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就会跑(校对)第1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485

  现在这个时间,他好像在国外比赛吧,世青赛,那个自己在年龄符合时没能达标,到了达标的时候又超龄了的比赛,他也很想去看看。
  世少赛,世青赛,奥运会,金牌,赛场,跑道,何俊脑海里一系列的画面快速切换。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似乎听到了门外有人开门再次走了进来,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脸颊,有点湿漉漉。
第一百六十九章
赛前干扰
  7月14日下午。
  卡罗泽基尼奥林匹克体育场上空旌旗猎猎,全场左右两侧的观众看台上,已经聚集了众多的观众观看着本次世青赛的比赛。
  或许是8月份即将到来的奥运会气氛影响的缘故,格罗塞托举行的世青赛的体育氛围好得惊人,从7月12日第一天的开幕之后,观众的热情一直不减。尤其是每当到了下午和晚上的比赛,因为都是半决赛和决赛的缘故,更是在场地之内引起众人的欢呼惊叫。
  “前半程就按照预赛的节奏来,不要把速度压得太死,被落下太多的话,后半程你的速度就算起来开始冲刺,也很难追上其他人。”
  检录区内,男子400米半决赛第二组的选手正在排队检录,半决赛第一组已经开始比赛,马上就要到了第二组选手上场。
  他是半决赛第三组的选手,此刻刚刚热身完毕,也等在一边不能跑远,等第二组选手上场之后,马上就要到他们第三组的选手开始排队点名,然后跟着上场。
  聂方平看着马上要上场的第二组选手,内心微微有些紧张了起来。转头看了一眼神色还算平静的叶钦,低着再次嘱咐了一句比赛的注意事项。
  这是两师徒第一次一起面对世界级的大赛,去年在舍布鲁克的世少赛聂方平没有在叶钦身边,有些东西一直引以为憾。
  这次他有在,从赛前的选手分析,还有叶钦的状态和节奏的把握,他都观察得很仔细,并且细致的提出一些建议。其实到了这个阶段,该说的已经说过了,昨天预赛之后该分析就分析过,但聂方平还是习惯性地交代几句,这种时候有教练在和没教练在是有差别的。尤其是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状态还不够稳定,即便只是随便说说话,也能够给运动员起到舒缓情绪的作用。
  “知道了,教练,我会控制住住节奏的。”
  叶钦平静地点了点头,这次世青赛的感觉确实和世少赛不一样,不说参赛团队的规模,但是聂方平在,他真的安心了许多。有点像曾经最早一个人跟着南秀市代表队参加省青少年锦标赛,骤然看到了场边的校长和老师,一下子就踏实了一样。
  一年多时间,他在国内参加了五场比赛,已经更加能够适应这种大赛的氛围,身体可以很容易的调动兴奋起来,但又能够控制住情绪不至于太过亢奋。
  “那就好。”聂方平点了点头,“世青赛有些选手的资料不是特别齐全,预赛体现出来的水平也不一定完全可靠,所以你要更加认真的观察,不用最大程度的去拼,但也要确保住自己小组前二。”
  以叶钦预赛跑出了46秒58的成绩,只要叶钦这趟半决赛能够保持预赛的水平,聂方平并不担心叶钦进入决赛有什么问题。
  但同样的,他也担心因为叶钦想着明天的男子200米预赛和半决赛以及400米的决赛,过于保留,而导致今天的半决赛没办法出线,这是他没办法接受的。
  当然,这是半决赛,叶钦本身就具备了晋级决赛的资格,他也不会直接要求叶钦一定要拼尽全力去跑。
  毕竟,虽然是短跑,几百米的比赛,但对于身体的负荷是非常大的。只有实力不足的时候,才需要考虑全力以赴去拼一个出现名额。
  这也是运动员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积累经验,合理分配自己的体能,有些其实都不用交流教,很多运动员就能够无师自通,根据同一小组里的对手实力进行调整。
  赛场内突然一阵欢呼声响起,紧接着有些沉闷的检录区里,远远的有人用英文朝这边大声地喊道:“嗨,我们美国人跑进46秒了!”
