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就会跑(校对)第1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485

  1.第四道,西恩·克劳德,美国,反应0.226,成绩19秒79;
  2.第五道,伯纳德·威廉,美国,反应0.173,成绩20秒01;
  3.第三道,贾克斯·特林,美国,反应0.195,成绩20秒03;
  4.第八道,弗兰基·弗雷德里,纳米比亚,反应0.248,成绩20秒14;
  5.第六道,弗朗西斯·奥科维,葡萄牙,反应0.183,成绩20秒14;
  6.第一道,叶钦,中国,反应0.153,成绩20秒39;
  7.第七道,斯特凡·巴克兰,毛里求斯,反应0.294,成绩20秒41;
  8.第二道,阿萨·法维尔,牙买加,DNS(未开始);
  “……克劳德获得男子200米的金牌!这确实是绝对的实力,他战胜了自己的兄弟,获得银牌的是伯纳德·威廉,获得铜牌的是贾克斯·特林,美国的三个选手获得了金银铜牌,从实力来讲,他们更加强大,远胜过其他选手。
  而我国17岁的小将叶钦,获得了第六名,作为一名初次参加奥运会的年轻运动员,叶钦的表现已经足够的优秀,这是奥运会男子短跑项目上,第一次有中国运动员站上决赛的舞台。20秒39的成绩,创造了叶钦的个人最好成绩,同时也刷新了全国男子200米纪录。
  观众朋友们,我们应该为我们的小将叶钦鼓掌,他做到了无数前人未能做到的事情,可以说,叶钦的出现是本届奥运会男子田径项目中最大的惊喜!而且,我们也有理由相信,2008,燕京奥运会,叶钦,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加油,叶钦!加油,中国!”
  ……
第二百零七章
日渐成熟
  当现场和电视屏幕上的成绩出来后,无数心情紧绷着,看完这场男子200米决赛的中国观众们,绷紧的心情渐渐轻松了下去。
  有些听着穆江说了一大堆安慰性的话语,摇了摇头,直接关了电视机,熬夜看比赛得到了一个不算太美妙的结果,心理有些失落和不爽肯定是有的。
  但有些懂行的,对于中国田径有所了解的,对于最后的结果出来并不意外,甚至很多人其实在大赛开始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叶钦是最后一名的准备。奥运会的舞台,一个17岁的少年能够参赛已经是万分不容易,再想对叶钦有什么苛责,已经是完全不合适。
  “姐,才拿了个第六名。”
  陈梓媛看着电视里最后的名次出现,嘟着嘴很是不满意,都快凌晨了听到姐姐隔壁房间闹钟声响,起床看比赛,结果只得了这么一个结果。
  陈梓熙眼里却闪着小星星一般,轻轻拍了拍陈梓媛的头,“第六名,那也是奥运会的第六名。你想想可以当成全世界第六名了,那又是什么概念。”
  对于体育赛事的了解,陈梓熙算不上多,但因为某个人踏足了体坛,她不经意间的就关注了许多关于体育关于奥运会关于田径的信息,知道是男子100米、200米和400米的世界纪录和亚洲纪录,还有全国纪录,懂得一个运动员想要参加奥运会有多难。
  现在的叶钦,即便在这届奥运会里未能拿到奖牌,但站在决赛的赛道,出现在了全国,不,是全球的电视台上,已经让一个难得的成绩。
  “又刷新了全国男子200米纪录了哦。”陈梓熙看着电视屏幕上,偶尔现场摄像头掠过能够看到那个红色短跑服的少年,心中无限欢喜。
  只恨镜头给的太少……
  全场的焦点是几个黑人,那是美国队的选手,他们包揽了前三名。
  ……
  奥林匹克体育场,于伟利和冯舒友在看到大屏幕上成绩出来时,同样齐齐舒了一口气,结果出来就好,不论好坏都是超出预期,只是如果一直吊着,难免让人会生出几分臆想。
  不过,无论如何,叶钦这个少年,他的名字恐怕在中国田径界,甚至世界田坛,很快都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从世青赛的两枚银牌,到奥运会男子200米第六名,这对于当前低迷的国内短跑项目,甚至是田径项目都是一颗强心针。
  冯舒友嘴巴微微开合着,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化成了脸上的一团喜色。
  能进决赛就好,竞技体育,还是要靠实力说话,而从最后比赛的结果来看,叶钦的天赋展露无遗,个人能力,心态,都是最顶尖的,只是还年轻。
  如果再大上几岁,恐怕这一届奥运会的光彩不止于此。
  中国代表队田径项目,到现在为止还颗粒无收,他这个田径队的总教练肩上的压力自然巨大,如同之前于伟利曾经所说的那样,一届奥运会,田径队经常人数去了很多,但能夺牌拿奖的没有几个,在男子200米短跑项目上能够有一名选手进入决赛,这样突破性的表现,至少也能说得过去。
  而且,像叶钦这样的运动员,明显不是为这届雅典奥运会准备的,他应该是留待2008,2012,那时候才是他的赛场。
  现在他所思所想的就是明天的比赛,明天有男子50公里竞走,有男子110米栏和女子10000米,这三个项目是这届田径队最为看重的,大概也是唯一还有夺牌希望的项目。
  于伟利的心态此时则完全放了下来,叶钦这次参加奥运会队里是讨论过的,他的这个主管教练临时接手,再加上备战的琐事,他自知叶钦能够取得这个成绩,他谈不上有什么功劳。
  但纵然是如此,运动员能够出成绩,能够出好成绩,都是能够感染他们这些田径人,坐在教练的位置,很多时候往往不像外人想得那般光鲜,上有掣肘,下有羁绊,想做点事情并不容易。
  他之前也曾考虑过之后叶钦该怎么训练,田管包括总局那边能够给多大的支持,能不能想刘阳宇那样去培养,原来心里还有顾忌,但现在总算一颗心落了下来。
  有成绩,能出成绩,这样就好走了!
