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七十年代第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6

  既然重生一次,那么就能不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不仅要在帝都买几套房子,还是在魔都买几套房子。
  见温凤生不听劝,温穗香姐妹俩很是无奈,她们很想陪着小弟一起去采草药,但是她们要去赚工分,没工夫陪小弟。
  “大姐、二姐、上次买的布还有吧?”
  “还有不少。”
  “那你们做几套衣服,过几天我拿去卖。”温凤生想到这个年代的衣服的样式太土,决定画几个样式给温穗香她们,让她们提前学习下,等过两年能派上用场。“我待会花一些衣服样式给你们,你们照着做。”
  “卖衣服?”温穗香和温荷香面面相觑,她们做的衣服会有人买吗?
  “大姐、二姐、你们做的衣服很好,尤其是刺绣刺的好看,能拿出去卖钱。”温凤生想了想说,“你们可以用碎布条做有些头花、头绳、手帕之类的,在上面绣一些好看的图案。”
  温穗香和温荷香觉得温凤生说的很有道理,两人不觉心动了,“小弟,真的能卖钱吗?”
  “能!”温凤生的语气非常笃定,“大姐、二姐,你们做的衣服不仅好看,还耐穿。”
  听到温凤生说的这么肯定,温穗香两姐妹心里有了不少信心。在她们心里,小弟是读书人,又非常聪明,懂的东西比她们多,小弟的话一定不会错。
  “那我们今晚就开始做。”如果她们做的衣服能卖钱,那也能帮家里赚钱了。
  “行,等你们做好了,我就拿到县城去卖。”
  温凤生把这件事情悄悄地告诉了沈文月,她觉得儿子这个主意不错,决定晚上也做衣服。
  这次去卖东西,温凤生打算多买一些书回来,尤其是参考书。暑假一过,他就要上高二了。高二是高中三年最关键的时刻,这个时候不好好学,高三就有些吃力,到时候就考不上什么好的大学。
  这个时候还不流行补习班,如果有补习班,他真的想报名,好好地补一补,把成绩弄上去。等开学的时候,想办法跟老师关系搞好一点,请老师私下帮忙开小灶。
  一家人有了赚钱的办法,日子过得越来越奔头,最起码一家人现在精气神满满,每天都很有干劲。
  沈文月带着两个女儿把之前温凤生买回来的布料全都用了,做了六套衣服,两套男人的,四套女人的。
  她们是按照温凤生给的样式做的,非常新潮和新颖。温凤生很想把后世的衣服样式拿来用,但是考虑到未免太前卫了,怕现在的人不能接受,他只好把□□十年代的衣服的样式画了出来。
  □□十年代流行什么衣服?
  踩脚裤、喇叭裤、喇叭裙、夹克衫等。
  这些衣服要在十年二十年后出现,放在现在有些前卫了,但是对现在这个时候的人来说很好看很时髦。
  一开始把图纸给沈文月她们的时候,她们都被这没有见过的衣服样式惊到了,觉得太夸张了,但是等到衣服做好,她们觉得很好看。
  连沈文月她们三个都说好看,温凤生心里就放心了很多。
  五天后,温凤生带着他收集的药材和衣服去省城了。他没敢跟沈文月他们说去省城,怕他们担心不让他去,他就撒了谎说去县城,然后在同学家玩两天再回来。
  沈文月和温庆宝都要陪温凤生去,被温凤生拒绝了,说他们要是去县城,这两天的工分怎么办。再说,他们一起消失,未免会遭人怀疑。
  夫妻俩觉得儿子说的很对,无奈只好放弃了这个想法,让温凤生自己去县城。
  温凤生带着沈文月给他烙好的饼子,一大早就出门了。
  白云市离他们的鹿儿庄很远,坐车去白云市要两个多小时。等温凤生抵达白云市,已经九十点了。
  市里果然要比县城繁华很多,温凤生在大街上看到不少拖拉机,还有几辆货车和小轿车。当然,是没法和后世相比。
  和后世的繁华盛世相比,现在的城市太破了。温凤生没有心情欣赏省城的风貌,跑去好几个热闹的地方去找黑市。
  上次去县城,很幸运地碰到周叔,带着他找到了县城里隐藏的黑市。这次没有上次幸运,碰到“贵人”带路。
  不过,好在温凤生善于观察,坐在大街上寻找那些背着蛇皮袋的人。
  一般来说,这些背着蛇皮袋,袋子里又装了不少东西的人都是来卖东西,跟着他们走,一定能找到黑市。
  温凤生下午的时候,看到一个大叔背着蛇皮袋,看起来很沉的样子,就悄悄地跟了上去。
  偷偷地跟着走了二十多分钟,温凤生终于找到了黑市。这里的黑市有些像农贸市场,里面卖什么的东西都有,种类非常丰富。
  温凤生找了个位子,把摊位摆了起来。他把沈文月她们做的六套衣服一一放好,又把他晒干的药材摆好。
  这里的黑市和县城的差不多,大家都是各自卖各自的,不怎么交流。不过,像温凤生这样年纪小的还是少见,他一来引来了不少围观。
  温凤生一边等待顾客上门,一边好奇地打量四周,发现真的是什么样的人都有,也有不少看起来像是被下放过来的知青。
  很快,就有顾客上门了,见温凤生面前摆放的衣服样式新颖,忍不住好奇地看了看。
  温凤生忽悠地说,这几件衣服的样式是大城市的,大城市里的人都这么穿。
  像白云市这种小城市的人,一听说是首都和海上的人都穿这样的衣服,立马就心动了,二话没说地就掏钱买了。好像她们穿上大城市的人穿的衣服,她们就会变成大城市的人。
