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就会跑(校对)第2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9/485

  在距离终点线还有四十米左右的时候,叶钦追赶上来日本选手高平慎士……三十五米的时候,叶钦超过了高平慎士……
  距离终点线三十米,叶钦已经赶上了泰国队第四棒的锡猜·萨沃普雷蒂普,然后接着就是宛如一阵风般超过了对方,直接朝着终点线发起了冲刺。
  就在这一瞬间,不论是泰国队第四棒的锡猜·萨沃普雷蒂普,还是日本队的第四棒高平慎士,几乎都有些回不过神来。
  不过终点线已然在前,高平慎士距离锡猜·萨沃普雷蒂普还是有一点距离,正在把握这最后的几十米,拼命地追赶。
  在两人前方,这个时候,叶钦前面只剩下了终点线!
  冲线!
  全场中国人都欢呼了起来,无数蹲守在电视机前的中国观众更是一跃而起。
  哈里发国际体育场上方大屏幕上,这一组男子4×400米接力赛选手的成绩出现在了所有人面前。
  1.第三道,中国队,成绩39秒09;
  2.第五道,泰国队,成绩39秒21;
  3.第四道,日本队,成绩39秒21;
  4.第七道,中华台北队,成绩39秒99;
  5.第六道,卡特尔队,成绩40秒02;
  6.第一道,沙特阿拉伯队,成绩40秒18;
  7.第八道,阿曼队,成绩40秒38;
  8.第二道,中国香港队,成绩40秒84;
  八支接力队里,第二名的泰国队和第三名的日本队,最后几乎是同时撞线,但泰国队在千分秒领先,最终日本队遗憾的只能摘得铜牌。
  而中国队,却是在1990年燕京亚运会时隔16年之后,再次摘得这枚男子4×100米接力赛的亚运会金牌。
  站在体育场中间,叶钦看着四周沸腾的掌声,尤其是中国代表团一角,飞扬的五星红旗闪动,身后的杨耀、古凯、文勇易几人很快涌了过来,兴奋的又蹦又跳。
  叶钦到了这个时候,才完完全全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这一届多哈亚运会,对于他来说,到此就算是结束了。虽然不知道下一届亚运会自己是否还会参加,但一届亚运会4枚金牌,包揽三项纪录,这样的壮举,无论如何都会刻亚运会历史上。
  此外,2006年的整个赛季的比赛至此也算是完全结束了,马上就是2007年,新的一年即将开始!
  “我拿到了冠军,以后也还会是冠军!我们都是冠军!”
  叶钦看着身边笑容灿烂的队友们,在心底无声地对自己说道。
第三百九十四章
2007,德国三场室内田径赛
  “男子百米项目跑进10秒大关非常非常困难,叶钦9.98这不仅意味着中国拥有非常有竞争力的运动员,同时还会对年轻一代运动员产生影响。”
  “我们真的要恭喜叶钦的出色发挥,我认为叶钦9.98秒对于中国和亚洲田径来说都是伟大的,这证明了中国在亚洲田径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没有中国就没有亚洲田径事业的进步。我看到了中国田径运动的进步,中国在田径赛场上一直有表率作用。”
  ……
  燕京训练总局室内田径场内,叶钦看着刘阳宇给自己看了几份报纸上的采访,脸上的神色有些无奈。
  “阳宇哥,你这也跑来笑我呢?”
