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宫斗文里的皇帝第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219

  “皇上,您既然认为剩下的半块传国玉玺在齐国公手里,那么齐国公肯定认为您手里的有一个半块传国玉玺是假的,他怎么可能会有动作?”
  “虽然他认为是假的,但是他想要朕手里那半块真的传国玉玺,”
  蔡少宗听了这话,明白了景琮的意思。
  “臣会派人暗中盯着齐国公府。”
  说完刺客的事情,景琮转移话题问起别的事情。
  “朕之前让你调查先帝和圣祖爷的事情,有什么线索了吗?”
  提到这件事情,蔡少宗心头一凛,神情变得十分严肃认真:“皇上,圣祖爷的事情暂时什么都没有查到,可以说一点线索都没有。”
  对于这个结果,景琮一点也不意外,毕竟过去了这么多年,一点线索也没有很正常。
  “先帝呢?”
  “根据调查,先帝年轻的时候,的确和一个宫女走得很近,这个宫女是先帝奶娘的女儿,可以说和先帝从小一起长大,是青梅竹马。”蔡少宗说道,“但是这个青梅竹马的宫女,听说和怡太妃长得有几分像,并没有听说和淑妃娘娘长得像。据说当年先帝宠爱怡太妃,就是因为怡太妃长得像那个青梅竹马的宫女。”
  “和怡太妃像?”这个结果让景琮有些诧异,不过也终于明白先帝当年为什么那么宠爱怡太妃。
  “对,据说怡太妃有五六分像那个宫女,尤其是眼睛。”蔡少宗感叹道,“所以,先帝才会十分宠爱怡太妃。”
  “那就是和淑妃半点关系都没有?”果然这是一个借口。
  “没听说像淑妃。”
  景琮皱了皱眉头,神情变得沉重起来,“那就只有一个可能。”
  蔡少宗疑惑地问道:“什么可能?”
  “圣祖爷曾经很喜欢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早早就死了。”景琮说到这里停顿了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稳了稳有些紊乱的心跳。“朕的生母长得像这个女人。”
  蔡少宗被景琮的最后一句话惊得倒抽一口冷气,皇上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这……
  “圣祖爷的事情太久远了,估计当年知道的人也不多,你派人继续寻找李公公的下落。”李公公是圣祖爷的贴身太监,也是圣祖爷的心腹太监,他知道不少圣祖爷的事情。他的猜想对不对,只有李公公可以给他答案。
  蔡少宗把涌上心头的惊惧压了下去,小心翼翼地开口道:“皇上,您知道您在说什么,做什么吗?”皇上怎么会有这么惊悚吓人,不对,这对大逆不道的想法。
  景琮淡淡地瞥了一眼被吓坏的蔡少宗,语气非常镇定:“朕自然知道朕在说什么。”
  “皇上,您真的要去调查吗?”蔡少宗心想,如果调查的结果是真的,皇上要怎么办。
  景琮眼里闪过一抹利芒,神色非常认真坚定:“朕想知道真相,不想认贼作父。”
  蔡少宗:“……”认贼作父……皇上您这么说置先帝于何地啊。
  “朕明白朕的想法很荒谬,但是朕宁愿朕的猜想是对的。”他不想认先帝做父亲,因为实在是太恶心了。
  蔡少宗听了这话,在心里轻轻地叹了口气,皇上彻底被先帝伤了心,准确来说是先帝彻底让皇上厌恶了。皇上宁愿接受自己是圣祖爷的儿子,也不想做先帝的儿子。
  “臣会派人继续寻找,不过李公公在不在世还不一定,皇上您要有心里准备。”
  “恩,朕明白。”以先帝那小肚鸡肠的性子,真的不一定会留李公公活命,说不定会让李公公殉葬,在地下继续伺候圣祖爷。
  蔡少宗禀告完事情就离开了,继续追查李公公的下落。
  景琮想到齐国公,希望这次放出去的消息能引齐国公上当。
  德正走进来汇报道:“皇上,皇后娘娘来了。”
  “让她进来。”
  皇后带了一盅汤来到养心殿,是专门为景琮炖的,对恢复伤口很有用的乳鸽汤。
  “让皇后费心了。”
  “皇上,臣妾帮不到您什么,只能给您炖一些汤,希望您的伤势能早点恢复。”皇后现在非常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坚持跟着去春耕,这样皇上遇刺的时候,她就在皇上身边,能帮皇上挡剑。
  “朕的伤势不严重,皇后不用担心。”
  “皇上,再严重的伤势,您都会说没事。”皇后轻叹一口气,“以前您是王爷的时候,每次受伤都说自己没事。”恐怕在皇上心里,他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不算有事,这样的皇上让她心疼。
  景琮听到皇后这么说他,微微愣了愣,随即失笑道:“朕不是铁人,如果真的有事,朕不会逞强说没事的。”这次受的伤,和以前遇刺的伤势比起来,真的不算什么。对他来说,他的确没有什么事情。
  “皇上……”皇后红了双眼,眼眶微微泛湿。自从怀有身孕后,皇后就变得感性不少。
  景琮端起瓷碗,舀起一勺汤喝了喝,味道鲜美。
  “味道不错,皇后有心了。”
  “臣妾想要亲手为皇上煲汤,但是臣妾的手艺不好,只好请吴嬷嬷帮臣妾炖汤。皇上喜欢,臣妾就放心了。”皇后想亲自下厨给皇上炖汤,但是吴嬷嬷不赞成,一方面是因为她不擅长,另一方面她怀有身孕,不适合下厨。
  “皇后不用这么麻烦,母后已经吩咐过御膳房了。”
