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学霸的成神之路(校对)第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386

  “居老师,看到虞决修,我想到我们围棋终于有了新的血液。”女主持人发出一声感慨,“希望虞决修能继续在围棋上发展。”
  “是啊,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学习围棋,来把我们国家的围棋发扬光大。”
  虞决修的比赛结束了就可以回家,明天再来参加五强进三强的比赛。
  他刚走出棋院,就接到傅觉恒的电话。
  “恒哥。”
  “恭喜获胜。”傅觉恒的语气不觉地放柔,“你这次又二十分钟不到就赢了对方。”
  虞决修故作遗憾地叹气:“唉……对手太弱,我也没办法,我都没有使出全力……唉……”
  傅觉恒被虞决修这句话逗笑了:“哈哈哈……等你参加专业段位比赛的时候,就能遇到高手。”
  “恒哥,我刚刚说笑的。”他每天在系统使出全力下棋,依旧被黄龙士和范西屏虐的死去活来。现在下棋,把别人虐而死去活来,其实他心里挺爽的。不过,目前遇到的对手都太弱了,他连三分的水平都没有使出来。
  傅觉恒没有再说围棋的事情,转移话题和虞决修聊起别的事情,比如关心虞决修最近的学习怎么样,钱爷爷和钱奶奶怎么样,虞决修最近书法练习的怎么样等之类的问题。
  虞决修没有觉得傅觉恒问的问题烦,一五一十地回答了他的问题。相反,他觉得傅觉恒这么问他,也是在关心他。被人关心的感觉很好,他并不反感。
  两人聊了半个小时,这才挂掉电话。
  傅妈妈见儿子和虞决修讲了半个小时电话,心里十分震惊。她从来不知道儿子的话居然这么多,而且还聊得非常开心。这是她熟悉的儿子吗?
  傅觉恒和虞决修说完电话后,回到客厅就看到他妈一副神色复杂地模样,疑惑地问道:“妈,你怎么了?”
  傅妈妈轻轻摇头:“没什么。”看来爸妈隔壁的那个孩子真的很和儿子的眼缘。
  “妈,我还有事,先出门了。”看完虞决修的比赛,傅觉恒一本满足地去加班了。
  听到儿子这么说,傅妈妈一脸惊诧地问道:“你今天不是休息吗?”
  “今天公司有些事情要处理,我今晚不回来了。”傅觉恒在外面有好几套房子,他最长住的是离公司不远的一个别墅区。他住的房子的电视只有网络,没有开通数字高清,所以他昨晚才会回老宅住。
  ~~~
  关注围棋比赛的人很少,尤其是像临川省这样的“小”比赛,观看的人更少了。所以,虞决修他们这一场比赛的直播并没有掀起什么轰动。
  虞决修比赛回家后,就一头扎入系统中,开始学习。
  今天许下的课程是《中庸》和《乐经》,下午的课程是绘画和武术。
  教导虞决修《中庸》的先生是孔子的弟子冉耕,也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为人端正正派,善于接待人物,还有他以德行和颜回、闵子骞并称。
  虞决修觉得冉耕师兄虽然为人正派,但是却不迂腐死板,相反语言幽默诙谐,经常逗得他笑个不停。
  《中庸》是四书之一,是儒家的道德标准。中庸,中用,庸古同用。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论根源源于人性。
  它也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着。
  中庸之道,从古代流传到现在,几千年来已经深入到骨子里。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选自度娘)
  冉耕见虞决修学得快,一下子来了兴致,滔滔不绝地讲解,直到教了十五章才结束。
  结束后,冉耕还给虞决修布置了任务,不仅让他把全文熟背下来,还让他写一份读后感。
  虞决修发现自从他请教公孙师兄怎么写作文,每个师兄都开始让他写读后感。这次冉耕师兄更绝,让他以文言文的形式写一篇文章,不能用白话文写。
  “师兄,我连白话文的文章都写不好,您让我用文言文写文章……”虞决修苦着脸说,“您这是强人所难啊。”
  冉耕却笑眯眯地说道:“你还没有写,怎么知道自己写不出来?”