  “没有没有。”刘阳宇脸上挂着笑容,“我这是专程过拿过来给你看看,你现在的影响力有多恐怖,国际田联的大佬都在为你发声了。”
  亚运会结束,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现在已经是2007年1月下旬。
  叶钦虽然一直躲在训练总局内进行训练和备战,但是在外面,他打破10秒大关,在一届亚运会上摘得四枚金牌,包揽亚洲男子100、200和400三项纪录,却是更加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甚至有不少人还专门去采访了其他国际田联的大佬发声评价,上面的两段话,第一段来自于国际田联大佬塞巴斯蒂安·科,2005年英国伦敦申奥成功的英雄人物,另外一个是亚洲田联主席达兰·艾哈迈德。
  两人在叶钦打破10秒大关之后,都不吝发声表达了祝贺和支持,10秒大关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甚至是一国一个人种的体育来说,都具有时代性的意义。
  在90年代前,所有能够在百米项目里打破10秒大关的运动员都拥有西非血统,一直到1991年纳米比亚传奇运动员弗兰德里克斯成为了实现第一位非西非后裔破10的运动员。
  2003年澳大利亚选手帕特里克·约翰逊,成为了第一个没有非洲背景打破10秒大关的运动员。
  今年2006年,叶钦成为了首个正式打破十秒大关的亚洲,东亚黄种人运动员。
  这里面蕴藏着的含义,就如同田径队总教练冯舒友所说的:“叶钦代表中国田径界的前辈、现役运动员和教练员站在了世界赛场上,实现了很多人的梦想,他非常伟大。叶钦的突破不仅仅对男子百米意义重大,同时对其他项目也有着非常大的激励作用。这让我们打破了原有思想上禁锢,破除了在这个项目中外国人不可战胜的神话。”
  正是在这种漫天的宣传之下,叶钦现在的人气在国内真的是达到了新的高峰,不论是田管中心那边过来的广告和一些商业活动,还是日常的外出,在水木校园那边,时时刻刻都会遇上盯着自己的媒体记者。
  此外,还有许多田径界的大佬,体育界的前辈等等,都发声对叶钦表达了祝贺和支持,使得叶钦的人气,比起亚运会之前更进一步,到了现在他才算是在国内的人气赶上刘阳宇。
  “对了,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叶钦对于自己近期造成的影响力,内心同样有些兴奋。
  不过在刘阳宇面前,这些东西并没有什么值得特别好说的,大家都是一流的运动员,在彼此不同的项目里都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反而问起了另外一件事。
  “31号吧,具体还要等我是师父那的时间安排结束。”刘阳宇回想了一下时间安排,然后才开口说道,“我冬训的效果还不错,你怎么样?”
  叶钦微微摇了摇头,“我现在有点说不好,感觉上应该还可以,但具体还是需要到赛场上跑几趟才知道结果。”
  说道这里,叶钦顿了顿,“三个站的60米比赛,应该能够够我找找感觉了。”
  “60米和100米的差距没有你想得那么大,某种意义上还是有一定共通点的,我跑60米栏的比起110米栏也要差了点,但其实两者之间相差并不多。”刘阳宇笑着安抚了一句叶钦,接着又说道,“我记得你好像也没怎么跑室内赛吧?”
  “嗯,比较少,那时候我跟着聂教练倒是有参加了两次,不过当时比的都是200米和400米。”叶钦想起以前和聂方平一起参加全国室内赛的场景,有些感觉好像还在昨天一般,但一晃眼,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
  2007年的第一站,叶钦和刘阳宇都放在了德国。
  刘阳宇是受到的了德国赛事组委会的盛情邀请,打开德国田径方面的网站,许多都是关于刘阳宇是报道。在盛海新庄训练基地进行一个多月的训练之后,刘阳宇来到总局,准备的也就是后面前往德国比赛的事宜。
  叶钦自然也是有受到邀请,不过室内赛他在男子400米项目上的表现自然不能和刘阳宇相比。
  德国举办的各种大大小小的田径赛事,经验丰富,奖金不菲,还是很能够吸引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田径运动员参加。
