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就会跑(校对)第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485

  这样的城市,不要说比秀水县或者南秀市,即便是左海市和燕京,在很生活气息上也远远不如。离开了家千万里远,叶钦坐在车上,此刻的心情却完全不同于此前的任何一次比赛。
  没有第一次去南秀市比赛时的好奇,也没有去左海市时的忐忑,还有去燕京参加选拔赛时的激动,以及之后因为聂方平为了他低头求人,而内心感到憋屈愤怒,想拼了命去为对方争口气的强烈欲望。
  从参加这次世少赛选拔赛以后,到后面温同师和聂方平家访,叶钦内心其实一直都有一些困惑,只是这点困惑,他从未和其他人说起,他怕自己说了,会被人笑话自己的脑子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在高中的时候,他第一次跑赢了刘一祯和李建超,他当时觉得跑起来特别的舒畅。之后的校运会,体育委员于浩给他报名了400米和200米,他参加比赛,赢了其他人,当听到很多人给他加油鼓励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似乎很享受这样的感觉。
  再之后,市中学生运动会,青少年田径锦标赛,几次体育场上的测试,战胜对手,跑出一个好成绩,似乎都让他觉得这样的感觉很不错。
  他训练向来不打折扣,能够实打实完成训练任务,从来不会拖拉,也不偷懒。训练的效果提升也十分显著,这一年不到的时间,他的短跑成绩几乎是飞快的在提升。
  但叶钦自己偶尔总会有些茫然,尤其是当他参加到了世少赛这样的比赛时,但当和一群不算特别熟悉的领队教练以及队友踏上这个陌生的国度的时候,严凝不在身边,温同师不在身边,聂方平不在身边,他是代表国家来参加比赛的。
  可他内心似乎没有那种紧张忐忑的情绪,也不是很兴奋激动,反而是带着几分茫然。
  校运会和市中学生运动会,是为了班级和学校荣誉,是想出风头,赢得认可,省青少年锦标赛好像是因为严凝说这个可以高考加分,练体育特长生同样是出于这个理由。
  似乎在他的一生中,大家一直在告诉他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而他也一直听信他们的话。
  聂方平曾和他说过,练体育的人想要成功要有信念,要有目标,要坚定地走下去。
  他也一度是这么认为自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但这个信念是什么,是想挣钱,想出人头地,想光宗耀祖,想让家人和身边的人骄傲,还是自己享受赢了对手被人欢呼成为焦点?
  叶钦发现自己说不清楚。
  从被人认可说他跑得快,有天赋开始,好像所有的东西都在推着他一直往前,你有天赋,那你就应该去跑步。但从来没有人真的问过他,到底是不是愿意去跑。
  他曾经自以为阻挡自己踏上体育这条路的人会是家人,爷爷大概是不支持的,他希望出个大学生,他自己好像想考个大学争口气。
  但家访之后,爷爷坦白支持他来到参加世少赛,对于能够为国争光的事情,他丝毫没有阻碍,但叶钦心里就是有些转不过弯来,觉得有点不对劲!
  像之前拒绝前卫体协,他想过的理由有很多,但最深处恐怕起是也是他自己,他在犹豫,一条即便是康庄大道的道路摆在面前,他也下意识的拒绝。
  而又答应和严凝练体育,不过是功利性的因为可以高考加分,因为你们都说我有天赋,让我不要浪费,那我就兼顾一下,不去浪费。
  但他本心是怎么想的,似乎从来没有人真正去在意过!
  前面座位上,铅球运动员刘锋正和女子标枪项目的肖娟聊得火热,他们在看着车窗外陌生国度的风景,嘴里叽叽喳喳聊个不停,似乎对即将到来的比赛充满了期待。
  和他一个座位的吴江则闭着眼睛小憩,长途飞行的十几个小时,他一直有些晕机,即便吃了药也睡不好,此刻人很疲惫。
  他们在想什么?叶钦其实很想问问他们。
  他们和自己不一样,都是很小的时候,被看中选中进入了少体校,之后又进入专业体校,练体育的时间哪一个都有五六年七八年了。
  他们在练体育的时候,走上体育这条路的时候,有没有犹豫过?
