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茵教父(校对)第6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1/861

  帅小伙嘿嘿的傻笑,看到偶像有点兴奋,有点激动。
  “拜托,尼克,训练时间要到了,赶紧的!”劳尔也在一旁笑道。
  皮尔洛一听也笑着点头,“好吧,尼克,你想要干嘛?”
  受到了鼓励后,这小子猛地抬起头,嘿嘿傻笑,“安……安德烈,我希望能够跟你拍张照,发到微博和微信上,还有顺便让你给我签个名!”但很快,他又摇头,“不,不是签个名,是签好几个名,我有好几个朋友都是你的粉丝!”
  皮尔洛一听倒是乐了,自己的队友都成自己的粉丝了,看起来自己真的是老了。
  笑着的时候,他随手拿出了自己胸前口袋里的卡地亚钢笔,接过尼克·鲍威尔递过来的签名簿,他发现这本签名簿上不仅仅是他的签名,还有其他几乎所有球员的签名,每人一页,看来这小子不是单纯的追星族。
  “送给我的队友,未来的球星,尼克·鲍威尔,安德烈·皮尔洛!”
  随着皮尔洛唰唰唰的写下自己的祝福和签名后,尼克·鲍威尔兴奋的一手接过自己的签名簿,同时兴高采烈的跟皮尔洛合拍一张,晒上自己的微博和微信,但就在他打算递出其他的一些队友交代的签名簿时,叶秋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好啦,追星族尼克·鲍威尔,那些想要索取签名的家伙让他们找机会自己到一线队来,我们马上要开始训练了!”
  叶秋突然出现的声音,让在场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他几乎没有任何声响,好像从地里钻出来的一样,而尼克·鲍威尔倒没有害怕,而是腼腆的笑了起来,“知道了,头!”说完,整个人就直接跑开去了。
  还别说,这小子跑起来速度也不慢,看起来很灵活的样子。
  “别跟那一群小鬼计较,不过他们很多人都是你的粉丝!”叶秋走近了之后,笑着说道。
  几乎只要是打中场的,没有一个会不欣赏皮尔洛的,最起码意大利人在中场的那种从容指挥和调度,在当今足坛还真是首屈一指,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皮尔洛要比哈维还要出色。
  当然,论荣誉和知名度,甚至是影响力,皮尔洛肯定不如哈维,但这更多的是成绩以及媒体关注度所决定的,但只要是收看比赛的球迷,没有人会不喜欢皮尔洛。
  “安德烈,等一下你先去研究中心,梅埃尔塞曼会先为你安排一套临时的训练服和球靴,放心吧,这只是暂时的,而且球靴也是耐克的,所以不存在赞助问题,至于为你量身订制的训练设备,还要再过一段时间才能送到,所以,暂时你得先将就一下!”
  托特纳姆热刺几乎每一名球员的球衣、球靴、护腿板等训练设备都是通过赞助商们量身订制的,很多都是根据球员的体型来打造的,而且这些训练服里面都专门配备了各式各样的传感器和训练仪器,目的就是为了帮助球队收集一些球员训练时候的数据。
  这些传感器甚至会沿用到比赛里,例如劳尔和贝克汉姆都曾经多次戴着发带出场,而发带里就有一个微型摄像头,把球员在比赛场上的一举一动,他们的观察、视野、跑动等等都拍摄下来,这些都是日后球队训练所需要的一些素材。
  皮尔洛也会如此,这一点叶秋早就跟他谈过了,他跟梅埃尔塞曼关系不错,也同意配合托特纳姆热刺的这一项研究,毕竟他现在是托特纳姆热刺的球员。
  而且这些都会对外保密,甚至劳尔和贝克汉姆上场带着微型摄像头,谁都不知道,也不会对外公布任何消息,所有的一切都是机密档案,球员也不会透露分毫,不管是对谁。
  皮尔洛按照叶秋的说法,直接去了研究中心,分别见到了梅埃尔塞曼、德米凯利斯和彼得·勃兰特等人,实际上,叶秋之所以放心的引进皮尔洛,跟他们的推荐,尤其是梅埃尔塞曼和德米凯利斯的力保有一定的关系。
  这两名前米兰实验室的负责人对皮尔洛的身体情况知道得一清二楚,他们都认为,上个赛季的伤病不会对皮尔洛产生任何影响,AC米兰放过皮尔洛将是巨大的损失。
  重返训练场后,皮尔洛直接去更衣室换上了训练设备,然后跑上了训练场。
  这时候训练场的周围已经聚集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甚至其中也有托特纳姆热刺自己的采访团队,因为托特纳姆热刺现在也推出了自己的电视台和官方杂志。
  跟其他的那些公开训练课总是敷衍了事,以一些稀疏平常的训练项目来应付媒体和记者不同,叶秋的第一堂训练课就拿出了真材实料,这一点从球场上的布局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在一线队那一片面积比标准足球场要大很多的综合训练场上,按照训练项目的不同,区分成不同的训练区域,球员们在这边完成某一个训练项目后,直接跑到下一个训练区域,进行下一项训练,完成后再到下一项。
