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宗(校对)第3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2/1990

  不过想起刑青天平常也的确对火器较为钟爱,学得格外用心,李晚不由暗暗点了点头。
  这个选择,还是比较靠谱的。
  刑友天这时也说道:“师尊,我就选刀剑一道好了。”
  刑友天性情较为活泼,看起来就像是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但却选择了最为传统的刀剑领域。
  这同样让李晚心中微叹,各人兴趣不同,果然还是让他们自己去挑选,比自己强行指任要好多。
  李晚深知为人师者的责任,如果这两兄弟的选择不靠谱,他也会予以指正。
  不过如今,火器和刀剑,都还算马虎,他也打算就这么定了。
  于是李晚便对他们道:“你们的师弟,入我门下时间还短,为师并不熟悉他们性情和特长,你们要多多观察,督导,以后也同样各选一科。”
  两人忙道:“师尊请放心,我们会留意的。”
  李晚点了点头:“好,你们先回去吧。”
  让两人退下之后,李晚又趁隙看起了自己种在混元一气太虚壶中的建木。
  经过这一段时日的催化,它已经生长到约有两丈之高了,黑白赤红黄金银诸色显现,流光溢彩,熠熠非凡。
  这都是不断供养妖魔尸体的结果。
  现如今,李晚已经开始在天南北方大胜国一带,建立起自己的收购渠道,定期从各方散修手中购买一些体型较大,血肉精元较为强盛,但却偏向于价格低廉的妖魔尸体,更有孚元洞天里面,“北斗七星”卫龙飞等人,开始以琥山盟麾下门客自居,代他履行猎杀妖魔,及执行功勋任务的职责。
  想起此事,李晚又想起,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完成任务之后,都会来信禀报,并约定下一期交接任务事宜。
  他在书房找了一下,果然发现,门下弟子萧墨,已经把他们最近的来信整理好,并作了批复。
  此时,留在案头的是复刻的副本,上面提到,这段时间,近月以来,他们继续完成一个丙等任务,一个丁等任务,获得三个小功。
  看到这些,李晚不禁暗暗点头,甚为满意。
  他跟七人签署了代理功勋任务事宜的协约,并留下三支震天雷炮与足够的弹药供应。
  由于李晚和萧清宁都亲自经历过这些任务,大致知道以各人的修为,一次任务所需消耗,虽然还是不可能确保完全吻合具体情况,但也相差无多了。
  这些弹药,李晚是免费足量供应的,为的就是能够确保快速完成任务,若在此过程,有弹药节余,这七人要把它卖到黑市换取灵玉,也不会多管,只当是给予他们报酬之余,额外的油水。
  现在,在萧家宁的安排下,已经联络有另外的几伙散修,倘若这“北斗七星”诸人做起功勋任务不得力,马上就可以收回震天雷炮,并找他人代替!
  而且,协约中早有提及,每隔三年,执行功勋任务的散修队伍都要轮换一次,根据各队绩效,予以额外奖励或者削减奖励。
  事关寻幽客组织的考评,也关系到将来待遇,由不得他们不用心。
  “这近一年时间,收获三十五功勋……还是因为‘北斗七星’不熟事务,刚开始接手时,浪费了一些时间所致,另外,就是功勋核发,接取任务和往来交通所花费。”
  李晚看到“北斗七星”在其中所提及的一些难处,心中不禁思索起来,应该如何着手解决。
  “只可惜,没有足够的‘玄星石’,‘星河铁’等物,不然的话,倒也可以多多炼制可以用来定位挪移之物,联通各地。”
  神行符,是他自己要用的珍品宝器,而且现在只有唯一一件,并不适合交给别人。
  李晚此时想到更多,还是利用其他代价低廉的方式,实现相应效果。
  李晚首先考虑的是遁器,但令各修士在各地间疾速飞驰,徒费体力,大概是最为笨拙的办法了,不过,若能炼制出方便好用的快速遁器,这个笨办法,倒也颇有几分可行之处。
  然后,便是利用上好宝材,在各地建立挪移法阵。
  这种挪移法阵与大阵相对,可称之为“小站”,各“小站”挪移传送,也可以解决。
  还有一种代价最为高昂的办法,就是利用已经较为成熟的通讯法阵控制各方,在孚元洞天各地都布置冗员,长期待命,一旦有功勋任务接取,便立即派遣相应地区的人去完成。
  但这么一来,至少需要上万冗员,才能初步实现。
  这是极不靠谱的,且不说江湖中一时间有无那么多结丹境界的散修高手给自己招揽,就是招揽到了,如何供养得起他们,如何统一管辖,如臂使指,也是个大大的难题。
  功勋任务,一般都需要出动结丹高手才能完成,而且一出动,还不是单枪匹马,而是数人一起,只有如此,才能在震天雷炮的帮助下,较为轻松安全完成,如果交给筑基修士的话,不是人员容易损伤,就是其他意外风险太多,反正拖延进展。
  如此,还不如用自己多费点心,多多炼制一些好法宝,配备给已经掌握在手的那些结丹修士。
  陡然,李晚心中一惊。
  自己如今所思所想,尽皆都是用法宝器物去解决麻烦,这又何尝不是器道的一条出路?