  温凤生一套衣服卖的不贵,就卖十块钱,这要比大城市里卖的衣服便宜好几倍,一会儿工夫,六套衣服都卖完了。
  卖衣服的时候,遇到一个化着妆,打扮十分时髦的一个大姐,温凤生就跟她打听了,省城里有没有收购中草药的地方。没想到大姐还真知道,把地址告诉了温凤生。
  把六套衣服,还有一些头花头绳的什么都卖完后,温凤生就带着他一竹篓的药草离开了黑市,前往专门暗地里收购药材的地方。
  温凤生采集的药草虽然不是很稀有,但是却是中等药草。一竹篓的药材,卖了二十多块钱。他把带来的东西全部卖掉,赚了八十多块钱,虽然没有在县城卖的多,不过也不算少。
  东西卖完后,已经四点多了,离天黑还有两个小时。温凤生想了想,还是决定明天回去。难得来一趟省城,自然要买一些好东西回去,不然不就白来了么。
  温凤生找了一家便宜的招待所,一晚上两块钱。招待所虽然简陋,但是要比他家里好太多。温凤生觉得自己“奢侈”一把是对的,今晚能好好地睡个好觉了。
  第二天一大早,温凤生就起来了,随便买了两个馒头和一碗豆浆。吃完早饭,他先去书店,买了几本参考书和名著。
  离开书店后,温凤生又去狂购一番,买了不少生活用品。
  在回去的路上听到别人说深圳,这让他心里有了一个想法。七九年,深圳就会率先实行改革开放,有不少好东西会从深圳传进来。他记得上辈子,村里有个人去深圳批发衣服和电子类的产品回来卖赚了不少钱。
  那个时候这种行为叫投机倒把,是一种犯罪行为,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去做,因为实在是太赚钱了。那时候,靠这个发财的人很多。他自然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两年后他要试一试。
第11章
  温凤生到家已经是下午了,此时家里自然是一个人都没有。等晚上沈文月他们回来,温凤生已经把晚饭做好了,还炒了一两个菜,这让沈文月他们受到不小的“惊吓”。
  上辈子,温凤生也是农村娃,小时候家里穷,什么事情都会干,洗衣服做饭自然不是问题。
  沈文月他们被温凤生的这顿饭感动地稀里哗啦,甚至还红了眼眶。
  温莉香见爸妈还有两个姐姐一副深受感动地模样,无语地翻了个大白眼,她也会做饭烧菜,也没见他们这样。
  这次,温凤生出去又买了不少吃的、用的、喝的、穿的,让温莉香对这个弟弟没有那么多抱怨和不满。
  “我刚摆摊,衣服就被买完了。”温凤生笑着说,“妈,你们做的衣服很受欢迎。”
  听到儿子这么说,沈文月一脸难以置信地表情:“一套十块钱,这么贵,还有人买啊?”
  “十块钱一套并不贵,和大城市卖的相比便宜多了。要知道我们做的衣服可是大城市的人穿的样式,在大城市卖几十块钱一套。”
  沈文月和三个女儿听到这话,惊得张大着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
  “妈,我这次回来又买了不少布料,你们再做几件衣服,到时候我再拿去卖。”
  温莉香立马举手:“我也要做衣服卖钱。”原来做衣服这么赚钱啊,那她也要做。
  沈文月见她们做的衣服能值十块钱,心里顿时充满了干劲:“好,我们继续做。”
  温庆宝不赞成这样做,他刚想说什么,却被沈文月一个刀子似地眼神制止了。
  “妈,这件事情要保密,你们不要对别人说。”要是传出去被别人知道,他们家就要遭殃了。
  温莉香插嘴道:“这么赚钱的事情,谁会告诉别人,我们又不是傻子。”
  “儿子,你放心,这么重要的事情,我谁也不告诉。”傻子才会把这么赚钱的事情告诉别人。
  “妈,姐,我们多赚点钱,过两年咱们家盖新房子。”住在这个密不透风,黑压压的土房子里,真是让人难受。等赚了钱,他一定要盖一个三层楼的小别墅。
  沈文月闻言,一双眼顿时发光,“好,盖新房子。”前两年,老大家盖了新房子,那种水泥房,又高又大又敞亮,让她羡慕不已。每次看到大嫂他们炫耀,她就发誓以后也要盖一个这样的房子。
  温莉香又插嘴道:“要比大伯家的房子盖得好。”每次大伯母和大堂姐炫耀他们家的房子,她心里又是羡慕又是嫉妒,一直期盼着他们家也能盖这样的房子。
  温穗香和温荷香也被温凤生说的心动向往了,暗暗决定以后一定要多做衣服,这样才能赚更多钱。
  温庆宝自然也想要盖一个像大哥家那样的房子,但是盖那样的水泥大房子要一千块,他们家哪来这么多钱。他觉得儿子和老婆想的太简单了,以为靠几件衣服就能赚到钱去盖新房子么。
  吃完晚饭,温凤生他们家的几个女人就开始做衣服。
  温凤生回到自己的房间,开始认真地看书做题目。他这次特意买了参考书,希望能有所帮助。
  说实话,对于一个很多年没有读书,又没有上过高中的人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数学,原主有点底子,加上温凤生本身也擅长,勉强能应付过去。
  英语,原主最薄弱的一个科目。原主的英语成绩真的很差,只认识ABCD二十六个英文字母。温凤生因为上辈子做生意的原因,特意跑去学了一段时间的英语,口语和词汇量没问题,但是语法么就有些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