  “臣妾想为皇上做点什么……”她知道太后吩咐过御膳房给皇上炖汤,但是她还是想为皇上做点什么,可是又不知道该做什么,只能炖一些对恢复伤势的汤给皇上喝。
  “皇后,你现在好好养身体安胎,这对朕来说就很有用。”
  “是,皇上。”皇后希望帮皇上挡下那一剑的人是自己,而不是昭嫔。
  景琮很给面子的把汤全部喝了,然后关心地询问皇后的身体状况。
  听说苏皎兮醒了,景琮就带着皇后去偏殿看望她。
  苏皎兮的身子还非常虚弱,这次醒来的时间也很短,和景琮他们说了一番话又昏睡了过去。
  从偏殿出来后,景琮带着皇后去了养心殿卧室,询问了下赵清书把之前说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赵清书做的不错,招了不少族人支持皇后,渐渐地赵家族人出现两派。一派是以赵锦辰为首的支持大皇子,另一派是以赵清书为首的支持皇后肚子里的孩子。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文才写了一半,离完结还有一段时间,所以小可爱不要担心快要完结了。
  周末大家都出去浪了么,感觉人一下子少了很多啊。
  老样子,剩下的三千字在明天白天补上。
第063章
  大皇子的资质普通,
性子又十分胆小,
再加上他如今十一岁了,
皇上完全没有立他为太子的想法,
这让赵家的族人有很大一部分的人不看好大皇子。
  皇后现在已怀有身孕,如果生下来的是一个皇子,
那也是嫡子,
他的资质要是比大皇子的好,
就很有可能会被立为太子。
  再加上,
皇上和皇后之间的感情不错,不然也不会让皇后怀有身孕。皇后只要生下一个聪明健康的大皇子,
十之八|九会被封为太子。
  比起没有什么希望的大皇子,皇后肚子里的孩子值得期待。之前皇后没有还有身孕,他们赵家只能支持没有什么资质的大皇子。如今有了一个新选择,
而且还是个不错的选择,
赵家的人自然想要支持很有可能被封为太子的人选。
  赵清书公开支持皇后肚子里的孩子,得到了很多家族的人支持。如今,赵家划分为两派,
而且支持赵清书的人隐隐压过赵锦辰他们的人。
  因为赵清书支持皇后肚子里的孩子一事,
赵锦辰和赵清和他们与他大吵了一架。
  大皇子是赵锦辰他们花了无数心思“精心”培养出来的,他们舍不得放弃大皇子,也不愿意放弃胆小好控制的大皇子,所以他们并不希望皇后怀有身孕,更不希望她生下皇子。可是,赵清书竟然胆大妄为地和他们叫板,
与他们对着干,支持皇后肚子里的孩子。
  对于赵清书这个做法,赵锦辰他们自然是气的不轻。
  赵家书房里,赵清和与赵清松再次苦口婆心地劝说赵清书放弃支持皇后肚子里的孩子。
  “大哥、二哥,你们不用说了,我的想法是不会改变的。”赵清书对两位兄长的劝说无动于衷,态度坚决,“不管是于公于私,我都要支持小妹肚子里的孩子。”
  “你这样做,岂不是让我们和父亲这些年的心血白费了么?”赵清和气的恨不得狠狠地揍赵清书一顿。
  赵清书像是听到一个好笑的笑话一样,勾起嘴角嘲笑一声:“大哥,大皇子被你们养的普普通通不说,而且十分胆小,你们认为皇上会封他为太子吗?”
  “大皇子是先皇后拼了命给皇上生下来的儿子,更是长子和嫡子,皇上不能不封大皇子为太子。”
  “好,就算皇上有这个想法,你们觉得佟家,还有这全天下的文人学子们会答应吗?”赵清书有什么时候不知道父亲和两位兄长哪来的自信,觉得皇上以后一定会封大皇子为储君。
  “你们别忘了佟家要支持三皇子,我听说三皇子十分聪慧,也十分得皇上的宠爱。”赵清书冷哼一声,“皇上很有可能会封三皇子为太子,到时候你们又要怎么办?别说你们不会留三皇子活到那个时候,自从三皇子生下来后,你们暗地里做了不少事情,可是三皇子依旧好好地。”
  赵清书的这番话,让赵清和与赵清松的脸色很不好看。
  “佟家可不是好对付的,你们上次费尽心力抹黑佟家的名声,结果呢,佟正律出来道一声歉就得到了文人学子们的原谅,甚至还得到了他们的称赞,”赵清书冷声道,“我们赵家能和佟家拼一拼,可是大皇子能和三皇子比一比吗?如果小妹生下来的皇子,也是聪明的,她的孩子就能和三皇子争一争。”
  “你懂什么,小妹早就和我们离了心。”赵清和气愤地说道。
  “小妹就算再和我们离心,但她始终是赵家人,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赵清书轻轻地叹了叹气说,“父亲、大哥、二哥,我也是为赵家着想。”
  “你要是为赵家着想就应该听我们的,而不是和我们对着干。”赵清松神色冰冷地说道。
  “二哥,我觉得你们做的不对,当然无法听你们的。”赵清书语气缓和了下来,不像之前那样剑拔弩张,“你们支持大皇子,我不反对。我支持小妹肚子里的孩子,请你们也不要反对。我们分为两派,这样反而是一件好事情。”
  赵清和被赵清书的话气笑了,讥讽道:“好事?你把赵家都分为两派了,你竟然说这是一件好事情?”
  “大哥,你想想,不管你们支持大皇子,还是我们支持小妹肚子里的孩子,都是有我们赵家血脉的孩子。如果以后大皇子真的被封为太子,这对我们赵家来说是一件好事情,我们这次小妹肚子里的孩子的人也没有损失,因为我们都是赵家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2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