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就会跑(校对)第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485

  8月份叶钦在省体校训练的时候,杨安军找过来希望叶钦能够参加4×100米接力项目,但被聂方平拒绝了。
  之前关于叶钦参加的项目和他训练的主副项目都有和杨安军谈过,在那之后杨安军的对他和叶钦的热情明显淡了一些,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情况。
  不过,好在叶钦作为左海市的参赛选手,在参加比赛的两个项目上还是极为有竞争力,也不至于真出现什么糟心的事情。
  “是这样的,聂教练,我翻看了上一届城运会的成绩,还有国内这几年男子200米和400米在全锦赛或者大型赛事里的成绩,然后我对照了一下叶钦的世少赛成绩,我发现个问题,叶钦的200米成绩明显要好过400米吧?叶钦的专项是不是应该从400转成200更加合适?”
  上一届的四城会,男子200米的冠军是20秒95,400米的成绩是45秒88。对比叶钦世少赛200米的成绩是21秒12,400米47秒23来看,明显是叶钦在男子200米上的实力要比四百米强。
  从之前的训练,还有到聂方平对于叶钦比赛的侧重点上来看,杨安军都发现聂方平明显对于400米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200米。
  但在出成绩的角度,却是恰恰相反,叶钦200米的表现还多少超过了400米,这让杨安军对于叶钦的主副项目设置上,多少有些不解。
  “这是暂时的,再过个一年半载大家就知道了。”
  聂方平却是淡然一笑,对于杨安军提出的这个异议并没有多做回答。
  他是叶钦的主教练,其他人即便对于他有不满、异议,但他现在的情况严格意义上来说,只对叶钦负责。他希望将叶钦保护得好一点,能够有几年更好的成长,等到年龄和成绩都足够的时候,面对很多事情也更加有回旋的余地。
  不过,杨安军说的这个情况,聂方平其实也没有料到,叶钦在200米的进步上比他预计的400米还要快。
  毕竟平常主项练的都是400米,按照400的进度和方案去训练的,200米的训练更多的都是包含在其中。
  世少赛的成绩出来之后,聂方平自己也认真分析过,在燕京的时候,通过田管中心还看了一些国内外短跑选手的成绩,用来做参考。
  叶钦的特点明显是后半程占优,保持速度能力出色,按说在400米应该成绩会更好。国内当前很多400米选手在400米没有破47秒之前,是很少有在200米跑进21秒50以内的。
  他们的后半程速度耐力很不错,体能充沛,但是在绝对速度上却差了不少。
  而其他的专项在一二百米的运动员,一二百米如果都能达到健将级的水平,但去跑400米想要上健将则困难得多。
  他们的起步绝对速度都不错,但速度保持能上却是一个大槛。
  但聂方平其实很清楚,越是如此,越是证明了叶钦在400米项目上的潜力。叶钦兼具了两者的特点,但毕竟还年少,训练时间也段,这个时候结合表现最好的是200米,但从长远上来看,随着他整体的力量水平和体能的成长,再加上优势的后半程和不弱的速度能力,后面400米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400米的热度在国际上并不低,国内这些年也一再分析世界顶级的短跑名将的技术特点,但目前国内短跑届的情况,比起一二百米还要惨淡。
  一二百米,尤其是一百米,这是田径赛场上的明珠,不论哪一个级别的比赛,都向来会成为焦点,而400米,在没有横空出世的顶级运动员产生之前,想要受到关注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强如美国“阿甘”,如果仅仅只是400米封神,在影响力上想要和同个时代的其他100米运动员比较知名度也是不够的。但加上了一个200米,立刻成为了时代骄子,无可置疑的世界飞人。
