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茵教父(校对)第6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2/861

  涨薪的方案往往都是很容易通过的,而叶秋则是希望通过这种浮动式的薪水结构,调动球员以及雇员们的积极性,保证球队在商业和竞技领域的积极性。
  假如球队能够年年夺欧冠,年年营收第一,那你给所有人高薪都不怕了,不是吗?
  在这一次的会议上,罗恩·古尔利也对球队上个赛季的一些情况作出了总结和报告,其中就包括收入,而因为球队在欧冠赛场上止步于半决赛,所以在欧冠方面的收入比上个赛季要少掉不少,但在英超联赛的收入却有了不小的涨幅。
  “我们上个赛季在英超联赛所拿到的联赛奖金达到了六千一百七十万英镑,其中最大头的收入是来自于电视转播费,除了每支球队都有的一千四百六十万英镑的基本转播分成,以及一千零一十万英镑的海外版权费,再加上两百万英镑的赞助商与许可证协议费外,我们在直播场次的分成上也达到了一千九百万英镑。”
  英超的转播分成是很复杂的,包括基本固定分成、海外版权以及一些费用,这些都是二十支英超球队全部一样的,但还有一部分是转播场次多少的分成,直播一场是五十万英镑,而包括托特纳姆热刺、切尔西和曼联等球队,直播场次基本上都是场场直播。
  还有另外一部分就是联赛最终排名奖金,一个排名是八十万英镑,托特纳姆热刺拿到了联赛冠军,总共可以得到一千六百万英镑的奖金收入。
  也就是说,单单托特纳姆热刺在英超联盟这边拿到的奖金和收入就达到了六千一百七十万英镑,折算起来就将近八千万欧元,这绝对是一笔令到其他所有联赛的球队都垂涎三尺的巨额收入,恐怕也只有西超的两支球队能够超过托特纳姆热刺了。
  但这才仅仅只是转播方面的收入,如果算上球票收入、比赛日经营收入、商品销售、赞助收入以及其他方面的各项收入,托特纳姆热刺的营业收入将达到了一个历史最高水平,预计将进一步缩短自己跟曼联和皇家马德里之间的差距。
  要知道,托特纳姆热刺取得这一份成绩,这都还是在白鹿巷球场不给力的情况下,如果换到了新球场,现在的托特纳姆热刺在经营上已经不输给任何一支球队了。
  在财政收入有不小的提升的情况下,球队除了给球员和雇员的薪水和待遇适当的提升外,还决定继续追加在其他方面的一些收入,例如2010年圣诞狂欢节的投入预算就提高了,还有就是托特纳姆热刺的青训教练员培训班的预算,天才日选拔活动的预算等等。
  其中,因为天才日选拔活动,使得托特纳姆热刺可以组建起完整的青训梯队,所以叶秋宣布,从下一个赛季开始,托特纳姆热刺的青训营将全面按照阿贾克斯的青训模式,引入优胜劣汰的考核制度,一年一次进行考核,对所有表现不合格的球员都给予请退。
  不仅仅是球员,对于所有在托特纳姆热刺任职的雇员和教练员,都同样采取考核制度,表现不佳或者是不合格的雇员和教练员,也都一律给予请退。
  在叶秋看来,过去的托特纳姆热刺青训营是一潭死水,只进不出,但那时候是因为托特纳姆热刺没有完善的青训梯队,可现在不同了,托特纳姆热刺有足够的名气和吸引力,每年都吸引越来越多的青训球员加盟,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加强竞争。
  酝酿已久的夏季天才日选拔活动将在七月份举行,跟去年的天才日选拔不同的是,去年只针对英格兰本土,但这一次却是扩大到了欧洲地区,但在英国以外的地区,基本上都是采取球探推荐的方式,毕竟托特纳姆热刺要为参加天才日选拔活动的球员提供食宿,得考虑一下成本和投入的问题。
  可就算是这样,球探部门将推荐二十名英国以外的球员来参加天才日选拔,基本上都是在欧洲地区,而在英国本土,已经吸引了过万名十四岁以下的球员的报名,其中有一些还是参加过之前圣诞节的天才日选拔活动的球员。
