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七十年代第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6

  温凤生听到这话,只能笑笑。
  “你爸妈是想把你培养成城里人啊。”大伯母虽然笑着说,但是语气里充满嘲讽。老二夫妻两个把儿子养的细皮嫩肉,不让儿子做一点活,以为让儿子读书就能吃饱饭么,真是愚蠢至极。
  温凤生懒得跟大伯母再说什么,“大妈,我还有事,先回去了。”
  “凤生,你妈是个倔脾气,家里吃不饱也不跟我开口。我们是亲戚,看到你们一家人连饭都吃不饱,我们心里也不好受。”大伯母地神色颇为无奈,“你晚上跟你妈说一声,然后去我家拿点粮食,让你们一家人吃顿饱饭。”
  温凤生见大伯母说的这么好听,但是却一副施舍的态度,心里觉得很是好笑。如果真的想帮他们家,不用他们开口借,就会把粮食借给他们。
  “谢谢大妈。”他这个大妈是个喜欢炫耀的人,处处要在别人面前彰显他们家有钱。每次看到他们家的人,都一副同情怜悯地表情,希望他们家的人来讨好她。可惜,他妈是个硬气的人,从来不去讨好她,把她气的不轻。
  大伯母笑呵呵地说道:“都是一家人,客气什么。”
  “大妈,你不去地里吗?”
  大伯母听到这话,才发现耽误了不少时间,不敢再耽搁,连忙走了。临走的时候,还不忘叮嘱温凤生晚上去她家拿粮食。
  看到大伯母,温凤生不由地想到原主家的亲戚。
  他爸兄妹五个,他爸排行第二,上面有一个哥哥,下面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大伯名叫温金宝,在镇上的茶厂上班,一个月的工资好三十多块。大伯母叫李翠华,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在家里采茶赚工分。大伯有个儿子叫温春生,也在茶厂上班,一个月工资也二十多块钱,所以大伯一家非常有钱。
  大伯家去年新盖的水泥房,是他们村里的独一份,让村里人羡慕不已。
  有句话不是说越是有钱的人越是抠门,大伯一家就是的。几个弟弟家都吃不饱饭,从来没有想过要帮助几个弟弟。不帮忙就算了,还看不起几个弟弟。
  两个叔叔家和他们家的情况差不多,都在村里的茶叶地采茶赚工分。
  小姑一家的日子要比他们家好一点,因为小姑父在供销社上班,一个月的工资也二十多块钱。
  和大伯叔叔他们家相比,他们家是最穷的一个,也是最被看不起的一个。
  不过,现在有了他,他们家不再是最穷一个,也不会吃不饱饭了。
  回到家,温凤生继续做题。上辈子他的生意做的很大,赚了不少钱,但是因为他是初中毕业,不知道被嘲笑过多少次。所以,这辈子不管怎么样,他都要考上一个好大学,成为一个有高学历有文化的人。
  等沈文月他们采茶回来,温凤生又把饭菜烧好了。见儿子越来越懂事,温庆宝夫妻两个心里非常地欣慰和自豪。
  温凤生把回来遇到大伯母一事告诉了沈文月,沈文月听后气地不停的大骂。
  “仗着自己有几个钱,就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沈文月最看不惯大嫂那副伪善地模样,“叫我们去她家拿粮食,其实是把我们当做叫花子。”
  温庆宝对这个大嫂也颇有微词,听到老婆这么说大嫂,并没有开口阻止。
  温莉香气哼哼地说道:“我们家现在有钱了,谁稀罕她家的粮食啊。”以前,她特别羡慕大妈一家,尤其是大妈家的温柔香,因为她能吃饱饭,还能穿漂漂亮亮的衣服。可是,现在她不羡慕了,因为她自己能赚钱,能给自己买好看的衣服和头花。
