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就会跑(校对)第1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9/485

  在他手里,秒表的指针转动速度非常的快,而同样的,跑道上的叶钦的速度也是聂方平从未见过的快!
  他对于叶钦的技术特点跑动风格再熟悉不过,但此时不过半年多的时间,再次出现在他面前的叶钦,似乎隐隐有种脱胎换骨,让他也无法认出来的感觉。
  起跑速度很快,加速的节奏很好,过弯,直道冲刺,每一方面都超出了聂方平的预期,要不是叶钦实打实是他自己带出来的运动员,这个时候,他甚至都不太敢相信。
  噗噗噗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在场边围绕着跑道的众多学生的欢呼和惊叹声中,叶钦宛如一道电光,疾掠而过,冲向了终点线。
  滴答!
  聂方平实时按下了手里的秒表,先是看了一眼冲过终点线往远处跑了一段,渐渐停下脚步的叶钦,接着又看了一眼手里的秒表,脸上露出了不可思议之色。
  “聂教练,成绩多少?”
  “对啊,叶钦跑了多少?”
  虽然是训练,但叶钦这一趟全力发挥,速度之快,即便没有其他选手的参照,依旧让很多近距离看到叶钦展现个人专项能力的学生们感到惊叹。
  下一刻,不少人就围绕起聂方平,询问起叶钦的成绩。
  像叶钦这样的运动员,只要身在田径赛场上,不管是比赛还是训练,毫无疑问最惹人注意的就是他的成绩,他能够跑出什么样的成绩,就会收获多少的称赞和掌声。
  “好了,别看了,一边去!”
  聂方平看着围过来想看他手里秒表的学生,甚至其中有一个胆大的更是蹲下身歪着头在打量着他手上的秒表。
  “干嘛呢这是?”
  聂方平有些无奈,悄无声息地将秒表归零,接着才说道,“别看了,跑得不算特别好,就是正常水平的发挥,20秒50左右的成绩。
  在场不练体育的一般学生大概是没有什么概念,听到20秒50虽然惊叹一声但基本也就是礼貌性的符合,谈不上听得明白。
  但其他体育生,跑短跑的,跳远的,听到这个成绩的时候都是吓了一跳。
  按照手记时比电记时慢0.2秒来计算,叶钦这一趟那严格意义上来说,成绩就是在20秒70左右,听聂方平的口气,这还是跑得不算特别好,在水平线以内。
  严凝看着聂方平有些言不由衷地说着,缓缓地走到了聂方平的身边,左右看了看众人的注意力似乎被叶钦所吸引,才低声开口问道,“聂教练,刚不止20秒50吧?”
  严凝自己是运动员出身,当体育老师和教练之后,基本上对于运动员的短跑成绩有了一个大概的标准,即便是不用秒表,大致也能知道选手的成绩。
  这种目力对于行外人来说有点玄之又玄,但对于一个常年执教的教练或者运动员来说,再正常不过,甚至天赋好的运动员,个人对于自己每一组成绩的估计都是极为准确的,能够认清自己的个人能力,评估起来往往误差可以卡到十分秒之内,甚至百分秒之内。
  严凝刚刚看的很清楚,叶钦这一组的男子200米的测试,怎么看都不止20秒50的水平,她虽然在现实生活里很少看到这样高水平的运动员的表现,但并不妨碍她的预估,只是不太准确而已。
  而聂方平说的那个数字,明显是在忽悠其他人,她有点不解其意。
  聂方平却是笑了笑,没有开口的意思,似乎只想把这个成绩默默地藏在心里,一个人慢慢咀嚼。
  方才叶钦这组手记的时间是19秒98,已经算是进了20秒大关,但一来是训练场,二来是手记,并没有什么作用,自然是做不得数。
  况且,聂方平自己也有些怀疑,是不是他在计时的时候出现了失误,但不管如何,其实都并不需要讲出来,他干脆直接不说。他相信即便他不说真实的成绩,但有那么一天,其实所有人都会知道的。
  不过,严格意义上来说,进20秒的手记时间,叶钦也不是不可能,电秒表计时还得在此基础上加个0.2秒,不过不论如何,到了这一步,聂方平已经算是见到了叶钦的成长。
  运动员水平成绩越高,进步就越难,达到了这个水平,不要说叶钦的进步,就是放在全世界范围里,大抵选手也同样面临着开始越来越难进步的情况。
第二百五十一章
要毕业了!
  叶钦站在跑道中间,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听到聂方平说他跑了20秒50的时候,心中多少觉得有些不对劲,方才这一组测试,他自我感觉跑得很好。
  跑完之后到了现在一时间都有几分缓不过劲来,按他的感觉,他自己这一组的成绩怎么也应该达到手记20秒20左右。
  运动员长时间进行田径训练,尤其是在跑道上奔跑,很多时候都可以将自己的成绩控制到一定的范围内,一场比赛跑完,即便不看计时器,往往也能够大概知道跑的成绩是多少(像今年亚运会苏炳添跑的百米预赛的第一枪,10秒28的成绩几乎就是解说杨剑预计的10秒25—10秒30之间),运动员达到了一定水平之后,跑低一些的成绩几乎有点那种想跑多少就跑多少的意思。
  叶钦虽然现在还达不到那种程度,但对于自己的成绩心里多少是有底的,只是聂方平如此说,他自然也没有起来硬是要争辩一番,略有些奇怪地在原地的跑道上蹦了蹦,心中不免有些想着是不是很久没回学校,自己有点不适应学校的跑道。
  就在这时,叶钦突然听到耳边的音乐声忽然一顿,校园广播内有些低低的刺耳尖啸声忽然响了起来,接着是一个很清脆的声音响起。
  “……现在播报一则喜讯,我校高三(5)班叶钦同学,在4月9日粤省赵庆市举行的全国田径特许赛男子400米的比赛中,叶钦同学以45秒23的成绩刷新了全国男子400米纪录,成为了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一位手握男子200米和男子400米两项全国纪录的拥有者……”
  正围在学校田径场两侧,看着叶钦刚刚跑完了一组200米的众多学生,在听到校园广播里的这则通知时,突然嗡地一下爆发出了巨大的议论声,接着是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呼吸依旧有些急促的叶钦身上。
  全国男子400米纪录保持者,全国男子200米纪录保持者,两个冠军,巅峰的荣誉,在刚刚看完了叶钦的一组测试成绩之后,所有人都疯狂地鼓起掌来。
  叶钦有些奇怪地听着广播里播报的喜讯通知,他不知道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学校有人在说起这个事情,按理来说赵庆市的比赛过去已经有一段时间,大家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不应该这个时候又播报。
  叶钦微微侧过头,看着校园广播室的方向望了一眼,那是在教学楼内部的一间办公室,这样看根本无法看出任何端倪。
  “这声音……好像是康思雯啊!”