  而且跟其他球队的训练课上,统一进行同一项训练不同,托特纳姆热刺是所有的训练项目同时开始,只是不同的球员进行不同的项目,几乎没有人是站在场边看着的。
  整个过程进行得非常的紧凑,而且内容上也非常有意思。
  跟所有的训练课一样,都是以比较轻运动量的项目开始,托特纳姆热刺的第一项训练是跑。
  分成两个组去跑,一个组是从中圈往一侧球门的大禁区跑,但在跑的过程当中,教练组设置了一些障碍,例如一些需要球员躲避的障碍,还有一些是放在草地上的圈圈,球员们需要精确的控制自己的双腿,每一步都踩进圈圈里,然后还有一些练习弹跳的跨栏。
  如果只是这样看,似乎很简单,可如果你亲自去参加训练,你会发现这些训练都会让你的身体处在一种很奇怪的状态,例如躲避障碍,这需要你的身体足够的调整和平衡能力,而踩圈则是双腿要足够灵活,而且身体的平衡协调也非常重要,因为每一步踩下去,身体都会变化成另外一种姿势,平衡协调性不够强的话,整个人就歪倒了。
  好不容易跑到了大禁区外围,另外一名队友也正好从大禁区一侧跑过来,在弧顶一侧将球一脚传到你面前,这脚传球大概在二十米左右,而从中圈冲过去的这名球员接到球后,传球者将在弧顶区一带进行一对一防守,然后打门,这也是训练里的一部分。
  通常来说,都是进攻球员接球进攻,防守球员传球和防守,很有针对性。
  完成了这个项目之后,还有其他的一些项目,都是那种实战性很强的训练项目,基本上都是一对一,而等到球员们把这些项目一个接着一个的完成,几乎就是绕着训练场一圈,重新回到中圈之后,马上开始下一个循环。
  整个训练项目维持了三十分钟,几乎所有球员都在没有停歇的状态下进行,而整个项目里包括了一场足球比赛里所可能会发生的一切情况,例如折返跑、高速带球、一对一、拿球摆脱……等等,内容非常的丰富,而且实战性很强。
  很多人都奇怪,认为托特纳姆热刺的球员为什么一对一能力那么强?为什么快速一脚传接球能力那么出色?如果他们来观看托特纳姆热刺的训练,就会发现,当他们把所有训练项目都训练有素的时候,他们也可以做得到。
  叶秋一点都不怕被人学,说实话,这些训练对于托特纳姆热刺来说,都只是一些比较基础性的训练,关键还是看球队的技战术训练,尤其是战术训练,这些都是不会对外公布的。
  结束了三十分钟的高强度训练后,球队马上转入下一块训练场地,在转移的时候趁机休息,而下一个大训练项目就是多人对抗,二对二,三对二,或者是多人围圈溜猴,也都是安排得非常合理有序,同时也非常紧凑。
  而最后一个训练项目就是在旁边的小场地里进行六对六的自由对抗训练,这种对抗训练几乎没有攻与守的要求,唯一的一条规则就是每一队的触球不能超过三次,最后第三脚触球就得是射门,否则就算违规。
  这对球员的要求也是非常高,但所有来到现场的记者们都惊讶的发现,托特纳姆热刺不仅仅是那些进攻型球员,例如劳尔、里贝里、拉姆塞、库蒂尼奥等球员表现得很好,甚至连后防线上的孔帕尼、凯尔·沃克、瓦拉内、纳斯塔西奇等防守球员都发挥得很理想。
  有人说,比赛是训练成果的一种体现,有什么样的训练才能够造就什么样的比赛。
  事实上,所有人都在吹捧叶秋的造星能力,但却没有人去注意到,托特纳姆热刺的整个训练系统,甚至包括教练组的人员配置,在当今足坛也都是首屈一指的。
  他们采用这种最科学最有效的训练项目来打造自己的球员。
  但很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将不会出现在第二天的新闻媒体上,因为没有人会去关注他们怎么训练,更多的人更关心的还是这些球星们。
  至于那些有心想要学习的,随便安排一个人来参加托特纳姆热刺的教练员培训班,都可以学到这些训练项目,因为这些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而且它们是托特纳姆热刺为了打造自己的战术风格所拟定出来的,别的球队照这么练,但却打防守反击,有效果吗?
  或者说,你的球员水平达不到这种要求,你训练起来一点用处都没有,反而是一种削弱。
  叶秋一直都说,托特纳姆热刺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风格,而且也有了一套成熟稳定的战术体系,而这里面就包括这一套训练系统,因为就是这一套系统为托特纳姆热刺栽培出一个又一个的球星。
  所以,只要有这一套系统在,然后继续改进改良,就能够源源不断的造就出球星,那卖掉法布雷加斯,卖掉大卫·席尔瓦,甚至卖掉任何人,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只是一节九十分钟的训练课,皮尔洛却感到,自己也开始信赖这家俱乐部了。
  或许只是这一节训练课,他虽然被耗尽了体力,但却深刻的感受到,如果这样的一家球队不能够取得成功,那么当今足坛还有谁配得上成功?
