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宗(校对)第5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2/1990

  石阡道:“我来此,是奉长老会之命,通知你殿议的结果。”
  “哦?”风无痕木然应了一声,仿佛事不关己。
  石阡自顾自道:“宗门将会在半年之内,为你筹办加封大典,由宗内全体冶子,宗师共同认证你的大宗师称号,另外,你的籍册,将从钦天院调至登仙院,担当登仙院次席长老,执掌弟子籍册,度牒,管理品秩铨选事宜。”
  “哦?”风无痕微怔,“登仙院次席长老吗?宗门可还真是看得起我。”
  钦天院和登仙院,都是大宗门内各个府院设置的名称。
  其中,钦天院对内执掌对内传经授道,教化门下,对外沟通往来,洞察时局事宜;
  登仙院执掌弟子籍册,度牒,管理品秩铨选事宜。
  这两者,同样属于实权部门,但是后者,更比前者清贵,也是一大宗门,真正的权力核心所在!
  毕竟,无论是什么府院,掌管戒律,宝材,采买,造作,还是教化,传功,都远远不如掌握弟子籍册,度牒,管理品秩铨选事宜的权力来得要大。
  其他各院,基本上都是管事,但这一院,却是管人!
  具体到灵宝宗内部的权柄分布,连大师评定会,冶子评议会,宗师名号,长老权柄等等,都在其统辖之下。
  就算是风无痕这般的人物,初入登仙院,也没有资格立刻做到首席,而是作为副手的次席。
  不过,这也已经是适应其身份的至高权柄了,因为宗门各院的实权长老,各自就首席、次席,对外也称正副院主,并不是什么普遍的寻常长老。
  大宗门各设登仙院、庶政院、钦天院、功德院、戒律院、天工院六大院,首席次席共计十二人,便是组成长老会的最高权力执掌者。
  风无痕进入其中核心,一下便堪为大权在握,至少也要比排名靠后的各院次席更高一级,与各院首席相比,也隐隐超出。
  石阡默默行了个礼,道:“恭喜了,风次席。”
  风无痕点点头:“好,我知道了。”
  石阡道:“到时候,宗门会另派使者,办理一应琐碎事宜。”
  这是题中应有之义,风无痕自然不会在这种地方与宗门作对。
  册封之事,便就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
  而在这时,这一消息,也经由线报,传到了李晚和澹台宇那里。
第0645章
加封大典(上)
  风无痕,要加封大宗师?
  李晚等人一合计,都感觉到了几分棘手,于是,彼此联络,串联聚会。
  此时,已经是七月间,李晚来到天南南部金水谷,妙宝散人的道场。
  伏元新得知李晚驾临,早已经在谷外迎候:“李宗师,久违了,欢迎来到金水谷。”
  李晚从仙舆上走了下来,看到他,颔首致意道:“原来是伏道友,各位宗师来到了吗?”
  伏元新笑道:“都来了,李宗师里面请。”
  李晚点点头,便让他带路。
  进了谷里,果然看到,妙宝散人等几位天南宗师和小半的元婴大师都在,澹台宇和他弟子泽一屏,以及另外一位北荒之地的器道宗师齐秋,也都来了。
  众人互致问候,一起走进里面阁楼,等到坐落,各自屏退随从,弟子时,满堂修士,都是天南和北荒两地器道各自的首脑。
  李晚在登临天罡榜,育出琥山七杰,并推行天南大师评定会之后,便已经坐实了天南器道领袖这一名位。
  这一次,由他和澹台宇坐上堂上尊位,简单讲了一下近来神兵榜揭晓的情况,然后道:“本来,风宗师有此成就,是我器道之幸,我个人对风宗师,也是十分佩服的,但是近来坊间流传一些不好的传闻,说是风宗师拥有如此成就,足以证明灵宝宗圣地之名不虚,要我等各方器道敬奉秘技,效忠投诚,不知各位,对此是何看法?”
  妙宝散人道:“想必,是那灵宝宗内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提出来,要利用风宗师的名望,打击我们声势。”
  玉矶子、千工道人、百宝仙等人闻言,俱都暗暗点头。
  他们就是存着这一担忧,方才齐聚于此的。
  李晚又道:“我们天南器道,北荒器道两地,本就和灵宝宗不对付,各方宗师在外开宗立派,总也感觉矮了灵宝宗一头,但由于山长水远,灵宝宗的影响力,尚还不足以延及于此,又在本土各大宗门的刻意庇护下,保留了自己的道统传承,一直都没有被灵宝宗吞并,倒也算是偏安一隅。
  然而,灵宝宗内,始终都有人想要恢复过去的圣地荣光,一统天下器道,一直以来,都以正朔自居,对各方顶尖天才和珍稀宝材加以收罗,这些做法,对我们两方器道,形成了极大的压制,前辈们慑于其实力,难以反抗,忍耐至今。
  直到近来的万年之内,我们天南和北荒两地,终于建立起了完善的器道体系,拥有从学徒到大师的晋升阶梯,方才真正拥有独立于外的资格,但是就算如此,灵宝宗内,仍然还有守旧一派,以过去眼光看待我们,要挖我们的根,断我们的嗣!这次推出大宗师名位,蕴含的意义,绝不像表面看来那么简单,想必各位道友,也都已经有所察觉。”
  澹台宇点头道:“的确,圣地之名,灵宝宗是不可能主动抛下的。”
  李晚道:“据悉,灵宝宗的计划是,先把风宗师的名号树立起来,借由庆典名义,邀请天下大宗门和我等各方器道宗师齐聚灵宝宗,展现圣地气象,并借此机会,对各大宗门和世家进行游说,重新建立一个以灵宝宗为尊,天下器道势力共同承认的附庸体系。
  他们的打算,应是把各方人才整合起来,就地选拔,任用,杰出者送入灵宝宗就学,重点栽培,而后有成,游访各方或者择取合适地方落户。
  与此同时,灵宝宗也将派出自己学有所成的器道名师巡访各方,建立游访历练的常例,更加积极主动,为各大势力炼制法宝和栽培器道人才。”
  众人听着李晚所述,面色渐渐凝重起来。
  这果然是挖他们的根,断他们的嗣!
