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就会跑(校对)第2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8/485

  第八道,泰勒·克里斯托弗,加拿大;
  在200米的预赛之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休息和热身,叶钦重新站上跑道后,能够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又调整到了最佳状态。
  细微的雨点落在身上,带着丝丝缕缕的凉意,但这点凉意,并不能阻挡他内心的火热。
  这一组400米的预赛和他之前参加过的比赛有些不同,最显而易见的不同之处在于白人运动员的熟练很多。
  不论是第一道的德国选手,还是第四道和第八道的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选手,都是典型的白人运动员。
  在奥运会和世锦赛这样的一二百米项目上,白人选手和黄种人选手都属于比较稀少的,尤其是到了半决赛和决赛,几乎就属于罕见的范畴。
  但到了四百米项目,白人选手的熟练明显就要多了起来。
  这一点上来说,白人选手的速度能力或许不算特别强,但在速度耐力和耐力方面却颇为不弱。中长跑领域不少白人选手都能够有极佳的表现。
  而此时的男子400米第一人,刚刚在第二组400米预赛中顺利拿到小组第一的吉米·华纳,就是白人选手。吉米·华纳去年在雅典奥运会拿到了400米冠军,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刺激了欧洲的不少白人选手的成长。
  叶钦对于自己这一组选手的了解不多,他虽然参加世青赛奥运会,还有今年的大奖赛,但在国际田坛的时间还算是比较短的,见识到顶尖的400米选手不过是很小的一部分。
  而他的这一组预赛里,赛前有被兰迪·亨特尔特别提醒的也就只有一个他隔壁道次第八道的加拿大选手泰勒·克里斯托弗。
  这名加拿大选手身材极为高大,比叶钦认识的尤塞·博特还有高出一些,差不多快两米的个头。这样的体型或许起步较慢,但腿长步幅大,在400米项目的后半程是既具有竞争力的。更何况,对方今年在美国的一场150米跑出了15秒17的成绩,200米则跑出了20秒49,以这样的身高体型,可以想象对方的速度能力不弱。
  叶钦心里对于一点也很有很清楚的认知,这是世锦赛,不是一般的大奖赛或者其他级别的赛事,每一个能够站上这个跑道的选手,都不会是庸手。
  而且400米的三枪规则,晋级名额更少,某种程度上要比200米的四枪规则竞争更加激烈,想要晋级半决赛,至少对于一部分选手来说,就需要全力以赴。
  “On
your
marks!”
  场边发令员的提醒选手各自就位的声音响起。
  叶钦轻吐了口浊气,眼神坚定,缓缓走上到了起跑线前,比赛即将开始!
第二百九十四章
400米预赛!
  啪!
  清脆的发令枪喊声响起。
  赫尔辛基奥林匹克体育场看台上,刚刚安静下去的观众们骤然爆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声。
  作为两届田径世锦赛的举办地,赫尔辛基的田径氛围浓厚,民众们对于这次举办世锦赛也报以巨大的热情,早在开赛之处,不论机场宣传册,还是各种广告标语,电视网络上,都充斥着对于这届世锦赛的讨论。
  此时此刻,即便体育场内下起了下雨,但只要选手们还在赛场之上,观众们就一直报以极大的热情为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体育健儿鼓掌加油。
  响声响起后,叶钦就快速的冲出了起跑线。
  步幅大而有力,加速充分,相比起他以前的400米跑法,现在跑400米,他明显已经在前半程的起步加速上下了不少的功夫。
  这种良好的起跑和加速训练,也正是他现在200米项目上成绩能够一再突破的原因之一。
  叶钦是在第七道,从起跑之后加速之后,他能够清晰地感觉到跑在第八道的加拿大选手泰勒·克里斯托弗的起步速度很快。
  虽然对于这名选手的了解不深,但只要是能够被兰迪·亨特尔重视,单独拎出来和他谈起,叶钦相信对方的实力绝对不会弱。
  在大型赛场的舞台上,很少会出现什么从来没有参加过大赛,突然从默默无闻,一跃登上国际舞台就大杀四方的事情。
  能够站上顶级大赛舞台的选手,基本上都或多或少参加过各种国际比赛,他的个人最好成绩,赛季表现,年龄潜力,伤病,甚至近来的心态等等,都会有人做出分析了解。
  即便是叶钦,他在去年参加雅典奥运会之前,也已经先后参加过了世少赛和世青赛,并且在两项赛事里斩获了两枚银牌和两枚铜牌。
  对于竞技体育的运动员而言,除了大量的训练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比赛。从低水平到高水平高级别的比赛,面对不同层次的选手,不断的竞争,不断的刺激,一步一步,才可能攀登上最高的领奖台。
  刘阳宇拿到奥运会冠军一举成名天下知,但在只是指他在国际田坛之外,面对大众的知名度而言。在此之前,他已经是国际田联大奖赛,超级大奖赛以及黄金联赛的常客,各种冠亚季军拿到手软,03年的时候更是已经拿到了世锦赛的季军。
  对于公众而言,刘阳宇第一次路面是在奥运会上拿到了冠军,而对于国际田坛,对于男子110米栏项目,他早在拿到奥运会金牌之前,就已经是达到了顶级名将的水平。
  叶钦现在面对的第八道加拿大选手泰勒·克里斯托弗同样如此,看着似乎籍籍无名,但此前已经是加拿大男子400米室内和室外纪录的保持者,在2004年就已经赢得了NACACU23锦标赛冠军。
  另外这一组里第四道的澳大利亚选手约翰·斯蒂芬森,是去年雅典奥运会澳大利亚男子4×400米的选手,帮助澳大利亚接力队拿到了该项目的银牌。
  起跑之后,叶钦能够很清晰地感觉的出来,第八道的加拿大选手泰勒·克里斯托弗前100米的速度要比他快上一些。