  一二百米的选手太多,太拥挤,以叶钦的年龄想要杀出一条路来起码也要三五年的时间,从一级运动员进入健将,然后一点一点磨练技艺,细致雕琢。
  100米这样的项目,每进步0.1秒,可能背后都需要付出不知道多少的训练多少的努力,甚至如果出现停滞不前的情况,还会极大地挫伤运动员的自信心。
  而叶钦叶钦主项以400米作为突破,至少在短期之内没那么快遇到瓶颈,成长的空间高,进步起来,可能都是零点几秒零点几秒起跳,对于青少年运动员,这种进步更能够促进他愈加专注和投入训练,对于整个职业生涯的早期成长都是有好处的。
  两人说话间,叶钦的热身活动已经结束,检录区内也开始点名,男子400米预赛开始了。
  男子400米预赛总共有六组选手,叶钦是第二组,站在其他同一组预赛选手当中,能够明显看得出叶钦比起其他人要稚嫩许多。
  参加城运会的选手,一般都集中在83、84年,也就是十九二十岁左右,叶钦站在人群里,明显要比其他选手显得稚嫩青涩,身高上虽然没有太大的劣势,但很多教练员或者工作人员都可以看得出,叶钦相对于其他人年龄要小上几岁。
  完成热身后,叶钦已经感觉自己的身体微微发热,额头上隐隐有汗渍,全身的细胞肌肉都保持着活力,这是比赛前最好的状态。
  身体充分活动开,举手投足间都似乎充满了力量,没有一点生涩感。
  在点名准备上场前,他又看了看聂方平,见对方只是微笑着冲他点了点头,也没有多说话,直接跟着上了场。
  城运会的比赛聂方平没有给过他丝毫压力,虽然真的说不上是来玩,但叶钦的心态上还是相对放松的,没有对具体成绩做出要求的比赛,只是单纯凭借自己在赛场的发挥,这种感觉让叶钦十分舒服。
  运动员都是好强的,站上跑道开始比赛,自然都有想争胜夺冠的心思,心态上内部这种主动追求冠军荣誉,自然不是被外界压力逼迫着要来得容易发挥出彩。
  一个田径运动员在赛场的成长,其实就是通过一场又一场的比赛逐渐磨练出来的,在这些比赛中逐步找到自信,找到自我的定位,然后不断进步和超越。
  在田径场,你需要和对手比,很多时候也是跟自己在比。
  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叶钦和其他七名400米预赛选手穿过甬道,出现在了贺龙体育场中间。
  嗡嗡嗡如同巨大的机器运转时震动产生的嘈杂噪音一直在叶钦耳边回荡着。
  叶钦抬起头,环顾体育场的看台,黑黑压压的一大片,一眼完全无法看清楚到底有多少人。
  小喇叭的声音,响板有节奏的簌簌声,不时冒出带着潇湘省口音的呐喊助威声,在现场灯光的交织下,显得格外的奇妙无比。
  陡然间,叶钦就感觉到自己的心脏随着现场嘈杂的声响似乎跳得快了几分,不是紧张,而是那种大赛氛围感染,不自觉就让运动员变得激动,热血。
  起跑线前,八名选手成为了所有目光的焦点,远处镁光灯闪动,他们拍摄的都是即将开始比赛的选手们。
  “好多人!”
  叶钦再次在心里默默感慨,比起他参加过的世少赛,现场只有几千人的观众就已经让他觉得很是热闹沸腾,而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时,海螺体育场场馆虽然也很大,但是当时的观众只有大猫小猫三两只,根本谈不上任何火热的气氛。
  唯有今天,全场观众鼓掌叫好,他们都在等待着400米第二组预赛的开始。
  叶钦眼睛微微闭着,感受着扑面而来的热浪和嘈杂声,轻轻吸了口气。
  这就是全国大赛的舞台,他来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
他们在关注比赛
  “有进决赛吗?”
  “不知道啊!”
  “应该有吧!”