  表面看来,灵宝宗这一做法,是要以自身圣地之名为根本,在各方选任贤才,加以栽培,不致令天下有天赋的器道英才流失,对各方势力而言,也是极快填补炼器师空缺,加大法宝出产,增加宝材交易利润的有力措施,但是这些一旦确立下来,对各方器道的本土势力,几乎就是绝根断嗣的重大打击。
  如果真让灵宝宗把这些事情办成,天下将会只知有灵宝宗,不知其他道统传承,李晚等宗师的影响力,也将大大削弱。
  “这办法,究竟是谁想出来的,太狠了,实在是太狠了啊!”
  “是啊,各方优秀人才,都入其彀中,他们的器道名师,也游访天下,这是要致我们于何地?”
  “难不成,他们是想像过去一般,要我们朝圣进学,遥尊灵宝宗为宗主,才能各自经营基业,教授弟子?”
  众人各自冷笑,气愤。
  但在这之余,却也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奈。
  李晚沉吟一阵,开口道:“此诚乃道统气运之争!灵宝宗有恢复圣地,永治天下的野望,我们各方器道,也有自立门户,甚至取而代之的野望,尤其是在这万年以来,我们天南、北荒两地器道前辈,辛辛苦苦游说世家,栽培人才,建立起了自己的道统根基,更加不可能重归灵宝宗门下,如果灵宝宗当真要在那庆典上提出来,我们断然是要严词拒绝的。”
  众人闻言,各自点头,表示赞同。
  澹台宇看了看众人,也道:“我的看法,也与李道友一样,然而灵宝宗势大,圣地之名深入人心,要是直接对各方世家施加影响的话,我们将很难阻止他们。”
  妙宝散人也深以为然,赞同道:“虽然灵宝宗山长水远,对我们门下的英才,吸引力有限,但若真要花大力气招揽人才,也是足以做到的。可以预见,今后几百年,会有越来越多本土所出的灵宝宗弟子学成归来,与我们各自门下的弟子竞争,又有灵宝宗名师游访各地,切实扩大宗门影响力,并与我们争抢人才,如此循环,我们将会难有立锥之地。
  这里的关键是,本土各大宗门和世家的态度,他们可能会不那么坚决,因为他们对器道的需求,在于炼制和维护法宝,人才增加了,对他们而言,并不是一件坏事,除非我们也有能力证明,自己的器道兴旺,同样能够栽培出满足各家所需的人才,供应足够多的上好法宝,又或者,这些宗门世家谨遵先人祖训,着力于长远,看重培养本土器道人才,我们的前辈,也是依靠着这一运势发展起来的。”
  众人面色沉寂,也感觉到了极其的棘手。
  “这正是我们在此相聚的原因!”李晚道,“就是要请各位集思广益,商量出个办法来,另外,也要请大家齐心协力,共说各方,我会想办法说服玉蟾宫萧家,不要参与灵宝宗推行之事,其他各家,就请各位负责。”
  听到李晚这么说,众人自然是都应承下来。
  风无痕要加封大宗师,让他们这些在外的宗师,感觉到了莫大的压力。
  以前灵宝宗虽然强势,但毕竟还没有找到力压各方器道的契机,又见各方器道,已经拥有了栽培大师的道统传承,依靠自己的力量,也能够拥有大师级数的高手,并不敢逼迫太过。
  这一次,灵宝宗也是趁势而起,借势而为。
  现在是他们齐心协力的时候,如果不齐心,恐怕今后的处境,就会十分艰难了。
  紧接着,众人又提及加强对各自势力人才的吸纳,保护等措施。
  “先见一步走一步吧,我们的前辈,也不是没有经历过相似的情况,各大宗门世家,还是有长远目光的,靠着他们的支持,我们的根脉,不会那么容易被挖断,但是对散修和中小世家,灵宝宗的吸引力更大,难免人才和宝材流失了。”
  妙宝散人对眼下的形势做出了精准的判断,也给李晚和澹台宇提个醒。
  李晚和澹台宇各自领会了他的意思。
  固守基本,放弃记名,低调扎实!
  李晚突然想起一事:“如果灵宝宗的请帖送来,要我们参加风宗师的加封大典,该怎么办?”
  这样的庆典,去的话,难免受到刁难,不去的话,又显得失分,不利于对外展示。
  他不知道过去的器道前辈们是如何处置的,索性问妙宝散人。
  妙宝散人沉吟一阵,道:“一味退避,犹掩耳盗铃,难免叫人看轻了,都去吧。”
  李晚凝重地点点头。
  会后,众人各自离去,都为即将到来的圣地风潮和舆论影响,积极准备起来。
  身为宗师,位高权重,但背负的责任更重,各人的前途命运,也跟器道兴衰紧紧结合在一起,早已无法独善其身。
  不过李晚回到虎丘灵谷之后,还没来得及前往玉蟾宫萧家进行游说,便就收到了一封来自东海之地的密函。
  李晚看到,上面加盖的是东海碧波府的封签,面色微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2/19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