  “对啊,不像是杨丹。”
  “真的,真是康思雯。”
  田径场两侧的诸多男生,有些已然听出了今天播音主持的人是谁。虽然康思雯进入高三之后已经没有再继续坐播音主持,但是很多同届或者低她一届的男生却是特别的熟悉。
  在秀水二中这样的中学,校花班花之类的虽然偶尔也会有人提起,但大多数时候是没有什么公认对象的,一所中学之内,一个年段的还好,至少学生们相互乱窜,大概对于年段里长得好看的女生都有一定的印象。但跨度到了两三个年段,这种情况相对就比较少见了。
  或者说,真有这样出色的女生,但没有一定的平台,仅仅引起一点关注是有,但想要让所有人信服,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康思雯面容姣好,在秀水二中虽然谈不上最出色,但因为声音优势的缘故,在高二成为校园播音主持比起同样的女生们,却是将自己做了最大的辐射。
  以至于,当她在广播站前一开口,很多曾经印象深刻的男生第一时间就反应了过来,并且跟着大喊出声。
  “大家好,我是康思雯。我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广播站,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我……”广播里,女生好听的声音缓缓传了出来。
  “记得!”
  田径场上依旧还未散去,等着看叶钦训练的众多男生人群中,却是有不少人异口同声地大喊了起来。
  在这样有些古怪的气氛之中,叶钦隐隐约约似乎想起了一张脸。想起那时候学校还没有组织田径队,他还是跟着严凝老师一起训练。
  那时候每天傍晚到晚自习里的这一段时间,总会有一个女生似乎能够踩点一样,特别的准时,会有意无意的给他买水或者带些小零食之类的。
  但其实,一直以来,叶钦和她连话都说得很少。刚进校园的时候,生活的落差让他沉默而内向,到了后来开始真正踏上竞技体育这条路,他则保持着最大的努力。
  那些每天一起下课后穿过校园,一起吃饭,偶尔写纸条传递消息,晚自习偷偷摸摸坐在最后一排低声谈天说地,那样男生女生之间的小暧昧和小雀幸,叶钦是从未有过的。
  广播里传出来的声音依旧在继续,有些人在听着,有些人似乎对于接下来的内容却不报什么兴趣。
  校园广播虽然偶尔点点歌之类的可以说是很有些意思,但毕竟多数时候,播音的内容并没有多少有趣的,更不用说因为功底的问题,经常一些内容像是有人在背书或者读课文一样。
  不过,今天的的广播声似乎不太一样,一大批没见过世面的学生感觉听着就像是晚上听电台里的女主持一样,清晰,而有着丰沛的情感。
  “很快就是高考了,到了会有很多人都要离开的日子,我也不例外,参加高考,然后大家就要各奔东西!
  一直以来都是给大家读你们投上来的稿子,今天,我想读一篇我自己写的。
  标题的名字,叫做第三节课后……
  第三节下课之后,晚自习上课之前。
  学校的操场煤渣跑道黑黝黝的,我每次穿着白鞋经过的时候,经常都会踮起脚来,尤其是下雨天,一不小心可能就乌黑了一片。
  好在,天总是晴得多,我的白鞋子也多数时候都是不会脏。
  但是,我总有疑问,我连鞋子都怕脏,为什么他要赤着脚站在黑黑的跑道上。
  一次又一次的跑,好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人,不说话,也不知疲倦。
  ……
  第三节下课之后,晚自习上课之前。
  我总是抓紧这段时间赶回家吃饭,因为中间时间有几个小时,吃完了饭,我在家里可以偷偷摸摸的趁爸爸妈妈不注意的时候看一会电视,也可以早点来学校和同学们聊天说八卦。
  有一次,我是说又一次,我还在这个时候去网吧听了一会音乐,偷偷玩了一会泡泡堂。
  只是回到学校,总是能够看到他一遍又一遍,跑得好像没了力气,但却咬着牙一直都不肯停。
  ……
  第三节下课之后,晚自习上课之前。
  我偶尔会在小卖铺买两瓶水,漫不经心地穿过跑道,然后突然跳到他的面前……”
  田径场内外,包括教学楼内许多在放学之后,依旧还在在教室内用功的高三学生们,突然听到广播里的这一段,渐渐的都有些品出了味道。
  只听康思雯在背景音乐声中,慢慢的念完了她自己写的稿子,最后又轻声地说道,“大家加油,马上要高考了,相信大家都能够考出好成绩。”
  说到这里,广播里的声音突然顿了顿,带着几分如怨如诉的说道,“叶钦,要毕业了!”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9/4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