  “46秒?”
  “这才是半决赛,美国佬就有人进46秒了!”
  检录区内等待着上场的两组选手顿时微微有了几分骚动。
  男子400米选手基本上46秒和45秒算是一个分水岭,以当前运动员的水平,能够进入46秒的话,就算是进入国际好手的行列,基本上在国际上的大型比赛都能够拿到参赛资格。
  而45秒,则差不多算是男子400米最为优秀到顶尖的水平,在各种大型比赛里就是有机会进决赛和争夺奖牌的水平。
  以过往田径世青赛的成绩来看,基本上能进入46秒,差不多就是能够拿奖牌,骤然间有人把赛场的成绩传了过来,给一众即将上场的选手还是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美国队的田径实力众所皆知,在短跑项目上一直称王称霸,一场百米决赛或者二百米决赛,八个选手的名额美国队能够占到三个。
  如果说男子一二百米还能偶尔有其他国家顶尖选手挑战的话,像九十年代多万诺贝利击败过美国好手,拿到百米冠军,那么在400米项目上,基本不论世锦赛还是奥运会,美国队就几乎没有让出冠军,而且往往前三名都会被他们所占据。
  叶钦在听到有选手进入46秒的时候,身体也是下意识的稍稍紧绷了一下,他目前还没有在赛场跑进过46秒,突然听到半决赛就有人跑出这个成绩,只觉的自己产生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紧迫感。
  “别激动,等会按着自己的想法去跑,现在不是管其他人的时候。”聂方平的声音适时地在他耳边响起,“这是故意给你们营造压力。”
  聂方平虽然没有参加过国际性的大赛,但他英文不错,各种国内外比赛的情况都了解一些,听明白了对方的内容后,一下子就是明白了过来。
  “嗯。”叶钦轻轻吸了口气,转头瞟了眼方才声音传来的方向,只见一个穿着美国队队服的黑人青年正被几个工作人员拉开。
  这种手段虽然不太光明,但是在室外场馆,有人大喊大叫几声是没有办法,即便明知道对方故意的,你也做不了什么。
  况且,很多大型比赛的室内检录区热身跑道旁,还会配有直播的电视画面,供后面比赛的运动员去了解之前选手的成绩,你要完全说故意干扰都谈不上。
  当然那也是针对于久经战阵的职业运动员,在场的世青赛参赛的运动员里,很多可能已经半只脚踏入职业,但其中有不少现在也不过是高中生大学生的身份。在临近上场前,心态上多少还是会受到影响。
  一阵轻微的骚动平复之后,很快男子400米半决赛第二组选手进入了赛场,而男子400米半决赛第三组的选手也进入了点名等待的序列。
  赛场内,比赛枪声响起,一阵欢呼雀跃又重归平静。几分钟的时间过去,男子400米半决赛第三组的选手进入赛场!
第一百七十章
400米半决赛
  卡罗泽基尼奥林匹克体育场内,400米蓝白带灰的跑道旁,聂方平和周斌两人站在广告牌隔开的教练席和媒体席混合看台的位置。
  “聂教练,形式很严峻。”
  周斌揉了揉在阳光下暴晒得不时跳动的太阳穴,抬起头看了眼赛场中间的男子400米起跑线,神色有些凝重。
  “半决赛第一组是两名选手进入46秒?”
