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就会跑(校对)第1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6/485

  终点线在他眼里不断放大,他感觉得到自己似乎即将抵达终点线。
  呼——
  呼——
  浓重的喘息声越加沉重,身体的疲惫感加深,每一次摆动手臂,每一次迈开步子,都越来月沉重。
  叶钦猛然开始加速冲刺,这一组男子400米的决赛,他没有遭遇到强大的对手冲击,参加比赛的选手水平比起去年城运会的几位运动员,或许是赛季之初的缘故,水平也相对较弱,他几乎除了开头起步控制节奏没有抢占到第一位之后,后面全程都是领先着其他选手在跑。
  已经积累了大量乳酸的肌肉,在这最后的一瞬间,长期的训练,使得他还能够犹有余力做最后的加速冲刺。
  场边所有人都看得一清二楚,叶钦从弯道进直道开始速度一直保持着匀速的状态,相比较起这个速度后面的选手就已经被他拉开了。
  而最后的几十米距离,叶钦却突然加速冲了起来。
  “对的,这就是我想要的!”
  兰迪·亨特尔在看到赛场上叶钦最后开始加速的时候,更是激动地大喊了起来。
  这就是他最为看重的叶钦技术的一个特点,在经历了三百多米的快速奔跑之后,在最后的几十米,叶钦还能够冲刺得起来。
  陈中州有和兰迪·亨特尔沟通过叶钦的200米成绩更出色,但兰迪·亨特尔自从发现了叶钦的这个特点后,就觉得叶钦在400米上一定也能够成为世界顶级。
  什么叫做天赋?这就是天赋!
  身体天生有着超越常人的无氧耐受力和速度保持能力,再加上出色的速度,兰迪·亨特尔相信,作为他第一位指导的黄种人运动员,叶钦最后的成就绝对不会让他失望。
  叶钦看着终点线,眼前的似乎隐约似乎都变得有些模糊,但他已经完全不管不顾,呼吸越来越重,每一口喘息似乎肺部都在灼烧,身体如同过载的机器,随时都像是要爆炸了一样。
  冲线!
  在跨过终点线的一瞬间,叶钦几乎感觉身体似乎力气都要被抽空了一样。
  这一趟男子400米跑完他感觉身体的疲惫感比他之前室内赛要重得多,好在这样的比赛还不至于拼到瘫软。
  只是缓缓地跑了几步之后,慢慢的将速度降了下来,双手扶着腰,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45秒23!
  终点线旁边的计时牌上,出现了叶钦这一组男子400米的成绩。
  叶钦在看到这一成绩出现的时候,有些僵硬的面容上都浮起了笑意。
  “做到了,自己做到了!”
  在今年跑完室内赛的之后,当时陈中州私下就有调侃说叶钦可能有机会破全国纪录,甚至跑进45秒以内。
  当时叶钦也有这样想过,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上午跑预赛的时候,当时他其实感觉自己或许就有希望,毕竟当时有所保留。
  而在下午的比赛,不知道是因为上午跑完一场有些疲劳的缘故还是如何,他起步之后跑起来的速度虽然足够领先其他选手,自我感觉也还不错,但并没有达到最好的预期,中间进入直道的阶段有几步还跑得有点散。
  好在他把握住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凭借则良好节奏保持下来的最后一点体力,冲刺,终于打破了男子400米的纪录。
  相比较去年世青赛刷新的全国男子200米纪录,他对于这个男子400米纪录更加看重,他最开始是因缘际会开始跑400米,但此后在这个项目上体现的天赋极高,后来严凝给他确定了以400米为主项,他也一直将重心放在400米上。
  但200米相对突出的成绩,一度也让叶钦怀疑,自己是不是选择错了方向。
  现在,终于证明这是对的。
  45秒23,按照他室内赛的成绩来说,并不算特别好,但这个成绩超过了去年肖恩·里特,大半年的时间,他有了对方世青赛时候的水平。
  “下一步,进45秒!”
  叶钦看着计时牌上出现的成绩,长长吸了一口气,确定了自己接下来要做的。
  男子400米能不能进45秒,可以说是标志着一名400米运动员是否迈入顶尖水平的标志,而现在,他终于离之不远了。
  赵庆市体育中心现场广播内,很快一条关于男子400米比赛的消息传了出来。
  “……在刚刚结束的男子400米决赛中,海西省运动员叶钦以45秒23的成绩刷新了全国纪录……”
  整个体育场上几乎瞬间像是打雷了一样,鼓掌声像暴雨一样响起,叫好声口哨声夹杂期间,表达了众多观众对于这名年轻的短跑运动员在他们家乡奉献上的一场精彩比赛。
  赵庆市承办这次全国田径特许赛的众多关于和工作人员更是乐开了花,一个全国纪录在赵庆市的诞生,这后面意味的东西有很多,至少在下一次田管中心选择承办城市的时候,他们将拿到优先。
  而有了一个比赛长期在本地的进行,很容易激发和培养起对于体育方面的氛围,对于很多工作的展开要便利许多。
  陈中州在看到这个成绩的时候,脸上更是露出了狂喜,转过身,狠狠地就抱住了兰迪·亨特尔。
  看着对方有些疑惑的眼神,陈中州激动地大喊了起来,“叶钦,叶钦破了男子400米全国纪录,现在叶钦是两项全国男子短跑纪录的拥有者了,你不用担心田管中心会把他贱卖了。”
  兰迪·亨特尔笑着点了点头,在他眼里国内的男子200米和男子400米普遍孱弱,破这两个纪录并没有特别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
  但对于国内的诸如陈中州这样的田径人,看到这个成绩的时候是完全被震撼到了。
  这是国内田径历史上,第一次有人包揽男子200米和男子400米的全国纪录!
