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宫斗文里的皇帝第1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0/219

  冷宫里的孔侍女听说了皇上想出吃蝗虫这一招,
让北方几个地方的蝗灾这个灾难变成让老百姓赚钱的好事,心里对景琮十分地佩服,也越发觉得自己没有爱错人。
  孔侍女相信景琮一定会超过圣祖爷,成为大周最了不起的皇帝,也会成为历史上有名的“盛世明君”。
  想到父亲他们原本打算利用干旱闹蝗灾一事诋毁景琮的名声,
结果没想到皇上不仅完美地解决了蝗灾一事,还让老百姓们更加拥护爱戴他。
  因为吃蝗虫一事,把千年来困扰着世人的蝗灾变成了让老百姓增加收入的好事,
让文人学子们对景琮这个皇帝非常推崇,甚至有不少文人学子写诗或者写文章称赞景琮这一举动。
  就连文人学子们心目中的“圣人”佟家老爷子也写了一首诗,
歌颂景琮这一举动,一时间景琮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地位变得非常高尚。
  之前,
景琮在文人学子们的心中并不是没有地位,只是不像佟家老爷子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地位那么高。但是,经过这件事情以后,可以说景琮在文人学子们的心目中的地位完全不输给佟家老爷子。
  一般来说,
皇帝为百姓们做好事情,
文人学子们觉得这是应该的,
因为这是皇帝的职责。不管皇帝做出什么功勋,对文人学子们来说都比不上圣人。可是,这次事情不一样,蝗灾自古以来存在,而且是最严重的天灾,几千年来没有人能解决,
一旦发生所有人只能逆来顺受。
  文人学子们有不少人都经过蝗灾,甚至有不少人在蝗灾中失去了重要的家人,所以他们对蝗灾是非常痛恨的,可以说蝗灾就是他们的杀父杀母的仇人。如今,这个让世人束手无策的几千年的大灾难,眨眼间变成了可以让老百姓增加收入的好事,文人学子们当然要歌颂称赞。
  不仅老百姓把景琮推崇为神,就连文人学子们也把景琮尊崇为拯救世人的真正的真龙天子。
  大夏朝的余孽和齐国公府的人见百姓们和文人学子们这么推崇景琮,他们一个个心里呕得要死,但是却没有办法。
  他们意识到一件事情,要是他们想要造反,推翻景琮的统治,一定会遭受到老百姓们和文人学子们的强烈反对和谴责。就算他们以后成功了,文人学子们也不会给他们好的名声。
  他们不可能把百姓们和文人学子们杀光,全都杀完了他们还怎么统治。
  大夏朝的余孽和齐国公府的人觉得他们太小看了景琮,真的没想到景琮这个年轻小儿竟然能完美地解决蝗灾的问题。
  其实,齐国公心里清楚景琮是个不错的皇帝,只是他心里不愿意承认。推翻大周,复辟大夏是他们齐国公府的责任。不管大周的皇帝是不是明君,他们都要推翻。
  目前,大夏朝留下来的巨额宝藏还没有找到,他们就算想要动手也不行。等过了几年,等蝗虫这件事情淡下去后,他们再做一些诋毁皇帝的事情,到时候就能毁了皇帝的名声,那个时候他们动手就能名正言顺了。
  大夏朝的余孽和齐国公府的人想要造反,但是却又要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这样老百姓们才能接受他们的谋反。
  所有大逆不道想要造反的人都会找到一个光明正大的借口,这样显得他们是“逼不得已”,是为了“主持正义”,也是为了“替天行道”才谋反的,其实他们心里是不愿意犯上作乱,把他们自己树立一个无辜又正直的形象。
  老百姓们又不是傻子,如果这些人推翻的是昏君或者暴君的统治,百姓们自然能接受他们打着的幌子。可是,他们推翻的要是明君,就像景琮这样一心为老百姓做事的皇帝,百姓们当然不能接受他们的借口,不管他们说得多冠冕堂皇。
