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就会跑(校对)第1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485

  “没事,杨哥,就是有点累了。”叶钦微微睁开眼,嘴角扯了个笑容回答道。
  “没事就好,等到了驻地,到时候好好休息一下。”杨耀笑着拍了下叶钦,见叶钦这样说,也不再多问什么。
  运动员要有自我情绪的调节能力,这方面他虽然不知道叶钦怎么样,但从偶尔大家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叶钦的成长环境和经历,他还是相信叶钦能够处理好这个问题。
  “嗯。”叶钦点了点头,一路上也感受得到杨耀的好意,从他进国家队以来,虽然两人都是200米项目的运动员,说不好听点,甚至是竞争对手,但杨耀丝毫不以为忤,在各方面都对他很是关照。
  叶钦自己其实很清楚,从前几天开始,到今天抵达雅典,他确实感受到了一种不一样的压力。
  其中那天在康复中心何俊跟他说的一番话,他时不时都会想起,奥运会、金牌、梦想,这些他也有,但此前,在何俊完全说出来之前,他只是一个模糊的想法或者说概念,想去做,但也不知道能够达到哪一步。
  但何俊的一番话,似乎让他的目标清晰了起来。
  只是这个目标,在此时此刻,叶钦自己知道,多少有些遥远,他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实现。只有练了短跑才真正能够深刻地了解到顶尖运动员之间的差距,在现阶段的情况下几乎可以说是遥不可及的。
  另外一方面,虽然和于伟利训练了二十几天,相处也还算融洽,但毕竟彼此之间还是比较陌生。脑海里不时的都会冒出聂方平的影子,从确认聂方平康复出院回国,到回到南秀市调养,叶钦一直都有联系,颇为牵挂对方。
  尤其是想到一个月前是和聂方平在欧洲,而现在他来参加奥运会聂方平却未能来,那种感觉让叶钦情绪上难免有些低落。平常训练的时候还好一些,训练一停下来,那种空荡的感觉就特别的深。
  他刚刚进入国家队,此前没有接触过这样的环境,于伟利毕竟是田径队的副总教练,平常训练好说,但奥运会在即,诸事繁琐,也没有时间细细的和叶钦聊聊。
  没有熟悉的教练在身边,环境陌生,节奏太快,马上又要面对奥运会这样的比赛,无形之中叶钦总会觉得自己似乎是在被推着往前走一样,想停都没法停下来。
  这种环境下,叶钦多少感觉有些孤独。
  说到底他也不过是个少年人,离家时间太长,没有熟悉的师长同伴在,接着又一个浪头一个浪头逼过来的训练备战,难免情绪会低落几分。
  这段时间,要不是杨耀时不时出现和他一起训练,吃饭,聊天之类的,他估计自己会更难熬。
  像今天抵达雅典之后,或许是长途飞行的疲惫,又或者是其他的原因,被杨耀点了两次后,他也知道自己的情绪不对。
  现在已经抵达雅典,马上入住驻地,接下来就要开始面对比赛,他要尽快的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
  他记得聂方平之前在海西省体校训练时跟他说的话,运动员肯定要各地的跑,各种复杂的情况都要去面对,他会是一个人,方方面面的都要自己去克服。
  看着汽车已经穿过了城区,进入到了奥运村的位置,叶钦坐在位置上轻轻吸了口气,默默给自己鼓劲。
  猛兽总是独行,只要上了跑道,就什么都好了!
第一百九十一章
哪怕只是进步一点点
  “预备!”
  啪!
  雅典奥运村,中国代表团驻地不算太远的一处简易的田径场前。
  于伟利站在叶钦的身后,高深喊出了口令,双手手掌猛然一拍,清脆的巴掌声响起。
  起跑线前,叶钦在身后响声传来的瞬间,猛然飞快的冲了出去。
  钉鞋和塑胶跑道的摩擦的脚步声在飞快响起,从冲出起跑线之后,叶钦一口气冲刺了差不多四十米,速度才渐渐放慢了下来。
  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子肆意洒落,呼吸略显得有些沉重,叶钦双手撑着腰缓缓朝着于伟利所在起跑线的方向,走了过去。
  “起跑的时候精神要集中专注,不要去受到任何其他想法的干扰,动作要干脆利索一些,从蹬踏助跑器面板到迈步,都要快一些。”
  看着叶钦慢慢走回来,于伟利走到了起跑线前,手脚并用给叶钦做了一个示范性的动作,转而问道,“你知道你经常跑的时候问题在哪吗?”
