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宗(校对)第15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0/1990

  高阶修士当中,多见献祭寿元法力的神通秘法,一下成百上千寿元献祭出去,便是长生大能,也需要经历漫长岁月才能恢复。
  值得一提的是,在长生大能当中,寿元的多寡,并非全无意义,恰好相反,这是除了神魂和法力之外,另外一种可用于消耗的重要资粮。
  李晚此刻,活了三万两千年有余,又服食过各种天材地宝,延年益寿的丹药,寿元还非常充沛,但也只有不到五万年。
  五万年寿元,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就看如何使用了。
  若是在他晋升长生之前,施展各种与造化大道相关的神通法术,比如顷刻成宝,刹那成宝,都要消耗三五年,几十年,上百年不等的寿元,长此以往,必定损及根本,但此刻,他每多活一个年头,不仅不减少寿元,反而还增加寿元,这是掌握了长生本源,寿元自增,增长多于损耗的缘故。
  如此一来,千百年的积蓄,便将非常可观。
  所不同的是,不同的长生大能,同一时间内祭炼寿元的多寡也有所不同。
  最弱的长生大能,刚刚达到豁免光阴流逝法则的程度,这除了闭关潜修,继续提升,或者躲起来安享逍遥,成为太平修士,没有多大意义,千百年下来,也只是不增不减,并不能够补充损耗。
  修士存立于世,牵扯因果利益,不太可能完全只与天斗,不与人斗,而只要与人斗,便有损耗,这就入不敷出了。
  所以,这种修士,必须非常低调,或者拥有势力庇护,清净逍遥。
  然而李晚执掌一方,又恰逢天地大道易变的历史机遇,不可能成为太平修士,这就需要他勇猛精进,更上层楼。
  幸而李晚根基不弱,掌握的长生本源也不俗,再加上天下器道气运加持,一下便拥有豁免光阴流逝,以及岁增半年以上寿元的能力。
  这还是他新晋长生,不甚了解其中奥秘的缘故,假以时日,必定可以达到岁增一年以上,甚至越发精进,增长更多。
  再加上还可以收集各种增益寿元的天材地宝,还有的是凭借外力的手段,几万年寿元增益,只是等闲。
  像广勾等人,得享器殿大权,虽然未能成就半步长生,都可以活上几十万年,没有道理李晚反而短寿。
  而且李晚的寿元,可以用来修持,献祭,可以作为争斗的手段,不像他们,只能做太平修士,活像个守尸鬼。
  如此一来,虽然掌握的长生本源没有多少直接实力,但对实力的提升,又不可以表面而计,这一步,已经是飞跃般的提升。
  “静姝,我已知晓长生奥秘,对寿元自增之法,更有把握了,虽然无法再次利用气运之道,得享简单晋升之法,但却可以用新型材质,为你铸就一副‘琉璃宝体’的长生之身,你可专注修持神魂,成就长生境界。”
  众人散去之后,李晚找来林静姝,对她说道。
  “琉璃宝体?这是什么?”林静姝疑惑问道。
  “这是一种古籍上记载的仙女化身,琉璃净空,无尘无垢,不沾万物因果,我虽然不懂法道修持此身的法门,但却可以利用造化大道推演创造出来。”
  李晚解释道。
  “长生境界,主要分为肉躯长生,元神长生两条分支,两者合一,便是各自证道不朽的关键,只有都满足了大圆满,才能成就真正的不朽之身,不过我已掌握部分不朽奥秘,直接就可以帮助你们把肉躯提升到半步不朽的境界,有助于后续提升。”
  李晚说道。
  “我打算传你无敌宝体的修持之法,助你成就金师,关键就在于,要通过秘法吞噬宝材,将其与自身血肉置换,不断祭炼融合。”
  “各种金师宝体各不相同,关键在于宝材的供给和祭炼的法门,不过这些都没有关系,有我为你提供,不成问题,你是我李氏如今最有希望晋升长生的人之一,索性先集中供应给你,尝试一番再说。”
  “好,我知道了。”
  林静姝对李晚的决定,自是没有什么疑虑。
  萧清宁得知李晚打算为林静姝修炼琉璃宝体,也没有反对,因为林静姝修成六重巅峰已久,早已领悟法则极致,但却还没有掌握本源,而琉璃宝体本身的材质,却是涉及本源之意的奇特宝材,这也算是一种借助外力的取巧之法了。
  关键还是在于,这种无敌宝体的金师法门,是李晚自己开创的,如今就记载在《大器真经》当中,而且经过多年历练推演,已经非常成熟。
  此刻所做,无非也就是将之更进一步,推演到长生境界的级别而已。
  不过在修持此法之前,李晚又告诫她们,这是以现成材质直接成就长生,将来至多只能免除岁月流逝所造成的寿元消耗,而极难有寿元自增的神通。
  不过只要免除了岁月流逝所造成的寿元消耗,今后当有机会自行领悟长生本源,成就真正长生。
  而且就算不能,也有各种借取外力的延寿之法,今后再慢慢补足。
  可以说,漫长寿元才是修士强大的根本,各种神通法术,境界修持,都能跟着提升上来,但是英年早逝,什么都还没有学会,就是天赋异禀,也发挥不出来。
  当下李晚便开始推演琉璃宝体材质的祭炼之法,这是他掌握更深层次造化本源的运用。
  结果便见,李晚自虚空中凝炼一团元气,心念如电,催运化生,片刻之后,便有一团晶晶亮的透明宝晶自掌中出现。
  这是一种看起来和冰晶相似的奇特宝材,如果有精通物性变化的器道宗师分析其材质,便会惊讶发现,其细微之处,呈现出一种稳定之极的六十四面体单晶结构,阴阳二气排布,如同锁链,环环相扣,凝结如一。
  而且这六十四面体微粒结构,竟是一种局部与整体完全相同的分形结构,可以追溯到阴阳二气纠缠的基本粒子,又可增大称为多粒单晶合一的实际材质。
  肉眼可见的部分,实际上也是非常纯粹单一的结构,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暗合天数,稳定而又强健。
  这是一种天生便蕴含不朽奥秘的特殊材质,乃是李晚通过多年参研,破解的部分不朽道蕴所创造出来的人工造物,它的阴阳二气纠缠,最小微粒部分,已经堪比真正的不朽之物,所欠缺的,只不过是小粒组合成为大粒时候的强度而已。
  不过即便如此,借助分形道蕴,也足以获得不朽之力加持,拥有极其强悍的表现了。
  “这是一种半步不朽物质,需要以秘法加以祭炼,才能融合,你今后要做的,就是修炼金师的无敌宝体祭炼之法,不断以这种物质置换自身血肉,直到大功告成!”