  从今往后,天才日选拔活动将变成一年两次,分别在圣诞节前后以及夏季的七月份,这一项活动将为托特纳姆热刺青训营提供源源不绝的补给。
  随着叶秋、彼得·凯尼恩、罗恩·古尔利三大托特纳姆热刺巨头先后上台,介绍了过去一年托特纳姆热刺的发展情况,在场所有人都可以感受到托特纳姆热刺的变化,尤其是这支球队在过去几年时间里,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
  现在的托特纳姆热刺已经是英超和欧洲足坛一股不可忽视的新锐势力,甚至有很多媒体和球迷都已经把托特纳姆热刺归入了豪门行列,但叶秋自己却很清楚,托特纳姆热刺还没有建立起一套有效合理,并且持久的运营机制。
  而且接下来几年的英超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大鳄涌入英超,都将给托特纳姆热刺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而这一切都要求托特纳姆热刺必须要不停的发展。
  在这一次的会议上,叶秋也对下一个赛季的球队一些事情进行了布置,而重点就在球队阵容上,他希望把租借在外的丹麦小将埃里克森、内马尔、库蒂尼奥和卢卡斯·莫拉都召回伦敦,并让他们参加下一个赛季的英超和杯赛。
  叶秋希望球队从现在开始进行准备,因为内马尔、库蒂尼奥和卢卡斯·莫拉这三名巴西球员都需要申请劳工证。
  因为之前曼联等英超球队错失了包括卡卡在内的多名未来巨星,使得英超球队齐齐对英足总发出了强硬的呼吁,最终通过了特殊天才条款,而在那之后,劳工证对于一些知名度比较高的年轻新秀也都开始适当放宽限制,尤其是一些足球强国的天才新秀。
  所以叶秋觉得,内马尔和库蒂尼奥这两名在巴西国内联赛,以及巴西国青队都表现得非常抢眼的年轻球员来说,拿到劳工证的问题不是很大,毕竟现在托特纳姆热刺的公关能力跟当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但卢卡斯·莫拉就比较难办了,尤其考虑到他目前还没有在巴西国家队和青年队登场亮相过,所以他拿到劳工证的难度最大,叶秋和托特纳姆热刺的教练组也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如果他确实是拿不到劳工证,那就是送去阿贾克斯历练一段时间。
  随着新赛季,博格巴、埃里克森、纳斯塔西奇、瓦拉内、内马尔、库蒂尼奥等球员进入一线队,再加上菲尔·琼斯、凯尔·沃克、拉姆塞、哈扎德等原来就在一线队的球员,使得托特纳姆热刺新赛季的九零后球员将达到十名,而托特纳姆热刺一线队的名单也达到二十六人,将成为英超平均年龄最小的球队。
  布置完了球队各部门的相关任务之后,托特纳姆热刺各部门的一些负责人也都分别就下一个赛季的计划给出一些想法和意见,其中有很多都是直接在会议上大家讨论一下通过了,而有些则是要到新赛季再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选择。
  而这一场托特纳姆热刺赛季结束后的内部管理层会议,在开了四个多小时后,在傍晚时分结束,而叶秋在会议结束后,又邀请了所有参加会议的雇员和教练们南下伦敦聚餐,一直到晚上才解散。
  第二天,托特纳姆热刺除了白鹿巷球场的行政部门的雇员外,西奥博尔德正式进入了休假。
  跟往年一样,叶秋的夏季假期还是将跟家人们一起过,而这一次他们将返回国内,到上海和厦门去,不过黄楚的假期要等到六月份,再加上小黄蓉的幼儿园还没有放假,所以叶秋就在球队放假后,抽出时间提前一个人到美国。
  但在欧洲,虽然表面上所有媒体都在为即将到来的世界杯预热着,但暗地里,英超一众土豪们却都已经开始为下一个赛季的引援而做着准备,其中不乏一些把手伸向托特纳姆热刺的球队。
第597章
边缘化的逆袭
  “重组?你确定?”