  立足长远,2008,大有可为。
  不过,于伟利心里同样还有另外一层想法,那就是到了叶钦这个水平的运动员,他还能不能带着对方继续提升。一个教练遇到好苗子是机遇,但如果对方已经在赛场证明过自己,同样也是压力。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但此时此刻还不是考虑这些东西的时候,于伟利习惯性地摸了摸脑门,看着终点线附近位置躺在地上的少年,轻吐了口气,轻轻鼓掌,脸上挂起了笑容。
  ……
  叶钦从地上爬起来,看着大屏幕上的成绩,只觉得全身一瞬间全身力气都像是被抽空了一样。
  “真的结束了!终于结束了!!”
  叶钦在大屏幕上第六的位置找到了自己的成绩,嘴里低声地嗫嚅着。
  从世青赛刚结束,直接从意大利格罗塞托被拉到国家队集训,然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又再次返回欧洲的希腊雅典,第一场400米预赛时候的那种惊喜的心情,到200米中间心情的起伏和放松,以至于到了现在完全结束,一切到了现在,似乎都快得宛如做梦一样。
  他就是去跑了世青赛,拿到了参赛名额,然后紧接着来了奥运会,这中途似乎都没有来得及好好的喘口气,一切就那样宛如走马灯花一般快速地发生着。
  直到此时,他看着大屏幕上自己的成绩,他都有些不太确定是不是幻觉。
  这场比赛,他刷新了个人PB,20秒39,也是全国男子200米纪录,但对手的强大程度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料。
  冠军是19秒79,和他的成绩差不多有0.6秒的差距,在短跑比赛里,0.6秒的差距,那真的是一个几乎绝望的数字。
  叶钦看到的一瞬间,也感觉到一阵心颤,但很快就恢复了过来。
  很多东西都是一样的,一年以前,在世少赛的时候,20秒40的成绩也是他需要仰望的,那种感觉真的是天上地下,云泥之间。
  但一年的时间,他成长了。
  他已经超过了去年那个让他近乎感觉无法追赶的成绩,那么现在,见到了这样的高山,不用泄气,不用颓唐。
  从开始跑,找到奔跑的理由,他已经无所畏惧。
  是比自己厉害,但不会一直比自己厉害下去。
  他还在追赶,还在成长,一定会有机会能够追上的!
  那些别人不会在乎的一分一秒,是我们穷尽一生想要超越的!
  见到到了世界顶尖选手的水平,也知道了自己的位置,没有必要过高的看待其他选手,也不用低看自己。
  没有越不过去的山。
  天赋,努力,豁出去的决心,他都有,此时此刻,他也如此的坚定的相信着自己一定能够做到。
  起身,转过头,朝着赢得这届男子200米冠军的美国选手西恩·克劳德走了过去,握手,拥抱,表示祝贺。
  日复一日的训练,一场又一场的比赛,从低级别到高级别,他已然不是那个曾经踏入校园都会内向自卑的少年。
  他赢过全国冠军,和世界上最好的运动员在跑道上争锋,不知不觉之间,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运动员。
第二百零八章
中国有我
  8月27日。
  离雅典奥运会结束倒数第三天,离奥运会田径比赛倒数第二天。
  晚上8点叶钦,和不少参加本届奥运会的选手以及教练员一起,抵达了奥林匹克体育场,坐在看台上观看今晚的比赛。
  奥运会进行到今天,很多比赛项目都已经完结,即便是田径比赛,到了最后在这一两天,除了几个集体的接力项目,也基本上是进入最后的决赛阶段。
  上午进行的男子50公里竞走,中国代表队共派出了两名选手参赛,其中亚运会男子20公里竞走亚军,出生于滇南省的中国选手余朝红,以3小时43分45秒的成绩名列第四,另一名中国蒙古族选手阿拉坦·嘎达苏则以3小时51分55秒的成绩名列第十。两人都未能打破本届奥运会中国田径队奖牌零的突破。
  剩下的几个有机会夺牌的项目中,只有男子110米栏和女子10000米,也是田径队最被寄予厚望的两个项目。
  从晚上8点开始,先进行的是男子撑杆跳高的决赛,之后是女子跳远决赛。再之后则是男子4×100米接力项目的预赛和女子4×400米的预赛。
  当男子4×100米接力预赛进行时,叶钦一下子来了精神,有特别的观察了每一支出现在赛场上的队伍。
  而坐在他身边的于伟利,同样目不转睛,叶钦虽然没有听于伟利说起过中国队的接力项目如何,但是当他看到日本运动员出现在赛场上的时候,心头猛然升起一种,我们自己国家也应该要有运动员去参赛的念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4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