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就会跑(校对)第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485

  “是这个成绩,不过是手记时,电记的话没设备,不好说。”聂方平想起叶钦在海西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的表现,脸上再次笑成了一朵花。
  秀水二中校长温同师的气魄很大,想法很好,但若非为了叶钦这匹千里马,真要请动他聂方平来秀水二中这个小学校当个教练,可绝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做到的。
  “是这样的,老聂,你听说过苏南省一个名叫王守阳的教练吗?”电话那头赵有成的声音再次响起。
  “王守阳?苏南省?有点耳熟。”聂方平先是愣了愣,接着像是想起了什么,突然问道:“你说在第六届亚青赛带出了女子铅球冠军的那位王教练?怎么了?”
  聂方平没有见过王守阳,他局促于一隅,一个地级市的体校教练,除了自己带过的运动员和教练,不可能说个人名他就认识。但这个王守阳他确实有印象的,曾经登上过《田径》和不少体育内部资料,是个金牌教练。
  这位苏南省的王守阳教练出身于军旅,后来投身体育,在进修之后,跟他类似,是一个苏南省下面一个市的体校教练,从90年代开始专注于投掷项目,带出了不少青少年运动员,并且在国内和世界体坛都崭露头角。
  可以说一个普通的体校教练能够做到这种程度,个人的实力和水平绝对是达到了首屈一指的程度,尤其是青少年选材培养这块,更是有独到之处。
  “对,就这个王教练,刚才我刚好听人说起这么一个体校教练,他培养了不少青少年运动员,尤其是1999年的世少赛,我们国家拿到的第一枚金牌的女子铅球项目冠军,就是他培养出来的。我看了下叶钦在海西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的水平,这……可以试试让他去参加世少赛啊。”
  “世少赛?”
  聂方平听到赵有成说出这个词的时候,人都愣了一下,脸上露出惊诧之色。
  世少赛指的就是世界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世界少年田径锦标赛),这是一个国际田联下属的一个最高规格的青少年田径比赛。这可不是什么小比赛,甚至在赵有成提起前,可以说聂方平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个。
  一个小地方三流高中的教练员带着一个中学生运动员,哪想过那高高在上,够都够不着的遥远赛场。
  “小赵,你别乱开玩笑啊!叶钦拢共才练了半年的田径,现在……现在这水平能参加这个级别的比赛了?”
  “怎么不行了?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的纪录也不过是手记47秒5,创造中学生纪录的这小子前年还刷新了全国纪录呢。
  我听说田管那边六月份在燕京应该会有个内部小型的选拔测试,你要有想法可以带着叶钦来试试看,就当见见世面也好。我也想看看当初拒绝了来我们队的小子,最后能走到哪一步。怎么,老聂,听你这语气像是说要出国就怕了啊?
  “谁怕了。”聂方平笑骂了一句。
  两人在电话里又闲扯了几句,随后才挂断了电话。
  而聂方平将手机重新塞回兜里后,一时间,却颇不平静。
第七十一章
训练计划调整
  转眼时间进入四月,秀水二中的变化似乎完全没有。
  依旧是固定的时间上课,固定的时间下课。无论是师生还是其他外人看来,都没有感觉出特别大变化的地方。
  只有每天放学铃声响起之后,在学校傍晚的广播声里,操场跑道上,跑步训练的人,似乎渐渐多了起来。
  聂方平背着手,站在操场边看了一会跑道上正在进行训练的少年们,才慢悠悠地转过头,和身旁在负责记录分析数据的严凝道:“小严,我看过之前你给叶钦制定的训练计划了,有些方面有可取之处,我在你的基础上有做了修改。但你有没有想过你的训练计划问题在什么地方?”
  “聂教练,你是说我的训练时间太长了?”严凝试探性地问道,这些日子里她也没少总结经验教训。
  “这个是一方面,我们现在主抓400米,但不要忘了叶钦,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学生,如何平衡好两者的关系,这个是我要研究的一个重点。”聂方平淡淡道。
  严凝点了点头,这也是他在给叶钦训练时候的头疼的一个地方,就是高中生的课余时间不能说没有,但是真正的要像体校或者专业队那样有专门的训练时间,还是要少一些。
  “你也看过我给的训练计划了,有什么想法吗?”聂方平看了眼严凝,突然问道道。
  “以周为单位的训练计划这个我能理解,但是聂教练,会不会影响叶钦的学习?”