  虽然说历史是胜利的人书写的,但是真正的历史不是统治者就能全部除去或者掩埋的。或者,在未来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内,真实的历史不会公之于众,但是几百年后换了一个新的朝代,那么对于前朝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会被挖了出来,到时候历史的真相就会大公天下,前朝的种种罪名会深深地烙在史书上,永远是洗不白的。
  齐国公不是傻子,经过蝗灾这件事情,他明白想要推翻景琮的统治是不太可能。说到底,还是他小看了这个年轻的皇帝,没想到年纪轻轻的他这么聪明。
  关于谋反一事,他们还需要重新计划,这段时间内他们不能有任何动作。
  齐国公府的人最不缺的就是耐心和隐忍,如果在景琮统治的事情,计划实现不了。那么,他们可以把计划推后到下一个皇帝。自古以来,复辟前朝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可是,齐国公府的人怎么就没有想过自古以来,所有想复辟前朝的人都没有一个是成功的。
  当年,大周推翻大夏是顺应了民意,也顺应了天意。大夏灭亡是他们自己作死的,而不是因为大周的推翻。
  百姓们对大夏朝并没有什么好印象,他们也不想回到大夏朝,他们只想往前看,想要过上安稳平安的日子。
  可以说,复辟大夏朝不仅忤逆了民意,也违反了天意。可是,大夏朝的余孽和齐国公府的人想不到这一点。
  蔡少宗一脸鄙夷地说道:“说到底齐,国公府的人就是打着复辟大夏朝的幌子,其实他们想要自己做皇帝,他们和镇国公府的人并没有任何区别。”
  “越是身居高位的人,越是想要坐上这把龙椅。”景琮说着,抬手轻轻地龙椅的扶手。
  “比起虚伪的齐国公府,镇国公府的人就真实多了,他们最起码不会打着令人作呕的理由谋反。”蔡少宗最看不上的就是这些打着“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实是为了自己的私心,而不顾老百姓死活的人。
  “大夏朝都灭亡一百多年了,他们竟然还妄想恢复大夏朝,还真是可笑至极。”
  “造反总得有一个名正言顺地理由,不然怎么向老百姓交代。”
  “老百姓又不是傻子。”蔡少宗觉得皇上以前说的一句话说的很对,那就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他们把老百姓当做傻子啊,所以他们的王朝才会覆灭。”景琮嘴角勾起露出讥讽地笑容,“现在他们又要把老百姓当做傻子,想要恢复大夏朝的统治。”
  “皇上,臣一直不明白齐国公府为什么不在先帝在世的时候谋反?”先帝在位的时候就是一个昏君,深受老百姓的痛恨和厌恶。齐国公府的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个,名正言顺地造反,估计老百姓们会双手鼓掌赞成。
  景琮也想过这个问题,猜测道:“或许,他们是为了等大夏朝的巨额宝藏。”
  “就算为了等宝藏,也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当时讨伐先帝的话,估计整个大周朝的百姓都会赞成。
  “朕还有一个猜测,他们在顾忌什么。”景琮一脸若有所思地说道,“或许他们是在顾忌圣祖爷。”
  “圣祖爷?”蔡少宗一脸惊讶,随即不解地问道,“先帝在位的时候,圣祖爷已经不在了,齐国公府的人顾忌圣祖爷什么?”
  “有可能听说圣祖爷留下什么东西。”景琮说道,“先帝刚登基那几年,可以说是圣祖爷留下来的人保持着朝政。齐国公府的人或许认为圣祖爷不止留下来这些大臣,还留下了别的势力,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护龙卫?”
  “有可能吧。”
  护龙卫是圣祖爷留下来保护景琮的,并没有像现在这么强大。或许,齐国公府的人打听到了护龙卫的存在,以为护龙卫是个强悍势力的存在,所以不敢轻举妄动。
  “既然他们认为护龙卫是深不可测的势力,为什么现在又敢行动了?”