  叶钦吐了口浊气,微微摇了摇头,练了二十几天的起跑,他的起跑反应和起跑动作进步并不算明显,这种针对性的起跑训练,需要的是长期不断的磨练,不可能一蹴而就。
  “你跑的时候反应速度其实不慢,慢的是动作的衔接,就是你起跑的动作不够利索干脆。”于伟利双脚放在起跑器上,指了指自己的小腿和脚掌的位置,“小腿和大腿的力量要爆发起来,瞬间一下子就要炸开,动作要快而脆。还有……”
  于伟利说着又轻轻摆动了一下手臂,“看到没有,摆臂是关键,你进入节奏以后跑起来不论是迈步和还是摆臂都很好,但是在起步加速阶段的时候,摆臂的幅度小了,没有能够产生强大的向前的甩动的力量,这一点你还是要加强的。”
  “我再来试一次。”
  叶钦听完于伟利的话,点了点头,准备重新走上起跑器继续按照于伟利强调的要点,再跑一趟。
  “先歇会吧!”于伟利却是笑着摆了摆手,“马上就要比赛了,你现在是适应性的训练,强度不要太大。这次我们过来比赛时间还是太赶了,你在起跑方式上可以优化的东西还有很多,等奥运会结束回国后我们再慢慢来。”
  说着于伟利看叶钦眼神还停留在助跑器上,似乎在琢磨着什么,不由得跟着笑了笑,“我们国内的短跑运动员在绝对速度和后半程的速度耐力方面和顶尖选手是有不小差距的,但是在起跑上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像跑百米的陈建,你也知道的,他的前面几十米速度还是很不错的,虽然没有欧美选手那么大的力量和爆发力,但是起步动作轻盈利落,枪声一响,身体就条件反射的做出反应,起步,加速……就是这名一个过程。
  你之前的跑法很好,尤其是在400米上,后半程来绝杀,不过要换在200米,就不能光依仗后程,前面的起步和加速都要提起来。”
  于伟利连手带脚一起比划着动作要点,说得叶钦连连点头。
  他能够感受到于伟利确实是很有水平的教练,和他相处的这段时间,很快就把他的技术特点分析得极为到位。而且和聂方平教练不一样的地方,大概是于伟利是运动员出身,很多表达也更能够从运动员的角度去展开,从训练局开始,到雅典这二十来天,叶钦自我感觉虽然实力的提高并不明显,但理论知识学了不少,而且,通过于伟利的一番指导,就是没有教练在的话,他大概也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训练弥补自己的不足。
  “今天等会你做一下放松跑,就差不多了,明天就开始比赛了,赛程的安排你都看过了吧?”
  于伟利从起跑线前的助跑器上站起身,笑着看向叶钦。
  这一二十天的时间里,他给叶钦的指导不算特别多,一个是时间段,一个是很多时候都是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磨合,大赛在即,他也没有贸然的用什么新的训练方式去刺激。
  而且,每天他个人还兼着国管部的一些工作,也没有大量的时间放在叶钦身上,只有到了雅典,算是真正放下了其他琐事,在比赛开始前和叶钦又好好说了一番。
  运动员其实到了叶钦这个水平,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训练,也有比赛的经验,于伟利很清楚一些东西并不需要他去唠叨个没完,他要的还是直接能够见效,提升叶钦在奥运会成绩的东西。
  “已经看过了,赛程比世青赛好多了。”
  今天已经是8月18日,雅典奥运会的田径比赛已经开始,不过今天没有进行很多项目,只进行了男女铅球的比赛,上午是资格赛,下午是决赛。
  他要参加的项目正式开始的时间,则是在后天8月20日正式开始。
  叶钦参加的是男子短跑项目的400米和200米,其中男子400米是以B标的资格参赛,200米是A标和杨耀两人一起参赛。
  奥运会的赛程里,男子400米总共是三枪决胜,预赛、半决赛和决赛。
  8月20日21点10分开始的是预赛,然后8月21日21点15分半决赛,最后在8月23日21点05分进行决赛。
  而男子200米的比赛和他此前参加的比赛不同,是四枪决胜,预赛、复赛(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和决赛。
  时间分别是在8月24日10点35分,8月24日20点整,8月25日22点40分和8月25日22点50分。
  整个比赛的赛程没有出现叶钦在世少赛和世青赛时候的那样200米和400米项目有冲突的情况发生,其中还有男子100米的时间是放在了8月21日和8月22日。
  这也是像奥运会这样的顶级大赛中,考虑到了男子短跑这样的项目里很多顶尖运动员是有兼项的,像100米和200米,200米和400米,100米和跳远,在一定程度上有共同性,比如曾经的卡尔·刘易斯,又或者迈克尔·约翰逊,这些世界最顶级的选手,他们在两个项目上都有着绝对的实力,为了不影响他们的发挥,比赛的安排都会更加合理。
  看到这个比赛安排的第一时间,叶钦的感觉就是轻吐了一口气,像世青赛的时候200米预赛、半决赛和400米决赛轧在一起,一天三赛的强度,对于运动员的体能和状态的考验实在太大。
  即便是在男子100米这样的短距离项目,半决赛和决赛都有差不多两个小时以上的缓和时间,对于男子200米和400米,就更不用说了。
  “这样就好!你这次来就是锻炼的,好好看看奥运会这个级别的比赛!”
