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就会跑(校对)第4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3/485

  已经快速起步的古凯同样没有丝毫的犹豫,他和章裴孟的默契不差,曾经两人都是李琦教练手下的运动员,在章裴孟喊出接的这个词的时候,朝后一伸手就拿到了接力棒。
  赛场上的此时的交接棒几乎有一种令人肾上腺爆棚的刺激感。
  和单纯的短跑比赛不同,那是绝对速度的领域,而接力赛这种需要团队配合,特别是在交接棒的瞬间,几乎能够让所有观看比赛的人感觉到一种莫名的紧张和刺激感,刺激得人全身颤抖,头皮发麻。
  尤塞·博特拿到接力棒的时候,赛场的形式对于他并不算有利。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队要比他们快了将近0.1秒,英国队和巴西队基本上和牙买加队彼此之间相差也不过是0.01到0.03秒左右的百分秒的差距。(赛后分时段成绩统计)
  牙买加前面的两棒史蒂夫·穆林斯和迈克尔·弗拉特并没有给牙买加带来速度优势,这个倒不是两人的实力不行。
  史蒂夫·穆林斯和迈克尔·弗拉特两人都是10秒以内的水平,在众多一二棒选手当中都是最出色的那几人。
  只不过,因为史蒂夫·穆林斯是今年新加入的,他们赛前的战略就是,前面交接棒一定要求稳,交接棒力求不能出现失误。
  这是吸取了美国队近年来交接棒大量失误的经验,也是去年燕京奥运会牙买加女子4×100米交接棒失误的教训。
  尤塞·博特在接到迈克尔·弗拉特递给他的接力棒之后,心中就特别有底气。
  他一直担心的也就是前面出现交接棒失误,既然现在接力棒已经顺利拿到了他的手上,他就已经可以毫无顾忌。
  已经完成了起步加速的尤塞·博特在弯道速度猛然爆发,几乎一瞬间,就将其他紧跟着的选手拉开了距离。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队是比牙买加队要领先,快出了0.1秒左右,但是在第三棒阶段,硬生生被尤塞·博特的绝对实力,追回了将近0.3秒。
  三四棒的交接,毫无疑问是牙买加队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队两支队伍率先完成,紧接着完成的是英国队。
  在英国队之后……
  中国队和日本队几乎差不多同一时间完成了交接棒,甚至日本队的三四棒交接还有比中国队快了一点点。
  叶钦此时精神高度集中,完全没有去理会其他道次的情况,只是在确定古凯进入交接之后,就快速的开始起步加速。
  和以前杨耀的配合不同,这一次叶钦的起步加速稍微有控制了一点速度,这也是和不同队友合作时需要注意到的。
  “接!”
  古凯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后,叶钦伸手从古凯手里顺利的拿到了接力棒,一瞬间,眼神望向远处的终点线,完全进入到了最强的竞技比赛状态!
  “三四棒交接!叶钦拿到了接力棒!叶钦在追,叶钦在追……”
  几乎就在叶钦拿到接力棒的瞬间,现场和电视机前的众多中国观众一下子都站了起来。
  此时的中国队形式上比去年燕京奥运会4×100米接力还要严峻!
  叶钦前面此刻是第七道牙买加队的阿萨法·维尔,第六道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队的理查德·汤普森,第三道英国队的哈里艾金丝·阿利耶蒂。
  哈里艾金丝·阿利耶蒂是2005年世青赛男子100米和200米的冠军,个人实力不俗,百米水平在10秒10左右,这个时候他已经领先了叶钦差不多有一米多的距离。
  旁边日本第四棒是藤光谦司,同样是今年在日本崛起的一名年轻运动员,在今年日本广岛跑出过10秒07的日本第七快成绩。
  此时藤光谦司略微领先了叶钦半个身位的距离,同样正在全速的朝着终点线发起冲刺。
  八十米、七十米……
  叶钦在进入高速的途中跑之后,仅仅只是十米不到的距离,就从藤光谦司身边超了过去,朝着英国的阿利耶蒂追赶了上去。
  六十米、五十米、四十米……
  阿萨法·维尔一马当先!
  第三棒尤塞·博特凭借个人绝对实力,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队手里抢回了时间,牙买加队再度处于第一的位置。
  而最后一棒的阿萨法·维尔,在拿到接力棒之后,个人的速度就完全爆发。
  他在单人的项目之中一直表现不算特别理想,但是在接力项目上,几乎稳坐第一棒,从来没有让任何队友失望过!
  理查德·汤普森在拿到接力棒之后,就看到阿萨法·维尔快速的冲了出去,他同样全速飞奔想要追赶,但两人彼此之间的距离,却被阿萨法·维尔的超人速度进一步拉开。
  在全场观众的眼中,叶钦仿佛如同一道闪电,从后面飞快的追赶了上来。
  先是超过了日本队的藤光谦司,接着在距离终点线二十米左右的位置超过了英国队的第四棒哈里艾金丝·阿利耶蒂。
  但前面的阿萨法·维尔和理查德·汤普森已经距离终点线越来越近!
  冲线!
  “……冲刺!第三!中国队获得了一枚铜牌!”