  不是自己天赋不行的心生退怯,而是打心底,其实就从来没有想过会练铅球标枪铁饼什么的。
  或许应该是没有吧。
  如果自己从小就开始练体育,而不是到了高中才开始,大概也不会有这样乱七八糟的想法,大概只会有一个信念走下去。
  叶钦心里很清楚一点,这一年不到的时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让他几乎有些应接不暇。
  在进入高中之前,他从未想过,自己会踏上跑道,练体育,成为体育特长生,乃至今天有机会以一名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份代表国家比赛。
  而越是如此,叶钦愈发想叩问自己的内心。
  我是为什么而跑的?
  大巴车穿过舍布鲁克街头,抵达舍布鲁克大学前,接连绕过了好几个露天的田径场,田径场内外都是人,旗帜招展。
  尽管距离不算太近,但这次世少赛有上百个国家的选手,许多场地都被借用给参赛选手们赛前训练。
  叶钦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目光透过窗户玻璃看向远处,那里似乎有各种肤色的少年在跑道上奔跑!
第九十一章
世少赛开幕
  中国代表队进驻的地点是在舍布鲁克大学内的一个公寓楼,当代表团一行二十余人下车之后,能看到的各个国家各种肤色的青少年运动员越来越多。
  当地很多舍布鲁克大学的志愿者时不时用着各种强调的法语、英语在做着引导工作,从车上到公寓楼的这一小段距离上,代表团里年轻的中国青少年运动员们明显沉默了许多,再没有方才在车上的雀跃兴奋。
  这次世少赛的规模虽然不比世青赛和世锦赛,但也有161个国家和地区,超过了1400名选手前来比赛。
  包括叶钦在内来参加这次世少赛的十六名少年运动员,此前几乎没有一个人经历过这样的大场面,即便是刘锋、吴江这些体校生参加的体育比赛比叶钦多得多,但级别最高的也就全国田径大奖赛被教练带着参加过几站,涨涨世面。
  一路在车上精神有些恍惚的叶钦,在这个时候似乎也被有些凝重的气氛所感染,心中那点犹豫和茫然逐渐被紧张和压抑所取代,整个人的精神不自觉的就绷了起来。
  第一次登上国际赛场,没有几个人是能够有个超大的心脏,全然不去在意的。尤其是这个年龄的少年人,那种大赛来临前的气氛一冲,足以让他们变得激动而又紧张起来。
  “大家先会房间收拾下东西,半个小时以后,在楼下的会议室开会。”
  抵达了入驻的公寓楼,领队周斌给所有人分配完了房间之后,就提前通知所有人等会下来开会。这叶是中国代表团的常态,每次大赛前都要进行一番动员。
  上了楼,找到了自己的房间。房间是两人一间,叶钦的室友是和他大巴车上同座的吴江。
  两人到了房间放下了行李,叶钦简单了洗漱之后,出来发现吴江坐在床上发呆,脸色有些紧绷着,一米九几两百多斤的大块头,看上去情绪颇为低落。
  “别紧张啊,你这么大的块头,王教练不是说了么,你和刘锋两人在身体条件上和欧美那些运动员比也不见得差,在所有的运动员里,应该也算是比较好的。”
  吴江轻轻吐了口气,微微摇了摇头,“就是教练说的,我和刘锋这次应该是有机会拿奖牌的,你还没看时间安排吧。我比赛的铁饼项目是7月13日,刘锋,蒋敏丽,肖娟他们几个都是10号,12号,我是最后一天,到时候要是他们成绩好的坏,我的压力就更大了。”
  “这不是都还没比赛嘛,你想那么多干嘛?”叶钦随口安慰了一句,“快去洗漱吧,等会开会呢。”
  “还是你比较好,你就一个人!”