  聂方平点了点头,“这是我临时制定的,参考了一些曾经国外资料上的训练方式,但还不是特别周全,最主要还是希望通过这个训练模式,来契合叶钦现在的时间轨迹。”
  “周一到周五,他的课业繁重,按说我应该降低训练强度,将周六周末合理利用起来,但我后来再斟酌了一番,还是先放一放。
  这是一个专注度和身体训练休息周期的问题,当人越是进入高度的紧张压力状态,他的身体反应和效率往往能提升到最高。
  按照叶钦现在学习的计划安排,周一到周五,学校的课业压力大,我们的训练强度也在加大,到了周六周天,学校降低了学习压力,我同样降低了训练强度。一张一弛,让他身体能够更好的得到恢复。而不是进入那种周一到周五专注学习,周六周天进行大强度训练,在某种程度上,即便身体能够调整恢复,但对于心理上的压力一直存在,这是不健康的,不利于长久的发展。”
  严凝听到这里才有点恍然大悟,聂方平这种训练计划的周期安排不敢说是最合适的,但确实比较契合叶钦现在的情况。当然具体的效果,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时间来验证。
  “这还是初步的训练计划,叶钦全年训练计划的制订和执行过程中,准确而又科学地划分训练周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是单周期的训练安排,回头可以升级到双周期的训练安排上。还有要根据每个训练周期具体划分出,适应期,基础准备期,专门准备期,竞赛期和调整期。
  你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掌握运动员的特点,这个年龄的运动员,或者说学生,普遍的状态就是神经系统的活动比较活跃,兴奋过程占优势,但调节能力较差,易产生较深的疲劳。竞技状态出现得快,疲劳来得快,竞技状态消失得也快,竞技状态不够稳定。这点暂时我在叶钦身上还没有看到,这证明他还远没有达到训练的负荷,尤其是在营养状态跟上以后,你回头要注意。”
  “知道了,聂教练。”严凝听着聂方平随口说的很多训练计划周期制定,注意学生状态等,听得眼睛冒光,恨不得那个笔记本好好记下来。
  这才是一个专业田径教练员的素养,从看到运动员的那瞬间,就从整体上去考虑情况,方方面面的训练,备赛,调整期都考虑进去。
  “另外,你看到了今天的训练计划了吧?”聂方平说完了一大段的训练性整体知识外,再次又朝严凝问道。
  “已经看过了。聂教练,你是要开始专项的力量训练了?”
  严凝点了点,聂方平今天给她看的训练计划,和她之前看到的那个训练计划略有些差别,不是训练周期,而是训练项目。
  “对,400米跑是一项以速度为特点、以速度耐力为基础的短跑项目,它是短距离跑中距离最长、最难跑的一个项目。400米跑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全程跑中如何最合理、最有效地分配自己的速度和体力。
  你开始发展速度耐力的路子不能说错,但还不够。短距离跑不同于中长距离,唯有力量才是重中之重。哪怕是400米这样的项目也不例外。力量是400米跑的基础,也是400米跑运动员掌握技术和提高速度的关键所在。我们针对的力量训练方法手段必须有利于力量素质朝400米项目上转移,从而有效提高400米的成绩。在这方面我准备上力量和强度,不然时间怕是来不及了。”
  听到这里严凝开始有些疑惑了起来,“聂教练,什么时间来不及?”
  聂方平却没有直接回答,反而说道:“小严,你要注意这个年龄段的选手的一个特点,虽然不是普遍,但大多数时候都很有效。短跑、跳跃等速度力量性项目的训练中,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是很快的,你发现叶钦近来是不是明显有壮实了?”