  可是,如今器道被公认为旁门左道,并不是大道,就是因为它对修士修为提升有限,不能求长生,甚至还不能像剑道那般,对修士的实力有决定性的影响,至多便是辅助罢了。
  李晚思绪如潮,一下便紧紧抓住这个突然闪现的灵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第0412章
器道出路(下)
  时至今日,与大师名位,地煞榜荣誉,江湖地位诸物相比起来,李晚更关注的,还是自己修为的提升。
  在李晚思索间,一道清明的玄光当空升起,宛若浮游的朦胧丝带,笼罩着全身,整个人都坠在云雾中,宛如仙神降临。
  李晚并没有告诉旁人,自从数月之前,顺利把“天诛地灭”祭炼到绝品之后,他的真丹品质,就像上次炼制杨枝妙宝一般,得到了晋升。
  到现在,他已经拥有上品中等资质,不逊色于过去曾经羡慕赞叹过的仙台峰峰主颜昊了。
  可越是如此,他便越发能够明显感觉到,自己修炼上进的路途,已经渐至狭小,前行起来愈发缓慢了。
  这种变化,是极其微妙,外人难以理解的,因为从表面来看,他的修为精进速度依旧恐怖得令人发指,完全形同那种生有宿慧的妖孽天才,只有李晚自己才清楚,这些都是前辈遗泽,被自己继承,发掘出了自己这副肉身皮囊之中蕴含的潜力而已。
  但这些潜力,已经渐渐消耗,除了还有几分可能晋升到丹成化婴之外,他就再也看不到任何前进的希望了。
  届时,自己的修为再涨,真丹品质化作元婴品质,达到上品上等,也就到了尽头。
  “前方已然无路,何处去闯,才能更进一步?”
  李晚心底,不禁发出了疑问。
  诸多器宗前辈的遗泽,可以由自己这般的幸运儿传承,但若找不到将之扩大的办法,那么,这些遗泽也会越来越少,乃至于薪火熄灭,道统失传。
  《器宗大典》里面所授的诸多法诀,在结丹之前,似乎勇猛精进,但这也只不过是一把登堂入室的钥匙而已,登堂入室之后,便没有了用处。
  这正是它的缺陷所在。
  “鸿蒙宝气毕竟不是器道的前途,它只能作为器宗宗主秘传,也是有其原因的。”
  李晚深知,鸿蒙宝气所承法诀过于艰深,甚至已经涉及大道本义,故此,只能靠着前人修炼有成之后,制作神识玉简维持。
  假若将来自己把它编写出来,传授给他人,他人也极难学会,就算运气不错,遇到根骨悟性俱佳的绝世天才,最多也只能维持现状,而不是开创未来。
  这同样不是出路应该具备的特质。
  “到底要怎么做,才能使得器道不再是旁门左道,而是不亚于金丹大道的修炼正途?恐怕,只有解决了这个难题,器道一途,才能迎来真正的春天,而我也将能够在此过程凝聚气运,重现器宗辉煌!
  此诚乃器道诸雄争夺的根基,天南器道想要超越中州,超越灵宝宗,只有在这方面下功夫!”
  在这思绪翻腾间,李晚否决了一个又一个可能,越发感觉,自己果真是任重而道远。
  ……
  虽然李晚已经逐渐感悟到自己的气运所系,更是开始思索出路,但绝大多数的人,还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即将公布的天罡地煞神兵榜。
  对大众来说,这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大事。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张神兵榜,牵动亿万修士之心,也在实际地排定着各器道修士的名次地位。
  这一次,商云亲自来到了天书山上,准备第一时间获知排名。
  “这里就是天书山!”
  看着远方云雾缭绕,依稀间,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山峰,听着寒风呼啸,穿过峡谷,发出如巨兽嘶吼一般的声音,越发能够感受到,这里冰冷透骨,寒意逼人。但见山上山下,熙熙攘攘,尽都是些各方慕名而来的旅人,却又让人能够感受到,一股与外界迥然不同的火热涌上了心头。
  无需刻意运功,行走在热闹的登山石径,半山廓亭等处,随处都可以听到热意与神兵榜相关之事。
  各方名家,神兵利器,炼器宝材,奇闻轶事……
  商云甚至从一些路人口中,听到了关于自己的诸多传闻,不免会心一笑。
  陪伴在商云身边的,是几名吴氏的弟子和死士高手,另有一名身姿绰约的清秀佳人,戴着一顶遮挡风雪的帷帽,身披白色披风,是他六年前新娶的妻子姜氏。
  姜氏是灵宝宗彭冶子的女弟子,亦是如今鼓氏一脉当家人的姑表侄女,与吴氏的商家联姻,正是门当户对,其人性情温婉,知书识礼,与商云也是琴瑟相谐,相处的不错。如今,姜氏也担负起协助丈夫掌管吴氏一脉的重责,这几年来,屡次调动人力物力,协调各方,收罗宝材等事,都是有她在幕后帮助,方才完成的,这使得商云专注于炼器,心无旁骛,感觉到了莫大的助力。
  姜氏笑着对商云说道:“夫君,看来大家对你所为,还是极有信心的,都相信你炼制的‘碧血晴空’能够上榜。”
  商云自信道:“此番开榜,‘碧血晴空’必定能够占据一席之地,但我想要的,绝不仅仅只是占据一个敬陪末席的名额而已。
  要上榜,就得力争上游!”
  他对自己所为,还是心中有数,也拥有远比过去更加强盛的自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2/19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