  “她就是想让我们去求她,然后她装模作样地可怜我们,施舍点米面给我们,就像打发叫花子一样。”大嫂在想什么,她还不知道么。“生儿下次看到她,不要搭理她。”沈文月每次看到大嫂都懒得搭理她。
  其实,温凤生不明白大妈为什么非要在他们一家人身上找优越感,毕竟以大妈一家的条件,已经傲视全村了。
  吃完晚饭,沈文月和温庆宝去村里开会,温莉香她们这次没有去凑热闹,而是留在家里做衣服。
  过了几天,温凤生又去了一趟省城,把沈文月她们做的衣服拿去卖掉。这次做了十几件衣服,卖了一百多块钱。
  温凤生见沈文月她们纯手工做衣服,觉得费事又费力,想给她们买一个缝纫机,这样做衣服又方便又省力,但是缝纫机在现在是个非常值钱的大家伙,不好运回家。
  其实,可以花钱找车运回家,但是到时候肯定会在村里掀起不小的轰动,还会引起怀疑,毕竟他们家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来的钱买缝纫机。
  温凤生想了想,决定还是暂时不要买了,等过两年再买。
  沈文月听温凤生提到缝纫机的事情,也赞成暂时不要买,因为太招摇了。
  温凤生算了算,这段时间偷偷摸摸地卖东西,赚了三百多块钱。这些钱,可以在村里盖一个茅草的平房、不过,要想盖普通的水泥平房是不够的,更别说三层楼的小别墅。
  为了能住上三层楼的小别墅,他还要努力赚钱,最起码要成为万元户。
第13章
  自从家里有了钱,能吃饱饭后,温莉香就再也没有对温凤生冷嘲热讽,再也没有说他读书没用。
  见温凤生给家里赚了钱后,还教她们怎么做衣服赚钱,温莉香对读书人改变了看法,觉得读书人真厉害,心里对许明山更加喜欢了。
  村里很多姑娘喜欢许大哥,但是她不是村里最漂亮的姑娘,一定要把自己打扮地更好看,这样才能让许大哥喜欢上她。
  温凤生在自己的房间里做题目,听到隔壁房间传来的谈话声,三个姐姐正在讨论村里的年轻男人。
  “大姐,你今年十九岁了,也该结婚了,你看上村里哪个男的呢?”温莉香贱兮兮地声音传来。
  “我哪个都没有看上。”
  “二姐,你呢?”
  “我对这种事情不感兴趣,我现在只想给家里多赚点钱。”
  “切,你们都不小了,再不想考虑这件事情,到时候妈就随便给你们找一个男人,把你们嫁了。”
  “你年纪小小的,怎么会想到结婚这种事情,难道你想嫁人呢?”
  “我……我才没有……”温莉香红着脸,结结巴巴地说道,“我才十五岁,还小的很。”
  隔壁房间忽然安静了下来,没有再说女孩之间的“心事”,不过却让温凤生陷入了深思。
  大姐温穗香,今年十九岁,在村里这个年纪算是“大龄剩女”了。
  大姐长得并不丑,以她的样貌,应该会有人上门来说亲,但是却一直没有结果,这是怎么回事?
  明天问问妈,对大姐的婚事是怎么看的。
  虽然温凤生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不长,但是他能感觉到大姐和二姐对他是真的关心和疼爱。这么好的大姐,他做弟弟的希望她能嫁给一个好男人,一生幸福。
  温凤生刚在意温穗香的婚事,第二天就有人来给温穗香说亲。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的大妈。
  晚上,沈文月他们吃完晚饭,就见李翠花满脸笑容地过来。
  平时,李翠花是不愿意来温凤生他们家,觉得他们家太脏了。今天不知道吹了什么风,她居然一点都不嫌弃地走了进来,还堆着笑容地和沈文月打招呼。
  见李翠花这么热情,沈文月直觉觉得这个大嫂没安什么好心。有句话说的非常好,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二弟媳啊,我这次来找你是为了一件大喜事。”
  沈文月才不相信李翠花嘴里的喜事,冷着脸问:“什么喜事?”
