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就会跑(校对)第1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7/485

  第八道,蒂莫西·本杰明,威尔士;
  叶钦在进场前兰迪·亨特尔已经给他做了一下功课,这一组比赛的选手平均实力,几乎仅次于叶钦在雅典奥运会男子200米决赛。
  而且,关键一点,除了一名老将约翰·卡佩尔是1978年出生外,其他人都是80年以后,基本上都是属于当打之年。
  其中,叶钦、尤塞·博特、沃尔特·迪克斯三人更是年龄相仿,都是未满20岁的年轻选手。
  第一道,德怀特·托马斯,雅典奥运会男子百米进入半决赛,并且参加了牙买加4×100米的接力赛;
  第二道,马克·伯恩斯,2001年世锦赛4x100米接力亚军,2003年世锦赛100米第四名;
  第四道,沃尔特·迪克斯,在2004年的美国大学区域运动会中,赢得了60米短跑,200米和4×400米接力赛,并被选为年度大西洋海岸运动员新秀,在今年的NCAA室内锦标赛中,在男子200米项目里拿到了第二名,成绩是20秒37,百米成绩达到了10秒06,取得了美国青少年运动员短跑第四快的成绩。
  第五道,约翰·卡佩尔,2003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200米夺冠,2003世界田径锦标赛4X100米接力赛金牌;
  第六道,尤塞·博特,不用多说,2002年世青赛200米冠军,2003年世少赛男子200米冠军;
  第七道,华莱士·斯皮尔蒙,2004年和2005年美国NCAA室外男子200米冠军,2005年NCAA室内赛更是以20秒10的成绩,击败了沃尔特·迪克斯,夺得了冠军。
  第八道,蒂莫西·本杰明,来自威尔士,1999年男子200米世少赛冠军,而后由200米转项400米,在雅典奥运会男子400米进入了半决赛,并且是2004年欧洲杯男子400米冠军。
  从兰迪·亨特尔的分析里,叶钦能够感觉得到,除了少数像约翰·卡佩尔这样的老将外,其他选手虽然还称不上当前世界最顶级,但也是国际一流选手的水平,其展露的天赋和成绩,已然凸显了出来。
  从年龄和成绩上来看,这也是叶钦今后未来职业生涯里,主要面对的竞争对手。
  走上了起跑线后,叶钦先是认真的调整了一下助跑器的位置,然后踩着在助跑器上,稍稍起步跑了几米,一个是感受下助跑器已经调整到位,另外一个也是在比赛之前,最后一次让身体找到起跑的感觉。
  这组比赛的选手,叶钦虽然听兰迪·亨特尔说了不少,总体而言,水平非常高,但他内心里对冠军的执着却是越加的深刻。
  有尤塞·博特,有如此众多的顶尖选手,只有与这样高水平的运动员较量才能够提高。而能够赢了他们,毫无疑问,冠军的含量也会越重。
  像奥运会和世锦赛,冠军的含量为什么最高,不是说什么举办规模大,而是因为对参赛的选手要求高,高水平运动员也最多,能够从这样等级的比赛里杀出来,一路登顶,毫无疑问是最有分量的。
  做了一趟起跑热身之后,叶钦回到起跑线,又再次将助跑器的位置稍稍做了一点调整,再次跑了一下,感受着方方面面都已经达到了理想的状态,才轻轻出了一口气,默默地站在起跑线后方。
  伊坎体育场的赛场现场观众超过了五千人,人声鼎沸,虽然还达不到那种顶级大赛声浪如潮的地步,但也已经颇为嘈杂喧闹。
  而观众众多的赛场,往往最能够让运动员兴奋起来。
  叶钦感觉到身体的血液似乎都流得快了几分,面上没有什么表情,但内心,已经有了几分迫不及待。
  第三站大奖赛,终于要开始了!