  尽管有配速的关系,大家不可能在第一个弯道一百多米就以最快速度完全冲刺起来,但对方的速度依旧很快。
  第一个弯道结束,赛场上八名选手因为前伸数带来的差异已经开始在缩短,而此时赛场上,选手们在进入知道后展现出来的个人速度能力也可以比较直观的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虽然前后位置各不相同,但很清晰的,第四道的澳大利亚选手约翰·斯蒂芬森,第七道叶钦和第八道的泰勒·克里斯托弗,三人的速度明显要比起他人快出不少。
  转瞬之间第一个直道已经结束,第八道的泰勒·克里斯托弗率先进入第二个弯道,叶钦紧随其后……
  泰勒·克里斯托弗在奔跑中一直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他是第八道,在前面三百多米是完全没有选手可以参考的,因为他一直是跑在前面。
  本来他想的是适当控制好自己的速度,不急不缓地跑完前面的两个弯道和直道,再根据最后的八九十米的位置来衡量自己所在的位置。
  他知道自己现在的水平,之前几次国内和北美的400米,已经能够跑进45秒,只要自己不出现重大的失误,晋级400米半决赛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可就当他想控制自己的前半程速度时,总是能够感觉身后若有若无的威胁。
  第七道,那个亚洲选手一直追得很紧。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想慢也不太敢慢下来,毕竟他是第八道,没办法完全判断自己在小组中的位置。
  万一第七道在前面弯道就追上他,而第七道在整体的其他选手中速度并不算快的话,那就意味着他至少也落到了第三甚至第四的位置。
  而小组出线稳定的名额是前二,所以,他一直也不敢松懈,只能是在叶钦的逼迫下,不断的加速。
  二百米……二百五十米,叶钦能够感受到第八道的泰勒·克里斯托弗的速度一直保持极高的水平,他同样也以自己的新节奏,将速度提了起来。
  从纽约大奖赛结束回国之后,这段时间以来他一直都在和兰迪·亨特尔研究400米的配速问题,他现在的前半程不算慢,至少比起同组的其他选手不但不慢,还要快出一些,跟第八道的泰勒·克里斯托弗相差也不大。
  而到了二百五十米的距离,叶钦便开始渐渐加速,按照他现在最新掌握的节奏,前半程在速度不慢的情况下,到了这个阶段是时候开始发力。
  这一组400米的预赛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个检验,几个月的时间他的训练都集中在400米上。
  三百米,三百一十米……
  第二个弯道进直道!
  第八道的泰勒·克里斯托弗在这个时候突然也感觉到身边第七道的亚洲选手,在进入直道的一瞬间完成了对他的超越。
  两人在前面三百多米,基本上都保持着相差不大的速度,而到了最后的八十多米的距离,叶钦则凭借后半程的强力冲刺超过了他。
  看台上的观众此时忍不住再度欢呼了起来,如同以往看过的400米比赛一样,这个时候选手们的位置最为真切,也最是一目了然。
  在同一个直道上,没有前伸数带来的差异,所有的选手最后角逐胜负,位置变换所有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叶钦,加油!”
  在进入直道的一瞬间,站在场边观看着叶钦比赛的杨耀,忍不住就大喊了起来。
  尽管他知道此时的叶钦恐怕是听不到的他的欢呼声,但他的心头依旧难掩沸腾的热血。
  在世界顶级赛场,能够在男子短跑短跨项目,即便是在预赛能够跑出领先,冲击小组第一第二的,目前也就叶钦和刘阳宇两人。
  而叶钦的400米跑得果然也如同他在200米预赛中一样,在进入直道的时候领先了,他最近一段时间有和叶钦一起训练,很是明白叶钦在400米上花费的心思。
  这也是叶钦不太愿意在这次世锦赛放弃400米项目,转而只专注200米项目的原因。
  明明有那个实力,却为了保险起见要割舍掉一个,谁都不愿意。但这又是稳妥的方法,毕竟,这是国际赛场,在赛程冲突的情况下,恐怕很多运动员都会做出选择。
  不过,即使如此,叶钦此刻展露的400米水平,也依旧让杨耀感觉有些震感。相比起曾经叶钦在400米项目中前半程严重被压制在后面,只单靠后半程来追赶。
  现在的叶钦跑起来节奏无疑更好,前半程充分发挥出了他200米的水平,而到了第二个弯道之后,精湛的弯道技术和后半程能力,同样能够让他保持着极好的速度在冲刺。
第二百九十五章
未能尽兴
  距离终点线七十米,六十米,五十米……
  叶钦一直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他在进入知道后超过了第八道的泰勒·克里斯托弗后,基本上就保持着领先的优势。
  他本来感觉这个距离按照他理解,泰勒·克里斯托弗或者其他选手,应该有人会开始冲刺来追赶他,但结果却是大为出乎他的预料。
  身边右侧第八道的泰勒·克里斯托弗他能够感觉对方似乎犹有余力,但丝毫没有加速超过他的意思,反而是牢牢地把控着节奏,一直跟在叶钦身后两个多身位的距离。
  泰勒·克里斯托弗在最后直道进弯道的时候,发现叶钦超过他的时候,一度也紧张了一下,做好了后半程全力冲刺的准备。
  前面三百米他觉得自己已经算是跑得很快了,但世锦赛这样舞台说不准同组选手的水平是什么样的程度。
  但就在这个时候,他不自觉的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一下其他道次,结果惊讶地发现,这个时候除了第七道的一个亚洲选手之外,其他人他根本就看不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8/4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