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就会跑(校对)第2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485

  第五道,达罗德·威廉姆森,美国;
  第六道,泰勒·克里斯托弗,加拿大;
  第七道,阿布巴克尔·阿里,苏丹;
  第八道,阿里森·德佩格罗,多米尼加共和国;
  这个时候,看台上不少细心看比赛的观众在大屏幕上选手名单出现之后,又再次看了一眼400米起跑线前的第四道,很多人心里都有了几分不太确定的感觉。
  好像,好像那个亚洲选手,今天已经是第三次上场了!
  赫尔辛基世锦赛的门票不便宜,很多场次都是爆满,因为比赛赛程是连续的缘故,而今天来看比赛的观众当中,有少部分人从中午开始,一直到晚上都没有离开赛场。有不少观众甚至都是自带了一些便当之类的吃食,直接在看台上解决。
  对于爱看田径比赛,真正狂热的观众而言,能够目睹这样的盛会,很多都不会是问题。
  而正是这一部分人,在先后看完了男子200米的复赛和半决赛之后,对于此时此刻站在400米起跑线第四道的亚洲选手才有了印象。
  对方在200米复赛的时候是小组第一,200米半决赛的时候也拿到了小组第二,成功晋级决赛。一般的观众可能不会太过留心,但是对于很多真正关注田径赛事,尤其是短跑赛事的观众,一个新面孔的出现都会注意到。更何况,叶钦也算不上是完全的新面孔。
  而此时此刻,看到叶钦出现在男子400米半决赛的跑道上,很多人都不由得心惊。
  一天之内跑三场比赛,而且都是分量集中的世锦赛复赛和半决赛,这样的运动员不敢说前无古人,但在田径赛场上确实属于少见。
  与此同时,此时看台上,除了观看赛事的观众之外,还有不少体型健硕修长的身影出现。
  贾克斯·特林和西恩·克劳德两人并肩而立,两人神色都很沉静,对于在他们身后不时响起的观众呼喊声丝毫不以为意。
  在离两人不远处的地方,那里是杰森·盖比和华莱士·斯皮尔蒙同样注视着赛场上的一举一动。另一边,出现在看台上的还有牙买加的尤塞·博特跟当前男子百米世界纪录保持者阿萨·法维尔。
  甚至人群之中,还有不少亚洲面孔,那是当前亚洲男子200米纪录保持者末续慎吾,而他身边的那一位则是日本当前男子百米最佳的朝原宣治。
  “这场比赛怎么吸引了这么多人过来?”
  杨耀站在看台上,目光扫过了不少出现在终点线附近的身影,眼里有些疑惑。
  他是200米选手出身,这届世锦赛虽然只跑了第一轮,但对于在场的很多身影可不陌生。尤其是日本的末续慎吾,那是他曾经一度最想战胜的竞争对手,两人在很多比赛都有过交手。
  “叶钦这场比赛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陈中州在杨耀的身旁听到他自言自语,跟着回答道,拿手又指了指另一边的看台,在那里有几位西服革履的白人和黑人男子也在看比赛。
  这几位都是国际田联的官员,其中一位是陈中州一眼就认了出来,弗兰基·弗雷德里,前纳米比亚短跑运动员,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200米第四名,27次在百米比赛中跑进十秒以内,曾经是迈克尔·约翰逊在200米项目上的有力竞争者。在雅典奥运会和横滨全明星赛退役后,成为了国际奥委会的一名官员。这些人都出现在了看台上,显然是对于这场男子400米的半决赛有着极高的关注。
  而在陈中州注意到国际田联出现的一些官员外,此时站在他不远处的冯舒友和于伟利两人同样也注意到了这一情况。
  “是因为叶钦来的吧?”冯舒友目光灼灼,似乎闪着亮光,转身朝身边的于伟利问道。
  于伟利笑了笑,“有可能,世锦赛的男子200米和400米项目时间向来都是有冲突的,虽然不少运动员都有兼项200米和400米,但是一届世锦赛里,在两个项目时间有冲突的情况下,都参加比赛,这样的情况还是很少见。”
  世锦赛不是奥运会,赛程时间的安排有时候不会将男子100米,200米和400米都分割开,还是会出现一些冲突。