  “有人托我来给穗香说媒。”李翠花笑眯眯地说,“你们家穗香今年十九了,不小了,也该说亲了。”
  沈文月一听这话,脸色更加冷了。她就知道李翠花没安好心。
  “来托我说媒的是我娘家的人,家里条件不错,兄弟姊妹四个,最小的儿子今年二十二了,一直没说亲。”李翠花继续说道,“这家姓万,在我娘家是有钱人家。老万是个木匠,手艺不错,在我们那块很有名,哪家要是打家具都会找他。”
  沈文月自然听说过万木匠,对他家的情况也了解点,他的小儿子是个瘸子。李翠花居然想把她的大丫头说给一个瘸子,果然没安好心。
  “大嫂,万木匠的小儿子可是个瘸子。”
  “是瘸子怎么了,他们家有钱啊,再说他小儿子也会做木工,有这个手艺在,就不愁吃,穗香嫁过去可是去享福的。”李翠花摆出一副“你别不识好歹”地模样,“如果穗香不是我侄女,我还不愿意说这门好亲事。”
  沈文月最讨厌李翠花这副“我是为了你们好,你们不要不知好歹”的样子,“既然大嫂觉得这是一门好亲,你怎么不把你的小女儿说给万木匠这个瘸子儿子。”
  李翠华被沈文月的这句话噎住了,万木匠家有钱,哪里能比得上她家。再说她的小女儿长得漂亮,以后是要嫁到大城市里去的,怎么可能会嫁给一个残废。
  “我家柔香的性子比不上穗香,人家万木匠家就看上你们家穗香,说你们家穗香长得好、又能干活、又孝顺。”李翠华不要钱地夸赞温穗香,“万木匠家说了,只要你同意这门亲事,立马就给你们二十块钱的聘礼,还给你们打一套好的家具。二弟媳,你看人家万家多有诚意啊。”
  “二十块钱?”沈文月勾起嘴角冷笑一声,“二十块钱就想娶穗香,万木匠家真是好算盘。”
  其实,万木匠家给李翠华许诺是五十块钱,但是李翠花私下吞了三十块钱。她觉得温穗香就值二十块钱,剩下的三十块钱就当是她的劳务费。
  “二弟媳,二十块钱可不是一笔小钱。”老二家还真是贪得无厌,居然嫌二十块钱少。她以为她家大女儿是天仙么,十块都不值。再说,老二家好几个月才能赚到二十块钱。
  “大嫂,要是觉得二十块钱不少,可以把这二十块钱收了,然后让你家柔香嫁到万木匠家。”她家大丫头能干,一年能为家里挣不少钱。要想娶她家的大丫头,没有五十块钱是不行的。
  李翠花见沈文月这么不识好歹,气的一张脸变得铁青,指着沈文月骂道:“二弟媳,你以为你家穗香是大小姐么,今年十九岁了还没有人要,人家愿意出二十块钱做聘礼,是你家穗香的福气,你居然还嫌少。”
  沈文月见李翠花说的这么难听,也不客气了:“你家柔香今年二十岁还没有人要,不也是个老姑娘么。”
  李翠花见沈文月拿温穗香和她的温柔香相提并论,气得不轻:“我家柔香是要嫁到城里去,你家穗香有什么资格和我家柔香相比。”说完,冷哼一声,“你家穗香卖了也不值二十块钱,你不要给脸不要脸……”她的话还没有落音,就被沈文月推出去了。
  “你给我滚!”
  “沈文月,你不要不知好歹。”李翠花扯着嗓子大叫,惹得街坊四邻都过来看热闹。
  “人家愿意出二十块钱的聘礼去你家穗香,是你们的荣幸。”
  “这个荣幸你还是留着给你的小女儿吧。”沈文月把李翠红推出他们家院子,然后砰地一声把院子门关上了。
  李翠花站在门口,狠狠地对门口吐了一口唾沫,然后气冲冲地离开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