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就会跑(校对)第4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1/485

  伴随着摄像车和柏雪越来越近,众人这个时候也看到了在柏雪身后的一名选手,同样不是东非国家的黑人运动员,而是一名日本女运动员,正在奋力追赶前方的柏雪。
  “真的是柏雪啊!”古凯这个时候差不多看清了那名选手的相貌。
  “凯哥,你应该要换眼镜了啊!”
  看着柏雪的出现,旁边几人朝着古凯笑着打趣道。
  “对对,我回国后就赶快换一副,这度数看来是加深了。”
  古凯笑着回答,他内心同样激动,只是方才不想给自己太好的期待,免得最后的结果出来会失望。
  可现在,结果却是超出了他的希望。
  “柏雪,加油!柏雪,加油!”
  眼看柏雪第一个朝着终点线这边跑了过来,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众人瞬间都兴奋了起来,纷纷大声喊道。
  旁边不少等在终点线位置的其他华人华侨留学生,同样大声加油鼓劲。
  现在已经是到了最后几百米的冠军角逐阶段,虽然选手之间的距离还是比较远,但经过了长时间的奔跑,这个时候哪怕稍微慢上一点点,恐怕就会被其他人所超越。
  马拉松比赛因为耗时长久的缘故,或许不像短跑比赛那样引人注目,但其巨大的影响力和广泛的参与程度,却是一般田径赛事所不能比拟的。
  每年举行的众多马拉松比赛,都能够吸引大量的普通田径爱好者参赛。此时在国内关于长跑或者夜跑之类的,还不算特别流行,但是在欧洲众多地区,马拉松向来是众多普通人参与度最高的赛事。
  200米、100米、50米……
  前面的柏雪和落后在她不远处的日本选手尾崎好美,已经越来越接近终点线……
  所有人的神经都有些紧张了起来,终于,最后的五十米距离,柏雪并没有给尾崎好美机会,率先一步冲过了终点线。
  终点线前,早已经等在那里的中国教练员和工作人员,很快上前搀扶住柏雪,陪着她在场地上慢慢走动了起来。
  “精彩啊!”
  叶钦几人看着柏雪顺利的拿到了女子马拉松冠军,都不由得热烈的鼓起掌来。
  柏雪的年龄比叶钦和章裴孟几人还要小,比苏丙天也就大了一岁,这是她第一次参加世界锦标赛,第二次参加国际马拉松比赛,但却顺利的拿到了冠军,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女子世界马拉松冠军。
  而且,柏雪同样也是第一位在世界锦标赛中赢得马拉松冠军的中国运动员,在2007年的大阪世锦赛上,中国选手周纯秀只是拿到银牌,燕京奥运会是铜牌。终于有中国选手在马拉松这个项目上斩获冠军。
  同时周纯秀在这场马拉松比赛里获得了第四名,虽然没能够拿到奖牌,但两名中国选手取得这样出彩的成绩,已经可以说是相当的让人满意。
  这样的成绩,普通人或许不是特别能够理解,但是对于他们这些田径运动员,却深刻的知道其中所代表的意义。
  柏雪赢得了这场女子马拉松的冠军,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田径队在本届世锦赛的金牌总数上升到了四枚。
  离开了勃兰登堡门后,叶钦和其他几人回到了中国代表队的驻地,大家先是简单的做了下热身运动,之后就是简单的吃了一些东西,休息。
  时间到了差不多晚上18点30分,众人才乘坐驻地的大巴车,前往奥林匹克体育场。
  比赛的时间是在20秒10分进行,奥林匹克体育场观众席上,此时已经人山人海,座无虚席。
  本届男子4×100米接力预赛,总共分成了三个预赛小组,总共十八支队伍参赛。
  其中美国队作为上届世锦赛男子4×100米冠军,是拿外卡直接参赛,德国则是作为主办方队伍参赛,然后再有其他十六支当前世界最好成绩的国家或地区的接力队参赛。
  晋级决赛的规则,则是每个小组前两名直接晋级决赛,然后剩下的队伍中,递补成绩最好的两支接力队伍进入决赛。
  预赛的第一组参赛的六支队伍分别是日本,南非,法国,瑞士,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及巴西。
  最终的比赛结果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及日本队分别以38秒47和38秒53的成绩拿到了小组前二名。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队伍本身就是当前在接力项目上的强队,作为中美洲地区的岛国,虽然不像牙买加那样成为闻名世界,但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同样拥有包括理查德汤普森、马克伯恩斯等一流的短跑选手,实力强劲。
  日本则在这几年的接力项目里成长很是迅猛,几乎很中国队的脚步一起,成绩节节提升。在个人水平上,日本队或许不如其他接力队伍强劲,但是实力平均,而且交接棒的技术出色。
  目前的中国队,如果没有叶钦作为第四棒压阵的话,比起日本队的实力也就伯仲之间,甚至还略有不如。
  20点18分,男子4×100米接力预赛第二组的六支接力队选手上场,六支队伍分别是波兰,泰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牙买加和德国。