  聂方平在叶钦准备上场后,已经离开了检录区,来到了体育场内,和周斌问起前面两组半决赛选手的水平,顿时就听到了一个不那么美妙的消息。
  在场外的时候,虽然听到有人干扰性地说起已经有美国选手率先跑进了46秒,但一出来之后才知道,那一组半决赛里,跑进46秒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
  男子400米半决赛第一组第一名美国选手劳恩·梅里特,成绩45秒84;第二名,苏丹选手阿布巴克尔·阿里,成绩45秒99。
  周斌想起半决赛第一组的比赛,脸上的肌肉都有些抽搐。
  这一组里,美国选手劳恩·梅里特几乎全程带跑了所有选手的节奏,除了去年世少赛400米冠军阿布巴克尔·阿里跟得上之外,其他人成绩完全惨不忍睹。这一组半决赛里第三名的成绩是47秒42,第四名是47秒49,其中有一个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选手直接跑了一半就放弃了比赛。
  好在半决赛第二组并没有再次出现这样的变态情况,小组前二的博兹瓦纳选手和澳大利亚选手成绩是46秒64和46秒80。
  否则,接连再蹦跶出两个46秒以内的,周斌也不用去想着叶钦去争夺奖牌冠军什么的了,能老老实实进个决赛就算是运气好了。
  聂方平脸色沉了下来,在预赛中叶钦赢了苏丹的阿布巴克尔·阿里,但从对方半决赛的表现,明显状态依旧非常好。
  叶钦除了一次训练的手记时跑进过46秒以内外,在各种比赛中都还没有进过46秒,按照现在的情况去看,基本上决赛面对的挑战压力会非常大,更不用说,明天叶钦还要跑男子200米,如果200预赛顺利,下午还有200半决赛。
  “呼——”
  轻轻地吐了一口气,聂方平看着起跑线前站在第四道的叶钦,轻轻摇了摇头,“先看看这组半决赛吧!”
  想那么多没有用,今天的比赛都还没有结束,一直盯着明天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没有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实力水平在那里,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周斌闻言也是微微点了点头,看完了半决赛第一组的比赛后,他心情不算太好,叶钦是他在今年世青赛男子短跑项目里唯一拿得出手的运动员,他本想着叶钦能够争夺一块奖牌,但现在看来形式十分不利。
  ……
  赛场上,男子400米半决赛第三组选手信息已然出现在了高高挂在场中央的大屏幕上。
  第一道,澳大利亚,本·普洛文斯;
  第二道,克罗地亚,埃尔科夫切克;
  第三道,俄罗斯,瓦伦丁·克鲁亚拉科夫;
  第四道,中国,叶钦;
  第五道,土耳其,塞达尔塔马克;
  第六道,巴西,保罗·奥兰多;
  第七道,俄罗斯,马克西姆·亚历山德里科;
  第八道,新西兰,科里·英尼斯;
  这一组半决赛里,叶钦有印象的只有新西兰的选手科里·英尼斯,对方在预赛和他是一个小组,排在了第三位,其他选手他基本上都是第一次遇见。
  或者说可能在去年的世少赛中有遇到过也说不一定,但当时如果不是赢过他的或者对他造成过巨大威胁的,很多选手可能也基本记不住。
  没有值得叶钦特别注意的选手,但并不代表着这一组里可能就没有对手。
  叶钦很清楚这一点,预赛的时候,他最后都有所保留,同样的其他选手也很可能如此。
  对于世界级的大赛,很多选手的年度成绩和历史最佳成绩基本上对于所有人都是透明的。像是奥运会或者世锦赛,基本上在此之前,大家对于有竞争力和威胁的选手的当年竞技状态和历史成绩都能够拿到数据,掌握得十分清晰。
  而像世青赛和世少赛这样的比赛,除非是特别出名的选手,像尤塞·博特那种早早的就有参加过很多国际性的大赛,大家有他过往的比赛数据和成绩,有个大概的了解。
  毕竟全世界国家那么多,其他的青少年选手,除了自己国家的运动员会有所了解外,在这样的国际赛场基本上对于其他人都是一片空白,能够直观了解的也就是预赛复赛半决赛之类的。
  第一组半决赛里苏丹选手阿布巴克尔·阿里在2003年有参加过世少赛、世锦赛、全非运动会和亚非运动会,在大型比赛露过脸,有心人还是能够大概知道他的水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4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