  在历史上能够在世锦赛舞台男子200米和400米都赢得冠军的运动员,就只有迈克尔·约翰逊。对方创造了这一双冠王的成绩是在1995年的哥德堡世锦赛,而当时迈克尔·约翰逊虽然参加了200米和400米两个项目,但在赛程安排上,却不像这届世锦赛都轧赛在了一起。
  叶钦参加了男子200米和男子400米的项目本身对于不少短跑选手来说,就已经属于比较意外的情况,毕竟是世界级的比赛,想要一个项目有所斩获都不容易,更何况是轧赛的情况下。
  而偏偏男子200米的半决赛已经结束,叶钦拿到了晋级决赛的资格,而此时进行的是男子400米的半决赛,如果叶钦能够在两个项目都进入决赛的话,以叶钦的年龄来说,依旧是创造了一个十分惊人的纪录。
  迈克尔·约翰逊在两个项目夺冠的年龄是28岁,而叶钦今年不过是18岁。
  国际田联这几年对于亚洲选手的关注度本身就在提高,2003年有末续慎吾在世锦赛中夺得了男子200米铜牌,成为第一个在世界级赛事短跑比赛中夺得奖牌的选手。2004年又有刘阳宇在男子110米栏夺冠,叶钦进入男子200米决赛。
  到了今年,叶钦再次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并且参加世锦赛在两个项目都有不错的表现,这已经引起了国际田联的注意。
  “看来叶钦也进入到了国际田联的视野,就是不知道今年能不能拿到新星奖。
  说起这个,冯舒友嘴角也忍不住挂起了一丝笑意,对于有潜力的田径新人,国际田联投入的关注度从来不低。要知道在2002年世青赛尤塞·博特夺冠后,当年就拿到了国际田联新星奖。
  于伟利跟着也笑了起来,“希望有机会吧,我们的运动员能够走出去获得国际上的认可,这是一件大好事。”
  中国田径方面向来比较孱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比较低,在女子项目上,九十年代还有东方神鹿,掀起过一阵风潮。此后的女子长跑项目上,经历了一番波折,但总的都还算比较有竞争力。
  但是在男子项目上,真正有影响力的运动员很少。哪怕是比较优势的竞走项目,相比起来也没有出现特别有影响力的选手。
  直到去年刘阳宇在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夺冠,算是一声春雷炸响,引起了国际奥委会和国际田联,以及整个世界体育界的重点关注。
  今年5月份的劳伦斯体育将,刘阳宇更是拿到了年度最佳新人,同时女子一万米的长跑冠军邢惠那也得到了最佳新人的提名,真正算是将田径项目的影响力推广到了国际上。
  劳伦斯体育奖创办以来,上一个拿到年度劳伦斯最佳新人提名的,可是现在征战NBA的大姚。
  前面有刘阳宇和邢惠那,后面接着叶钦同样崛起于男子短跑的200米和400米项目,冯舒友和于伟利作为中国田径队的主副教练,对于这样的改变可以说是十分欣慰的。
  “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也是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才能突破田管中心甚至是总局那边的层层枷锁。叶钦此时在国内还谈不上有很大的名气,毕竟一般普通人除非是奥运会冠军,或者是历史性突破的成绩,不然都不会做深入了解,但是在田管中心的重视程度已经不下于拿到奥运会冠军前的刘阳宇。
  而同样的,从世少赛开始,到世青赛、奥运会,以及今年的大奖赛和正在进行的世锦赛,一场又一场的比赛,叶钦也逐渐在国际田坛打出了名气,引起了国际田联的关注。
第三百零七章
开始!
  400米起跑线的跑道上,此刻,叶钦正在慢慢地调动着自己的状态,经过了一天两场200米的比赛,到现在已经是第三次站到起跑线前。
  场边因为天色已经暗淡,显得整个体育场的灯光格外的耀眼明亮,场边的观众的呼喊声不时响起,使得叶钦生出一种我就在舞台中央的感觉。
  “这就是舞台,我想要表现的舞台!”