  “很简单,因为东安郡王造反的时候,护龙卫并没有出现保护先帝,这让他们发现护龙卫其实并不存在,或者以为自己被骗了。”
  听到景琮这么一说,蔡少宗一脸恍然:“真不知道该说他们愚蠢,还是该说他们天真。”护龙卫是圣祖爷一手创办的,并不代表护龙卫要保护先帝。虽然先帝当是皇帝,但是圣祖爷也是迫不得已才把皇位传给先帝,可以说圣祖爷并不承认先帝这个皇帝,自然就不会把护龙卫交到先帝的手中,所以东安郡王造反的时候,护龙卫并没有出现保护先帝。
  “他们因为忌惮护龙卫的势力,所以先帝在世的时候,他们不敢有任何动作。”
  “皇上,那您现在可以把护龙卫的存在透露给他们知道,这样他们就不敢动手了。”
  景琮送给蔡少宗一个白眼,“朕为什么要他们知道护龙卫的存在?朕就是想让他们动手,然后好一网打尽,斩草除根。”让他们知道了护龙卫是真实存在,只会让他们继续做缩头乌龟,那他怎么铲除他们。
  他可没有耐性陪他们玩躲猫猫,然后一直留着这个不安分的炸|弹。虽然在他在位的期间,他们不敢有任何动静,但是并不代表他们是安全的,更不代表他们就真的收手了。
  为了后面的子孙着想,他也不能任由大夏朝的余孽继续存活于世,也不能让齐国公府的人继续潜伏。
  蔡少宗尴尬的摸了摸鼻子,他刚刚说了一句很愚蠢的话。
  作者有话要说:  自古以来,造反的人都会弄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好让自己出兵谋反是情有可原的。
  齐国公府的人说是小心谨慎,其实也是怂。想要造反,但是又害怕,所以一直拖到现在。在这点上,他们真的比不上镇国公府。不过,他们又贪恋大周给他们的权势和财富,所以啊,他们注定成功不了。
第090章
  北方几个地方的蝗灾得到了解决,但是干旱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所以景琮才会派赵锦辰他们父子三人去赈灾放粮。
  这次不止赵锦辰他们父子三人,
景琮还派了两个人跟着他们一起去。
  这两个人是景琮特意派去跟着赵锦辰他们的父子,
让他们附和赵锦辰他们父子所有的行为。不管赵锦辰他们父子做什么,
他们都不要反对,
而且还要跟着赵锦辰他们父子一起做。
  其实,这两个人是派去监视赵锦辰他们父子,然后收集赵锦辰他们父子三人贪污受贿的证据。
  当然,
护龙卫也会暗中监视赵锦辰他们父子的行动。
  养心殿里,蔡少宗把护龙卫送来的消息转交给景琮。
  看了护龙卫送回来的密报,
景琮扬起嘴角笑了:“这才去北方大半个月,赵锦辰他们父子三人就有动作了。”
  “皇上,他们把赈灾粮食贪污了,
还是私下拿去卖了?”蔡少宗好奇地问道。
  “他们私下里把赈灾粮食,
还有棉花卖给了商贩。”景琮早就料到会是这样,对此倒不意外。这些年,赵锦辰父子三人不知道贪污受贿了多少银子。前几年江南闹洪灾的时候,赵锦辰他们父子三人就在暗中贪污了不少银子。
  这次闹旱灾,他们怎么可能错过这么一个捞钱的机会。他们不仅贪婪权势,
对钱财也是十分地贪婪。
  “北方的官员没有送银子给他们吗?”
  “送了,
而且不少。”景琮把手中的密报扔给了蔡少宗,示意他自己看。
  蔡少宗打开密报一看,心里吃了一惊,“这赵锦辰他们父子三人才去北方半个月,
就贪污受贿了十万两白银。”
  “看来,北方这几个地方的官员平时也贪污受贿了不少银子。”景琮说这句话的表情,非常森冷。
  “皇上,正好这次一网打尽。”赵锦辰父子三人真以为他们贪污受贿,皇上不会察觉么。还是他们觉得不管他们贪污受贿多少银子,皇上都不会降罪他们。
  “朕给了他们两个月赈灾的时间,你猜他们会贪污受贿多少银子?”
  蔡少宗想了想说:“以这个速度,怕是会贪污受贿五六十万白银吧。”等两个月后,迎接赵锦辰他们父子三人的是死刑。
  “皇上,臣建议您做好查抄赵家,一定能查抄出不少银子。”
  “朕也是这么打算的。”
  景琮暂时打算不动赵锦辰他们父子三人,等他们赈灾回来后再收拾他们。
  等到了晚上,敬事房的太监端来了绿头牌。
  景琮的双眼扫了一眼绿头牌,抬手翻了梁婕妤的牌子。
  亥时左右,景琮才去梁婕妤的宫里。
  “皇上,在过几天是父亲的六十大寿,嫔妾想送寿礼回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0/2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