  现场解说穆江几乎在叶钦冲过终点线的瞬间,跟着大声的了起来。
  现场计时牌上,这一组男子4×100米接力冠军的成绩出现在众人面前。
  37秒31!
  由牙买加队创造!
  尽管前面的一二棒牙买加队的平均水平和其他队伍相差不多,但凭借着最后尤塞·博特和阿萨法·维尔两人惊人的表现,依旧打破了1993年斯图加特世锦赛由美国队创造的37秒40的赛会纪录。
  在所有选手冲过终点线后,很快现场大屏幕上这一组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的成绩,出现在了所有人面前。
  1.第七道,牙买加队,起跑反应0.148秒,成绩37秒31;
  2.第六道,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队,起跑反应0.127秒,成绩37秒62;
  3.第五道,中国队,起跑反应0.138秒,成绩37秒91;
  4.第三道,英国队,起跑反应0.134秒,成绩38秒02;
  5.第八道,日本队,起跑反应0.130秒,成绩38秒30;
  6.第四道,意大利队,起跑反应0.161秒,成绩38秒54;
  7.第二道,巴西队,起跑反应0.137秒,成绩38秒56;
  8.第一道,法国队,起跑反应0.130秒,成绩39秒21。
第五百七十七章
想得美
  “8月23日,2009年柏林第12届田径世锦赛落下帷幕。赛前田管中心副主任冯书庸认为,这次世锦赛是10年来难度最大的一次。但37人的参赛阵容,最终却收获4金1银3铜奖牌排行榜第四名的好成绩,这是继1993年斯图加特世锦赛之后,中国田径队16年来成绩最好的一次。
  这次世锦赛我们在传统项目女子中长跑、男子高栏等方向退步明显。在男女竞走、女子铅球等投掷项目上后继有人,在女子马拉松项目上突破了无金历史。
  在男子短跑项目上,叶钦一人独得三金,其中两项打破了世界纪录,个人也成为了首个包揽男子100米、200米和400米世界纪录的运动员,这是震撼世界的亮眼成绩。同时叶钦参与的男子4×100米接力队获得了一枚宝贵的铜牌,更进一步的宣告了中国田径在男子短跑项目上的突飞猛进……”
  “震惊世界的东方奇迹——2009年柏林世锦赛几乎成为了我国运动员叶钦一个人的舞台,个人三金一铜的成绩成为世界田径历史上的一颗最亮的明星。”
  “传奇在上演,在刚刚落幕的柏林世锦赛,叶钦独得三金,并两次打破世界纪录,弥补了燕京奥运会男子200米的奇迹……”
  8月24日,当为期9天的第十二届柏林世锦赛落下帷幕,不论是国内像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央视这样有影响力的媒体,还是国外BBC、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国际传媒巨头,几乎不是在头版就是副版头条,出现了叶钦身披红旗,驰骋田径赛场的图片。
  这已经不是叶钦第一次登上这些国内和国际上重量级的媒体头条,早在2007年大阪世锦赛的时候,他就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当在当时西方媒体,虽然很多人称赞报道,却不乏一些杂音和质疑。
  到了燕京奥运会之后,叶钦的影响力,已经开始从体育圈跳了出去,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向着全世界扩散,而到了今年的柏林世锦赛落幕后,叶钦更进一步,完全成为了头号人物。
  ……
  8月26日,中国田径队乘坐专机,从柏林飞回燕京。
  刚一下机,整个机场就被前来接机的热情观众里三圈外三圈层层包围,数千人手里高舞着叶钦的照片和条幅,前来为叶钦接机。
  其中当场的媒体和记者更是超过了百位,镁光灯闪烁,使得燕京国际机场一度拥堵不堪。
  从机场下来后的叶钦,不得不在机场和田径队众多教练的帮助下,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见面会。
  和众多田径爱好者签名合影,之后又回答了在场记者的一些问题,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才得到喘息之机,跟着田径队领队冯书庸、于伟利等人离开。
  刚离开机场上了田管中心前来接机的商务车,前座的冯书庸接了个电话,脸上顿时笑开了花。
  “刚中心来了一个电话,是一个采访邀约,你们猜是哪一家?”
  “能让冯指导这样郑重开口的,肯定不是简单的媒体。”陈中州坐在叶钦身边,抬头笑着说道,“央视?还是BBC?”
  “哈哈……不是。”冯书庸摇头大笑道,“央视是自己人,采访用不着这么隆重,其他的媒体采访,田管那已经够多的了。”
  “那是哪一家?”叶钦听到冯书庸说得慎重,也不由有些好奇。
  “老冯,你就别卖关子了。”于伟利年龄虽然虽然比冯书庸还大,但确实一个急性子,忍不住催促道。
  冯书庸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最后定格在了叶钦身上,眼中是一种难以形容的惊叹,慢慢开口道:“是《时代周刊》。”
  说着,冯书庸又补充了一句,“是母版,封面人物。”
  母版也就是美国主版,《时代》同时还有欧洲版,南太平洋版,亚洲版多个版本,其中国内多数为人所知的很多明星登上的多数是亚洲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3/4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