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学霸的成神之路(校对)第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386

  《诗经》第一篇是关雎,初中语文课本上有这篇内容。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虞决修一边专注地听课,一边认真地记笔记。
  颜回讲解的《诗经》更深刻、更生动、更唯美,虞决修听得津津有味的同时,在心里感慨老祖宗的智慧,因为《诗经》真是太美了。
  直到把国风.周南十一篇上完,颜回这才让虞决修下课。
  下课后,虞决修被公孙丑带到梅琴室,开始学习古琴。
  “小师弟,这位是嵇康,是教导你古琴的先生。”
  眼前这位三十多岁,一副风流倜傥模样的男人,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嵇康,三国时期的竹林七贤之一。
  “学生虞决修见过先生。”居然是嵇康,他的小心脏有些受不了了。
第27章
  嵇康,
字叔夜,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他通晓音律,尤爱弹琴,着有音乐理论着作《琴赋》《声无哀乐论》。
  嵇康作有《风入松》,
相传《孤馆遇神》也是他所作。《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作“嵇氏四弄”,
与蔡邕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
  虞决修对嵇康的事情不怎么了解,
他只知道嵇康临死前弹奏了《广陵散》。
  嵇康见虞决修长得好看,
心里十分欢喜。
  公孙丑在一旁调侃道:“你们师徒俩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啊。”嵇康不仅容貌非常,
气质出众,
有仙人之姿。有一个故事,嵇康有一次去山中采药,
因为兴致高涨,到了黄昏也没有回家,路过的樵夫看到他,
一时惊为天人,
以为自己遇见了仙人。
  而虞决修的容貌比嵇康还要出众,气质也非常出尘,有谪仙之姿。师徒俩站在一起,就像是从神话故事中的仙人。
  虞决修觉得自己是个俗人,气质没法和嵇康相比。
  “师兄,嵇先生才是仙人。”
  公孙丑继续揶揄道:“小师弟,
你也不差。”他这个小师弟,
别的不说,
容貌真的是没话说。“叔夜兄,小师弟就交给你教导了。”
  “公孙兄放心,我定会好好教导小鱼。”
  公孙丑对虞决修说了一番勉励的话,然后才离开。
  等他离开后,嵇康并没有急着教虞决修弹琴,而是先问一些有关古琴方面的问题。
  对于古琴,虞决修是一窍不通。上辈子,他没有学过乐器,对音乐方面是完全不了解。至于古琴,现在学的人很少,估计也没有多少人了解。
  嵇康听虞决修说现在没有多少人学习古琴,心里很是可惜。
  接下来,他先给虞决修科普了下古琴。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虞决修认真地听着嵇康介绍古琴的历史,他并不觉得枯燥无聊,相反觉得很有趣。了解古琴的历史,才能更好地学习古琴。
  介绍完古琴的历史,嵇康又详细地介绍古琴的构造。
  跟虞决修介绍完古琴的一些基本情况后,嵇康开始教他弹奏的指法。
  虞决修轻轻拨动着古琴,顿时响起一声悠扬地声音,像是玉石落进泉水里的声音,非常好听。
  一声钟情!