  说起这个,严凝看了眼正在进行热身跑的叶钦,果然是这样,好像短短的十来天不见,叶钦比起之前去参加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时人壮实了一点。”
  “我并没有给叶钦马上直接进行大强度力量训练,原本是想再观察得细致一点,不过现在看来得加快这一步骤。现在是四月初了,燕京有场很重要的比赛,我们得去试试看。”
  “去燕京参加?”严凝眼睛闪了闪。
  “不止是燕京,如果可能还会是在国外。”
  “国外?”严凝惊讶了起来,似乎自己听错了一般,“聂教练,你说的是……?”
  “世界青少年田径锦标赛。”聂方平吐出了几个字。
  “世界青少年田径锦标赛?这……这可能么?叶钦,叶钦他才练了半年多的时间啊?!”严凝听到这几个字的时候,脑子里只觉得嗡一下,根本不敢想象。
  哪怕是在她运动员最辉煌的时期都未曾想过能够迈入这样的世界级舞台,以秀水二中这样偏僻的小县城,更是听着都像是做大梦。
  聂方平笑了笑,他听到赵有成和他说的是时候,何尝不是这个表情,这个想法。
  可能么?
  或许可能,或许不可能。
  但结果不会再坏了,又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
  都不需要出什么成绩,这样的机会哪怕是获得一个参赛的名额,那都是相当了不得的。
  尤其是聂方平虽然嘴上不说,但看得出温同师面对的困境,如果叶钦真的能够获得这个参赛的资格,那么对于秀水二中,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到时候不要说是修一条跑道了,就真的是十条跑道,想扩建个体育场都可能给你批下来。
  地方上那些人的想法,聂方平这半辈子可以说看得再清楚不过。
  “这事情,你暂时先不要和叶钦讲,不要给他无谓的压力,我们就按照新的计划开始训练。”聂方平脸上露出了期待之色,“还是要看看这两个月的训练成效,我们抓紧一下,看看叶钦能不能再进一步。”
  严凝茫然地点了点头,这个消息对她造成的冲击实在太大了,嘴里不可置信地喃喃:“世少赛,世少赛……”
  聂方平轻轻吐了一口气,从赵有成和他说这个消息之后,他也消化了好几天。
  他们这些人蜷缩于小地方,视野的局限,很多事情其实从未去想过。
  南秀市,秀水县真的是太小了,哪怕是海西省,都小了点。
第七十二章
训练,再训练!
  “脚后跟抬起来,脚尖触地,前摆脚尖必须从膝关节以上摆出,注意,注意细节。”
  跑道上叶钦正在进行快速拉橡皮筋的训练,在他旁边聂方平一直紧紧地盯着他的动作,不断地在叶钦的跑动中出身提醒。
  “比赛的时候要用脑子,训练的时候更要用脑子。你要记着自己跑步时候的感觉,然后结合到训练中来。力量练习的过程中注意要和你自己跑动时候的感觉结合起来,要让身体正确的肌肉都参与到训练,并且保证你的发力方式是在正确的。再快点!再快点!”
  噼噼啪啪的声音接连快速地响起。
  聂方平手里拿着一根小拇指粗细的小竹竿,一边给叶钦灌输着训练注意的要点,一边不断地在叶钦身后用竹竿抽打着地面。
  竹竿抽打的速度非常快,呼呼的破空声和打击在地面的噼啪声像是燃放起的鞭炮。聂方平是用这种方式逼迫叶钦不断地让自己的双腿的步频节奏不断加快。
  这种训练方式很传统,但却非常有效,人在身后有压迫感的时候,总是能够不断地迸发潜能。
  叶钦也知道聂方平拿着的那根竹竿不可能真打在自己身上,但就是这种不断抽打的动作,还有那竹竿的破空声以及抽打地面时响起的声音,让他已经有些酸软的双腿拉皮筋的动作不自觉的就加快了起来。
  一分钟一组,每组间歇三十秒,连续跑了六组之后,叶钦的动作才完全停了下来。
  肺部炸裂开似的,每一口呼吸都在肺部烧灼,双腿酸软得几乎站不住。
  但这个时候,他还不能停下来,需要适当的肌肉放松和恢复,今天的训练才刚刚开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4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