目中理想的球队。”
  “英超的激情、意大利的防守、西班牙的细腻和德国的整体?”马丁·萨缪尔笑着问道。
  叶秋笑着点头,这确实是他过去曾经说过的,心目中最理想的球队,而在得到了毛罗·塔索蒂的加盟之后,他真的发现自己有希望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
  “其实我相信,一直以来肯定会有很多球迷,甚至不是球迷,而只是你的粉丝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你已经到达了现在这样的高度,却还想要收购一支球队,亲自来执教球队呢?”马丁·萨缪尔问出了一个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全世界共同的疑惑。
  “很高吗?”叶秋笑着摇头,“就是赚了点钱而已!”
  “真的,我不是在故意谦虚或者是干么,我觉得我就只是这样而已,我曾经回去过我的祖国和我的家乡,我也去过很多很多不同的地方,我遇到过很多喜欢宙斯手机的人,他们知道我,认出我,但仅此而已,过去了他们照样过自己的生活。”
  “有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名人真的有那么高高在上吗?他们也不过是人,也一样要生活,一样会犯错,一样有追求,而我一直都觉得,有很多名人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能够控制或者是影响到别人,能够改变很多事情,可事实上,你真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因为你也只不过是出了名而已。”
  “你的意思是说,你一直没把你自己当一个名人?”马丁·萨缪尔问道。
  “不,我有当自己是一个名人,所以我每做一件事每说一句话之前,我都会考虑清楚后果!”叶秋摇头,“但是我从来不会把自己当作是一个能够随便控制、影响、干涉别人的特殊,你知道有很多人骂我,但我从来不会呼吁支持我的人去骂他,因为那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但你不能不否认,有很多人确实很崇拜很支持你!”马丁·萨缪尔说道。
  “所以,我一直觉得自己应该要为此背负责任,但我也相信,那只不过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过程,等到他们将来成熟了,有了家庭有了工作有了奋斗的目标,那我在他们眼里算什么?也就是一个谈资而已!”
  马丁·萨缪尔听了之后呵呵一笑,“很少听到有名人会这样说自己的,但这种想法很理智。”
  “我倒是觉得我偷懒!”叶秋笑着回答,“因为那些喜欢影响和干涉别人的人,心里头都有一种救世主的自我感觉,那太辛苦了,因为随时随地他们都得去跟蝙蝠侠并肩作战,而我就不用,我不需为此背负责任!”
  这一句话纯粹是开玩笑的,所以马丁·萨缪尔呵呵一笑,听过就算了。
  “你还没有说出自己为什么要回来执教!”马丁·萨缪尔提醒道。
  “个人追求!”叶秋点头,“我记得弗格森曾经说过,刚刚离开的时候会觉得放下了一块大石头,整个人都觉得轻松了,可一个月是这样,两个月是这样,三个月后你就会觉得浑身不自在,好像生命中少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叶秋刚说完,马丁·萨缪尔就哈哈大笑,“同样的话我听弗格森说过,所以他不肯退休!”
  “对,就是放不下,你心里头还有追求,还有想法,你就放不下!”
  “那么这一次回来执教,有没有给自己订一个目标?”马丁·萨缪尔问道,“或者就是纯粹个人追求,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当然不会,目标是肯定有的,没有目标就无趣了,我希望能够把托特纳姆热刺打造成一支英超和欧洲最顶尖的球队,我希望把它打造成一支豪门。”叶秋没有丝毫隐瞒自己的想法。
  马丁·萨缪尔听了之后,眉头一皱,“但是之前确实是有很多人觉得你那一句给钱给时间你能再造一支豪门,那纯粹是一句大话,因为事实证明,切尔西哪怕是到现在,都不算是豪门,最起码,在欧洲主流没有人承认他!”
  叶秋想了一想,摇头道:“这应该需要一点时间,你知道,足球的记忆是非常短暂的,在切尔西辉煌的这一段时间,欧洲和全世界球迷讨论的话题肯定少不了切尔西,所以你说他们不是豪门,那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得到原来豪门球队的承认,但球迷已经承认了。”
  “这里面应该少不了媒体的推波助澜吧,豪门这词都用滥了!”马丁·萨缪尔觉得。
  “对,但你不可否认,在过去这三年里,有非常多的球迷的记忆是属于切尔西的,在这些球迷的心目中,切尔西就是豪门,属于他们的豪门,其他人承认不承认都无法改变。”
  “当然,我不得不说,切尔西很多方面都做得不是很理想,原本他们可以做得更好,征服更多的球迷,他们可以在球场上,在球队之间,在年轻一代球迷,在慈善事业,甚至是在整个社会中都做出更多的贡献和努力,但在这一些方面他们都做得很差,这也影响到他们无法得到主流承认的一个重要原因。”
  马丁·萨缪尔听了之后呵呵一笑,“看来你真的对球队有着很长远而且很完善的规划,那么,你是否又能够透露一下,在你的计划当中,托特纳姆热刺几年能够拿到英超冠军?”