  虞决修只是稍微拨动了下古琴,就被古琴的音律吸引。
  嵇康见虞决修双眼闪闪发亮,一副激动地神色,就知道他喜欢上古琴,心里十分欣慰。
  见虞决修喜欢上古琴,嵇康对他更是喜欢,教导起来更加用心。一时间教的兴起,忘了时间。
  等到虞决修从梅琴室出来,已经是几个小时后的事情了。
  这几个小时,他不仅学会了古琴的演奏指法,还学会了认琴谱。
  出了梅琴室,虞决修又见到了公孙丑,由公孙丑带到雅正室。
  “萧兄,这位是我的小师弟虞决修,从今天起就请你教导他规矩礼仪。”公孙丑又向虞决修介绍道,“小师弟,这位是萧学情萧先生,他曾经是宋朝的礼部尚书,熟谙各种规矩礼仪,从今天起就由他教导你的礼仪规矩。”
  虞决修连忙朝萧学情行了一个大礼:“学生虞决修见过萧先生。”这位萧先生四十多岁,神色严厉,看起来一板一眼的,跟着他学习规矩要认真,不然他一定会像教导主任那样训斥。
  萧学情并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了下头。
  公孙丑也没有多留,对虞决修说了几句鼓励的话后就离开了。
  他一走,萧学情就开始教导虞决修。当然没有急着教虞决修礼仪规矩,而是先和他说了一番规矩礼仪的重要性。
  在古代,文人学子最讲究礼仪规矩。如果你学不好规矩礼仪,会被世人各种嫌弃嘲笑的,严重的话不能参加科举入仕。
  萧学情说完规矩礼仪的重要性后,就开始教虞决修学习规矩礼仪。
  他首先教的是行走之礼,也就是走路的礼仪。
  虞决修没想到走个路还有礼仪,第一次听说。
  “你走一段路给我看看。”
  “是,先生。”虞决修站起身,不由地挺直腰背,目视前方地往前走。
  萧学情见虞决修走路时的姿态挺拔,步伐一致,双肩平稳,没有一走一晃,眼里闪过一抹满意地笑意。
  “停下来。”
  虞决修依言停了下来,有些忐忑不安地看着萧学情。不知道他刚刚走路走得对不对?
  “我示范一遍。”萧学情示意虞决修站在一旁,看他怎么走路。
  虞决修只见萧学情走起路时,身姿挺拔俊逸,端严持重,没有一点声音。不止这样,先生走路的时候,全身上下散发出一股优雅高贵的气质。
  萧学情走了一段路后停了下来,让虞决修按照他刚刚走路时的仪态再走一遍。
  虞决修按照萧学情刚才走路时的姿态再走了一遍,自己明显感觉到不一样。
  他的走的时候,萧学情在一旁纠正他不对的地方。
  等虞决修走路时的仪态合格后,萧学情又教他走路时遇到别人的礼节。
  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传统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
  学完行走之礼后,虞决修又开始学见面之礼。
  几个小时后,虞决修从雅正室走出来,只觉得全身腰酸背痛。
  “小师弟,礼仪规矩学得怎么样?”
  虞决修见到公孙丑行了一个标准地晚辈见长辈的礼仪:“师兄。”
  公孙丑见虞决修刚刚行的礼,不仅标准,而且非常优雅好看。
  “不错,学了几个小时的礼仪,动作就变得不一样了。”
  虞决修在心里苦笑,萧先生非常严格,他稍微做的不标准就会被训斥。就说他刚刚鞠躬行礼,鞠躬的时候,不管是上半身,还是下半身都必须挺直,而且幅度必须控制在九十度。
  鞠躬的时候,身体不能有一丝的摇晃,脊背不能有任何的弯曲。
  “师兄,您找我有什么事情吗?”他感觉学规矩礼仪比读书还难。
  “没什么事情,就是问问你第一天正式入学的感受。”公孙丑一脸关心地问道,“你感觉怎么样?”
  虞决修语气认真地说道:“受益匪浅。”其他的不说,就说规矩礼仪这方面,他真是受益匪浅,涨了不少见识。
  “累不累?”
  虞决修微微摇了下头:“不累。”他现在学的东西并不多,所以并不觉得累。
  听到虞决修这么说,公孙丑就放心了:“小师弟,这才开始,后面要继续加油哦。”
  “师兄放心,我会继续努力学习的。”
  公孙丑知道虞决修还要去竹书室练习书法,就没有再和他说什么。
  虞决修来到竹书室,并没有看到王献之。他在湖边坐了下来,提起笔开始练习书法。
  很快,他的心神全部在书法上,对于周遭的一切没有任何反应,就连王献之来了也没有发现。
  等他写完一篇《佛遗教经》,他才发现王献之的存在,立马站起身朝王献之行了个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3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