  因为房间里只有两个人,吴江也没有掩藏自己的担心,拍了拍叶钦的肩膀,跟着进行了一番简单的洗漱。
  叶钦其实对于吴江说的也有些理解,他们四个人都是王守阳教练带的运动员,而且还是这次代表队里最有实力的四人,来之前就已经被看好可能是中国代表队这次最有机会拿奖牌的选手。
  但期望越高,难免就会有压力和情绪,尤其是四个人都是来自一个体校,要是其他几人都出了成绩,自己太差,这种可就不太能够接受了。
  两人在洗手间简单洗漱了一番之后,就直接下了楼到了一楼开会。
  会议的内容并不复杂,除了强调安全,统一行动,以及如果迷路出现意外情况的注意事项外,主要就是动员大家,这几天调整休息好,放下包袱,代表队对大家参赛名次没有要求,只要发挥个人最好成绩就行。
  会议之后,叶利东周斌还有几个教练员,又分别单独的拉家常形式和运动员们小聊了几句,引导大家从紧张的心理阴影中走出来。
  从抵达舍布鲁克之后,团长叶利东和领队周斌已经发现了代表团里的气氛有些沉闷,这个内部的小型会议的主要目的,还是给所有运动员进行减压。
  毕竟不是久经赛场的老将,在这样的时候,一个个难免心理紧张,需要一番疏导。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所有的运动员主要就是倒时差,还有在联系好的田径场进行简单的适应性训练。
  长途旅行带来的疲劳,时差带来的不良反应,饮食上的调整和不习惯,还有当地虽然是七月份,但气温比起国内要低得多,天气也不见得良好,这几天都是大风和雨水天气,遇到的问题不少。
  叶钦前面两天也不太适应,但到底是少年人,休息了一阵之后也慢慢的调整了过来。
  他这几天的适应性训练并没有其他教练给指导,除了偶尔团长叶利东领队周斌还有王守阳几人注意一下,其他的叶钦都是按照来时聂方平给他制定的计划进行,依旧是短时间,高效率的方式,尽可能让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佳。
  短短的几天时间一晃而过。
  7月9日,2003年世界青少年田径锦标赛正式开幕。
  开幕的第一天,当晚在舍布鲁克大学体育场,先是进行了开幕仪式。
  开幕仪式并不复杂,前面都是正常的流程,倒是到了最后舍布鲁克大学的大学生们上演的表演节目,引来了不少口哨声和掌声。
  在一个多小时的开幕仪式之后,晚上20点05分,女子3000米长跑作为本次锦标赛第一个径赛项目,在舍布鲁克大学体育场正式拉开序幕。
  “金雪,加油!”
  “中国,加油!”
  舍布鲁克体育场的观看台上,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旗帜招展开来,人群中间骤然一阵用汉语的加油声响起。
  团长叶利东亲自组织啦啦队,领队周斌则担当起这个啦啦队的队长,正在在场边给场地中间的一名中国小姑娘加油。
  中国选手金雪作为第一个参赛运动员,踏上了田径赛场的起跑线。
  相比起很多各种知名的体育场,舍布鲁克大学体育场设计得极为开放,是纯粹户外式的,没有围墙,没有顶棚,坐在观众席上抬头就能透过投光灯的光幕看到头顶的夜空。
  在整个体育场只有南北看台上三千多个座位,但这样的设计却让观众和运动员的位置很近,几乎在看台上的加油声响起时,女子3000米起跑线前穿着红色短跑服的金雪也转过了头,看了眼看台上的红色旗帜,吸了口气,注意力再度集中回跑道上。
  叶钦坐在场边的观众席上,看着这几天有见过的一个瘦瘦小小的女生,站在了一堆肤色各异的高大选手中间,即将开始正式进入比赛,心中没来由的有了那么几分激荡的感觉。
  明天,他参加的男子400米预赛,也将要在这里开始了!
第九十二章
即将上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4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