  其中牙买加作为燕京奥运会4×100米冠军兼当前世界纪录的保持者,最为外界所看好,所有人都想看到本届世锦赛男子4×100米接力赛,牙买加队能否再次创造奇迹打破世界纪录。
  另外,则是作为东道主的德国队。
  当四名德国队的接力选手上场后,引起了全场的阵阵欢呼,能够在自己国家举办的比赛里,看到自己的运动员,那种亲切感和支持感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只是这场预赛,显然让众多德国观众感到失望。
  比赛开始后,在第一棒的时候德国队选手的发挥还是非常稳定,第二棒的选手在众多观众面前,发挥也还算不错,可惜的是在二三棒交接的时候,德国队出现了重大的交接棒失误。
  整个奥林匹克体育场内,一时间巨大的惊呼声,几乎让人听得心碎。
  这组预赛里,最终小组第一是被意大利夺得,成绩是38秒52。
  而牙买加队的以小组第二的成绩晋级决赛,成绩是38秒60,成绩虽然不算特别好,但是这一组预赛里,牙买加队的两大核心人物,尤塞·博特和阿萨法·维尔,都只是在场边观战,并没有上场。
  牙买加队完全是依靠两名替补选手和两名正式选手拿到了这一成绩,其强大的实力可以想见。
  晚上20点26分,男子4×100米接力赛第三组的比赛正式开始。
  叶钦站在第四棒的交接区域,细致地开始很量步点,场边有许多观众正在呼喊他的名字,但他除了最开始有过招手示意外,并没有分心。
  这一组接力预赛,按照原来田径队里的打算,是希望他不上场,能够得到休息的。
  但是在分组出来之后,叶钦却是主动提出了上场,因为这组的实力很强劲,如果他不出场的话,中国队很可能拿不到晋级决赛的机会。
  他这组预赛里,八支接力队分别是美国队,荷兰队,加拿大队,葡萄牙队,英国队以及中国队。
  这样的阵容汇集在一个小组里,受到的关注程度,并不比其他组低。
  其他五支队伍的实力都颇为强劲,特别是上一届世锦赛冠军美国队以及雅典奥运会英国队,这两支队伍曾经都是拿过冠军的队伍,选手平均实力强,接力技术出色。
  小组晋级只有前二是直接进入决赛,面对美国队和英国队的阵容,如果叶钦不上场,很可能中国队只能拿到第三或者第四的位置。
  这对于中国队要进入最后的决赛是十分危险的。
  中国队的第一棒是苏丙天,第二棒是章裴孟,第三棒是古凯,第四棒是叶钦。
  在这一组预赛里,叶钦也注意到,美国队并没有将杰森·盖比派上场,他的四棒分别是,第一棒特拉梅尔、第二棒迈克尔·罗杰斯,第三棒肖恩·克劳德,第四棒达维斯·巴顿。
  一声枪响之后,比赛正式开始!
  第一棒的苏丙天经过了07年世锦赛、08年世青赛和奥运会的锻炼,如今个人的起跑加速上已经迈入到了一流水平,速度很快。
  一二棒的交接,同样十分完美。章裴孟在起跑之后,仅次于美国队和英国队,与加拿大第二棒的选手并驾齐驱。
  接着是二三棒的交接,中国队的第三棒是古凯,这个时候中国队在整体之中略微下滑了一些,处在第四位,慢于前面的加拿大队。
  叶钦在第四棒的交接区域,一直静静等待着。
  很快弯道之上,六支队伍的第三棒选手都飞快的出现。
  美国队的第三棒是肖恩·克劳德,这名老将曾经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00米获得第四名,200米第一名,不论是爆发力还是弯道技术,都相当出色。
  率先进入到了接力区域准备完成交接棒,但就在这时,肖恩·克劳德似乎因为速度提前减慢了,和第四棒的达维斯·巴顿出现了重大的交接棒失误!
  一瞬间,赛场的气氛似乎凝固,无数现场和电视机前的美国观众都不由得懊恼地抱住了脑袋,场边的杰森·盖比更是狠狠地将手里的矿泉水瓶给捏扁了。
  美国队在4×100米上的实力强大,但在交接棒上的技术却一直让人不敢恭维。接力队的成员,一直是按照全美选拔赛的成绩来排列,使得他们在交接棒的技术上一直存在重大的缺失。
  叶钦在这一瞬间,同样注意到了美国队的失误,不过来不及他多想,古凯已经朝着他快速的奔跑过来。
  快速的起步加速,在拿到古凯递过来的接力棒之后,顿时朝着终点线飞速冲去。
  此时,美国队因为交接棒的失误,已经无缘再继续比赛,原先的英国队和加拿大队则跑在了前面。
  不过叶钦在这最后,展现出了他过人的短跑实力,很快就在起步之后,追赶上了加拿大的第四棒选手布赖恩·巴内特。
  接着又在距离终点线前两三米的时候,赶上了英国队的第四棒哈利·艾金。
  最终中国队以38秒08的成绩拿到了本组小组第一,顺利晋级决赛,英国队则以38秒11的成绩位居第二。
第五百七十六章
接力决赛
  “……在昨天的接力预赛之中,美国队是出现了严重的交接棒失误。当时西恩·克劳德和达维斯巴顿两人先是轧道了,然后出现了交接棒失误。我们可以看到镜头上的杰森·盖比充满了懊恼的神色。
  这已经不是美国接力队在大赛之中出现这样严重的失误,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2005年的赫尔辛基世锦赛,还有2008年的奥运会以及今天的柏林时间赛。
  美国接力队的实力毋庸置疑,我们相信如果他们能够进入决赛,至少可以争夺一枚银牌。他们的参赛选拔机制也有利于国内选手的选拔,但是在男子接力项目,近年来美国队的表现一直不理想……”
  8月23日,本届世锦赛最后一天。
  柏林当地时间晚上21点20分,北京时间凌晨4点20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1/4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