  当伊丽莎好不容易见到了叶秋,两人刚刚经历过两场抵死风暴的缠绵之后,当她听到从叶秋口中说出的,要对叶子科技的业务和管理模式进行重组的话,她惊讶得整个人从他的身上撑了起来,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美妙的胸前春光都暴露在了叶秋的面前。
  但此时此刻,叶秋的眼神很严肃,没有半点杂念,“是的,我非常确定!”语气也非常坚决。
  叶秋一直都坚信一句话,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但这句话不仅仅只是适用于学习,同样适用于一个人,一家公司,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因为任何人都要知道,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他不是一个静态,而是动态的世界,他随时随地都在变,你只有跟着他变,适应它,才有未来。
  所以叶秋决定借着英国推行新税率的机会,对托特纳姆热刺的内部管理和薪水模式进行改革,但同样的道理,叶秋来到美国,他也希望对自己麾下的叶子科技进行改革。
  “我不是很明白!”伊丽莎明显觉得现在对叶子科技进行重组和改革,这简直就是疯狂。
  要知道,这家公司在过去几年绝对是全世界最赚钱的公司,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积累了令人惊讶的财富,而更加重要的是,叶子科技目前还在以非常迅猛的势头在往前冲刺,只要加以时日,他绝对能够成为媲美微软那样的巨无霸高科技企业。
  在势头如此良好的情况下,叶秋却说要对公司进行重组和改革,这让伊丽莎感到不理解。
  叶秋从床上走下来,在充满冷气的房间里走,走到了窗户前,唰的一下拉开了窗帘,入目处时幽静漆黑的花园,以及那镶嵌着繁星的夜空。
  “你知道,我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摩托罗拉、诺基亚这些昔日的龙头企业,甚至是微软,到最后都会走向衰败?”叶秋缓缓的,用着一种很平淡,但却让人感受到他仿佛是对这些公司的经历感同身受的那种语气。
  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衰败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微软说衰败还太早了点,可要知道,在整个高科技领域里,尤其是顶尖的高科技专家领域里,几乎都对微软的未来充满了一片灰暗,因为这家公司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有丝毫进步。
  当然,这个世界是一个动态的世界,没有谁敢说绝对会这样,所以微软的衰败只能算是大概率事件,但也不排除它突然间出现了某种伟大的创新,进而带动这家公司走出泥潭。
  “是他们不想要创新吗?还是说,他们无法研制出令人感到满意的产品?又或者是他们不够努力,缺乏上进心?”说完之后,叶秋摇了摇头,“很明显,所有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创新能力毋庸置疑,他们产品的质量也不需要怀疑,甚至他们追求卓越,不停的给自己提出更高要求的理念也不输给任何人,可为什么他们衰败了?而且衰败得好像毫无征兆,来得让你猝不及防!”
  就好象诺基亚,几年前的诺基亚辉煌一时,市值高达一千五百亿欧元,可在短短不到五年时间里,市值挥霍一空,但你能说诺基亚没有创新能力?缺乏高素质产品?不够努力?
  有这种想法的人就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瞧瞧现在手机行业里,占据销量第一的依旧是诺基亚,然后再想想,到底是为什么吧!
  “不知道你听没听说过,我们推出的宙斯手机,这个概念诺基亚实际上早就已经有了,也就是说,他们曾经一度想过要推出宙斯手机,而且比我们还要早,如果当时他们推出了这样一款手机,或许会因为互联网和电信技术达不到要求而失败,但或许会成功,然后就没有我们什么事了,可他们忽略了,因为他们觉得,会用这种手机的用户很少,少到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他们觉得不值得研发这样的一款手机。”
  这个故事伊丽莎也曾经听说过,实际上不仅仅是诺基亚,有很多的手机制造商和互联网公司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但他们最终都没有去执行,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一块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边缘市场。
  伊丽莎无疑是聪明绝顶的一个女人,所以她很快就明白叶秋的意思了,边缘市场。
  所有行业所有创新,几乎都是来自于边缘市场!
  当块头巨大的商用电脑大行其道的时候,个人电脑被看作是边缘市场,因为所有人都觉得,没有人会在家里使用这种块头又大又笨重,同时还不方便,价格又那么昂贵的电脑,可史蒂夫·乔布斯推出了个人电脑,彻底改变了这个世界。
  这就是一次用边缘市场逆袭成功的经典案例。
  但仅仅只是苹果公司吗?
