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学霸的成神之路(校对)第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386

  虞决修重重地点头:“知道。”
  公孙丑又说了他当初怎么练习写文章,希望能给虞决修一些帮助。
  虞决修用心地把公孙丑说的记了下来,准备之后试一试。
  向公孙丑请教过怎么写文章后,他就回到学堂开始上课。
  今天上午的课程是《孟子》和《尚书》,下午的课程是围棋和算术。
  “小师弟,从今天开始,由我教你《孟子》,希望你不要嫌弃啊。”
  虞决修连忙说道:“师兄,您教我《孟子》,我求之不得,希望师兄您不要嫌弃我愚钝。”
  “小师弟这么聪明,我怎么可能嫌弃。”
  两人简单地寒暄了下后,就开始进入主题。
  在正式教虞决修《孟子》之前,公孙丑先介绍了下《孟子》这本书。
  《孟子》是儒家经典着作,与《大学》、《中庸》、《论语》并称为四书,是古代学子必学科目,也是古代科举考试必考的科目。
  《孟子》是由孟子所作,所以直接叫《孟子》。全文分为七篇,主要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
  简单地介绍下《孟子》这本书后,公孙丑正式开始讲课。
  《孟子》的第一篇是《梁惠王》上下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公孙丑先把第一节内容朗读了一遍,然后问虞决修明白这节内容讲的是什么。
  虞决修一句一句地解释,基本上解释的没错。
  在学习国学之前,他最怕文言文,不仅拗口,而且意思还不好理解。这段时间他开了启蒙后,对文言文已经不怕了。相反一篇文言文读下来,基本上能明白这篇文言文讲的是什么。
  《梁惠王》这一节内容,主要讲的就是“仁”。
  公孙丑听完虞决修的解释,满意地点了点头:“小师弟,理解的不错。”说完,他开始一句一句地讲解。当然他不是照本宣科地讲解,结合了历史事件,还有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讲解。
  他讲解的有趣,而且容易让人听懂。虞决修听了后,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公孙丑见虞决修一边认真地听课,还一边记笔记,心里十分满意。
  虞决修听公孙丑说了很多当年的事情,对那段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公孙丑讲完《梁惠王》上的八节内容才下课,“小师弟,这八节内容你有没有没听懂的地方?”
  虞决修轻轻地摇了下头:“师兄,您说得很好懂。”
  “既然小师弟没有不懂的地方,那我就先离开了。”公孙丑临走的事情,俏皮地朝虞决修眨了眨眼,“小师弟,今年教你的内容,你可要熟背哦,我之后会考你的。”
  “是,师兄。”
  公孙丑离开后没多久,第二节课的《尚书》开始了。
  教导虞决修《尚书》的是孔子的底子闵子骞,他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
  闵子骞要比颜回年纪大,看起来有五十多岁。长相一般,但是却有一副仙风道骨地气质。
  虞决修向闵子骞行了礼,“师兄,请您多多指教。”
  “小师弟请坐。”闵子骞神色亲和,“小师弟,你了解《尚书》吗?”
  虞决修诚实地摇了摇头:“不了解,完全不了解。”话说,初高中的语文课本好像没有《尚书》的内容。
  “既然这样,我就先给小师弟说说《尚书》吧。”
  “师兄请讲。”
  《尚书》最早的时候叫《书》,大概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传说是伏生传下来的。还有一种传说《尚书》是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着作。(选自度娘)
  《尚书》有两种,第一种是伏生传下来的今文《尚书》,第二种是在孔子家发现的古文《尚书》。不管是今文《尚书》,还是古文《尚书》在西晋永嘉年间战乱全都散失了。后来东晋的某个人向朝廷献了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古文尚书》25篇。(选自度娘)
  《尚书》是儒家经典之一,毫不夸张地说是核心之一。主要讲述的是华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术古代事迹的着作的汇编。
  《尚书》的核心内容,一是敬德,二是重民。
  “现如今流传下来的《古文尚书》是后人伪造的。”
  “啊?”虞决修被这句话惊到了。
  “南宋时期就有人质疑。”闵子骞说道。
  “师兄,那您有完整的《尚书》吗?”