  ……
  站在第六道的尤塞·博特轻轻地在调整着呼吸,在赛前他和叶钦开的玩笑说要在这站拿下冠军,并不完全只是说笑而已,他是真的已经做好了要在这场比赛夺冠的准备。
  这是他今年在国际舞台上的第一次亮相,此前二三月份虽然有在加勒比海参加了一两场的比赛,但那都是小比赛,只有在纽约这边,才算得上真正和高手较量。
  他心里有些紧张,但更多却是兴奋。这一站纽约大奖赛对于很多人来说不过是一场普通的比赛,但于他而言,却有着不同的含义。
  在场的运动员,有些他很熟悉,像德怀特·托马斯就是他本国的前辈,另外如约翰·卡佩尔,他也了解过,再还有其他人里,就是马克·伯恩斯,叶钦等几人,都不算陌生。
  反而是美国的两名选手,沃尔特·迪克斯和华莱士·斯皮尔蒙,他稍显的陌生,在方才检录的时候,他能够明显看得出这两人神情有些紧张,显然,还是第一次和国际上的选手较量。
  他对于美国田径界不算陌生,或者说牙买加田径运动员对于美国运动员的了解程度要超过了很多国家。在牙买加,因为经济的因素,很多有天赋的运动员都被美国的大学和各种优厚的条件所吸引,但同时,又有很多教练和运动员在美国接受了先进的训练技术和,返回牙买加,提高了牙买加总体的田径水平。
  这几年牙买加运动员里出成绩的运动员越来越多,很大程度上就受益于高水平的训练手段。毕竟要说西非后裔的黑人天赋,又不单独是牙买加一国独有。
  尤塞·博特并不想来美国接受训练,联系他的美国经纪人有很多,上大学,奖学金,优秀教练等等,开出的各种条件可以说让人目眩神迷,但他始终记得2002年在金斯顿的那场世青赛。
  当时他赢得了男子200米冠军,听到了全场无数牙买加人在呐喊,他开始没有听清他们在喊什么,后来他才知道,他们在高呼着他的名字。
  他有些手足无措,只是在众多观众面前敬了一个军礼。
  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失利,让很多牙买加人对他充满了非议,这份压力一度让他喘不过气来,他回到了老家的房子,甚至在母亲面前哭泣,但逃避从来解决不了问题。
  回到金斯顿体能训练中心后,他换了教练,格伦·米尔斯是他此前就很喜欢的教练,他欣赏对方的执教风格,而关于他的老毛病脊椎侧弯,也联系到了德国的医生开始慢慢矫正,他相信自己很快又会成为最优秀的短跑运动员。
  经历过一次巨大的指责风波之后,虽然面上他还是嘻嘻哈哈,爱和朋友熟悉的人开玩笑,偶尔还想着训练偷懒,但内心里,他终究是成长起来,也强大起来。
  人们只会喜欢胜利者,而失败的人只会被指责和遗忘。
  他想做胜利者,不过,这一次,他是为自己而跑,然后才是祖国!
第二百七十九章
追赶的人
  海西省,左海市体工队体育场。
  一系列快速的脚步声不时的在场边快速的响起。
  廖昌明站在100米塑胶跑道的终点线,看着飞速掠过终点线的人影,在对方冲过终点线的瞬间,按下了手里的秒表。
  张杰华小跑了几步,拜托了身体的惯性向前冲刺,缓缓停住了脚步,大口大口地喘了几口气,转身就走回了终点线附近。
  “教练,怎么样?”
  “还是差了不少。”廖昌明看了眼手里的秒表,忍不住长叹了口气,将手里的秒表递给了张杰华,“现在离全运会的时间不长了,你要是想拿个不错的名次的话,还得再加把劲。”
  张杰华结果秒表看了一眼,秒表上的数值是10秒55,是他这一组男子100米测试的成绩。
  这个成绩比起他刚进入海西省田径队的时候已经有了不小的提升,代表海西省的选手去参加全运会也是达标了,但是想要进决赛拿名次的话,这还不够。
  按照2001年全运会男子百米的成绩,前三基本在10秒2—10秒3之间,而晋级决赛的痕迹差不多也要达到10秒、10秒6左右。
  而他现在的成绩,手记离10秒5都还有一段距离,如果是换成电记的话,大概就在10秒7开外。
  想到这里,张杰华不由得有些泄气,今年10月份的全运会他是有不少想法的,从秀水二中到省体工队,最大的原因就是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训练,但现在成绩看来,估计能够跑过第一轮预赛就算不错了。
  海西省的田径算不上强,尤其是在男子短跑项目上,这些年除了叶钦这个并非体育系统直接培养的运动员以外,其实一直都没有什么突出的人才,反而是在女子项目上,出现了不少优秀的运动员。
  现在海西省田径界的领军人物是女子三级跳远选手谢丽美,2002年金士顿世青赛女子三级跳远亚军,04年的时候进入的国家队。另外还有一个是女子跳高的新人郑心鹃,已经能够跳到一米九左右的好成绩,是这届全运会的主力之一。
  “不要泄气,还有四个月的时间。”
  廖昌明看出了因为方才自己的话,似乎使得张杰华有些泄气,轻声出言安慰道,“况且,你现在还年轻,在职业体育这条路上要走的时间还很长。国内在你这个年龄能够达到这样水平的运动员寥寥无几,不用太给自己压力。”
  站在廖昌明的角度,其实张杰华的天赋已经是他平生仅见的好,在进入高中之前,除了上上体育课都没有进行过专业的体育训练,而现在的成绩成长下去,具体能够走到什么地步,他现在不好说,但大概再有个两三年,应该就是国内最好的那一批。
  “教练,你别安慰我了,接下来的四个月时间,我会更加努力的。”
  张杰华听到廖昌明的话,却是摇摇头,依旧有些不服气地说道,“对了,教练,我现在参加全运会的积分够了吗?”