  错了,纵观全世界,人类历史以来几乎所有的颠覆性科技,全部都是来自于边缘化市场的创新,然后再利用边缘化市场去逆袭并吞噬掉整个市场。
  但这是一种宿命,一种轮回!
  就好象当年的微软,比尔·盖茨也是从边缘化市场做起来的,并且成功的把微软做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可等到他的微软成为了市场的主流之后,他干了什么?
  他干了一件所有占据市场统治地位的公司都会干的事情,那就是集中所有精力去不断的完善自己的主要业务,也就是Windows系统和Office等核心业务,这导致微软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技术创新的机会,甚至错过了智能手机的崛起,直接导致微软现在整个消费电子领域的业务全部崩溃。
  以前做互联网,做PC,谁会想到要去做智能手机?
  也就是说,当一家公司统治了市场之后,他就变成了主流市场,但他不可能覆盖所有的边缘市场,而会有一大堆的小公司,一群带着创业激情,带着创造力的创业者们为了摆脱大公司的阴影,而投入边缘市场,并且将他们的创造力带入这个市场,创造了颠覆性革新,再度完成一次边缘化市场的逆袭。
  如此周而复始,就好象是一种宿命,一种轮回,不停的在人类历史上上演。
  叶子科技也是从边缘市场做起来的,从互联网和手机中间的一块边缘市场做起来的,所以他能够摆脱诺基亚,摆脱微软等公司的阴影,成长到今时今日的地位和影响力。
  可问题是,现在安卓系统成为了市场的主力,占据了将近70%的市场占有率,宿命会不会再度上演?是不是很快就会有一家颠覆性的公司来革掉叶子科技的命?
  这是叶秋一直以来都在思考的问题!
  有人说,叶秋为什么不整天呆在美国,为什么不参与叶子科技的管理?
  因为没有必要,因为在叶秋看来,现在叶子科技的一切都不需要他,因为有更加专业的人在负责各项事情,而他作为公司的老板,他所想要思考和面对的不是日常的经营和管理,而是这家公司的未来要怎么走,走去哪里,这比什么都重要!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伊丽莎是一点就通,一通就明。
  叶子科技现在是主流市场,宙斯手机占据了市场统治地位,别看现在宙斯手机每一代都有不小的创新,可这种创新能够保持多久?跟当年那种宙斯手机刚推出时的颠覆性创新相比,现在的所谓创新都不过是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力的小创新。
  也就是说,在宙斯手机这个核心主业上,叶子科技就相当于是现在的微软和Windows系统。
  其实叶子科技现在完全可以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需要做,就盯着自己的竞争对手,别人做什么创新,我就跟着做什么创新,依靠宙斯手机强大的市场认同度,依靠安卓系统强大的市场占有率,没有任何一家公司,任何一个手机系统能够超越安卓。
  这就是主流市场统治者的优势,但也是绝症!
  因为你任何创新都不可能超过当年宙斯手机和安卓系统所带来的革命,你永远都只能生活在过去成功的阴影之下,然后等待着下一个不知道来自哪一个地方的颠覆性创新,革掉你的命,然后你才会突然间发现,哦,原来我当初错过了什么。
  当然,你可以有非常多方法来弥补自己在这一些方面的问题,例如收购一些创新公司,收购一些新兴的技术,也有从中取得过成功的,但问题是,绝大部分都是失败。
  伊丽莎很了解叶秋现在的想法,她知道叶秋的意思,叶子科技现在那么多的收购,实际上就是在弥补自己在创新方面的不足,但本质上依旧还是在强化宙斯手机和安卓系统的市场统治地位,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惯性思维。
  甚至,如果不是现在叶秋想到了,看出来了,她都不会察觉到这个问题。
  “我很认真的思考了过去传统商业规则,以及现在的互联网时代的商业规则,我觉得现在比过去要残酷得多,也要血腥得多,因为现在是一个讲究赢家通吃的时代。”
  叶秋的话不难懂,叶子科技现在就是赢家通吃,不仅仅将诺基亚推到了一个濒临崩溃的境地,同时也把自己其他的几个竞争对手,微软、苹果、谷歌等公司,至少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域都逼到了绝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2/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