  叶秋想了一想,“三年!”
  “太长了点吧?要知道,你执教切尔西第一年就双冠王!”马丁·萨缪尔代替叶秋的球迷发表自己的不满,觉得三年时间太长。
  “切尔西走得太快了,步子迈得太大,导致出现了很多很多问题,而且任何人都不能够抹杀拉涅利先生对切尔西之前的执教和贡献,没有拉涅利就没有后来的切尔西,而托特纳姆热刺前几年一直都比较动荡,也就是上个赛季好一点。”
  马丁·萨缪尔接受了这个解释,“我发现你给出三年,可实际上你一直都超出预期,例如你执教切尔西的时候,第一年谁都想不到会拿双冠王。”
  “这种事情没法计算,我自己心里头也没底,打一场算一场,总不能我现在说我要拿冠军,可到了赛季结束后,拿不到冠军,球迷们不停的骂我,说我吹牛,夸下海口之类的吧?”
  马丁·萨缪尔哈哈大笑,“还有一个问题,最近这一段时间,托特纳姆区有一些球迷都在反对你跟市政府申请共同筹建伦敦奥林匹克运动场的事宜,他们觉得,你要建也应该建在托特纳姆区,你对此怎么看?”
  叶秋想了想,这个问题确实是比较棘手,当然,不算是大问题,只是有一部分托特纳姆热刺的球迷对区议会提出申请,希望区议会能够阻止托特纳姆热刺的想法。
  “我觉得得这么看,就好比这一座齐格威尔训练基地,它很小很简陋,而重要的是,周围的地皮都不属于我们,也不可能买得到,就算是买也一定很贵,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要筹建新训练基地,怎么办?”
  “建,才能够有发展,有未来,不建你一直守着这一座残破的训练基地,看着你的竞争对手一个接着一个的超过你,并且你意识到自己正不停的被拉开距离,你怎么办?”
  “阿森纳缩衣节食都要兴建新球场和新训练基地,因为他们很清楚,这是一支球队的未来,而他们建了,我们不建,现在看不出来,再过两三年,再过几年时间,你就会发现,他们正在不停的拉开自己的领先优势,而我们怎么追都追不上!”
  “同样的道理,在托特纳姆热刺的白鹿巷球场周围都是密集的居住区,身后是一家运动会所场馆,如果要在这里筹建一座新球场,牵涉非常大,而且成本也是非常高的,我们必须要考虑到这个现状。”
  说到这里的时候,叶秋也没有继续多说什么,而是采取安抚策略。
  “我能够理解托特纳姆区球迷的一些想法,他们对俱乐部有感情,希望球队能够留在托特纳姆区,但我可以承诺,哪怕日后真的迁移到了伦敦市区,我们也绝对不会忘记托特纳姆区,而我也相信,所有支持和热爱托特纳姆热刺的球迷都不希望俱乐部错过这样的发展机会。”
  事实上,对于托特纳姆热刺准备跟伦敦市政府合作的事情,托特纳姆热刺的球迷都比较分化,撇开很多已经离开了托特纳姆区,几乎都是清一色赞同的球迷外,哪怕是在托特纳姆区的本地球迷都是支持和反对各占一半。
  支持者认为,球队南下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更广阔的发展平台,这对球队是有着莫大好处的,管理层的决定绝对是英明,应该得到支持。
  而反对者则是认为,管理层只考虑俱乐部的发展,而漠视了球迷的感受,对于他们这些生活在托特纳姆区的球迷来说,一旦热刺南下,他们心里头难免就会感到失落,日后看球也很不方便,所以他们反对,并希望社区阻止。
  叶秋和伊丽莎一点都不敢小觑这些反对者,因为很多时候,反对者是可以发挥巨大影响力的,所以俱乐部都采取了安抚措施。
  不仅如此,为了能够安抚托特纳姆区政府,叶秋还决定以托特纳姆热刺的名义,每年都捐献一部分款项,用来支持社区的治安和环境治理问题,同时也决定跟各球迷组织展开合作,支持和帮助一些有困难的球迷家庭,同时还成立了托特纳姆热刺助学基金等公益事业。
  叶秋这么做,一部分是因为要安抚球迷,同时经营托特纳姆热刺的核心球迷组织,同时也是为了加强俱乐部的形象建设,提升俱乐部的软实力。
  按照伊丽莎和营销部门的估计,虽然在这些项目上花费不少,可实际上,俱乐部能够在日后从其他方面,例如赞助商等方面得到更多更大的回报。
  别的不说,只要托特纳姆热刺能够得到伦敦奥林匹克运动场奥运会后的所有权以及周边地皮,就这一块收益就足以让托特纳姆热刺赚到爆!
  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是可以取得共赢的,只是看你的运作方法和方式是否恰当合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8/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