  叶钦和刘阳宇两人的参赛顺序都是从斯图加特室内田径赛开始,接着是杜塞尔多夫室内田径赛和卡尔斯鲁厄室内田径赛,总共三场的室内田径比赛。
  只是,不同之处在于叶钦虽然答应前往德国参加室内赛,但并不是外界认为的是男子400米室内项目,他的这次德国之行,三场室内赛,叶钦参加的都是室内60米的比赛。
  在经过了世青赛和亚运会两场男子100米的比赛之后,叶钦先是打破了全国男子100米纪录然后又打破了10秒大关,已经毫无疑问地确定了他在男子100米上的表现。
  田管中心和田径队内也正式确定叶钦兼项男子100米,在日后的参赛和训练日常上都会对百米项目有所偏倚。
  叶钦这次参加男子60米的室内赛,就是在袁郭华教练的建议之下,跟随着刘阳宇和孙潮生教练直接前往德国参加室内赛,以赛代练,提升自己的起步和加速水平。
  相比起100米项目,60米项目的距离更短,更要求爆发力和起步技术技巧,这些方面,叶钦一直在学习和改进,但平常练得再好,或者说想要尽可能快的出成绩、出结果,最好的方式毫无疑问是比赛。
  德国2007年的三场室内田径赛的邀请刚好给了叶钦这样一个机会,以赛代练的方式是叶钦习惯的训练方式,在赛场里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完善自己的技术,面对强大竞争对手时打破自己的极限。
  三场室内60米的比赛,按照袁郭华和田管中心一些教练的想法,并不需要叶钦真的能够跑出什么样特殊的成绩,毕竟叶钦是后半程见长的选手,但通过室内60米的比赛,至少可以让他在起跑和加速跑上有一定的提升。
第三百九十五章
IMG来客
  上午,又是新的一天。
  训练总局室内训练馆,叶钦按照固定的时间,展开了训练。
  1月30号,已经离春节不过是半个多月的时间,训练总局的室内训练馆运动员并没有人,大部分集合受训的国家队选手,在亚运会之后就已经返回各自的省队。
  但叶钦因为在水木大学校队不方面训练的缘故,已经长久一个人默默的在总局的室内训练馆进行训练。
  对于即将要参加的室内60米比赛,他此时此刻内心多少还是有些不自信,他对于自己的技术特点很清楚,是后半程占据优势。前半程的话,现在的起步和加速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想要在60米的室内赛脱颖而出,还存在有不小的困难。
  既然已经准备前往德国参加三场室内赛,那么展开必要的备战是一定要有的,运动员面对比赛,不论大赛还是小赛,目标是为了什么,但只要站上赛场,叶钦依旧希望获胜的那个是自己。
  在60米项目里,当前国内最好的选手是文勇易,他现在的最好成绩是6秒59,全国60米的纪录保持者。
  此前,叶钦在和文勇易一起练4×100米接力的时候,和对方有过一起训练,起跑和加速方面,叶钦比之对方要差上不少。
  至少在前三四十米,他是没办法完全赢过文勇易的,只有到了五十米过后,他的速度完全加起来,才有可能。这还是文勇易有时候状态不稳定的情况下,在文勇易状态好的时候,叶钦基本上要在七十米左右的距离才能够胜过文勇易。
  在男子100米的比赛上来说,叶钦并不惧怕文勇易这样的选手,对方起步加速快,在二十米左右就已经抬头进入途中跑的高速阶段,但是到了六七十米的时候,速度衰减得厉害。
  奔跑的节奏,并非常规意义上呈现曲线的速度不断升高,然后逐渐下滑的曲线。反而是双曲线,在三四十米的时候呈现到速度的最高点,然后出现衰弱,到了七八十米又出现一次速度的高点,再接着衰弱。
  这是因为文勇易保持速度的能力不够强,尽管可以很快的将速度加起来,但无法稳住,到了中后半程换了一口气,再又朝速度高点冲上去。
  这种情况,导致了文勇易在60米上可以跑出6秒59的全国纪录,但是在100米上,比起杨耀的10秒21和古凯的10秒27的百米成绩,他都要弱上一头。
  叶钦现在需要学习的是文勇易的起步和加速,他在途中跑的绝对速度和速度保持能力上,都强过文勇易,但是想要在60米项目上有所斩获和提升,需要的还是前半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9/4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