  “有啊,我现在要教你的就是你们现在所说的正版《尚书》。”
  虞决修听到这话,在心里惊叹,系统到底有多少宝贝。
  《尚书》第一篇是《虞书》,第一节内容是尧典。
  “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虞书一篇有五节内容,闵子骞讲完这五节内容才下课。
  虞决修听得是懵懵懂懂,下课后向闵子骞请教了半天才弄懂是什么意思。
  就在他准备去兰棋室学围棋的时候,听到傅觉恒叫他吃饭,连忙从系统里出来。
  “恒哥,你回来了啊。”
  傅觉恒轻笑一声:“恩,回来了。”
  “主办方不管饭吗?”
  傅觉恒被虞决修这句话逗笑了:“管饭的,不过我嫌不好吃就回来了。”主要是傅觉恒懒得应付那些讨好巴结的人。
  虞决修开玩笑地说道:“恒哥机智,那你下午还去吗?”
  “下午没我的事情,我就不去了。”下午是其他游戏公司宣传他们家的游戏,傅觉恒没有什么兴趣,也懒得去看。不是他看不上那些游戏,而是在做《华山之巅》之前,他早就研究过这些各大游戏公司开发出来的游戏。
  “不去交流吗?”
  “明天才是交流会,我明天再去。”傅觉恒看向走在身边的虞决修,“你下午打算做什么?”
  “看书复习。”一号就要期中考试了,他这几天再好好地复习下。
  “要考试了?”
  “恩,一号期中考试。”
  “注意休息。”傅觉恒原本打算下午带虞决修出去玩,现在得知他要复习,只好放弃这个打算。
  “恒哥,你下午没事的话,就陪钱爷爷去钓鱼吧,我想钱爷爷会很高兴的。”
  傅觉恒觉得虞决修这个提议不错:“好,我下午陪外公去钓鱼,晚上给你加餐,让你补一补。”
  吃了午饭,傅觉恒就和钱爷爷去钓鱼了,而虞决修则在家里学习。
  下午第一节课是围棋,虞决修还是在兰棋室上课。今天是黄龙士指导他,直接拉着他下了一盘棋,把他虐的体无完肤。
  等虐完后,黄龙士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给虞决修讲解。
  上完围棋课,接下来是算术课。
  教虞决修算术的先生是王文素,是明朝有名的数学家,着作了《算学宝鉴》。
  王文素是一个清瘦的老人,长相比较周正,全身上下散发着严肃严谨的气质,很有数学家的气息。
  虞决修乖巧地向王文素行了一个大礼:“学生虞决修见过先生。”
  王文素微微点了下头:“恩,坐。”
  “谢先生。”虞决修乖顺地坐了下来。
  小时候,虞决修听外公说过王文素的事情,不过他只知道王文素是明朝着名的数学家,写了一本《算学宝鉴》。听说好像是他最先弄出解高次方程的方法,他还率先用导数。
  王文素没有说什么客气话,直接进入主题,拿了六本书给虞决修。
  虞决修接过来一看,这六本书分别是《数书九章》、《测圆海镜》、《四元玉鉴》、《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算学宝鉴》。
  “我们先学《数书九章》。”
  “是,先生。”
  《数书九章》是南宋的数学家秦九昭着作的,共列算题81问,分为9类,每类9个问题。主要的内容是:⑴大衍类:一次同余式组解法。⑵天时类:历法计算、降水量。⑶田域类:土地面积。⑷测望类:勾股、重差。⑸赋役类:均输、税收。⑹钱谷类:粮谷转运、仓窖容积。⑺营建类:建筑、施工。⑻军族类:营盘布置、军需供应。⑼市物类:交易、利息。(选自度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3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