  “还是要等一等,马上电视就转播了,到时候就知道了。”
  10月24日晚上八点,往日这个点早已经空荡荡的秀水二中食堂,今天却几乎被坐满了。
  不少刚刚吃完了晚饭的男生女生,都留在食堂的座位上没有走开,而且很快外面又来了许多之前吃过饭回宿舍洗洗涮涮再次三三两两赶回来的学生。
  食堂大厅上空挂着一台三十二寸的大彩电,那是前些时候学校新采购放上去的,供学生吃饭时看看新闻消息之类的,平常开得不多,主要也就周末的时候有开一阵。
  今天刚好是周五晚上,晚上不用上自习,秀水二中很多偏远乡镇的学生也没有逢周末就回家,而是继续呆在学校。
  就如同之前的叶钦一样,在小县城还有乡镇地方,交通不便。很多学生一两个月回一次家才是常态,甚至有些学生从开学之后一直到到放暑假寒假才会回去。
  电视机已经提前锁定了央五频道,电视上正在播放的是一场女子排球比赛,比赛的战况焦灼,眼看就要决定出了胜负,但此时食堂内的一众秀水二中的学生却看得没滋没味。
  不时有人看看手里的电子表,或者挂在食堂墙壁上的时钟,算着时间等待着。
  张杰华坐在中间离电视机比较近的位置,他从吃过晚饭后就没有回宿舍,一直在食堂内占位置。他的父母都在盛海,去亲戚家又不太自在,基本上进入高中寄宿后,他就完全吃住在学校里。
  听着人群里偶尔有人讨论的声音响起,张杰华心里也略有些焦急。
  “叶钦到底进决赛了没有?”
  叶钦参加第五届城运会的消息大家自然是知道的,几乎在县中学生运动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叶钦一离开,学校上上下下就已经传了个遍。
  虽然学校没有刻意对叶钦去参加城运会做什么宣传,但十来岁的中学生,接触事物的能力比很多成人老师还要快得多,各种电视上出现的消息,有人早已经打听清楚了城运会的比赛赛程。
  而叶钦参加的男子400米和200米比赛,大家也全部都清清楚楚,甚至有好事者在食堂的大黑板上,还专门写上了两场比赛的时间。
  当然,只有决赛。
  预赛和复赛大家虽然知道个大概的消息,但电视台并不转播,并且播报的消息也往往就是个时间,一句带过,并没有针对于哪些运动员晋级决赛的通知。
  当然,学校可能也有渠道提前知道,只是没有人说起,所以,此时此刻,坐在秀水二中食堂里,等待着央五频道直播男子400米的比赛的所有人心都是提在手里的。
  叶钦,作为左海市代表参加第五届城市运动会,先不说在座的学生们对于城运会的了解多少,就是单单如果能够进入决赛,可以上一次电视,那就是了不起的事情。
  张杰华在刚进入秀水二中的时候,对于校门口祝贺叶钦的两条横幅当时还看得很轻,但大抵真是无知者无畏,感觉不到那两枚奖牌的分量。
  只有在秀水县中学生运动会,他以第一年高一新生的身份,闯到了高中组男子100米的决赛,和叶钦一起跑了一场100米的比赛,他才真真切切感觉到了差距。
  那是他第一次被人拉开了那么远的距离,有五六米,或者是七八米,还是有了十米?
  他不太能确定,但一秒多的差距是实实在在的。
  而且,这还是叶钦并不擅长的100米项目,如果是换成男子200米或者400米,张杰华不知道自己会被拉开多远的差距。
  少年人的骄傲,让他极度迫切地想去了解这个人,并且视之为目标。
  没有什么中二的说想要打败对方他或者超过他,只是在他人生的这十几年轨迹里,也是第一次在现实里遇到,有人能够在跑道上如此轻松地赢他,赢得让他无话可说。
  至于说看到电视里的运动员跑得多快多快,那毕竟不是出现在身边,不是在他所能接触的人里。
  而叶钦是第一个。
  这一点就像很多喜欢唱歌的人,平常在自我的小圈子里唱得很不错,起码也是数一数二的,但真的某天在自己的生活中遇见国手,听到对方露了一手之后,产生的那种惊叹和震撼。
  没有面对面的较量一场,很多时候缺乏直观的感受,往往会让人失去敬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4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