  叶钦倾听着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声音,心底的情绪似乎一点一点的被赛场的气氛给调动了起来,微凉的夜风里,他却感觉到一股燥热。
  这组男子400米半决赛的选手,叶钦特别熟悉的不多,但和之前一样,他遇到了一个久违的对手。
  第七道苏丹选手,阿布巴克尔·阿里。
  从进场之前叶钦就注意到了对方,这位是他的老对手,也是第一个让他认识到和国际上顶尖天才少年差距的短跑运动员。
  在2003年叶钦曾和对方交手过一次,当时阿布巴克尔·阿里是以46秒10的成绩拿到了冠军,叶钦是季军。之后是2004年的世青赛,男子400米被美国短跑运动员肖恩·梅里特夺得冠军,叶钦拿到了亚军,而阿布巴克尔·阿里是第三名。
  之后的奥运会阿布巴克尔·阿里同样有参赛,不过和叶钦一样,两人都是在预赛第一轮就被淘汰出局。
  而这次在世锦赛男子400米半决赛,已经是两人第三次交手,相比较起其他选手,像阿布巴克尔·阿里、肖恩·梅里特、安德鲁豪和尤塞·博特这些人,基本算得上是叶钦同年龄同个时代冒头的短跑运动员。
  都是天赋绝佳的年轻一代运动员中的代表。
  竞技体育,最强调的是天赋,也只可能是天赋。
  但能够站在世锦赛的赛场,又有哪一个不是天赋卓越者。
  叶钦很清楚,他有天赋,他能走到今天除了个人足够的努力之外,他是有着远超过其他人的天赋。
  对比起亚洲运动员,他可以说是同龄人中天赋极高的佼佼者,但在世界范围内,和他同样有天赋,或者说比他天赋更好的短跑运动员大有人在。
  但天赋决定上限,决定他最终能够达到的成就,而在这之前,他需要不断的努力,拼搏,一点一点将自己所有的潜力给压榨出来。
  他们这一代的短跑运动员不但要在彼此之间竞争,还要不断的削尖脑袋往上挤,和他们之前的上一批运动员竞争。
  而且随着年龄的推移,再过上三四年的时间,他们也将会迎来下一批天赋绝佳的运动员的挑战。
  竞技体育不断的在挑战这条路上走下去,新老交替,一代又一代,实现不断的超越和成长。
  作为今天进行的第三场比赛,叶钦此时此刻已经完全抛开了其他念头,前面男子200米的复赛和半决赛,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已经让他耗费了不少体能,他对自己这场半决赛能够跑出什么样的成绩,其实也没有什么把握。
  但正是这样,反而让叶钦情绪越加高涨起来。
  这样的舞台,这么多的观众,自己更加没有什么好犹豫的,全力以赴,拼一场就是了。
  至于说明天的200米决赛,或者说顺利能够在400米晋级,后天的400米决赛,那都是后面的事,他要做的就是完成当下的任务。
  “On
your
marks!”
  场边发令员的提醒选手们就位的声音响起。
  叶钦甩开了纷乱的念头,朝着看台的方向望了一眼,赛场灯光耀眼,但观众席的灯光却不甚明亮,舞台上的表演者此时并没有办法看清楚场边他的观众们。
  但他依旧习惯性地望了一眼,在那里似乎有一面红色的旗帜在飘扬,他知道不论如何,在那里应该都会有很多人在看他比赛。而且,即便是在赫尔辛基这样的北欧城市,华人留学生前来支持的也不少。
  他是代表中国队出战,他能够站上这个赛场的舞台是中国人的荣誉和骄傲,以前年少的时候参加世少赛和世青赛或许还没有那么深刻的体会。
  但在奥运会之后,在那一次被机场里的小孩子认出来,请他给签名的时候,他就渐渐理解了那一份被无数国人殷切寄予厚望的期待。
  媒体上会提起你的名字,你的成绩,你的荣誉,民众们会想看你的比赛,看你完成了他们想要完成的目标。
  他们是自己的同胞,他们想看到冠军,想看到国旗升起。
  而我自己也想,想成为冠军,想成为你们所有人的骄傲!
  ……
  赫尔辛基体育场内,嘈杂的观众看台上声音渐渐小了下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4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