  虞决修在心里嘀咕,他肯定写不出来啊。
  “小师弟,事情还没有做,你就觉得自己不行,这样可不行。”冉耕的神色忽然刷的一下变得严厉,“如果你一直这样,你的学问不会进步的。”
  见冉耕好像有些生气了,虞决修连忙摆出一副认错地模样,“师兄,我错了。”冉耕师兄说得对,他这样是不对的。“师兄,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
  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他试都没有试,就认为自己不行,这种想法真的要不得。所谓万事开头难,但是只要勇敢迈出第一步,一切就会变得简单。
  冉耕见虞决修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心里很是欣慰,脸色缓和了不少:“小师弟,我看好你。”公孙说的没错,小师弟的悟性很高,但是有些缺少自信。
  虞决修目光变得坚定,乖巧地点了点头:“师兄,我会努力的。”不就是写文言文吗,他这个几个月一直在学国学,学的都是文言文和古诗词,怎么可能写不出来文言文。
  “写好后,拿给我看看。”
  “是,师兄。”
  冉耕拿着书,慢悠悠地离开了学堂。
  虞决修接下来的课是《乐经》,教他《乐经》是公孙尼子。
  公孙尼子是孔子的弟子,据说孔子当年把《乐经》传给了公孙尼子,然后公孙尼子作有《乐记》。
  不管是《乐经》,还是《乐记》都已经失传了,据说它们都毁于秦火。
  公孙尼子教导的虞决修,并不是完整版的《乐经》。而是现在流传下来的《乐经》是刘向《别录》保留乐经的《乐经》二十三篇。
  《乐经》中有纯乐理的内容,如如规定音阶距离大小的“五音”(宫、商、角、徵、羽)和规定音高的十二律(六律指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吕指大吕、应钟、南吕、林钟、仲吕、夹钟)等。(选自度娘)
  《乐经》应该特指在周代被奉为经典的、作为雅乐核心存在、所备受推崇的“六代乐舞”,这里的“乐经”是“经典乐舞”的含义。
  《乐经》第一篇,乐本篇。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耐动,放行于声。声相应,放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上完《乐经》后,虞决修提出疑问:“师兄,您为什么不教我完整版的《乐经》?”
  公孙尼子理直气壮地说道:“因为系统也没有完整版的《乐经》。”
  虞决修听到这话,嘴角狠狠地抽搐了下,冉耕师兄这个理由很强大,他无话反驳。不过,他以为系统无所不能,肯定有完整版的《乐经》,没想到系统里并没有完整版的《乐经》。
  这个时候晋江冒了出来:“宿主,本系统自然有完整版的《乐经》,但是你现在没有资格学完整版的《乐经》。”
  “公孙师兄不是说你没有完整版的《乐经》吗?”虞决修相信冉耕的话,不太相信系统的话。
  晋江系统听到虞决修心里所想,气的幻化成一个河豚。
  “公孙尼子知道什么。因为你的权限不够,所以导致公孙尼子也无权得知。”晋江系统摆出一张非常嫌弃地脸,“要怪就怪宿主你等级太低。”
  被晋江系统怼的无话可说,虞决修懒得和系统争辩。现在等级不够,无法学习完整版的《乐经》也没关系。等他等级够了,再学习完整版的《乐经》。
  晋江系统见虞决修被它怼的无法反驳,心情很是愉悦地消失了。
  虞决修上完《乐经》后,就前往菊画室学习绘画。
  虽然知道系统里的大人物很多,当他见他的绘画老师是画圣吴道子的时候,虞决修还是被狠狠地震惊到了。
  虞决修知道吴道子,还是在初中历史上知道的。
  吴道子是唐代着名的画家,人物画称作“吴带当风”,开创“兰叶描”。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
  吴道子是一个瘦高的老人,长相有些凶。第一眼看到他,会给人的感觉脾气暴躁,很不好惹。不过,虞决修并不怕。上辈子他混的时候,什么样的狠人和凶人都见过。
  虞决修先向吴道子行了一个大礼,三跪九叩的拜师礼:“学生虞决修见过先生。”
  吴道子淡淡地点了下头:“起来吧。”
  “谢先生。”虞决修站起身后,乖巧地站在一旁等待吴道子的吩咐。
  吴道子朝虞决修点了点手指,示意他坐下来。
  虞决修乖巧地坐了下来,坐姿端正。
  吴道子问道:“以前学过绘画吗?”
  “有,初中的时候跟美术老师学过素描。”虞决修说完,又加了一句,“不过,没学过国画。”初中时候学过素描,他学得还不错,当时美术老师还说他有绘画天赋,不过他对美术没有什么兴趣,后来就放弃了。
  现在,他的国学课里有绘画这节课,他自然会努力的学习,把华国的国画学好。
  吴道子听到这话,心里有数了,“我们直接上课。”
  “是。”
  学习国画首先要学笔墨和线条,因为国画以墨为主,以色为辅,讲究用笔用墨,所以要先学好笔墨和线条。
  或许是因为有点素描和书法的基础,虞决修学习笔墨和线条学得很快,而且学得很好。
  吴道子虽然没有夸赞虞决修,但是他看着虞决修的目光充满赞赏。
  学绘画不能着急,虽然虞决修笔墨和线条学得快,但是吴道子并没有急着教虞决修其他的,继续让他练习笔墨和线条。
  几个小时,虞决修反反复复地练习笔墨和线条。虽然非常枯燥无聊,但是虞决修并没有不耐烦。
  如果是以前,他肯定没有这个耐心,但是练习书法后,他的心态变得越来越平和,也越来越有耐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3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