  “我会在你所需之时给你提供,不过估计,起码得有上万年才能小成,而且就算小成,也只是实现抵御光阴流逝的伪长生境界。”
  李晚说到这里,也是暗自摇头。
  这种法门好是好,就是太费时间了。
  不过想想,修真界中,即便几万年,几十万年不成长生的都有,能够以这种取巧之法成就伪长生,是何等的逆天?
  这已经可以说是造化手段的最高体现了,实在是没有什么可遗憾。
  林静姝听到要上万年才能实现不耗寿元的伪长生境界,也不在意,等闲人物,根本负担不起这种时间和宝材消耗,但她有李晚帮助,就不用考虑那么多了,勤奋一些,多多闭关修炼就是。
  “清宁,你的长生之路,要更难走一些。”李晚安置好林静姝,又对萧清宁道,“以我九龙域全域之力,集合各种宝材,还有我本身的时间精力,供养静姝一人,差不多就是极限了,而且金师修炼之法并不适合你,所以,不能也走这条路。”
  萧清宁道:“因人制宜,本该如此。”
  李晚道:“不过,为夫闭关之时,也为你考虑诸般修持之法,最后还是发现,先走肉身不朽之路,实现与静姝一般的伪长生境界,才是最好。”
  李晚又道:“这却是因为,我格物致知一道,首重物质,肉身不朽,算是物质构成的部分,而且我掌握了部分不朽之秘,实现起来比元神不朽容易得多。”
  “以不朽之身,抵御岁月法则的侵蚀,保全寿元,这就是我方法门的精髓了,关键在于,如何选取这种构成不朽之身的物质。”
  “静姝的琉璃宝体是一种,我打算利用气运加持之法,为你竖立图腾之柱,又是一种,并编织法理,铸造无缝天衣,护持元神。”
  “今后定时献祭,便可以逆运因果之法,从时间长河中夺回逝去的寿元,还归己身,而无缝天衣,是类似我重云华盖的一种特殊防御法宝,有助于减少损耗,并融入元神,追寻不朽。”
  当今,未来,各种情况,各条歧路,李晚都考虑到了,萧清宁自然也没有什么可说的,都让他做主。
  其实李晚对林静姝和萧清宁说的这些法门,都是试验性质的新路,而且成就的是伪长生,离寿元自增的长生本源还有不小差距。
  不过李晚秉持格物致知之理念,把长生不朽的奥秘视作一个普通秘密,而不是什么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东西。
  破解这个秘密,使得更多人能够长生不朽,他也是乐此不疲。
  当然亲疏有别,他也是先从身边人开始做起。
  ……
  不觉间,十年一晃就过去了。
  在这十年间,李晚为身边诸人准备好长生之基,甚至不单林静姝和萧清宁,其他弟子门人,乃至于凡俗境界的炼器师们,都得到了各种更为实用的延寿之法。
  正如李晚所言,格物致知之道,首重物质,大多都是靠着置换宝材或者修炼傀儡化身的方式实现,各种能够抵御光阴法则的宝材都得到了极好的运用。
  而在这时,李晚突然发现,许多自己需要的特殊宝材,都掌握在传统豪强的手中!
第1600章
推而广之
  此时此刻,九龙域发展势头迅猛,又见百业俱兴,物资繁盛,怎么也不像是有所欠缺的样子。
  然而九龙域坐拥几方界域之地,相比传统豪门势力,还是太小了,跟整个诸天万界相比,更是如同沧海一粟,不值一提。
  “本座想要发展未来器道,是要引领全新的修炼与晋升方式,使之成为修真主流,然而没有主流的资粮与人心,这一切,又从何谈起?”
  李晚深深感受到了限制。
  这未必是有人针对于他,而是当今天下的格局,对他器道成为主流不利。
  现在的修真主流,还是法道,所有的资粮分配与灵峰归属,也以此为依据。
  甚至就算在器道本身,他都还没有一统天下,至多只能算是与灵宝宗半分江山。
  这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还是等到凡人道器大成,又或者天地大道再次剧变,才好发动。
  李晚心中默默思量,倒也没有任何异动,至少从表面上,没有人看得出他在谋划算计着什么。
  李晚依旧还是把精力放在域内,帮助林静姝和萧清宁晋升长生之事上。
  李晚不但只是帮助她们晋升,更是对自身之道的进行推演和验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0/19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