  于伟利笑着点点头,这几天的适应性训练,两人算是相处时间最久的。
  新教练和新运动员,总是要一点一点开始磨合,如果有一段比较长的时间相互交流,慢慢训练,不论是感情上还是配合上,都会达到更加契合的状态。
  现在则是大赛备战,于伟利心底虽然对叶钦看好,但很多东西也都没有用上,不过,叶钦的表现还是让他满意的。
  十七岁的少年人,刚参加完了世青赛就被国家队急忙招了进来,准备参加奥运会,这里面的时间仓促,他前段时间都能够感觉到叶钦明显有了压力。不论是训练还是生活中情绪都变得有些低沉。
  本来到了雅典,于伟利有考虑好好的给叶钦做一番思想工作,但出乎他预料的是,这个从农村乡镇跑出来的少年,心理调节能力比他想得要出色得多。
  第一天上跑道的时候,动作似乎要有几分干涩,但跑着跑着,好像突然就适应了节奏。
  这也是于伟利目前最为看好叶钦的一方面,雅典奥运会叶钦的参赛,田径队里是没有给出任何要求的,虽然叶钦打破了全国纪录,但田径队里对他的期望值比杨耀还要来得低。
  主要还是带来见识大场面,为四年以后的燕京奥运会积累经验,毕竟这个年龄能够进入奥运会赛场,可以说是非常的难得,而以叶钦的年龄,四年后不过才21岁,八年后也不过是26岁,这种可期待值就高了。
  所以于伟利接受叶钦这二十来天,只带叶钦练了个起跑,排除其他方面的因素,多少也有些走过场的意思。
  “我尽全力跑就是了。”
  叶钦点头表示明白于伟利的意思,他之前感觉到自己这次来奥运会,除了杨耀外,领队教练还有其他人对他投以的关注降低,其他人对他不冷不热,有点疏离,以至于偶尔还会心生出几分孤独。
  他开始还不太明白,但在这几天的适应性训练后,似乎教练员都在给运动员做赛前的解压,然后他才大概理解了。
  并没有人对啊在这次奥运会有所期待,带着来参赛的最大目的是为了锻炼和积累大赛经验。他都已经是过了奥运会选拔赛后才跑出达标的成绩,以他现目前的水平,也不可能有机会摘金夺银,甚至决赛半决赛都难,这是男子短跑项目面对的绝对窘境,他在其中也不例外。
  叶钦自己也很清楚,奥运会这样的国际赛场,他要面对的是什么级别的高手。
  想想世青赛男子400米冠军,美国选手劳恩·梅里特,领先他的优势超过了0.5秒,但这样的人,连通过全美选拔赛,拿到奥运会的参赛资格都做不到,其选手的总体水平自然而然可想而知。
  竞技体育田径项目就是如此,一切成绩说话,你达到那个水平才会有那个资格。
  但叶钦心里多少还有几分希冀,既然来奥运会一次,不说奥运会金牌这个梦想,但是他至少要展现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田径队里的教练和其他人对他没有太大期待,但他自己不能没有。
  哪怕只是进步一点点,努力一点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4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