第660章
后腰前置
  曾经有一名教练员培训班的学员问叶秋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他说,在现代足球战术当中,具备什么要素才是最重要的,才能够确保球队取得胜利。
  叶秋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同时又非常庞大的问题,所以他承诺,如果下一次有机会再到教练员培训班里授课,他会考虑拿这个来当论题,而后来他自己也为了准备这一堂课而很用心的去思索这个问题。
  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或者说是一支球队必须要具备的素质呢?
  球员的能力无疑非常重要,正如叶秋之前评价过贝尔萨的智利一样,不管是南非世界杯时候的智利,还是美洲杯时期的智利,都暴露出了一个问题,战术层面上已经达到了一种高度,但个人实力限制了他们的发挥。
  打西班牙的那一场,智利就明显因为球员的个人能力有限,而导致他们没有办法攻破西班牙的球门,如果他们球员的实力跟西班牙站在同一点,甚至是差距不那么大的话,智利将率先攻破西班牙的球门,改写比赛,而不是让比利亚捡了一个空门。
  从那一场比赛也可以看出一点,那就是球员的能力对一支球队来说,至关重要,在实力差距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战术根本无法改变多少,或者正如贝肯鲍尔所说的那样,优秀出色的战术只能帮助你提高赢球的概率。
  假设,以实力来看,智利和西班牙的胜负概率是30%对70%,那么贝尔萨就通过出色的战术,帮助智利将概率提升到了45%到55%,至少你从这一场比赛的前面一段时间,你会发现智利更有威胁,也创造出更多得分良机,只是没有把握住而已。
  而且你看智利队踢球,就不难发现,他们很多时候都差一点点,传得再好一点点,或者是跑得再多一点点,可能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而这一点点,恰恰就是球员实力的体现。
  那是不是说,球员的个人实力是一支球队成功所必须要具备的要素呢?
  叶秋可以非常肯定的回答,是,但不是最重要的!
  那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叶秋没办法回答,因为他觉得战术也至关重要。
  这就必须要提到另外一场比赛,也就是叶秋前世,穆里尼奥的国际米兰打巴塞罗那的那两场比赛,叶秋觉得那是穆里尼奥这一生最具代表性的两场比赛。
  可以说,战术的作用在这两场比赛里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出色合理的战术,就不可能造就穆里尼奥的国际米兰的胜利。
  那到底是球员的个人能力重要,还是球队的整体战术重要呢?
  叶秋觉得还是老祖宗说得对,中庸之道,一套能够发挥出球员个人能力的整体性战术,这才是一支球队最至关重要的取胜之道。
  不管是在进攻还是在防守,针对现有的球员的技术特点,打造出一套高效有序的战术体系,无疑是一名主教练最重要的职责,也是叶秋一直以来最崇尚的足球信条,他几乎一直都在调整和摸索自己的足球战术,哪怕很多时候摸索并不成功。
  例如过去两个赛季,托特纳姆热刺的进步就不是那么明显。
  为什么毛罗·塔索蒂会说,自己写波浪式防守体系的时候很容易,但当他决定要写波浪式进攻,以及阐述球队的攻守转换的时候,却陷入了困境呢?
  这实际上并不奇怪,如果他能够轻易的写出进攻和攻守转换,那无疑不可能是叶秋所想要的波浪式进攻,那更多的只是一种套路。
  防守的时候如何保持最稳定有序的战术秩序,进攻的时候如何充分发挥出进攻球员的能力,而不是将球员限制在体系里面,让他们无所顾忌的去移动去奔跑,这才是叶秋所想要的进攻,也是托特纳姆热刺进攻的重要特色。
  因此,说防守很容易,但要说清楚进攻,就很难了!
  当然,这不是说防守比进攻容易,或者是贬低防守,要知道现代足球战术体系里,攻与守,实际上已经密不可分了,你根本分不清楚到底什么是进攻,什么是防守,他们融为一体了。
  叶秋最近在研究那个改写了南美洲足球历史,为巴西后来的足球王国地位打下扎实基础的匈牙利国脚库什纳的一些战术思路,他可以说是在吉米·霍根的控球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加入了对角线进攻的概念,这打造了后来巴西足球的辉煌。
  在库什纳的战术理论当中,他认为吉米·霍根的理念很完美,但也很严肃,一切都充满了规划,甚至连球员的跑动路线都是一样的,但这对进攻来说,则是一大限制。
  那么,在库什纳的想法里,进攻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他认为应该是正面对着防线来主导进攻!
  怎么解释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1/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