第二百四十七章
刘阳宇和记者
  “刘阳宇!”
  “刘阳宇!”
  ……
  2005年4月15日早上8点,伊春市火车站前,刘阳宇手里捧着鲜花,被一众穿着制服的安保人员和火车站的工作人员簇拥在当中,有些无奈地看着越聚越多的人群。
  他选择的火车已经是抵达伊春市最早的一班,早上八点,在车厢内的时候因为戴着墨镜帽子,然后位置偏僻,相对还算好些,可一下火车,不到几分钟就挤得连脚都迈不开了。
  这是今年他室外赛的第一场比赛,刘阳宇觉得自己的状态说不上特别好,心态调整上还有些压力但还是需要面对这场比赛。
  全国田径特许赛按全国田径竞赛运动员积分排名制试行办法执行,赛事为F类,作为当前国内田径运动员中的“一哥”,在某种程度上他的出场参赛表现的就是态度。
  这几个月他心态上并不算太好,一个是骤然成名,即便已经过去半年多的时间,但心里还是有诸多不适应。再一个就是2月份在盛海站的室内田径锦标赛的抢跑,使他有了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在刚夺得奥运会冠军那段时间媒体几乎完全都是吹捧,可盛海站抢跑被取消参赛资格,这是他职业生涯中第一次被罚出场,紧接着就引发了一系列铺天盖地的批评。
  之后的好长一段时间,他都无心训练,任凭教练孙潮生和父母劝说都无法消除他的心理阴影,抢跑战术,压强,这是他反应快制定的战术技巧,也是包涵在他技术特点里的,他不太理解,不过就是一次失误,怎么会引发了这样巨大的反响。
  一直到大姚看到相关报道之后,提前结束了自己的假期特意到盛海看他,两人畅谈了很久他才逐渐从这种失落的情绪中摆脱出来。
  高手过招,在关键的那一刻,拼的是心理素质和抗干扰能力。
  他的这次抢跑被罚下场,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被干扰了,作为本赛季的第一场比赛,身上扛着压力,所以没能够完全调整过来。
  大姚临走前给他写下了自己的座右铭: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控制他的宽度;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控制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样样胜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这段话对于他来说如获至宝,只有顶尖运动员备受压力和争议走过这一段,对方才是真的深刻能够理解他所面对的压力。
  想到这里的时候,突然记起教练上次和他说的叶钦,教练说这小伙子心态特别好,前几天又在粤省赵庆市破了全国男子400米纪录,这样算下来的话,这小子就是手握两个全国男子百米纪录了。
  嘿嘿,有这么一个人也好,至少可以帮他分担一些火力。
  从今年室内赛结束之后,叶钦似乎才突然被其他的媒体关注大,这点刘阳宇其实有些为叶钦可惜,男子200米决赛第六的成绩,在竞争激烈的短跑项目,绝对不是那么好拿的。
  本来还想说这次伊春站好好聊聊,不过好像对方没有人参赛,有些可惜了,但好在后面下个月去日本参加大奖赛,两边的人应该会一起。
  脑海里各种念头快速略过,看着从他一出火车站就面对的蜂拥人流,他心里轻轻叹了口气,脸上再次挂起笑容,和面前来接车的粉丝和媒体们招了招手。
  ……
  “唉唉,别挤!”
  “小心点!”
  “别磕到我相机!”
  王城左右扭动着身体,看着几乎疯了一样的从身边快速挤过去的人群,再看看前面已经密不通风的人墙,不由抱着相机,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王哥,怎么停下来?”王成身后一个年轻的身影传了过来。
  “嘿,你说现在这些人都是怎么了?这追捧的力度,就是刘天王来也达不到这个阵仗了吧!只听说过机场几百上千人接机的,还是第一次见到火车站站台也能堵得跟春运似的。”
  站在王城身边的孙帅踮着脚尖,看着从刚下火车开始,挤得水泄不通的整个站台,颇有些跃跃欲试道,“王哥,我们不进去拍几张照嘛,安保的人越来越多了,等会挤不进去了。”
  “有什么好拍的,明天比赛场上再拍就是了。”王城嘴不应心地回了一句,接着又有些不爽地嘟哝了一句,“七点就在这等了,结果还是捞不到一根毛。”
  在两人前方,刚刚从盛海驶达伊春市的火车展台前,里三圈外三圈,不是蜂拥的人群,就是拿着各种相机摄像机的记者。
  “这搞体育的影响力什么时候就这么大了?!”王城摇头叹息,颇有些人心不古的感慨。
  之前他负责的多是伊春本地的社会新闻居多,他本人有些微胖,从小体育就弱,一直以来就不太爱关注体育这方面的消息,平常足球篮球什么的都不看,更不用说田径比赛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6/4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