  2005年是全国田径改制的一年,在田径方面,如果国内运动员要参加全运会,除了个人成绩之外,还需要在各个级别的比赛中都有不错的表现,积分达标,再有省队申报才能够有参赛资格。
  “积分啊?”廖昌明听到这个微微思考了一下,接着道:“你之前参加了伊春市的全国田径特许赛,还有两站大奖赛,已经差得不多了。等这个月的全国田径锦标赛参加完,只要拿到前八名的名次,最后参加全运会肯定没有问题。”
  张杰华今年已经参加了几次国内的比赛,虽然名次不算特别好,但作为一名年轻的运动员,已经算是不错的表现。
  其实自从进入省队之后,张杰华也算是受到了多方的照顾。廖昌明是省田径队里有名的教练,对于张杰华的教导也不遗余力,而且省队或多或少的可能受到了叶钦的缘故,对于张杰华的资源投入不算少。
  说着,廖昌明又稍稍顿了顿,又朝张杰华说道,“作为一名运动员,心态要摆正。我知道你视叶钦为目标,年轻人有这样的志向是对的,他也就比你大一岁。但目标是一回事,自己脚踏实地的训练比赛又是一回事。
  况且,他现在好像和你项目都不一样吧,他是主项男子400米和200米的运动员,真要说起来,跑100米你现在未必弱过他。”
  “教练,你又开玩笑了。”
  张杰华被廖昌明一番话说得有些好笑,他知道叶钦虽然没怎么跑100米,但现在应该也能跑进10秒50了。
  这个不是臆测,而是从他看叶钦的比赛录像,还有大概的成绩得出的结论,想想当初在秀水二中时候两人的比赛,那时候他和对方的差距明显,现在自己得到了不小的提升,但同样的别人也没有在原地踏步,依旧是大步超前。
  “反正到时候你自己跟他跑一场看看吧。”廖昌明笑了笑,“今年全运会省里肯定会邀请他来参赛的,到时候短跑项目上主要还是看你们两个,到时候还要组队,你们应该需要一起跑个4×100米接力赛,不说冠军,前三应该是有希望的。”
  “叶钦也会作为海西省的一员参加全运会?”张杰华听到这个消息,有些惊讶了起来。
  “这个是当然的,虽然他不是省队的一员,但全运会自然是会参加的。我现在倒不担心这个,而是他在全运会之前,还有不少比赛,尤其是世锦赛,能够保持住状态,不受伤才好。”
  说起这个廖昌明眉头不由得微微蹙了起来,他是一名地方队的教练,对于他来说,或者说对于海西省体育系统很多的领导来说,最重要的比赛就是全运会。
  叶钦是早早的就已经预定好的参赛人选,有他参赛的话,男子200米和男子400米基本上就稳了,再如果接力赛的话,有叶钦的加入,再加上其他几名水平和张杰华差不多的,在4×100米项目上也会很有竞争力。
  他现在担心的倒是叶钦要参加8月份的赫尔辛基世锦赛,他虽然和叶钦没有过接触,但国家队里多多少少还是有消息传出来。
  叶钦今年换了一个外教进行训练,目前的重心就是备战世锦赛,以赛代练,边赛边练,是田管中心继刘阳宇之后第二个全力支持的运动员。
  前几天刚传回来的消息,叶钦在大阪大奖赛之后,又拿到了尤金大奖赛男子400米的冠军。就廖昌明所知,能够在国际田联大奖赛里这样连下两站的选手可没有几个。就是能够被邀请参赛,都可以说就是那么寥寥几人。
  这样的诸多的比赛,在廖昌明看来,到了世锦赛之后或许状态会很不错,但要是万一受伤,或者之后状态不佳,那就真的有些得不偿失了。至少站在他的角度就是这样的看法。
  “好,教练,那我继续去训练了。”
  张杰华听到叶钦会代表海西省参加全运会的消息,甚至可能会成为队友一起参加接力赛,瞬间又像是打了鸡血一样。
  曾经他内心真有几分老子天下第一,对谁谁谁都不以为意,心气比天高,总感觉不就是跑步训练什么的,自己只要认真练一练肯定比谁都厉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7/4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